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良渚文化的那點事兒
就介紹一下良渚古城吧,順帶提一下玉器。(此文完全憑借腦中的知識手打,不足之處,望諒解)
良渚文化實際上是中國上古時期一個重要的地方文明。它和北美的卡霍基亞文明一樣,都是以巨大的人工山建築、龐大的都市中心以及廣闊的政治疆土為特色。但是,良渚人獨步天下的,是他們發達的木構技術、水利技術、犁耕技術、漆器技術、黑陶神技和制玉技術。
在良渚繁文陶藝和漆器技術被發現之前,蘇浙地區數千年間,一直只有大量的良渚玉器得到出土並且為世人所眷顧,因此使人們覺得良渚人好像只能製作玉器。從歷史上看,中國人對良渚玉器的喜好由來已久。考古顯示,不論是商周貴族還是三星堆貴族,都曾經熱心地收集良渚玉器。不過從那個時候起,他們可能已經搞不清楚是什麼人製造了這些玉器。以至上世紀八十年之前,人們一直以為那些高大、精緻的玉琮都是「周漢古玉」。
良渚人的玉器好像不是繼承於他們的先輩崧澤人,而是繼承於凌家灘人。公元前3600年,凌家灘人在淮河流域崛起,他們建立了也許是中國最早的城市——包括陶磚廣場、石柱群、王族大墓和環城運河的凌家灘遺址。他們的玉器更是驚世駭俗,其中以玉鏟、玉人、玉龍等為特色,形成了中國南方最早的玉斂葬傳統。凌家灘人的財富吸引著四方的目光。其中就有良渚人的祖先崧澤人。公元前3400年,崧澤人向淮河流域發動進攻,佔領了凌家灘。隨後,他們又一鼓作氣攻入中原,與仰韶人在黃河以南對峙。不過很快,崧澤人就從中原撤出,崧澤文化也被良渚文化取代。
公元前3400年凌家灘古城毀滅,到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興起,兩個年代距離非常之近。良渚玉器技術也橫空出世一般繁榮昌盛,令人懷疑是大批的凌家灘玉匠被俘虜到了太湖流域所致(此可為你論文題目的一個研究方向,即論證兩者關系)。
不久,山東地區的大汶口人向西猛烈擴張,摧毀仰韶文化;良渚人則向北擴張,打敗大汶口人,據蘇北地區為己有。中國東部遂形成大汶口和良渚南北鼎立的局面。良渚人打敗大汶口人之後,又向南擴展至錢塘江中游,將河姆渡人的後裔驅逐到浙東南。這樣,良渚人就解決了南北的威脅,經濟獲得空前發展條件。
由於採取了稻作犁耕農業,並且繼承了崧澤人的大規模灌溉技術,良渚地區遂成為中國農業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農業的發達、疆域的廣闊以及和平的發展條件,促使良渚社會的復雜化過程急速躍進。公元前3000年,在天目山余脈南部,一個小型的聚落在瑤山附近崛起,建立了瑤山祭壇和貴族墓葬。100年後,他們又把天目山南部的沼澤地帶填平,然後夯築起一個長方形的巨型建築台基——莫角山遺址。該遺址面積達30萬平方米,高8-10米,動用土方量達200萬立方米。這個建築台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在其上,又修建了三個二層台基——分別為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烏龜山,這三個二層台基上面有什麼建築,已經不甚明確。
然而,在三個台基的中央,挖掘出了一個大型的建築地基,面積達3000平方米以上,周圍有立柱設施。它可能是一個體量媲美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巨大宮殿。 在莫角山遺址的邊緣,則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紅燒土坯房,這個房址的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可能也不是一般的設施。莫角山遺址的建立,標志的良渚古城的形成。
不過莫角山遺址剛開始只是一個台城,之後,可能由於人口擴張,莫角山遺址北部、東部和西部分別又壘築起了三個較低的大型台基,使得莫角山以及周邊形成了面積達百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建築基址。不過現在尚未搞清上面到底建造過什麼樣的建築。
此後,在莫角山遺址北部修建起了反山墓葬,莫角山遺址南部修建起了皇墳山建築基址,形成了一個輻輳而聚的超大建築群。公元前2800年,良渚人在建築群的西側修建了長6.5公里的防水大堤——塘山土垣;緊接著,又在西面7公里處修建了第二道防水大堤——奇塢山大堤和彭公堤防,兩個堤防總長度達到11.5公里。構成了莫角山西面的防洪工事。之後,良渚人又在莫角山南側的良渚港沿河修建了一個巨型長堤。這樣,良渚人通過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構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防洪工程。
到了公元前2500年,良渚古城趨於鼎盛。塘山土垣和瑤山之間,各種人工山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形成了銀河一般星羅棋布的帶狀建築群。這個建築群的中部像南延伸,和莫角山相連接,其中心的紐帶就是金地和黃泥口兩地的土墩建築。而在它們的東邊,是這一代的亞中心建築群——姚家墩遺址,這是由幾個並列的土墩形成的聚落群,其中發現了貴族墓葬,為了便於交通,良渚人還在姚家墩遺址兩邊開鑿了兩條平行的運河。這條帶狀遺址群的兩端,分別是瑤山和匯觀山遺址,兩個遺址都是祭壇和墓葬合一的綜合性土墩建築。它們上面各有一個特意建造的中心方形區域,對角線朝分別指向洗個不同節氣太陽的入射角度——兩個祭壇的方形區域的對角線指向完全相同。它們體現了良渚時期的天文歷法知識。
同時,著名的良渚古城牆也修建起來,它把莫角山和皇墳山圍在中央,形成了一個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封閉的、圓角長方形的中心區域。在中心區域外圍,還有密集分布著的外部社區,比如美人地、卞家山等。這些外部社區主要功能是生產玉器和黑皮繁文陶工藝品,並且進行工業產品的出口活動。他們很可能還從事漆器和絲綢的製作。
這些外圍社區都配有龐大的運河和規整的人工水街,以美人地為例,在土台遺址的表面,建有龐大的木構護岸,上側鑲築著厚重的、加工精細的木板,木板下面是碩大的、成排的橫木,橫木下面還殿有枕木。這些木構件重量都在一噸左右,整個建築延綿數百米。在護岸上,還建有停泊船隻的設施。而另一個經過完整發掘的卞家山遺址,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漆器、黑皮繁文陶和小巧的玉器。還發現了十幾米長的木構碼頭。在陶片上,還發現了大量具有記事功能的字元。說明了這些遺址的商業性質。
到了公元前2400年,良渚古城已經發展為延綿30多平方公里的龐大都市,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要龐大——比如美索不達米亞的烏魯克城只有4-6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的莫恆佐達羅只有2.5-5平方公里。
良渚古城的統轄或者影響地域也非常廣闊,北至蘇北,南到浙中,沒有任何一個良渚城市可以和它相比肩(比如寺敦和福泉山,前者面積只有0.9平方公里,後者為1平方公里,只算中小城市)。而據研究,良渚地區幾乎所有的高檔玉器都出自良渚古城的分配——這其中必然體現了一種政治上的從屬關系。實際上,良渚各地所發現的繁文陶工藝品很可能也是良渚古城提供的。良渚古城即便不是絕對的政治中心,也一定是整個良渚地區的商業中心。事實上,良渚人的影響還北漸山東,這些影響可能是商業交換所致。
不過良渚古城的繁榮也遭到了中原民族的垂涎,公元前2400年,河南東南部造律台人向蘇浙地區大舉擴張,先是從東夷人手裡奪取了藤花落古城,繼而南下,入侵良渚古國。公元前2300年,良渚文化受到造律台文化的影響,轉變成了錢山漾文化。不過此時,良渚古城仍在使用,在古城西南部出土的魚鰭足鼎證實了這一事實。
不過,隨著造律台人入侵的加劇,良渚地區的政治形勢急劇變化,錢山漾文化轉變成了廣富林文化。也就在此時,良渚古城宣告廢棄。良渚古國也宣告覆滅。或許「禹誅防風」的傳說與這一事件有關聯。不過良渚古國比堯舜時代的中原腹地先進很多(中原北部的陶寺古城除外)。在反山墓葬中,發現了擁有大量玉器和漆器的「王族墓葬」,即已說明良渚古國已經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發達的階級社會。而中原腹地直到商代早期才出現了這么劇烈的階級分化。
良渚古城陷落後,太湖流域又屢遭洪水、海侵的困擾。中原的征服者們無法像良渚人一樣成功地抵禦洪水的威脅,使得該地區的城市文化一蹶不振。緊接著100年後,浙南一帶的河姆渡人後裔——曇石山人大舉進攻太湖流域,攻佔了原先良渚人統轄的地區,形成了馬橋文化。此後,太湖流域人口驟減、城市不復存在,珍貴的玉器和漆器不再製作,良渚文明沒落了。
然而,良渚人的犁耕技術流傳了下來,良渚人的制陶技術也被後來的馬橋文化發揚光大。商末周初,太湖地區的先民將青銅技術和犁耕技術結合起來,發明的青銅犁,並且將它們傳播到中原地區,成為中華文明數千年屹立不倒的國本。而良渚時期的黑皮陶技術也被馬橋人改造為原始瓷技術,之後兩漢「越窯」的出現標志著陶瓷工藝的成熟。憑借著原始瓷的出口貿易和農業的逐漸恢復,太湖地區再度繁盛起來。到了春秋時期,木瀆古城在太湖流域北部興起,成為當時長江流域最大的城市。該古城的興起也標志著吳國的興起;此後,越王勾踐仿照吳都,建會稽城,揭開了吳越爭霸的大幕。至此,太湖古的老文明迎來了它的新紀元。
Ⅱ 三星堆文化的存在是不是說明在夏朝之前還存在一個朝代
三星堆遺址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我們對它的了解估計連1%都不到,有人說它是外國遷移過來的部落,有人說它是外星文明的遺物,但是根據科學研究,目前最為合理的推測是它屬於古蜀文明,時間約為公元前1200年左右。
最後:希望三星堆遺址可以有更大的突破,也希望虞朝相關的文物能夠早日現世,這些都是我們中華兒女的珍寶。
Ⅲ 國家為什麼會如此重視三星堆的科考它都有什麼歷史意義
三星堆的重啟挖掘牽動了我們億萬國民的心!三星堆挖掘的意義也可想而知。三星堆挖掘的新發現似乎也將改寫我們中華歷史。比如我們華夏文明也將印證夏朝之前的虞朝——讓我們的中華文明繼續向前推1000年。三星堆的重啟挖掘是否能證明我們中華文明古國是世界上最悠久歷史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歷史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上下六千年。
三星堆考古的重要性在於:中華文明5000年,用西方文字實物等實證方法,我們現在也只找到商朝。三皇五帝堯舜禹(夏商周)這個夏尚未確證,5000年歷史才確證3600餘年,上古更長時間沒有找到。以前是說黃河是母親河,即中華文明源自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頂多算第二個母親(說得俗點:黃河是大媽,長江是二媽),在大媽那條路上找不到源頭,處於長江流域上游的三星堆文物可能會證明我們的文明,有可能是二媽生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就知道三星堆考古為什麼引起世界關注!
Ⅳ 三星堆文化 紅山文化哪個早
紅山文化早於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年代距今約4500年(年代上限距今4500±150年,大致延續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相當中原夏、商時期。
紅山文化,年代距今5000~6000年(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Ⅳ 三星堆文明和華夏文明有什麼關系
是曾經平行於華夏文明的古蜀文明。
在遠古時代,人類的活動范圍有限,各個文明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往來。而在人類活動范圍之外的一些文明,更是沒有辦法知道的。
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處於四川盆地境內的古蜀文明之一的三星堆文明,在天然的屏障阻擋下與世隔絕,有種世外桃源,前期沒有於其他文明交流的可能性。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青銅器的製造,逐漸有人跨越巴山和蜀山與中原文明進行交流。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中,就有一個和商代青銅器類似的器型,證明在商代時期,三星堆就已經和華夏文明有著密切的關系了。
秦惠文王時,秦國大將司馬錯滅掉蜀國,古蜀文明也融入了華夏文明。古蜀文明也成為匯入華夏文明的直流。
Ⅵ 三星堆文化早於商周的存在,那它屬於哪個朝代呢
三星堆的文化是屬於夏朝,而且正是因為三星堆考古發現,佐證了中國商周之前確實存在一個朝代為夏朝。
Ⅶ 三星堆幾乎吊打所有博物館,為什麼會隱瞞三星堆的研究發現
吊打所有博物館是以為這里的東西別的博物館都沒有,他們的青銅面具跟人像長的特別,跟我們發現的最早人類史不一樣的,他們的鼻子高高的,眼睛很大,有些突出,顴骨比較高,嘴巴很大,好像都到耳朵那了,耳朵上還穿著孔,根本不像人,有人猜測三星堆里發現的人可能是外星人。
所以,三星堆里出來的東西,任何博物館都比不了,因為他比我們發現的任何東西都要高級,好像就是現代人穿越回去製造的東西,隱瞞,不是隱瞞,而是不知道怎麼說,畢竟也算是一個未解之謎
Ⅷ 三星堆隱瞞了什麼
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縣南興鎮北。
這里有一條稱為馬牧河的古河道,北岸的階地形似月牙,叫做「月亮灣」,南岸原有三個大土堆,故稱「三星堆」。
遺址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心區域是一座由東、西、南三面城牆包圍著的古城,城區面積近四平方公里,與中原王朝早期王都河南鄭州商城相當。
如此宏大規模的城市,在3000年前的中國實屬罕見。從考古學家目前發掘的情況來看,此地已出土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器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一件大型青銅立人像、數十件青銅人頭像、青銅神樹和黃金權杖。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像雕塑,是中國古代遺跡中罕見的珍品,在東方乃至世界的藝術史上佔有輝煌的一頁。青銅人像高鼻深目,形象誇張,極富地方特色。
立人像連座高2.62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鑄像之一,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
青銅神樹高3.84米,是古代至寶。樹上有九枝,枝上有立鳥棲息,枝下有碩果勾垂,樹干旁還有一條龍從樹頂下探,生動而又神秘。
黃金權杖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卷在一根木棒上製成的,金皮上刻有三組以魚、鳥、人為內容的紋飾,清晰而神秘。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難倒了眾多考古學家們。每個文物都帶著難以破譯的千古之謎。這些謎團至今讓學者們爭論不休,無法定論。
第一,三星堆文化內涵的確定。
三星堆遺址是距今3000~5000年的古蜀文化遺址。在遺址內存在面貌不同但又連續發展的三期考古學文化。在三星堆一期文化中出土有玉琮等玉器,有學者認為它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良渚文化等有交流。
在二期文化時,三星堆已發展成為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中心,即早期蜀國,它代表了長江流域商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有學者認為這比黃河文明還早,這也再次證明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起源。
第二,三星堆青銅文化如何產生?
三星堆是蜀地獨自產生發展的產物,還是受其他文化影響?本土論者認為其青銅器形象獨特,不歸屬於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而且反映了古蜀人「眼崇拜」的習俗。
外來說認為出土的青銅人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不像中國人倒像是「老外」,便認為三星堆人可能來自其他大陸,三星堆文明可能是「雜交文明」。
第三,遺址居民屬何族?
目前有氐羌說、濮人說、巴人說、東夷說、越人說等不同看法。其中,古羌人的傳說最為大家接受。古羌人的祖先來自西北高原,他們到達成都平原後,與當地原始部落民族開始爭奪土地。
後來,一個叫蠶叢的羌人首領稱王,由於蠶叢有縱目,後來的羌人就鑄了大量青銅縱目面具紀念他,即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面像。
《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
第四,古蜀國何以突然消亡?
古蜀國繁榮了1500多年,然後又像它的出現一樣突然消失了。關於古蜀國的滅亡,人們假想了種種原因,但都因證據不足而始終停留在假設上。
三星堆遺址北臨鴨子河,馬牧河從城中穿過,有學者認為其消亡是洪水肆虐的結果。遺址中發現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壞或燒焦,這似乎印證了戰爭說。
還有一種遷徙說。可是,人們為什麼要遷徙呢?成都平原物產豐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用遷徙說解釋似乎難以自圓其說
Ⅸ 夏朝是否就是三星堆三星堆文化到底是誰創造的
中國歷史書,主推中原文明,其實同期文明比夏文明早的有良渚文化,三星堆遺跡,只是在後來競爭過程中各種原因沒落了,根本沒有中原文明起源最早說法,這是唯心主義說法,夏朝找了上百年,都沒找到,這是最客觀說法,但這都是我們的祖先。
長江下游和黃河下游的文明突然衰弱而上游崛起那是因為當時發生了大洪水不得不遷向西部高地,所以下部二期文化同古蜀文化最接近,而當時住在西北的人民應該也在此時遷向了古蜀,因為岷山等西部山脈很高。所以說夏朝有可能就是在古蜀。但是古蜀文明裡面還含有黃帝時代的文明。
我認為夏朝不在中原,那個時代中原是原始森林人類很難生存,更難壯大,從已知來看,漢民族是從山區向平原發展,三皇五帝都來自山西陝西甘肅一帶,四川緊挨甘肅,很有可能四川山區也是漢族部落活的范圍,遠古開發平原都很晚,基本上都到了農耕時代才開始大面積燒樹林驅趕野獸開發平原。我覺得開始有一支古羌人逐漸強大起來在三江源附近留聚,在戰爭和驅逐其他種族過程中形成了三支,一支向北到達陝西東山西河北南河南地區繁衍壯大創造夏朝,一支向西成為現在的羌族和藏族獨龍等民族,一支南下進入四川建立巫族國家,蠶叢及魚鳧是其後輩。
Ⅹ 結合四川成都三星堆遺址,試述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在中國文明史上的地位
三星堆:歷史悠久的三星堆位於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沖積扇上,北臨沱江支流湔江(俗稱鴨子河),因其發源於岷山南麓之茶坪山,相傳即古蜀魚鳧王田獵之湔山而得名。悠悠五千載,勝跡昭汗青。 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廣漢的湔江邊,成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黃土堆,猶如一條直線上分布的三顆金星,故稱三星堆。與三星堆隔河相望,為一處高出周圍的弧形台地月亮灣,月亮灣曾有一顆高大的馬桑樹,虯枝怒放,玉樹臨風,被稱之為婆羅樹,月夜此地別有一種清幽神秘,形成聞名遐邇的漢州八景之一的「三星伴月一婆羅」。現在考古發掘確認:三堆土實際是這個千年古都的南城牆,城牆上有兩個缺口,因年代久遠,城牆坍塌剝蝕而成。三星堆的實體已在7.80年代燒磚瓦的熱潮中夷為平地。而僅存的半個堆也是在1986年磚廠取土中發現兩個祭祀後停止挖土才保存下來。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遺址分布范圍達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一處范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1929年的一個春天,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濃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廣泛關注。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經考古發掘證實,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該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發展至商末周初,曾為古蜀國都邑所在地,其影響之大、價值之高,堪稱世界文化遺產。三星堆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揭開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國的面紗,將蜀國的歷史推前了兩千多年,填補了中國考古學、青銅文化、青銅藝術史上的諸多空白。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以前發掘中,三星堆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存在一定缺環,這次復原找到了三星堆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向青銅時代文化過渡的相關材料,將三星堆遺址上自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800年左右),下迄春秋早中期(距今2600年左右)的文化遺存完全串連起來,證明了三星堆遺址歷經新時期時代、夏、商、西周、春秋,上下延續2200多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進步,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河姆渡文化在農業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在其遺址第4層較大范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這對於研究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而的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發現是為最早。它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房屋有著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因此,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並不相同。
貫穿中華大地六千公里的亞洲第一大河「長江」,盡管總長超過了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以前並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中華文明的發源歸根到底還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才是歷史的主流,但是近年來,在長江下游一代卻不段出現令人振奮的發現。首先,是和半坡遺址處於同一時代的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稻穗紋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圖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發掘中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據發掘報告說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余糧屯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是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在遺址中普遍發現有稻穀、谷殼、稻桿、稻葉等遺存。 遺址 中還出土有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薏仁米和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但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著明顯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為主,並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以南的一種較早的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250~4150年,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於太湖地區。在餘杭市良渚、安溪、瓶窯三個鎮地域內,分布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 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范圍廣闊,遺址密集。八十年代以來,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台 土冢與祭壇遺址相復合,。
陶器以黑陶為特色,製作精美,有的甚至塗漆。良渚文化時期最先進的的陶器製作方式是輪制,黑陶豆盤的形狀有圓形和橢圓形。良渚文化時期炊器大多是鼎。玉器非常發達,種類有珠、管、璧、璜、琮、蟬。其中玉琮個體大,高達18~23厘米,上面雕刻圓目獸面紋,工藝精湛,是中國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譽為「玉琮王」。形狀為內圓外方,與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獸的神人形像和神人獸合一的形像,它們可能是當時人們的崇拜對象。玉器上的紋飾除神人獸面圖像外,其他出現最多的圖案是鳥。
良渚文化的錢山漾一地出土有絹片、絲帶和絲線,是中國遠古時代最重要的家蠶絲織物。此外,還發現了許多祭壇遺址,如餘杭瑤山遺址發現的祭壇,平面呈方形,從里向外為紅土台、灰土圍溝和礫石台,外圍的邊長約20米。祭壇上一般都有大墓,可能是人們祭祀先祖、天神的地方。良渚文化時期的食物以水稻為主。
良渚文化中物質文化十分發達,以鼎、豆、盤、雙鼻壺、帶流壺、帶流杯、尊、簋為典型器,用於祭禮的玉器更為發達,墓葬規格、聚落布局體現出嚴格的等級差別。良渚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東到上海,南至錢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為界,北達寧鎮地區邊緣的長江以南,圍繞太湖大致呈三角狀,其影響達浙東、浙西南、皖南、華南、山東、蘇北等地。
良渚文化源於崧澤文化,由於北進失利及水患,良渚文化主體很快衰落。良渚文化中文字和城址已露端倪,從社會形態特徵來說, 良渚文化第三期已進入原始文明社會。良渚文化刺激了中原地區原始文明的極大發展,並產生劇變,最終形成了中國繁榮的早期文明,夏商文明禮儀制度中的琮、鉞和神人獸面紋即來自良渚文化因素。
[編輯本段]發現和命名
1934年發現浙江吳興1936年發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遺址。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當時被認為與山東的黑陶相類似,因此,也稱作龍山文化。1939年,有人把龍山文化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三區,並指出杭州灣區的文化相與山東、河南的有顯著區別。1957年,有人認為浙江的黑陶干後容易褪色,沒有標準的蛋殼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點,於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現經發掘的重點遺址,還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武進寺墩,浙江嘉興雀幕橋、杭州水田畈,上海市上海縣馬橋、青浦縣福泉山等。
[編輯本段]文化特徵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輪制較普遍。一般器壁較薄,器表以素麵磨光的為多,少數有精細的刻劃花紋和鏤孔。圈足器、三足器較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大圈足淺腹盤、寬把帶流杯等。琮、璧一類玉器數量之多和工藝之精,為同時代其他文化所未見。石器磨製精緻,新出現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鐮和階形有段錛等器形。
[編輯本段]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體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以錢山漾、張陵山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魚鰭形足的鼎、袋足、 鏤孔豆、貫耳壺、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晚期以良渚、雀幕橋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泥質黑皮陶較為常見,並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貫耳罐、侈口圓腹罐、簋、大圈足盤、寬把帶流杯等。
[編輯本段]社會經濟
良渚文化居民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據在錢山漾發現的稻穀鑒定,有粳稻和秈稻兩種。在錢山漾、水田畈等遺址中還發現有花生、芝麻、蠶豆、甜瓜等植物種子,有人認為是當時的農作物,也有人對其出土層位和鑒定結果有所懷疑。農業工具種類較多,製作大都較精細。其中三角形犁形器,器體扁薄,背面較平,正面稍隆起,常穿有1~3孔,有人認為是安裝在木犁床上的石犁鏵。斜柄刀的器身略呈三角形,頂端有一個斜向的柄,製作較粗糙,往往僅在刃部磨光,有人認為是安裝木柄後用來在土地上劃出溝槽的,稱為「破土器」。這兩種新型工具,在良渚文化時期使用較多,對其定名和確切用途尚待深入研究。
手工業也很興旺,有的可能已形成專業性的生產部門。玉器製作在全國同時期的原始文化中,顯得十分突出。玉器主要有珠、管、墜、、瑗、璜、鐲、琮、璧、蟬等。外方內圓的長筒形玉琮,磨製拋光並雕刻紋飾,規格定型,表現出很高的工藝技術水平。如出土的一件玉琮高33.5厘米,琮身淺刻橫道分為15節。另一件玉琮高達23厘米,雕刻有幾組獸面紋,一件大玉璧直徑達26.2厘米。類似的琮、璧在張陵山、草鞋山、福泉山等地墓葬內也有發現。制陶普遍採用輪制,器形規整,造型優美。有的陶鼎上刻有漩渦鉤連紋和曲折紋圖案,有的貫耳壺上刻有簡化鳥紋和曲折紋,或以圓渦和雙線構成的編織紋。這些紋飾,線條精細,繁雜而富於變化,是陶器中的佳作。在發現的陶紋,透露了當時社會文化進步的信息。
手工紡織業也有迅速的發展。錢山漾遺址發現有國內早期的絲麻織物。殘絹片經鑒定是家蠶絲織成,採用平紋織法,每平方厘米有經緯線各47根。絲帶為30根單紗分 3股編織而成的圓形帶子。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蠶的飼養可能以太湖地區為最早。但也有人對絲織品的時代持懷疑態度。麻布片經鑒定為薴麻紡織品,也是採用平紋織法,每平方厘米經緯線一般各有24根,有的細麻布經線31根、緯線20根。這是迄今中國最早的薴麻織品實物。竹器的編織比較發達,製品集中發現在錢山漾遺址,共200多件。竹篾多數經刮光,容器類的下半部使用扁篾,接近口沿部分則用較細密的竹絲。編織方法多樣,有呈一經一緯的人字形,也有二經二緯和多經多緯的人字形,還有菱形花格、密緯疏經的十字形等,特別是產生了梅花眼、辮子口這一類比較復雜的編織法。製品種類有捕魚用的「倒梢」,有坐卧或建築上用的竹席,以及簍、籃、谷籮、簸箕、箅等,較廣泛地用於生產和生活方面。此外,良渚文化還有槳、槽、盆、杵錘等木器。木槳的使用,說明生活在河道縱橫地區的原始居民,已有了舟楫交通工具。
[編輯本段]居址和墓葬
良渚文化居民過著較穩固的定居生活。在錢山漾遺址發現 3座的。其中一座東西長約2.5米,南北寬約1.9米,木樁按東西向排列,正中有一根長木,似起「檁脊」的作用,其上蓋有幾層竹席。另一座只在東邊保存下一排密集而整齊的木樁,上面蓋有大幅的蘆席和竹席。在吳縣澄湖還發現一批土井,井底遺有多件陶器和石斧。崑山太史淀的水井還有木構井圈,系用4~5塊長約2米的弧形木板鑿孔連接而成。
各地共發現墓葬數十座,墓坑呈長方形,以頭向南的仰身直肢葬為主。有大、小墓之分。在浙江海寧、嘉興、平湖和餘杭等地發現的小墓,隨葬陶器的質量一般遠遜於實用品,有的小墓用豬下顎骨或穿孔石斧和大型玉璧隨葬。大型墓不僅墓坑規模較大,而且隨葬器物數量多,質量也高。如草鞋山198號墓,東西1.7米,南北4米,有60多件隨葬器物,其中有5件玉琮、2件玉璧以及鐲、管、珠、錐形飾、穿孔斧等共30多件玉器。福泉山遺址6號墓雖遭破壞,仍遺有玉、石、牙、陶器119件,其中玉琮5件,玉璧4件。寺墩3號墓隨葬玉琮、玉璧多達57件。用如此大量玉器隨葬,這是以往所沒有的,在良渚文化中也屬特殊現象,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玉斂葬」。張陵山遺址的一座墓葬,隨葬陶、玉、石器共40多件,其中以獸面紋的玉琮和玉瑗、玉蟬等較為突出,在墓主人腳下,與隨葬陶器一起還發現3個人頭骨,有人認為其身份應是奴隸。上海市松江縣廣富林遺址的兩座墓鄰近處,分別有一具豬、狗的骨骸,可能是殉牲。以上表明,在農業、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當時已出現財富佔有的差別,並且出現了只有特殊地位的人才擁有的玉琮、玉璧等禮器。有的玉琮上還刻有數組象徵威武的獸面紋飾。良渚文化時期,氏族社會已走上解體的道路。
[編輯本段]與其他文化的關系
從草鞋山、張陵山等處的地層疊壓關系和器物對比分析,良渚文化是由崧澤文化演變而來的。崧澤文化的墓葬,以頭向南的仰身直肢葬為主,這與良渚文化的基本一致。崧澤文化的石錛,背面逐漸出現脊線,正處於良渚文化階形有段石錛的前一階段。兩者的穿孔石斧也相近似。崧澤文化的扁方側足鼎、細高把豆、高領扁腹壺等,與良渚文化的魚鰭形足和扁方形足的鼎、黑陶細高把豆、高領貫耳壺等有著繼承關系。另外,距今5600—5300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灘文化,大量的玉器體現了「玉器文明」時代人們把玉器飾品功能轉向具有社會功能,突出表現出玉禮器的作用和地位,一些玉器的形制如鉞、壁和墓葬中大量陪葬玉器的方式同良渚文化也有著明顯的前後繼承關系。
關於良渚文化的發展去向,馬橋中層的青銅文化遺存提供了線索。馬橋中層疊壓在馬橋下層即良渚文化晚期遺存之上,發現的石鐮、有段石錛、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與良渚文化的接近,而後兩種石器的數量比良渚文化時期又有所增加。馬橋中層的黑衣陶與良渚文化的黑皮陶存在承襲關系,兩者的鼎、簋等器形也有密切的關系。至於馬橋中層含有較多數量的印紋陶,目前尚無材料說明與良渚文化存在聯系,其來源有待進一步研究。
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有段石錛和貫耳壺,是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在大汶口文化後期階段的遺存中有少量發現,是受良渚文化影響的產物。大汶口出土的玉笄,與良渚文化的玉錐形飾可能有聯系。在上海縣馬橋、金山縣亭林等地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了數片渦紋彩陶片,可能是受到了大汶口文化的影響。馬橋、雀幕橋等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也當與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有關。良渚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陶器都普遍採用輪制,黑陶佔有顯著的地位,盛行磨光素麵陶,三足器、圈足器都很多,等等,則表現出兩者具有一定的共性。
良渚古城
浙江省考古所上周發布重大考古成果——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這座古城,大致以良渚遺址區內的莫角山遺址(上世紀90年代初發現)為中心,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 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凈的黃土,夯實。 根據城牆中出土的陶瓷碎片,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說,距今4000年以前。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目前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稱得上是「中華第一城」;它改變了原本以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認識,標志著良渚文化其實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
城牆,是氏族社會和文明社會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嚴文明教授說,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這個時代,目前中國大地上發現的古城約有60多座,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大的為280萬平方米,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最大的。
[編輯本段]良渚文化玉器
距今越4200~5300年。
上個世紀30年代中期,首次在浙江餘杭良渚鎮發現這一遺存,所以稱作「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於太湖地區。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范圍廣闊,遺址密集。良渚文化玉器非常發達,種類有珠、管、璧、璜、琮、蟬。其中玉琮個體大,高達18-23厘米,上面雕刻圓目獸面紋,工藝精湛,是中國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譽為「玉琮王」。形狀為內圓外方,與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獸的神人形像和神人獸合一的形像,它們可能是當時人們的崇拜對象。玉器上的紋飾除神人獸面圖像外,其他出現最多的圖案是鳥。
良渚文化包括浙江餘杭反山、瑤山,江蘇吳縣、張陵山、草鞋山,武進寺墩,常熟羅墩和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安徽阜寧等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這一時期的文化。
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期玉文化的兩大中心。
良渚文化的玉器不僅品類眾多,而且琢磨精緻,紋飾華麗。專家們贊譽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藝水準達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而紋飾則是將新石器時期玉器的創作「推到了頂峰」。
良渚文化玉器創造性的器型,為後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礎。
良渚文化玉器特徵
一、良渚文化玉器直線深而直,線沿光整平滑。
二、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線深而寬,線底略呈弧形。
三、良渚文化玉器環線有手工磨接和管鑽旋磨兩種加工方法,前者線痕淺細,線沿多「毛碴」。
四、良渚文化玉器射線細密緊湊,接續痕明顯。
五、良渚文化玉器多淺浮雕,利用減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紋飾,強化主題表達。
六、良渚文化玉器常有「拉鋸痕」。良渚玉器鏤雕時,先在玉片上掏出小孔,再用「鋸」鋸去多餘部分,俗稱「鎪」,又稱「拉絲」,所用弦狀拉條猶如無齒鋸條,會在鏤孔表面留下拽拉痕跡。
七、良渚文化玉器紋飾華麗,新創紋樣琳琅滿目,有:神人獸面紋、束絲紋、絞絲紋、蚩尤紋、立人紋、獸眼鳥紋、雲雷紋、蒲草紋。
八、良渚文化玉器特別注重眼形的琢磨,「良渚眼睛」較之紅山文化玉器的「線刻眼」,在細節的刻畫上更為豐富多彩。「良渚眼睛」除了單圈、重圈之外,還出現了卷雲形、菱形、耳朵形、短直線形眼眶。
九、良渚文化玉器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件有「包漿」,俗稱「玻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