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沙那裡好玩呢、夜生活、人多的地方
解放路步行街,吃東西領略火宮殿文化,那裡是長沙最具特色的地方。白天一般有時間到世界之窗玩一下而後到西湖樓吃飯,西湖樓可是吉尼斯紀錄保持者哦,全球最大的餐飲酒店呢。晚上一定要到解放路去領略酒吧風情,長沙的酒吧國內一流,適合各種口味。希望對您有幫助。
❷ 長沙這個城市怎麼樣
先說說長沙人性格
當然第一印象就是火爆,沒錯火爆已經算是比較柔和的形容。如果你來過長沙,你會發現這里的司機音量都很大,罵罵咧咧,初到這里的人會認為這里流氓很多。別緊張,這只是部分司機的常態。後面接觸長沙人時就能了解到他們的開朗、幽默了。基本上我認識的長沙人,還沒有找到那種不愛說的本地人,一般都能聊,而且還總喜歡調侃別人,當然在長沙我們把這個稱之為「策」,就像是著名主持人汪涵一樣,可以和天南地北的人策到一起。
長沙的環境和交通
長沙司機火爆的性格,說起來也歸根於交通,各大路線翻新、修葺、而其中修築的地鐵導致長沙的交通變得擁擠不堪,大量的私家車在班點高峰期上路就變得堵了,交通一堵人也就變得暴躁了。建築的話我們評論是城區相對精緻,學區優美。在幾年前我們會看到這里亂糟糟、破爛的布局,但近幾年的發展變得愈加優化。長沙因為申請個衛生城市,所有的門面招牌交給政府定製,老房子進行了外觀改造,道路兩邊的綠化也很不錯,特別是大學城,你會看到麓山南路那濃濃的書院氣息。這樣一來城區的整體環境不僅整潔更有長沙本土的文化韻味。
長沙的口味
口味是重口一點也不為過。說三個東西吧,證明長沙人的重口
臭豆腐,長沙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聽到名字就是重口。
檳榔,長沙的一般男人都喜歡嚼跟抽煙一樣
無菜不辣,長沙菜九成都狠辣,沒錯是狠。
辣到北方人根本受不了,讓人又愛又恨。
也許你已經在解放西路的夜色中迷失,也許你已經在平和堂門口看遍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水靈妹子,也許你已經能模仿汪涵說一口標準的塑普,但也許只有吃遍江湖名錄上那一百零八家粉店,你才會真正愛上這座娛樂至死的城市。
❸ 長沙有哪些傳統文化,舉例說明,說清楚,100字左右,打得好的採納!!
長沙湘劇
【長沙湘劇】湘劇是湖南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以長沙為中心流行於湘、資二水中下游地區及贛西的修水、吉安等縣。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的稱長沙湘劇,民間稱為"大戲班子"。長沙湘劇的形成與外地聲腔的傳入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高腔出於弋陽腔,明代從江西傳入。約在明萬曆年間(1573~1620),又有安徽青陽腔和崑腔傳入。最晚傳入長沙的是彈腔,又稱南北路。高腔、崑腔、彈腔、低牌子在長沙地區匯合後,與長沙鄉土語言、民間音樂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具有"高"(高腔)、"低"(低牌子)、"昆"(崑曲)、"亂"(亂彈)四大聲腔,唱白用中州韻長沙官話的地方大戲--長沙湘劇。湘劇劇目約1200多個。抗日戰爭時期經田漢、洪深、歐陽予倩等改革直至1949年以後的發展與革新,現經常上演約200餘個,曲牌300餘支。此外還整理了《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等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創作了現代戲《山鄉巨變》、《湘潮》、《園丁之歌》、《布衣毛潤芝》等。其中《布衣毛潤芝》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拜月記》、《園丁之歌》等被攝製成舞台藝術片在全國放映。
長沙花鼓
【長沙花鼓】長沙花鼓戲流行於原長沙府一帶,以農村的山歌、民間的小調及本地花鼓為基礎演變而成。形成時期為清代末葉。長沙花鼓戲在原長沙府地區內分益陽、西湖、寧鄉、醴陵和長沙5個藝術流派。演唱時均以長沙方言為統一的舞台語言,故通稱長沙花鼓戲。其音樂曲調有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4類約200餘支,有傳統劇目336個。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特色,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1949年後,整理了傳統戲《劉海砍樵》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並獲獎。50年代《劉海砍樵》唱遍全國。1989年長沙市花鼓戲劇院重新整理改編的《海哥與九妹》赴日本演出,轟動東瀛。還有《小姑賢》、《討學錢》、《訪友》、《喜脈案》以及現代戲《姑嫂忙》、《打銅鑼》、《補鍋》、《中秋之夜》等,其中拍成電影藝術片的有《打銅鑼》、《補鍋》、《喜脈案》等。花鼓戲演員中還涌現了一批歌唱家如李谷一、張也等。【皮影、木偶戲】皮影戲又叫"影子戲",始於漢,盛於宋,清代傳入長沙。皮影戲班一般為3~4人,一副竹架戲棚、一擔戲箱就可走鄉串村。藝人一專多能,或舉紙偶兼唱,或伴奏兼唱,一人演幾個角色。唱正戲用湘劇曲調,唱雜戲用花鼓戲曲調。正戲有《封神榜》、《岳飛傳》、《楊家將》等,雜戲有《五更勸夫》、《討學錢》等。1949年後,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團創作了寓言皮影戲《龜與鶴》。該劇1956年參加布加勒斯特第三屆木偶皮影節,獲最佳演出獎。還應邀赴蘇聯、法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訪問演出,獲好評。木偶戲俗稱"木腦殼戲"。遠在漢代長沙就有木偶戲,至清代更為盛行。長沙木偶戲是"杖頭"木偶,擅長於表演傳統劇目,尤其是傳統喜劇。其表演特點是:操作穩重細膩,水袖和翎子功十分優美,丑角與小生尤有特色。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團創作的《金鱗記》在1983年澳大利亞阿雷德市舉行的國際木偶藝術節上獲國際榮譽獎。
長沙古樂
【長沙古樂】清光緒至民國時,長沙有一"同善雅樂社",為民間古樂演奏社團,備有古樂器約數百件,專事雅樂演奏。1958年,長沙的民間藝人演奏了一支《西宮詞》,系全國發現的唐代諸宮調中至今尚存的惟一一種,而瀏陽古樂更飲譽中外。瀏陽古樂始創於清道光九年(1829),創始人為古樂家邱之NC13A。它熔歌、舞、禮、樂於一爐,演奏起來場面之大,氣勢之宏,可與西洋交響樂比美。作為祀孔用樂舞,清咸、同年間曾國藩派人來瀏請邱之?之子慶龠去南昌、安慶、南京等地教習瀏樂。繼後黑龍江、兩廣及全國各地都有人來瀏習樂。袁世凱也曾派人到曲阜及瀏陽考察。1954年保加利亞的客人訪湘時特意要求聽了瀏樂後極力贊賞。邱之?潛心研究古樂,積數十年經驗著《律音匯考》。1930年日本音樂家田邊尚雄著《中國音樂史》,將《律音匯考》擇要錄入,並推此書為音樂界人士必讀之作。據說日本祭祀樂歌,大都同於瀏樂。
湘綉
【湘綉】中國四大名綉之一。發源於長沙縣沙坪,歷史悠久。它以彩色散絲作綉線,除用"齊針"、"接針"、"打籽針"等針法外,還獨創"摻針"法,使表現的形象豐富飽滿,色調和諧,更符合於中國畫的筆墨神韻。其所綉山水、人物、花草、翎毛和走獸無一不生動逼真。1912年和1933年,其綉品在義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分別獲得最優獎和一等獎章。1949年後,湘綉經過恢復和發展,成功地綉出了雙面綉和雙面全異綉。奇特的技藝、非凡的藝術效果被國內外譽為"超級綉品"。
望城剪紙
【望城剪紙】民間藝術。望城十分流行。每逢民族節日和婚壽喜慶,用紅紙或其他彩紙剪成《百鳥朝鳳》、《福壽圖》以及吉祥如意的圖案和人物故事等張貼在門窗、牆壁上,用以增添歡慶氣氛和作美的裝飾。望城剪紙風格粗獷淳樸、干凈灑脫,多以家禽家畜為題材,栩栩如生,極富鄉間情趣。
瀏陽花炮
【瀏陽花炮】火葯,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賦予火葯以文化內涵和藝術生命,使之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一株瑰麗奇葩的則是中國的瀏陽花炮。瀏陽花炮製作歷史悠久,始於唐,盛於宋,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清雍正元年(1723),瀏陽花炮作為貢品進貢皇室,一時朝野轟動,名傳海外。1875年開始出口,遠銷朝鮮、日本、南洋、印度、伊朗以至歐美,受到稱贊。1923年參加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獲優等獎;1929年參加"中華國貨展覽會"獲一等獎;1986年代表中國參加在摩洛哥舉行的"第二十一屆國際焰火大賽榮登魁首;1995年4月,瀏陽市被授予"中國煙花之鄉"的稱號。中國的重大慶典活動如國慶、五一節,大型運動會所燃放的煙花多為瀏陽花炮,1997年香港回歸時在京、港燃放的煙花也是瀏陽產品,1999年50周年國慶和澳門回歸的焰火晚會也預訂了瀏陽花炮。瀏陽花炮年產量已達880多萬箱,產值12億多元,其中內銷320多萬箱,出口560多萬箱,年創匯8000多萬美元,創稅1.8億多元(不含相關行業),為瀏陽市重要出口創匯支柱產業。現瀏陽市成立"鞭炮煙花管理局"加強管理,生產廠家成立了集團公司並建立了中國第一家煙花研究所,加強現代化、科學化管理和開發。
湘菜
【湘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具雛形,南宋時自成體系,至清末,由民間食譜、宗廟祭祀菜和宮廷菜餚綜合成眾多的傳統菜譜。其特點是:烹調講究,選料認真,配料精細,濃淡分明,色彩豐富,口味適中,辣而別於川菜,甜淡而別於下江菜,鮮嫩而別於粵菜,故備受國內外食客的青睞。湘菜在發展中又形成了湘中南、湘北、湘西三大地區風格,長沙為其正宗。長沙的"曲園"、"玉樓東"、"瀟湘"、"奇峰閣"、"天然居"、"三湘店"、"徐長興"等老牌菜館,名聞遐邇。1949年後,"蓉園"、"玉樓東"、"又一村"和開設在北京的"曲園"等店的湘菜先後馳名中外。近年來,國外的中餐館聘湖南廚師主理湘菜的日益盛行,湘菜正大步走向世界。
火宮殿風味小吃
【火宮殿風味小吃】長沙火宮殿與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一樣,是外地客人常慕名光顧的地方。火宮殿地處坡子街,其前身可上溯到南唐。原叫乾元宮,專奉火神。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咸豐帝題"德威煊赫"匾。殿宇金碧輝煌,殿前空坪上由個體小商販支起面棚,撐著大傘,經營各種長沙風味小吃。到1942年時,空坪上蓋起了48間木架棚屋,除理發、說書、賣煙、賣酒各用一間外,其餘42間全部為小吃點。主要經營的品種有色青、肉白、鬆脆、鮮香的"油炸臭豆腐",形似荸薺、色如白玉、外表柔軟、內吐芳香的"姊妹團子"以及"東坡饊子"、"龍脂豬血"、"神仙果飯"、"三角豆腐"、"煨牛蹄筋"、"紅燒蹄花"、"紅燴烏龜"等300餘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彭德懷等曾到此品嘗過,百餘個國家的客人也曾到此領略古城長沙的飲食文化
❹ 長沙怎麼樣
長沙風貌
長沙是山水洲城,這里有璀璨群星,這里有數不盡的美食美景,更有敢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在這座城市發現一種久違的歸屬感,一種特別的感動和心動。
長沙風景
長沙也是出了名的娛樂之都,這里的足浴店遍地開花,隨處可見,而且價格低廉服務周到,那手法與品種之多,絕對稱得上全國之冠。為此,長沙城還一度博得了個「腳都」的諢名。
這個是小編的親身體驗絕無虛假。
走在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上,會有種夜生活剛剛開始的沖動。如果您想享受清靜與悠閑,可以去「可可清吧」。如果您是一個追捧熱鬧的人,那就一定得去「金色年華」、「魅力四射」等演藝吧。
長沙的酒吧體現更多的是一種城市文化,酒吧里幾乎天天舉行不同名目的選秀活動,選舉場內最有魅力的男士、最豐姿綽約的女子。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是對生活的一種理解,一種演示。酒吧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性格。北京的酒吧粗獷開闊;上海的酒吧細膩傷感;而長沙的酒吧,就像長沙人的性格,火熱、喧鬧、躁動而多變。
不過小編確實不喜歡酒吧這一類的,畢竟自己也算得上半個文字工作者了,一般安靜的地方才適合讀書寫作。
「沒進歌廳,等於沒到長沙」,此間流傳的這一說法可不是空穴來風。
「琴島」和「歐陽胖胖」是長沙最有代表性的歌廳。
另外的的話就是吃夜宵了,長沙人對於夜宵總是滿懷激情,直到凌晨三四點,很多夜宵攤前來客還是川流不息。
長沙風
說完長沙的娛樂項目,那小編就來說說長沙的美食吧!臭豆腐其實全國各地都有,但是,最出名的卻要數長沙的臭豆腐。
長沙臭豆腐,長沙人又稱臭乾子。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臭豆腐。臭名遠揚臭豆腐外酥內嫩、清咸奇鮮,味美無以倫比,亦臭亦香的特色更是獨領風騷,一經品嘗常令人慾罷不能,一嘗為快,故有嘗過臭名遠揚臭豆腐,三日不知肉滋味之美名。
其重要特點是:色焦黃,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具有白豆腐的新鮮爽口,油炸豆腐的芳香鬆脆 。
判斷長沙臭豆腐正宗與否的方法:從顏色,氣味上來比較,長沙的臭豆腐可謂是非常貼合「臭豆腐」三字。黑乎的顏色,初聞怪異的氣味。但千萬不要被這些嚇到,嘗過之後,保准會讓你印象大改觀。
❺ 什麼是夜文化,
夜文化的發展歷史其實很悠久。從明清時代的酒館、夜市,近代的夜上海式的歌舞廳,到現代的迪士高量販式KTV,再到時下最新流行的酒吧俱樂部,中國的夜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窺一斑而見全豹。中國夜文化的變更反映了人們需求的變化。在鋼筋混凝土構築的城市裡,隨時可能出現的PK和KO,來自四面八方的束縛,人際交往渠道的阻塞都使都市白領們越來越渴望得到徹底的心靈釋放和交友途徑的拓寬。暴力粗俗的夜文化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優雅休閑的酒吧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夜文化的新亮點。而在多種類型的酒吧中,慢搖酒吧因其舒緩的音樂節奏成為白領階層放鬆心情、緩解工作壓力的首選之地
❻ 中國有哪些夜生活最豐富的城市,景色怎麼樣呢
在國內眾多城市中,有許多堪稱是“不夜城”的城市,它們都有著豐富的夜生活。
我們根據城市夜景、夜生活、夜文化的綜合指標,篩選出國內八大夜生活最豐富的城市!
一起來看看!
❼ 為什麼長沙夜生活那麼豐富
在長沙的夜生活非常的豐富,是因為長沙城市非常大,那人口非常的多,想像力非常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