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外形文化痕跡

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外形文化痕跡

發布時間:2022-07-27 23:28:13

⑴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 為何沒有留下類似埃及的大規模遺址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差不多無千年!
即使從你說的夏朝算起,也是不止3500年的。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1世紀,到而今的公元21世紀。大體也就可以說是4000多年。五千是湊整,比較好聽。
從世界文明史來看,只有中華文明是連續不斷的。其它的不是毀於天災就是毀於戰亂。要說遺址怎麼可能沒有呢!殷墟,武丁,婦好墓。戰國時的都江堰,秦朝的兵馬俑,長城!漢朝的茂陵。隋朝大運河,明朝十三陵。 ……太多了,怎麼能說沒有呢?還有很多毀於戰火,只能在神話小說或者野史中感受。諸如鹿台,館娃宮,阿房宮……
為什麼其他的遺址這么受重視,那是因為他們代表的一代文明已經消亡,而中華文明還在繼續著,人是有死亡崇拜的!!

⑵ 西夏王朝為什麼沒有留下太多痕跡

西夏王朝(1038—1227年),西夏語稱為「大白高國」,因其位於同一時期的宋、遼兩國之西,歷史上稱之為「西夏」。這是一個曾經兼收並蓄有過盛極一時文化的王朝。自1038年元昊稱帝,到1227年末主失國,歷190年,十傳其位。其間金代遼治,宋室南遷,而西夏則巍然不動。
然風雲驟變。在漠北草原興起的蒙古族歷經300多年的火並完成了統一。1206年鐵木真稱王,號成吉思汗。統一後的蒙古部族繼續南進,意欲統一中國,並首先把矛頭指向了西夏。在此後的22年間,蒙古先後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親征。銳不可擋的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國門前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成吉思汗降旨:「每飲則言,殄滅無遺?以死之、以滅之。」1227年,蒙古大軍包圍夏都興慶府達數月之久,西夏最終因彈盡糧絕,於1227年6月舉城投降。然而在夏亡之前,成吉思汗卻因中了黨項人的毒箭而斃命。處於戰爭癲狂狀態的蒙古大軍,帶著強烈的復仇心理,對西夏實施滅絕性的摧毀。他們不但血洗都城,將積聚近200年的宮殿、史冊付之一炬,而且還將賀蘭山下的皇家陵園毀盜殆盡。
風雨西夏,黨項悲歌。至此,曾在中國歷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灰飛煙滅了。更可嘆的是,元人主修了《宋史》、《遼史》和《金史》,並在三史中各立了《夏國傳》或《黨項傳》,而沒有為西夏編修專史。以至《二十四史》中,《西夏史》成為遺憾的空缺。數百年來,西夏漢文史料的匱乏和同時代宋、遼、金史料的豐富一直形成鮮明對照。但是,後世的研究者們並沒有因為史籍中的空白而放棄對它的追尋。人們通過各種途徑,如廢棄的建築、殘缺的經卷以及殘陵亂冢,尋找著這個佚失王朝的蹤跡。
經過幾十年的追索,神秘的「大夏」王朝的身影在漸漸清晰。從西夏王陵到西夏佛塔,再到西夏文字,一個個千古之謎在西夏故地陸續被揭開,相信這僅僅是西夏文明的「冰山一角」。隨著考古工作的探索與發現,相信會有更多的「歷史痕跡」呈現在我們大家面前。

⑶ 為何中國有那麼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都沒有完整的保存下來呢

我認為這是東西方文明差異造成的。
西方文明中有一個重要特點是排外性。雖然羅馬繼承了希臘的文明遺產,但是基督教產生之後,改變並確立了西方文明的文化根基,其世界觀帶有擴張、排他的特徵,這也是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差異。而且西方人注重血統論,註定其民族的排外性,也就奠定了日後民族國家概念的出現和國際叢林法則的出現。
以中華文明為核心的東方文明正好是相反的。其重要特點就是包容性。從「夷夏之辨」中可以看出中華文明的認同感來源於文化而非血源,這也成就了世界上民族整合最成功的國家。中國的「天下觀」消除了以血統論為基礎的民族觀,因此中國無論是哪個民族統治,最終都會促進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從而融入這個文明當中,這也就是中國的歷史呈現一種「怪圈」的現象而延續,而西方文明卻是斷裂的。

⑷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為何沒留下多少痕跡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地球不斷的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泥石流、滑坡、地殼運動等因素使很多人為痕跡喪失。
二、中國人的墓地和遺址是一個「喜歡被後人光顧的地方」,命運好的讓考古隊「考」了,命運稍差一點的讓盜墓賊「光顧」了。最差的讓推土機和其他人為因素(比如「文化大革命」很多文物都被「破四舊」了)毀掉了;
三、戰爭把很多遺址和文物都給毀了;
四、有些地方比如新疆注賓城、圓沙古城、樓蘭古城由於人為破壞逐漸廢棄了。

⑸ 歷史上黑人為什麼沒有創造出文明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的研究,都沒有像非洲黑人文明的研究那樣遇到那麼大的思想障礙,經歷那麼長期的爭論。首先是不承認。

非洲文明,不是黑人創造的。

伊德里斯王朝:中世紀北非阿拉伯人建立的第一個伊斯蘭什葉派王朝。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哈夫斯王朝:於1229年至1574年統治突尼西亞地區的穆斯林王朝

法蒂瑪王朝:北非伊斯蘭王朝,中國史籍稱之為綠衣大食

阿尤布王朝:12至13世紀統治埃及、敘利亞、葉門的伊斯蘭教王國,由庫爾德人建立

阿拉伯帝國:中世紀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

古埃及王國:公元前2686年至前2181年,對應於從埃及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的四個王朝,也被稱作「金字塔時期」。



(5)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外形文化痕跡擴展閱讀:

黑人的種族分類主要有蘇丹尼格羅人、班圖尼格羅人(兩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絕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羅人、庫希特尼格羅人(屬於黑白混血種族)、澳大利亞原住民等。

在中世紀時期和中世紀以前,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後來因為歐洲國家的帝國主義和重商主義,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為奴隸送於南美洲和北美洲。

對黑人的稱呼,英語中以前用Negro,本為西班牙語的「黑」,但有強烈的蔑視色彩。有些歷史悠久的黑人團體,至 今還沿用這個單詞。

例如:United Negro College Fund。美國媒體通用的名稱是: African American(非裔美國人)。Black(黑色的) 也可以接受,Nigger(下層的) 則完全是貶義詞。但是,有些黑人之間,也互相用這個單詞稱呼。

⑹ 馬未都博物館有很多歷史珍品,為何看不到字畫的痕跡

馬未都,江湖人稱馬爺,是一位著名的古董收藏家。在很多人眼裡,他和他的官府博物館幾乎成了古董收藏業的代名詞。不過,官府博物館雖然有很多名家產品,但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就是不收藏任何名家書畫。當你走進博物館,你會發現只有幾幅現當代的繪畫作品,它們顯然只起裝飾作用。為什麼?

現代紅木單板大畫框、踏板、桌小盒尺寸:270×91×82厘米;109×30×16厘米;成交價:1265萬元

清代紫檀木雕芙蓉壽山龍雲寶座,尺寸:長140厘米,寬90厘米,高120厘米,成交價:952萬元

以上兩點正是馬未都重視實物而非書畫的原因。但是,如果我們要深入探究馬爺不收藏書畫的根本原因,就應該回到古董行業對從業者的極高要求上來。我們知道古董收藏行業的設計知識太多了。許多專家專攻技術,選擇一兩個方面進行改進,達到頂峰。很難做到全面。著名的馬爺也是如此。

清初,黃花梨雕雲龍紋,高320厘米,寬190厘米,深75厘米。成交價943.8萬元

馬未都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對器物的追求。他已經掌握了這一領域,並培養了一流的鑒賞能力。但由於書畫被擱置,馬先生鑒別書畫的能力不如器物,所以他對書畫的收藏一直非常謹慎。馬未都在整個收藏生涯中始終堅持自己的專業。正是這樣,冠福博物館的藏品才是高質量的。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外形文化痕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