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組織文化廟會

如何組織文化廟會

發布時間:2022-07-28 00:20:22

Ⅰ 如何組織群眾文化活動

把握群眾需求,把活躍群眾文化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在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促進了全鎮群眾文化活動的日益繁榮。一、深入基層,摸准需求,制定活動計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樣化。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交朋友,面對面地和他們交流、溝通,摸准群眾的真實想法,把握群眾的實際需要。只有真正掌握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才能在制定群眾文化活動計劃時做到有的放矢。大門鎮文化站每年都在年初制定全面、詳細、具體、操作性強的文化活動方案,並落實具體牽頭人,確保每一項群眾文化活動都能有條不紊的開展。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夯實活動基礎
據統計,近年來大門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00多萬元,一大批文化設施建成...把握群眾需求,把活躍群眾文化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在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促進了全鎮群眾文化活動的日益繁榮。一、深入基層,摸准需求,制定活動計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樣化。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交朋友,面對面地和他們交流、溝通,摸准群眾的真實想法,把握群眾的實際需要。只有真正掌握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才能在制定群眾文化活動計劃時做到有的放矢。大門鎮文化站每年都在年初制定全面、詳細、具體、操作性強的文化活動方案,並落實具體牽頭人,確保每一項群眾文化活動都能有條不紊的開展。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夯實活動基礎
據統計,近年來大門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00多萬元,一大批文化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鎮25個行政村,已擁有水泥球場18個,棋牌室25個,電腦室10個,乒乓球室8個;擁有健身路徑49處;村村建有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這些設施的建成使用,為該鎮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活動品位
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大門鎮文化站充分了解當地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特殊需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特色。大門鎮利用傳統廟會的有利時機,把群眾組織起來,對一些傳統節目進行重新編排,注入時代氣息,然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漁燈踩街活動,增添了傳統節日的魅力。四、加強指導,健全隊伍,提高活動水平
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組建培養一批文藝骨幹是必不可少的。為此,畫水鎮文化站十分注重文化隊伍建設。專門聘請專職文化教師、社會上有一技之長的知名人士作為輔導員,開展不同藝術門類的培訓、輔導,傳授文化活動技能,指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目前,全鎮有女子健…

Ⅱ 廟會的傳承創新

廣府廟會既有傳承也有創新。9日,非遺展區在北京路展出,46個參展項目薈萃一堂,在傳統文化中融進了現代元素,大力助推了非遺的保護與商品流通融合。同日,在五仙觀廣場舉辦的青年廟會則是在創新中傳承,青年在現場進行動漫塗鴉展示,用現代的漫畫塗鴉方式來演繹傳統文化。

地壇、龍潭和廠甸等廟會推出百場非遺展演;吹糖人、拉洋片、剪紙、毛猴等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現絕活。
地壇廟會除了7檔傳統民間花會表演和川劇變臉、天橋中幡、摔跤等上百場非遺展演外,廟會還專門在方澤壇北側的公園核心地帶,設置了民俗精品文化廣場,20餘攤位邀請全國非遺傳承人坐鎮。其中北京木雕門樓、河北剪紙、天津泥人、山東木板年畫,慶陽香包、麥稈畫和安陽吉祥鼓等,來自各地的民間藝人們在這里展示祖傳絕活。
本屆龍潭廟會的重點則突出文化主題,除了傳統民間花會表演外,也專門在公園內設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棚,精選剪紙、毛猴、雕漆、糖畫、臉譜等2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展示,技藝精湛的代表性傳人,一邊製作自己的作品,一邊與遊客交流。
廠甸廟會除了此前開辟的幡鼓齊動十三檔以及老北京吆喝等非遺舞台展演,今年還特別增加了北京毛猴、吹糖人、雕漆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示台。
「重要的還是給他們講文化,講產品的來歷,這樣才會有人記得住,也才會有回頭客,才便於非遺文化傳播。」王忠強為非遺傳播支招。
第三屆港城民俗文化廟會在人民廣場拉開帷幕。在廟會眾多精彩活動中,非遺展示和民俗展演成為本屆廟會一大亮點。
015年1月28日,沈陽市盛京廟會上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虎頭鞋、捏泥人、糖人、剪紙等民間高手匯聚在這里,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眼球,給春節前逛街的消費者增添了一個好去處。

Ⅲ 如何恢復年味,應該策劃哪些活動

2010 年北京廠甸廟會,將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提升層級和影響力,實現功能細分。 今年,廠甸廟會主要有以下七大亮點:
一、創新的廠甸——拓展舉辦新形式,功能細分顯特色
本屆廠甸廟會創新性的採用拓展舉辦的新形式,形成「一地、一線、一園」的格局,即以源發地東西琉璃廠文市區,經虎坊橋-虎坊路-太平街,至陶然亭公園民俗區,形成京城節慶氛圍帶和節慶活動新亮點。
文市區依託於琉璃廠歷史文化集聚區,以「啟迪千年文化、詮釋真武品位」為主題,發揮琉璃廠「士文化」的資源與優勢。
民俗區陶然亭公園以「非遺之花萃名亭,民俗風情樂陶然」 為主題,呈現北京廠甸廟會民俗文化風貌,讓群眾感受老廠甸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氣息。
拓展舉辦廠甸廟會突破了原有場地局限,根植於宣武沃土,依託於宣南大文化圈。藉助宣武區「三二九」空間產業布局中「傳統風貌保護帶」的優勢,結合周邊環境創造更大的商機。拓展舉辦以「現代化、國際化、精品化」的區域發展理念、創造城市美好生活和打造首都功能核心區展示平台為目標,豐富廠甸廟會活動的空間和內容,實現了功能細分,提升了層級和影響力,促進區域旅遊經濟的發展。
二、魅力的廠甸——「一地、一線、一園」共鬧新春
為了營造「一地、一線、一園」整體氛圍,我們在環境布置上,將在東西琉璃廠、南新華街、虎坊路、北緯路、太平街北口至陶然亭公園一線兩側懸掛書有「現代宣武、和諧宣武、人文宣武」等內容的彩旗,營造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徜徉於文市區,沉浸在文房四寶、翰墨書香的濃厚韻味里;流連於民俗區,陶醉在歡天喜地、熱鬧非凡的喜慶氛圍中。
文市區統一裝飾,與各商家相映生輝,烘托出高雅與喜慶,凸顯文市特色。
民俗區以喜慶的紅色為主色調進行環境布置。東門外景觀「歡歡喜喜鬧新春」,以中國古代銅幣為主要元素,以中國道家的圓為表現手法。北門景觀「桑竹交融、友誼花開」將大型空竹置於紅色中國結中,新穎獨特。南門景觀「風調雨順」將極具民族特色的大紅風車、大紅燈籠、大紅門、綉球組合在一起,喜迎天下賓客。
一筆流暢的毛筆字劃傾瀉而出,畫出了廠甸廟會的LOGO,並將作為永久標識。兼容並蓄中國文化元素,將傳統印章融入毛筆字劃, 雅緻氣息撲鼻而來。傳統老三樣風車、空竹、糖葫蘆若隱若現,民俗味道一觸即發,充分體現廠甸廟會雅俗相濟的特色。
為讓前來的遊客充分感受熱情、歡樂與祥和的廠甸廟會,我們首次推出了吉祥物「歡歡」和「喜喜」為大家送上廠甸廟會的祝福。手握風車和糖葫蘆的「歡歡」、「喜喜」,身著新衣,滿懷笑容,喜迎八方來客。這兩個憨態可掬、機靈可愛的小傢伙在設計時以活潑可愛、親和力強為設計理念,以老虎帽子為設計元素。他倆還將化身招財迎春的童子,周圍襯托各式冰糖葫蘆,在民俗區北門迎接遊客的到來,並帶去事事如人意,虎虎有生氣的祝福。為讓更多喜愛廠甸廟會的朋友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吉祥物「歡歡」、「喜喜」將限量發行,供大家珍藏,更是珍藏一份對廠甸廟會的紀念與回憶。
三、高雅的廠甸——文市區商家聯手,凸顯雅文化氣息
文市區琉璃廠將凸顯廠甸廟會的文市特徵,彰顯琉璃廠士文化雅韻。作為北京廠甸廟會的源發地,開幕式設在文市區中國書店門前舉辦,邀請廣大群眾前來參加。為烘托出琉璃廠高雅文化品位,我們對開幕式舞台背景進行了精心設計,以水墨山水畫展現廠甸廟會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背景以畫軸鋪陳展現琉璃廠舊景,承上啟下,記載悠悠歲月;源遠流長,再續燦爛文明。在舉行開幕式的40分鍾時間里,將有精彩的徐水獅子、上辛堡高蹺等節目上演,昭示欣欣向榮的氣象和虎虎生風的活力。文市區各商家的特色活動也隨之啟動。
廟會期間,文市區琉璃廠各商家照常營業,榮寶齋、關公畫堂、萃文閣、茹古齋、紫砂藝術館、博古齋等名店老號精心策劃的活動異彩紛呈。中國書店初一到初五舉辦「品傳統文化,迎虎年新春」圖書展銷;一得閣藝術館從初一開始早9點到晚5點連續5天舉辦145年藏畫展;燕京書畫社有專業畫家免費為百姓畫像;汲古閣舉辦文物復製品精品展賣;清秘閣舉辦「宣紙、瓷器現場畫虎」活動;還有宏寶堂王建成等名家畫展,戴月軒《筆坊》開放參觀體驗、孔子畫堂名家筆會、琳光閣現場泥虎、大公雞和兔爺製作等活動。
10玉器、綉品高雅文化品位,主辦方本著為群眾辦實事的宗旨,結合時下收藏熱潮,為滿足群眾對古玩字畫的興趣愛好,文市區將舉辦「逛大廠甸,體驗翰墨書香;免費鑒寶,抱得歡喜回家」鑒寶活動,邀請北京市文保文物鑒定中心鑒定專家蔣文光、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桂華等專家免費為群眾現場鑒寶,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吸引更多收藏愛好者走進琉璃廠,幫助大家去偽存真,提高文化修養,感受文市區琉璃廠作為文化古街的深厚底蘊。鑒寶活動於大年初三(2月16日)上午9:30-11:30,下午14:00-16:30在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大廳對書畫、銅器、珠寶玉器、綉品、古籍、拓片、地圖、瓷器等藏品進行鑒別。鑒寶活動報名電話:62148888。
四、民俗的廠甸——展現精湛手工技藝,薈萃非遺文藝表演。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北京廠甸廟會,將為非遺手工技藝傳承人提供展示平台,充分展示非遺文化手工技藝。民俗區陶然亭東門布置了非遺展示專區,提供9個非遺攤位,集中展現葯香飾品、泥塑、空竹、皮影、北京磚雕、工藝臉譜、七巧板、核桃盧、藝術宮燈、琉璃、面人11個項目,讓廣大百姓更直觀的體驗傳統技藝樂趣,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為讓群眾看得過癮,民俗區還匯集了國家級、市級和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文化演出活動。在民俗區中心舞台,「付氏寶三」藝術團的中幡、摔跤表演,學明藝術團的賽活驢、雙簧、天橋穆派戲法等10個節目將輪番上演;失傳百年的「幡鼓齊動十三檔」中的八檔節目也將重現廠甸廟會,邀請13支優秀隊伍表演「徐水獅子」、「眾友同心中幡聖會」、「群英同樂小車會」、「中頂開路」、「上辛堡高蹺」、「眾友同樂開路會」、「西庄萬緣雙石老會」、「徐水高蹺」、「團結湖開路」、「分鍾寺獅子」、「東安門開路」、「同心和緣五虎打路」、「分鍾寺鼓會」等節目。
五、百姓的廠甸——體現人人參與,爭做京都陶然之星
除了傳統的民俗表演、手工技藝,本屆廠甸廟會將組織京都陶然之星藝術展示活動,既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又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施展才華、自娛自樂的平台。2010年作為群眾文化年,廠甸廟會將以此為契機,拉近與群眾間的距離,吸引群眾廣泛參與。11個陶然亭公園常駐藝術團體將於初一至初五每日14:30到15:30奉獻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群眾熟悉的紅太陽合唱團、沙棗花藝術團都將帶來精彩的節目;太極劍、打花棍、中華通過操、器樂演奏讓群眾演的盡興;還有熱情活潑的新疆舞、美輪美奐的扇子舞、活力四射的街舞等表演讓群眾沉浸在歡天喜地的氛圍中。
六、公益的廠甸——志願者構成一條亮麗的風景線,義賣飽含濃濃情意。
為方便遊客參加廟會活動,廠甸廟會還招募了志願者為南來北往的遊客提供幫助。屆時,志願者標識「藍立方」將在民俗區陶然亭亮相,志願者們將在藍立方提供語言翻譯、信息咨詢、醫療救助和便民服務等多項服務。目前,已經招募了40名志願者參與廠甸廟會,並即將組織培訓。
為幫助區內特殊群體,在宣武區委、區政府及團區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京都公司所屬單位的共同配合下,以關愛特殊群體、關注弱勢群體、奉獻一片愛心為主題,從初一至初五在陶然亭公園北門廣場組織開展「廠甸廟會愛心義賣活動」。希望更多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企事業單位參與其中,提供義賣物資,共同獻愛心,幫助困難特殊群體點燃對生活的希望與激情,感受社會的溫暖。目前,已經匯集了影院年卡、皮影裝飾、京劇臉譜牙簽筒、字畫、文具、京劇光碟、掛飾、毛茸玩具、手套等義賣物資。
七、品質的廠甸——提升品位,豐富年貨品種。
本屆廟會功能細分後,在市場招商中將以引進名牌為目標,以提高品位為宗旨,突出廟會「逛」字,滿足百姓對高品質廟會的需求。聚集新穎、齊全的年貨、傳統小吃、國外美食,讓百姓帶著滿口余香、滿意年貨滿載而歸;匯聚豐富的游藝項目,讓遊客品味爛漫童真,追尋美好的兒時記憶。既有新穎時尚的服裝飾品,又有民俗風韻的春聯、燈籠;特色烤串、傳統茶湯、驢打滾香飄四溢,趣味游藝項目讓大小朋友開心過年,使逛廟會的百姓都能各得其所,感受傳統經典和現代時尚。
作為京城難得一處既能體驗高雅又能體驗民俗的廟會,廠甸廟會將繼續引領京城百姓對老廠甸的追求與嚮往。為讓群眾逛的安心、逛的踏實,在安全保障方面進行了縝密的部署、制定了嚴密的措施,實現無縫隙管理、各職能部門聯動管理和應急管理,確保安全。
北京廠甸廟會是傳承宣南文化的窗口,2010年北京廠甸廟會拓展舉辦是一次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的全新升級;是一次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下的全新嘗試;是一次弘揚傳統、體現時尚的歷史性機遇。在大家的支持與幫助下,我們有能力有信心辦好一屆「平安、祥和、時尚」的廟會,為京城百姓奉獻一道豐富、別致的年味大餐。

Ⅳ 歸元寺每年的廟會,都有什麼活動啊,具體的形容一下

漢陽廟會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既是一項民間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也是一場熱熱鬧鬧的商貿活動。漢陽廟會借歸元寺的名聲和影響,每年在春節前後這段時間,吸引眾多的香客、遊人前往寺廟觀光、拜佛,此時,各方民間藝人也紛紛在寺廟周圍登場亮相,進行各種表演,商人們則在廟會上擺攤設點,販賣各種時令節日商品。遊客們在盡情欣賞各種娛樂表演之時,還可以逛逛集市,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自明末清初歸元寺創建以後,到清代中葉漢陽廟會已頗有名氣,歸元寺被稱之為楚省之一大覺場,每年的廟會香火十分興旺,人流如織,節日氣氛十分濃厚。
民國年間,漢陽廟會仍十分紅火,據國民黨元老陳忠岱先生記述民國時期歸元廟會的文章中寫道:「每當農歷正月間,萬方來此進香的男女香客絡繹不絕,尤以正月初九為最盛,所擺長蛇陣竟達十里之長,凡遠道而來者,均是結隊成群,旗羅傘蓋,鑼鼓喧天。進香者都是頭頂香爐,身穿花背,十步一跪,五步一揖,四路而來,熱鬧非凡,為空前未有之盛舉。這一月間,廟之前後周圍,萬商雲集,百藝雜陣,應有盡有,較之現時的商展不知道超過若干倍……」。這段文字生動描述了民國年間漢陽廟會的盛況,反映了民眾對漢陽廟會的不解情緣,這一傳統的民間盛會深留在百姓的記憶之中。
建國後的1963年春節,歸元寺曾舉行過一次廟會,人們游寺廟,數羅漢,品素菜,欣賞各種文娛表演,同時,還興致勃勃逛集市,購商品,為節日增添了幾分喜慶。1977年歸元寺重新對外開放以後,每年到寺廟游覽觀光的中外遊客日益劇增,尤以春節前後為盛,人們希望能恢復傳統的廟會活動。漢陽區政府順應民意,為滿足民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從1989年開始,漢陽文化部門在歸元寺前的翠微路舉辦文化趕集會。1991年定名為漢陽文化廟會,廟會內容融佛教文化、民間文化、現代文化和商貿文化為一體,其規模、品味均大大超過以往。
十幾年的實踐,漢陽廟會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格局:廟會期間,翠微路東端扎制「廟會」綵樓,沿街張掛紅燈,遍插旗幡,綵帶飄揚,極富民俗節慶氣氛。街道兩側的人行道由東至西設置豐富多彩的展演活動點和商品展銷點。有文藝表演、民間雜耍,有書畫展覽、燈謎會猜,有漢貨展銷、地方小吃。寺院內的寺廟文化與寺外的民間文藝競相生輝。廟會開幕式隆重而熱烈,由區政府領導主持,在鼓樂聲中揭幕。昌明法師多次應邀參加廟會開幕。他身披袈裟,神采飛揚,與省、市、區領導一起與民同樂。他曾在第三屆廟會開幕會上即興作了一首順口溜:「中東一片混亂,華夏穩如泰山,中央正確領導,佳節團結聯歡。」展演開始,由四、五十個街、鄉、單位組織的幾千人參加的民間文藝大軍舉行聲勢浩大的踩街表演。這些節目生根於江漢平源,是武漢人民喜聞樂見的民俗年節活動:有滾龍、高蹺、彩蓮船、高龍、舞獅、蝦子燈、竹羊、蟲半 精、三節龍,不少表演項目是漢陽民間文藝的絕活。中外遊客觀賞後大開眼界。有位中文名叫毛楊的荷蘭專家看了後連連稱贊「新鮮」,他說:「這是我在中國難以忘懷的一幕。」整個廟會形成一種熱烈、祥和、歡快、繁盛的氣氛,每天上萬遊客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之中,直至深夜,留連忘返。
漢陽廟會經久不衰是組織者重視了對廟會活動的不斷創新。1991年第三屆廟會將民間文藝大展演與民間舞龍大賽相結合,第四屆則加進了彩車大巡遊,第五屆舉辦了街頭迎春燈會,第六屆舉行了群眾性廣場文體舞大展演……到第九屆區政府與市文聯聯合舉辦,組織了規模宏大的全市民俗文藝大賽,民間工藝精品和家庭工藝品展覽以及元宵花燈展覽。當年二十多位武漢民間文藝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精品絕作參加廟會展出活動。新洲的「高蹺亭子」、青山的「威風鑼鼓」也前來助興。真可謂熱鬧非凡、盛況空前。2001年漢陽廟會由市、區共同舉辦,正式打出了歸元文化廟會的牌子,升格為市級的特色活動,2003年逛歸元廟會的人數達百萬之眾,自此歸元廟會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如今,每當新春佳節之際,人們就結伴相約地說:「逛廟會,到漢陽去!」

Ⅳ 廟會策劃方案急!急!

2004福州福文化廟會策劃方案

一、活動名稱

2004福州福文化廟會

二、活動的目的意義

廟會既是匯集民族風物和民間文藝的一種形式,又是古代傳統市集的一種形式。廟會期間,商賈雲集,生意十分紅火。香客戲客人潮如涌,熱鬧非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斷賦於她新的內涵,使得廟會這一古老形式正煥發新的活力,演變為現代旅遊的重要內容。

隨著福州市內及周邊地區景點增多,旅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遊客分流現象明顯,使得福州西湖昔日遊客若市的景象難覓。為了保護西湖文化作為福州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西湖舉辦廟會這一傳統又新鮮的活動,全面展示福州風土人情的同時,引入具有時代特點的新內容,塑造「福文化廟會」的旅遊品牌,每年一屆,這樣,不但可以保護和促進福州福文化的發展,而且夠吸引國內外遊客,開拓旅遊新市場,拉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綜合發展,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繁榮作貢獻。

三、活動主題

逛西湖廟會,覽民俗風情,祈國泰民安。

四、舉辦時間、地點

時間:2004年 月 日至 月 日

地點:福州西湖公園(候選:左海、文廟、)

五、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福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鼓樓區人民政府

執行單位:

協辦單位:有關媒體、行業協會、贊助企業

擬成立活動執行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

副主任:

辦公室下設小組,分工負責:

1、秘書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有關領導及海內外嘉賓、政府、組織、機構、協會、團體邀請,開幕式籌備與執行,領導講話稿起草。

2、宣傳策劃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整體策劃、媒體宣傳、活動報道,項目推介、招商手冊、會刊編印。

3、招商招展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招商招展、現場協調、參展參會企業協調。

4、會務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資料分發,餐券分發,禮品分發,住宿接待,迎賓宴會、會場布置、桌簽、主席台背景等。

5、後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活動物資的采購、租用、保管、供給,現場秩序維持、交通協調、安全保衛等。

六、活動內容

(一)2004首屆福州(西湖)福文化廟會開幕式

時間: 月 日9:00—10:30

地點:

內容:1、領導致辭;

2、舉辦以弘揚福文化為主題的專場文藝演出。

承辦單位:市委宣傳部

(二)民間文藝匯演

組織有福州民間特色的文藝、游藝演出:閩劇、評話、曲唱等。

(三)老字型大小

組織福州傳統老字型大小獻藝。

(四)美食街

組織福州及國內各地美食名吃開張營業。

(五)展銷活動

組織旅遊商品、生活日用品、民間工藝品等展銷活動。

(六)首屆閩都茶文化節

邀請全國各地茶藝人員進行茶藝表演;推出看茶、採茶、品茶、吃茶一日游活動;舉辦歷代名壺收藏展覽、奇石和盆景觀賞活動。

(七)福建省大學生服裝模特大賽

時間:

地點:

活動安排:舉辦大學生服裝(服飾)作品展和校園攝影展;舉辦「21世紀服裝產業發展趨勢」高層論壇;舉辦大型綜藝服飾表演晚會。

承辦單位:

(八)汽車展

七、項目籌備與招商措施

將把招展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多管齊下,廣泛招展,有信心將本屆展會辦成一屆「上規模、上檔次、上台階,與國際接軌」的一次歷史性盛會。

1、 政府牽頭,大力支持

由主辦單位發文通知各有關部門、機構、團體,並組織本地區相關企業、項目參與,並給予人、財、物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多種渠道,分管齊下

通過媒體廣告、網路招商、電話傳真、招商資訊等各種形式積極聯系、組織國內、境外等客商團體參會、采購,並大力協同有關地區政府部門及專業行業協會招商招展,廣泛動員,組織參展。

3、跟蹤及時,保證重點

針對性地組織跟蹤部分重點企業與項目,保證活動順利舉辦。

4、市場運作,服務到位

執行單位在舉辦大型會展活動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在主辦單位的指導下,採取市場化的規范運作,在招展、布展、宣傳、推廣及各項工作中提供優勢服務,讓與會各階層、各單位都能有所收獲,滿載而歸。

八、宣傳推廣

廟會對外宣傳採取整體包裝、整體宣傳方式,統一制定方案、統一協調指揮、統一製做宣傳品、統一宣傳口號和統一宣傳促銷。及時、全面、到位地宣傳推廣,為活動營造良好氛圍,攏聚商氣、人氣、旺氣,拓展活動展會輻射功能,提升活動會展的社會與經濟效力。

1、力邀中央、省市及包括港澳地區在內各級的電視、紙媒、廣播、網站等媒體參與,分階段、有重點、多角度、不同形式地進行跟蹤報道。

2、印製、散發廟會宣傳品。

3、舉行新聞發布會:舉辦四場新聞發布會。發布「商務節」新聞、意義、籌備、及招商招展情況;

4、福州電視台、福州人民廣播電台、福州晚報、福州日報社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5、利用互聯網發布各種信息。在國家級網站及省級門戶網站主頁突出位置鏈接,全方位宣傳「廟會」的目的意義、展會內容、參展辦法;進行網上招商,接受網上報名。

6、在福州主要街區跨路懸掛廟會口號和贊助企業橫幅,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九、組織運作

原則:本屆廟會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以會養會的方式組織開展。可採取統一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招商,也可採取廟會整體冠名和單項活動冠名相結合的方式招商,各有關單位要積極開拓市場,推銷各自承擔的活動項目,招商引資,以爭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承辦單位募取的資金,由本單位用於活動開支,節余歸己。對於為招商引資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可參照市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由受益單位給予獎勵。

開幕式經費以企業冠名贊助為主,不足部分由市財政列支。

十、組織分工

(一)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職責

1、由主辦單位發文通知各有關部門、機構、團體,並組織本地區相關企業、項目參與,並給予人、財、物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邀請部分海內外政府機構、行業協會或團體、投資商組團參展參會;

2、協調市內各宣傳媒體(電視、報紙、廣播、網站)積極宣傳報道,配合活動開展。

3、對整個活動進行總體把關,協助邀請領導參加開幕式、出席並主持高層論壇等;

4、由主辦單位或承辦單位補助部分活動組織資金(預計100萬)。

(二)執行單位職責:

1、根據主辦單位確定的組織方案,認真做好活動組織、文案策劃、項目整理、會議組織、會議接待、材料上網等具體工作;

2、根據項目進展做好推介工作,客商邀請工作,成果統計工作;

3、負責籌措舉辦商務節所需的除主辦單位補助以外的全部資金。

十一、資金籌措

本次大會總預算160萬元,主辦單位補助60萬元,承辦單位通過市場化運作籌集100萬元,具體開支明細如下:

1、場地租金(論壇、會場、活動場地):計15萬元

2、現場氣氛布置(含氣球、拱門、彩旗、條幅、會標、招貼畫、鮮花等):6萬元

3、專家及貴賓邀請、接待(含機票、食宿、補助、差旅、禮品等): 12萬元

4、邀請函、藍皮書、門票、獎券、招商快訊及有關資料印刷費:8萬元

5、開幕式、閉幕晚宴、獎品:10萬元

6、新聞發布會:8萬元

7、廣告宣傳費:30萬元

8、辦公費、電話費、房租、網路費、郵寄費:6萬元

9、稅收:18萬元

10、工作人員工資、差旅與補貼:20人×1500元/月×4個月=12萬元

11、接待費(嘉賓、客商、代表團、):20萬元

12、其它不可預計費用:15萬元

十二、時間安排

(一)2004年 月 日前主辦單位確定工作方案;

(二)2004年 月 日—2004年 月 日各行業組織匯總參會項目;

(三)2004年 月 日—2004年 月 日面向全國招商招展,邀請客商;

(四)2004年 月 日—2004年 月 日編輯三期《招商快訊》面向全國寄發;

(五)2004年 月 日—2004年 月 日前召開第一批次新聞發布會;

(六)2004年 月 日— 月 日匯集、分類、整理、編印藍皮書;

(七)2004年 月 日— 月 日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八)2004年 月 日— 日現場布置、報到;

(九)2004年 月 日上午9:00大型開幕式

(十)2004年 月 日— 日展示、論壇、活動

(十一)2004年 月 日下午18:00閉幕式晚宴、成果發布

以上為本次商務節初步方案,待主辦單位確認後再具體細化,並組織專人負責實施。

二00四年八月
~~~~~~~~~~~~~~~~~~~~~~~~~~~~~~~~~~~~~~~~~~
看著去改改吧

Ⅵ 如何組織開展好農村群眾文化活動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概念 群眾文化活動是人民群眾以滿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的自娛自樂、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完善和掌握文化、創造文化藝術的活動,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活動的娛樂審美、宣傳教育、文化傳遞、生活實用等功能,體現著啟迪、教育人民群眾,增強人的審美觀念,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時代價值。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
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1.群眾文化活動助推新農村建設。加強群眾文化尤其是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如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建設農家書屋等,並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文化活動,達到了富民、樂民、福民、育民的目的,推動新農村建設及小康社會建設。
2.群眾文化活動弘揚社會正氣。由於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偽科學的甚至反動的東西會乘虛而入。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以把更多的群眾吸引和組織到健康文明的活動中來,使他們逐步遠離封建迷信活動和非法邪教組織,從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團結群眾。
3.群眾文化活動引導教育群眾。通過加強對文化活動的領導,逐步把農村文體活動隊建設成一支業余宣傳隊,把他們的活動場地建設成宣傳政策、學習法律的陣地,讓他們在活動中宣傳政策法律,使廣大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

Ⅶ 廟會一般由什麼組織舉辦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都是當地的政府機關在向下分層管理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組織文化廟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