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世界文化日是什麼日子

世界文化日是什麼日子

發布時間:2022-07-26 12:55:37

㈠ 5月21號是什麼節日

5月21號是世界文化發展日。

200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宣布5月21日為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

「世界文化發展日」的設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對文化間對話的重要性,多樣性和包容性的認識;建立國際社會對個人的承諾,以支持實際日常生活形態的多樣性;消除兩極分化和成見,以提高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合作。

世界文化發展日的由來

隨著全球各地交流的加強,人們正生活在一個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的世界上。然而,從簡單地意識到他人的權利、價值觀和理想,到真正深刻地對此加以理解,仍然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對文化多樣性開展切實的教育,使大家明確地接受這一觀點:所有文化具有同等的尊嚴和權利。

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使人們有機會關注所有文化固有的生命力和活力,關注保護文化多樣性並將其作為發展戰略核心的緊迫性。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如何從人類和現實的角度,以寬容之心對待全世界的所有文化。

㈡ 今年的世界文化遺產日是哪天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國務院最近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011.htm

㈢ 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到底是中國文化遺產日,還是世界文化遺產日還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日」

應該確認,每年的6月12日是中國的文化遺產日,而非世界文化遺產日。

㈣ 世界文化遺產日是什麼日子都有什麼事代表什麼含義

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同年12月,國務院又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一個《意見》,一個《通知》,體現了我國政府對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作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國務院在《通知》中指出:「我國文化遺產蘊涵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形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聯結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國務院《通知》中的這段話,對我國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以及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的深遠意義作了精闢的闡述,值得我們很好地學習領會。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說、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之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為世界少有。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遺產以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各族人民的思想觀念,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向上的活力維系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綿延不斷,這是中國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國在世界上引以為榮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視其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並光大下去。

進入新世紀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清楚地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反對文化全球化、保護文化多樣性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當今世界,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而且日益成為國際政治格局中一個重要因素,國際上已公認文化影響力為一國對外交往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文化和價值體系若佔了上風,這個國家就可能佔有影響其他國家文化發展的主導權,佔有未來社會發展的制高點。如果這樣的國家在政治上追求霸權,那麼這種文化優勢就會演變成為推行其價值觀念、實現其政治霸權的工具。在世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羅馬強權、英國強權和美國強權,它們無一例外地以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為基礎,同時輔以強大的文化形態來推進自己的強勢。而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若失去了自己的傳統,它就必然會在這種強勢文化的進攻面前喪失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守住固有陣地的能力,就會淪為強勢文化的附庸,最終在國際政治格局中喪失自己的地位。因此,我們必須把文化遺產保護提高到國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高度,提高到民族文化復興的高度,作為國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中國傳統文化本來是世界上的強勢文化,曾經對世界產生過重大影響,但是數百年來,中國落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綜合國力雖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與中國經濟的對外影響以及對外貿易額連創新高相比,中國文化的對外影響卻顯得式微,存在嚴重的赤字。比如,有資料顯示,我國圖書進、出口貿易額之比大約是10:1,僅2005年,我國與美國的版權貿易額之比竟是4000:24;影視音像製品更是如此,近五年中國進口影片4300餘部,而出口影片卻少得可憐。中國無意在世界上謀取霸權,但是倘若中國的經濟振興和文化復興長期不協調,在世界文化中占不到應有的份額,我們也難圓世界強國之夢。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無庸置疑,與我們對自己的國粹——傳統文化重視不夠、弘揚不力有關。應該說隨著國家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很大滿足,但是相比較而言,包括文化在內的精神需求卻相對滯後,表現為一些人精神空虛,文化淺薄,眼光短視,以虛無主義態度對待民族傳統,對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更是不屑一顧,甚至在諸如「舊城改造」等光環的掩護下對文化遺存加以破壞,令人扼腕痛惜。

在「十一·五」到來的新的歷史時期,國家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繼續在快車道上前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也被提到了突出位置,城市和農村的改造量越來越大,這對那些建築式樣獨特、分布均勻,與環境、景色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可能帶來很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國務院提出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現實的針對性和緊迫性,至少可以避免重犯過去「建設性破壞」的失誤,為國家、為民族多保留一些危在旦夕的文化遺存。

我國的民間收藏隊伍已達六七千萬之眾,這是一支保護文化遺產的生力軍。他們主動拾遺補闕,與國家收藏相輔相成,在保護文化遺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全國各級收藏組織、各種收藏團體和廣大收藏愛好者,應該很好地學習貫徹國務院的通知精神,模範遵守《文物保護法》,以實際行動迎接國家首個「文化遺產日」的到來,為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再建新功。

㈤ 世界文化遺產日是多少

每年六月的第二個周六

㈥ 2011年世界文化遺產日

世界遺產包含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文化遺產則是人類自身的傑出創造,體現著人類的思想情感、精神風貌和智慧才情,印證了人類一步步書寫歷史的足跡。
1972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在巴黎召開第十七屆會議,並於11月16日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後來又根據該公約設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定期遴選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自然的、文化的遺產,將其定為需要得到重點保護的「世界遺產」,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上最早設立「文化遺產日」的國家是法國,於1984年設立了「歷史古跡開放日」,定位為全民共享法蘭西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節日。到了2000年,全球已有47個國家舉辦「文化遺產日」活動。
中國於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7年加入《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1999年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中國的「文化遺產日」終於誕生。
今年6月11日為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其主題是:「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進一步增進社會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自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㈦ 哪天是世界文化遺產紀念日

根據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之規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遺產日」。 今年是6月12日。

㈧ 2009世界文化遺產日是幾號啊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2009年6月13日為我國的第四個文化遺產日。

閱讀全文

與世界文化日是什麼日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