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華文化寬容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寬容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27 16:05:35

① 陳丹青先生所謂的「文化寬容」指的是什麼

我靠,親愛的樓主,陳先生已經解釋了。
這大概是《退步集》裡面的一段了。那我就再淺解芻議一下。基本上他這段,我就指的此段,他所謂文化寬容基本上就是說,現下我們文化不寬容,不通達。舉個例子,比如說「批評與自我批評」,這《退步集》里也談及過,什麼情況才會有「自我批評」,那是因為外界沒有聲音了,沒人敢批評你,所以才好自我批評。
文化寬容,什麼是文化寬容?無非就是毛說的,百家爭鳴,五湖四海。但是現在真的做到了么?要我說就百家爭鳴乃一家獨唱,五湖四海乃中南海也。媒體壟斷,商業壟斷,文藝壟斷……處處壟斷。
一年台灣音樂獎典禮上,一位粗口饒舌歌手獲得主流獎項,激動地他說想罵粗口以表慶祝,「我真的可以說粗口么?感謝評為能給我這種人一個獎,一個地位。」這叫寬容。西方有萬聖節,日本有百鬼,這種邪惡的象徵都會給他們一個地位,這叫寬容。春季節晚會上,袒胸露乳的佳麗歌手們,夜總會一樣的唱扭搖擺著,號稱來自某軍區文工團,(現在主流歌星多少軍旅檔……總政、空政),他們嘴裡唱著我愛祖國,你覺得這是文化寬容嗎?

② 什麼是寬容、寬容代表著什麼

寬容是一個用於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背景下的術語,指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表示一定的理解。意味著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有的信念。

③ 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文化有很強的包容性。夏商時期所謂的「華夏」其實僅僅是指河南、陝西、山東、河北等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而目前「漢」文化所包括的范圍遠遠大於這一區域,這是通過不斷的包容、吸收而形成的。

我國北方的很多居民在古代被稱為「胡人」,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樂器也來自於西域,比如「胡琴」。但後來,它們都逐步成為中華民族和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的包容性是獨特的,世界上其他文明被外族入侵後幾乎都毀滅了,而中華文明則在被外族侵略中不斷向前發展,不論是鮮卑人還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後都被同化了。滿族統治中國後,更是使用了漢字。

最初是清末實施的「閉關鎖國」政策,之後是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再後來則是孫中山對西方制度的學習,成立了中華民國。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中國一直受到西方列強的壓迫,當時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它主張人類的平等和解放,共產國際也提出將社會主義革命與殖民地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相結合,這些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的歡迎。

(3)中華文化寬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包容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質和優勢:

中華民族早就懂得以文化成天下的歷史責任。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標識。世界四大文明,唯有中華文明延綿不斷、有序傳承,根本原因在於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這是中華文化的特質和一大優勢。

這個特質和優勢使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兼容並蓄,把各種文化中好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文化的血脈不因分分合合而中斷,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聚合力、同化力。歷史證明,不僅外來文化會被中華文明同化,而且在文化力的作用下,佔領和統治中原的其他民族也會被同化。

④ 如何理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從民族方面論述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兼收並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 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
第二,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還體現在與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不斷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⑤ 「寬容」這個詞深層的意思是什麼

寬容就是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

⑥ 如何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2005年狼文化風靡全國,跟風狼文化的一本書《狼魂》中說:「不學狼不行嗎?不行!為什麼呢?因為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中,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市場角逐中,如果心存善良,對競爭對手一味的心慈手軟,那麼就會被對方毫不留情的吃掉。」這可以說是深得斗爭思想的精髓了。

這里有一個例子可以和上述思想作為對比。

林肯作為美國總統,他對政敵的友好態度曾引起了一位官員的不滿,他批評林肯不應該試圖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是應該消滅他們。
「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林肯十分溫和地說,「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敵人嗎?」

中國人有句古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中華歷史上最強盛的大唐時期,在思想、文化、國力、疆土等等方面幾乎都達到了鼎盛,這和大唐文化包容一切的氣度是分不開的。
唐初突厥曾經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為了國家安寧都不得不向突厥稱臣。然而唐太宗打敗突厥後,並未趕盡殺絕以雪父恥,反而極其包容的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經與大唐為敵的突厥降將,擔任五品以上的將軍和中郎將,約占朝庭武官之半,同時,唐朝還允許歸降的突厥人遷入中原。這些舉措,深得各少數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領袖共同請求為唐太宗上尊號"天可汗"。
歷史上吐蕃(今西藏),曾經是一個彪悍好戰的游牧民族,與中原時有徵戰發生,然而,唐朝幾次戰勝吐蕃以後,反而派出文成公主和親,文成公主將農業和佛教傳播到吐蕃。此後數十年中吐蕃與大唐和睦相處,這不能不說是文教之功。很顯然,趕盡殺絕只會加劇仇怨,邊疆地區仍不安定,戰爭還會再起

正是唐朝對突厥的寬容政策,加上對各少數民族首領所採取的冊封政策,還有對吐蕃的和親政策,贏得了人心,一時間四夷賓服,諸國來朝,即使遠如波斯、昭武九姓國、於闐國等等都自願納地成為唐朝府州。
在文化上,唐朝尊道、禮佛、崇儒,實行開明的三教並立政策。也正是這種寬松自由的思想環境造就了唐代恢弘的文化氣象。
中華民族向來講究「和為貴」,推崇中庸之道,我們的祖先賦予自己以教化天下,即所謂平天下的神聖歷史使命。從根本上說,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要仰賴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它所要施行的也不是霸道而是王道。所謂「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在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盡管華夏民族也曾歷經各種災難,但它在同化周邊各族群的過程中,已將他們凝聚、融合為泛中華的文化大國。歷史上蒙古族、滿族都曾入侵統治過中原,然而最終卻被強大的中華文化所同化。蒙古族、滿族如今都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清朝的康熙皇帝自己就說要做中華的千古一帝!

⑦ 政治必修三,中華文化的含義及倡導包容性的文化意義

(1)含義: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並蓄。"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並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4分)
(2)意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於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華文化的這種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4分)

⑧ 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含義及意義

中國文化包容性的含義和含義是:包容可能難以接受的,會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後包容越寬、非常善良,一定能成大事者?意義在於非常的是成大事者得每好明天的輝煌。

閱讀全文

與中華文化寬容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