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傳播健康飲酒文化

如何傳播健康飲酒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25 11:17:21

1. 求論文 關於科學飲酒與酒文化方面的 !急

中國酒的起源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據有關資料記載,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來說,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應該先從陶器的製造開始,否則,便無從釀起。考古學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製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和酒發生了關系,而且當時我國釀酒技術已經開始盛行。以後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而且,我們可以從《史記·殷本紀》關於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中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

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於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於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中國制酒歷史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中國酒之最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 無錫黃酒廠。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提出釀酒始於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於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 畫像石。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
古代學術水平最高的黃酒釀造專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經》。
最早記載加熱殺菌技術:北宋《北山酒經》。
古代記載酒名最多的書:宋代張能臣的《酒名記》
古代最著名的酒網路全書:宋代竇蘋的《酒譜》。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誥》。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懸幟甚高」,幟:酒旗。
一 酒的化學知識
酒是多種化學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還有水和眾多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分為酸、酯、醛、醇等類型。決定酒的質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種類卻非常多。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飲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學名是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為46.
糖轉化成乙醇的化學反應式:
C6H12O6 → 2CH3CH2OH + 2CO2

二 酒在人體內的吸收
酒精無需經過消化系統而可被腸胃直接吸收。酒進入腸胃後,進入血管,飲酒後幾分鍾,迅速擴散到人體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帶到肝臟,在肝臟過濾後,到達心臟,再到肺,從肺又返回到心臟,然後通過主動脈到靜脈,再到達大腦和高級神經中樞。酒精對大腦和神經中樞的影響最大。
人體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濃度的致死劑量是0.7%。

三 酒的度數
酒的度數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 ℃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 50 度的酒,表示在100 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 毫升(20 ℃).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體積比可以互相換算.
西方國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規定200 proof 為酒精含量為100% 的酒. 如100 proof 的酒則是含酒精50%.

四 啤酒的度數
啤酒的度數則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產原料, 也就是麥芽汁的濃度,以12度的啤酒為例,是麥芽汁發酵前浸出物的濃度為12%(重量比).麥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以麥芽糖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麥芽糖轉化而來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於12度.如常見的淺色啤酒,酒精含量為3.3-3.8%;濃色啤酒酒精含量為4-5%.

五 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黃酒,常常分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釀酒業中,用"干"(dry) 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轉化成了酒精.還有一種"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 酒較高些.甜,說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沒有全部轉化成酒精.還有半甜酒,濃甜酒.

喝酒不醉的小竅門

1、不要空腹飲酒,因為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質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飲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部,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這是飲酒不醉的主要訣竅。因為這樣可使乙醇在體內吸收時間延長。

2、不要和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一起喝,這類飲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體吸收酒精。

3、至於在飲酒之後,能夠盡量的飲用熱湯,尤其是用姜絲燉的魚湯,特別具有解酒效果。

4、由於酒精對肝臟的傷害較大,喝酒的時候應該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還可以吃一些豆製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5 酒醉後最好不要喝濃茶可以喝點淡茶。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後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後往往不吃飯,這樣危害更大,應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來一碗面條就非常好。

6、宜慢不宜快。飲酒後五分鍾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鍾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7、食飲結合。飲酒時,吃什麼東西最不易醉?以吃豬肝最好。這不僅是因為其營養豐富,而且因為豬肝可提高機體對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飲酒的人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的丟失,而豬肝又是維生素B最豐富的食物,故吃煮豬肝或炒豬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8、甜點加水果。飲酒後立即吃些甜點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狀態。俗話說「酒後吃甜柿子,酒味會消失」,這話不錯。甜柿子之類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謝掉,甜點心也有大體相仿的效果。

9、預防酒醉性胃炎和脫水症,可飲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進乙醇分解,又能保護胃黏膜。由於脫水會使鹽分丟失,可適量飲些淡鹽水或補液鹽。
解酒方法大全

1、蜂蜜解酒。將蜂蜜用水稀釋,徐徐服下。蜂蜜水濃度要高一些。

2、食醋解酒。用食醋燒一碗酸湯,服下。食醋一小杯(20毫升左右),徐徐服下。食醋與白糖浸漬過的蘿卜絲(一大碗),吃下。食醋浸漬過的松花蛋兩個,吃服。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於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機酸,會在人體的腸胃內相遇而起醋化反應,降低乙醇濃度,從而減輕酒精的毒性。

3、豆腐解酒。飲酒時宜多以豆腐類菜餚作下酒菜。困為豆腐中的半胱胺酸是一種主要的氨基酸,能解己醛毒,食後能使之迅速排出。

4、生蛋清、鮮牛奶、霜柿餅解酒。將三者煎湯服,可解酒。

5、糖茶水解酒。糖茶水可沖淡血液中酒精濃度,並加速排泄。

6、芹菜解酒。芹菜擠汁服下,可取醉後頭痛、腦脹、顏面潮紅。

7、綠豆解酒。綠豆適量,用溫開水洗凈,搗爛,開水沖服或煮湯服。

8、食鹽解酒。飲酒過量,胸膜難受。可在開水裡面加少許食鹽,喝下去立刻就能解酒。

9、柑橘皮解酒。將柑橘皮焙乾、研末,加食鹽1.5克,煮湯服。

10、白蘿卜解酒。白蘿卜一公斤,搗成泥取汁,分一次服。也可在白蘿卜汁中加紅糖適量飲服。也可食生蘿卜。

11、鮮橙解酒。鮮橙(鮮橘亦可)三五個,榨汁飲服,或食服。

12、生梨解酒。吃梨或擠梨汁飲服。

注意:對於酩酊大醉者,如果用了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轉,可用干凈雞毛一支輕輕摩擦其喉嚨或用手捏其喉嚨,使其嘔吐殘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狀緩解。若仍無效果,則應就醫診治。

注意事項

1.飲量適度: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古今關於飲酒害利之所以有較多的爭議,問題的關鍵即在於飲量的多少。少飲有益,多飲有害。宋代邵雍詩日:「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人或善飲酒,難喜飲之和。飲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痾;飲和成醺酣,醺酣顏遂酡。」這里的「和」即是適度。無太過,亦無不及。太過傷損身體,不及等於無飲,起不到養生作用。

2.飲酒時間:一般認為,酒不可夜飲。《本草綱目》有載:人知戒早飲,而不知夜飲更甚。既醉且飽,睡而就枕,熱擁傷心傷目。夜氣收斂,酒以發之,亂其清明,勞其脾胃,停濕生瘡,動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見,之所以戒夜飲,主要因為夜氣收斂,一方面所飲之酒不能發散,熱壅於里,有傷心傷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為發散走竄之物,又擾亂夜間人氣的收斂和平靜,傷人之和。此外,在關於飲酒的節令問題上,也存在兩種不同看法。一些人從季節溫度高低而論,認為冬季嚴寒,宜於飲酒,以溫陽散寒。

3.飲酒溫度:在這個問題上,一些人主張冷飲,而也有一些人主張溫飲。主張冷飲的人認為,酒性本熱,如果熱飲,其熱更甚,易於損胃。如果冷飲,則以冷制熱,無過熱之害。元代醫學家朱震亨說:酒「理直冷飲,有三益焉。過於肺入於胃,然後微溫,肺先得溫中之寒,可以補氣;次得寒中之溫,可以養胃。冷酒行遲,傳化以漸,人不得恣飲也。」但清人徐文弼則提倡溫飲,他說酒「最宜溫服」,「熱飲傷肺」、「冷飲傷脾」。比較折中的觀點是酒雖可溫飲,但不要熱飲。至於冷飲溫飲何者適宜,這可隨個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對待。

4.辨證選酒:根據中醫理論,飲酒養生較適宜於年老者、氣血運行遲緩者、陽氣不振者,以及體內有寒氣、有痹阻、有瘀滯者。這是就單純的酒而言,不是指葯酒。葯酒隨所用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補者有補血、滋陰、溫陽、益氣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濕、理氣、行血、消積等的區別,因而不可一概用之。體虛者用補酒,血脈不通者則用行氣活血通絡的葯酒;有寒者用酒宜溫,而有熱者用酒宜清。有意行葯酒養生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作選擇。

5.堅持飲用:任何養身方法的實踐都要持之以恆,久之乃可受益,飲酒養生亦然。古人認為堅持飲酒才可以使酒氣相接。唐代大醫學家孫思貌說:「凡服葯酒,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葯力。多少皆以和為度,不可令醉及吐,則大損人也。」當然,孫思貌只年累月、堅持終生地飲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時間里要持之以恆。

6.空腹不宜飲酒:空腹飲酒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等多種病變。人體會很容易出現低血糖,進而頭暈、出冷汗、心悸,嚴重者導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

2. 如何健康而正確的飲酒

怎樣飲酒才算是合理,健康?這個要從了解身體健康狀態做起,判斷自己是否能喝酒,再則喝哪種酒最適合自己,那種酒喝多少量為最好。

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為了大家身體健康,我們建議大家盡量不飲酒,如飲酒,需掌握劑量和原則,同時,要有一顆堅持的心才行。相信大部分飲酒的人做起來都很困難,往往到出現不可挽回的局面才追悔莫及,這是一切都晚了,請大家從現在做起,盡量戒酒,不飲酒,如飲酒,請科學、健康的飲酒。

3. 如何健康飲酒

很多人表示,我知道喝酒不好,但還是戒不了,那麼,你就要了解一下健康喝酒的知識。

方法一、喝酒適量

每個人一天的喝酒量不應該超過25g,這也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酒精進食量,超過了這個數量,將對人體有不好的影響。適當的飲酒可以舒張血管,避免血栓的形成。

第三、不能隨便吃葯

部分感冒葯的成分與酒精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毒性很強的物質,而且還有一些物質與酒精的反應會增強其原有的毒性,直接威脅生命健康。

第四、不能馬上運動

酒精本身便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在喝酒之後就進行運動,汗液的增加加上酒精的利尿作用,導致機體試水迅速,輕者導致頭暈乏力,重者則會導致低血糖甚至暈厥,休克。

喝酒後我們應該安靜坐著等待機體徹底代謝掉酒精,如果馬上做以上的事情,輕者損害身體,重者則會導致生命危險。

4. 國台酒業具體是怎麼倡導飲酒文化的

國台大力倡導健康飲酒方式,消除人們「糊塗喝酒、喝糊塗酒」的狀況,改變逢酒必醉、一醉方休的陋習。同時,國台也提倡適量飲酒,每天可以喝一點,每次喝得少一點,但要喝得好一點,為快樂飲酒,為健康乾杯。要從不健康飲酒,轉變到健康飲酒,再到文明飲酒,最終上升到文化飲酒。

5. 中國的酒文化非常盛行,但是酒多傷身,你是怎樣在健康與喝酒之間斡旋的

每個人的酒量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找到自己的酒量,在自己身體不受危害的情況下,適當飲酒,現在各種飯桌應酬都少不了喝酒,所以徹底不喝酒也是不現實的,小酌怡情,多喝傷身。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我國古代多產果酒,所以很多書上都說古人很能喝酒,其實古代酒的度數並不高,現在有高度白酒,也有低度果酒,個人喜好,想喝什麼,自己決定。

6. 什麼是健康飲酒

年底酒會飯局多,一些人在酒宴上喝高了,本絕對不該再自駕回家,可還是抱著僥幸心理以為不會出事。殊不知,當「沉醉不知歸路」之時,便是被交警查獲之時。所以,還是牢記並遵守「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吧。

相聚的時刻,必然也是乾杯的時刻,當歡聚變成負擔,相聚的初衷就變了。少喝一點為健康,情意濃濃不一定非要酒杯滿滿,心意到了情意自然就濃了,為家人為朋友的健康減負,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我們的關心豈不是更好?

7. 酒文化如何在酒桌上正確的體現

酒會使人忘掉憂愁,獲得快感。感覺主要是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覺直接作用於自我個體傳播的過程中,對酒的感覺會推動酒這一信息在“主我”與“客我”中交流,大多數人對於酒的認知是“喝完放鬆”、“發泄情緒”、“喝完精力倍增”等。自我個體在喝酒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酒是舒服的感覺,這一信息在自我個體中傳遞,形成自我的思維活動和身體舒適、愉悅感,這種思維活動不需要與他人共享,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即自我“麻醉”和自我滿足。

閱讀全文

與如何傳播健康飲酒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