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新津的文化路什麼時候修

新津的文化路什麼時候修

發布時間:2022-07-26 18:23:33

1. 新津梨花溪的故事與歷史

據史料記載,梨花溪中的「梨園」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一位姜姓的當地人從北京辭官告老還鄉時帶回數株梨樹苗,栽在溪花溪景區內,精心照料,悉心培育,終於使得這幾株梨樹發枝散葉,經過幾百年的繁衍至今已成片成林,其中有100多株上百年的老梨樹,虯枝環繞,體態萬千,特別引人注目。每年的三月初,這里是一片梨花的海洋,粉妝素裹,漫步其間,頓覺賞心悅目,恍入「世外梨源」。梨花溪風景區距新津縣城南3公里,與旅遊勝地老君山、觀音寺毗鄰。該景區內梨樹佔地面積近萬畝。因風景區內有一條小溪,故得名梨花溪,山泉淙淙,鳥語花香,清新素雅。

梨花溪位於永商鎮梨園村、馬鞍村和鄧雙文峰村之間,距新津城3000米,佔地約600餘萬平方米,春遊為佳,有專線中巴前往。「千樹萬樹梨花開」,花絮似雪漫天,若雲中君自天而降。區內曲徑通幽,修竹疊翠、林蔭蔽日,流水潺潺、泉水叮咚、怪石崢嶸。「南行看梨花」,是成都人春季時尚的消閑節目。景區茂林修竹,綠蔭扶疏,溪水潺潺,山泉淙淙,鳥語蟲鳴,野色迷離,更有崢嶸怪石,異景奇觀,如卧牛嶺、鱷魚岩、老鷹岩、鍋圈岩、龍拖漕、蘑菇石、烏龜背、撲地鳳等。其環境幽靜清爽,宛若世外桃園,是游春、消夏、賞秋等回歸大自然的極妙去處,是川西平原腹心地帶距大都市最近的一片自然風景區。

新津梨花如雲似雪,夾帶青苗黃花美煞人,是成都周邊賞梨花的絕佳去處。從新津到永商鎮梨花溪的一路上,山路蜿蜒,山勢起伏,滿眼千樹萬樹的白,和著油菜花的金黃,青青的麥苗、閃光的水塘和瓦舍農家,溪因花美,花因溪媚,疏影橫斜,水流清淺,宛如世外桃源。新津梨花溪現有梨樹多達萬畝,你可以在一棵百年老梨樹下喝清茶,享受春日陽光;可以呼朋喚友在嬌艷的梨花下攝影留念;也可以沿溪而進,看溪澗兩旁林木幽深,藤蔓纏繞,鳥鳴蟲吟;偶爾還能看到野雞、野兔、松鼠等;累了,可以到梨園的農家樂吃一頓純天然的豆花和野菜。

2. 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公路新津段好久開修

2012年動工,2015年全線竣工

3. 新津老君山的建築歷史

老君山山上道教建築成群,通稱老子廟,始建年代不詳,明代崇禎十七年(1644)整個建築毀於火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侯楊公議修,後經嘉慶、道光年間的不斷修葺,漸成川西著名道觀。民國十二年(1923)復遭火災,僅存山門和混元殿,不久重建並修繕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靈祖殿、三官殿、慈航殿、儒林祠等。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來此一游,寫下了珍貴的《新津游記》,說漢唐以來,天社山是「一座極有歷史的老君廟」。據他考證,老君廟明末毀了一次,民國十二年又遭火毀,二十年(1931)重修,五殿、二樓、一亭建造得「非常嵬巍庄嚴」。
1961年5月間,老君山老子廟被確定為新津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7月間重新公布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4. 文化路大河路段什麼時候開工向北延伸

文化路北延

工程加緊施工

12月22日,在新鄭市文化路北延工程下穿新密鐵路橋施工段,建設者正在加緊施工。該工程南起黃水路,北至學院路南側,道路總長1520米,工程建成後將有效緩解城區交通擁堵。

鄭州日報記者

劉栓陽

通訊員

王松超 攝

5. 成都新津以後地鐵通嗎

成都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16年12月31日就已經開工,沿大件路至新津城區終到新平鎮,預計19年底可以開通!


分割線


2019年12月27日上午10點,成都地鐵10號二期工程開通,新津縣成為成都市三圈層第一個通地鐵的區縣。

6. 新津那邊現在發展怎麼樣呢

嘿,兄弟你問對人了,我就是新津那邊的人。這邊現在還行,就在成新蒲邊邊上,人也很多,明年那邊還有大批的安置戶,人倒是越來越多了,聽說縣汽車站也要搬過來,前面那條路也要擴建,還有地鐵什麼的。規劃倒是很不錯,不過就是購物不方便現在,商鋪不多,等那邊規劃的商業配套起來就好了,等2年我也回去開個小店什麼的做點生意。

7. 新津縣三渡水大橋有什麼故事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原宣家渡、黃家渡河三渡水曾建橋三座,合稱「三渡橋」。一渡橋位於原縣城西約14華里,跨玉石江,木樑結構,橋長12.2丈(約40.67米),寬6市尺(2米);二渡橋在原縣城西約15華里,跨金馬江,木樑結構,長14丈(約44.67米),寬1丈(約3.3米);三渡橋(原名金樞橋),在原縣城西約15華里,跨金馬江,木樑結構,長14丈(約44.67米),寬1.2丈(4米)。清光緒年間,此時該地已成為金馬河主流,當時的技術能力,無法在這么大的河流上建造永久性橋梁,故設一、二、三渡口,每年冬季枯水季節,各渡口架木板橋通行。清末民國初,三渡水渡口成為通往崇慶(現崇州市)、大邑、邛崍三縣的主要通道,用小木船過渡。民國時期,仍舊設渡口,一直沿襲到1955年。
1955年,由於金馬河河床變化,將原來的三個渡口改為一個渡口,增設汽車渡船過渡。由於交通事業的日益發展,成邛公路運輸繁忙,渡口經常阻塞;加之在洪水季節,渡口還要封渡,嚴重影響了交通,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1966年,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撥款320萬元修建三渡水大橋。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歷時三年,於1969年方建成通車,命名為「三忠橋」,1980年地名普查時,恢復橋名為「三渡水大橋」。新橋為永久性雙曲拱橋,全部用鋼筋混凝土修建,共17孔,每孔25米;兩側為鋼筋混凝土欄桿;橋基深6米,橋高12米,全長483米,橋面凈寬7米,可承受重力汽車13噸,拖車60噸。該橋建成後,有金馬河第二大橋之稱(第一大橋為新津境內跨金馬河的「新津大橋」)。民國時期以來,車輛行人到此,終年阻塞擁擠,洪水季節往往不能通行,凡是經過這個渡口的人,無不慨嘆:「過三渡水真難!」新的三渡水大橋的建成,猶如一條寬敞的大道把金馬河兩岸連接起來,桀驁不馴的河水阻礙人們通行的現象已成為過去,對於促進成邛公路的交通運輸,加強國防建設,發展城鄉經濟,都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2004年9月7日,三渡水大橋因人們在金馬河大量過渡采砂,造成河床變窄,水流速度加劇,洪水掏空橋墩,使靠近永盛一側的三孔橋梁坍塌。之後迅速組織重建,於2007年建成通車,成為成溫邛高速路輔道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8. 新津縣什麼時候會通地鐵

新津縣在2019年12月27日的時候已經開通地鐵。

2019年12月27日成都地鐵10號線二期開通運營,線路全長約27.06公里,連接雙流機場t2航站樓至新津縣新平鎮,途經新津縣7個站點。

當天,地鐵上一群青年人為乘客們派發了一張特殊的明信片,寫給十年後的自己。作為10號線一期的延伸線,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全長27公里。

線路從已運營的10號線一期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出發,串聯紅牌樓商圈、雙流機場、雙流西客運樞紐、勝利鎮、花源新城、花橋新城至新津主城區。

是一條集市域快線與機場專線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功能線,也是成都市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實施「南拓」戰略的重要一環。

(8)新津的文化路什麼時候修擴展閱讀:

新津幅員面積330平方公里,轄6街道5鎮1鄉,總人口31.5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萬人。北面花源街道距成都市區19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0公里。

新津縣自北周定名,相襲至今,已有1450年歷史,為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四川省經濟技術向西南輻射的必經之地。

2008年、2009年、2012年至2016年,新津榮獲四川省十強縣稱號。2018年10月,新津縣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入選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入選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閱讀全文

與新津的文化路什麼時候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