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加大基層文化建設

如何加大基層文化建設

發布時間:2022-07-28 02:45:49

1. 民政局如何加強基層文化工作力量

基層文化建設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基層社會穩定發展的助力器,是脫貧攻堅「扶智」的重要手段,抓好基層文化建設,營造濃郁的基層文化氛圍,對於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抓好基層文化建設呢?我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思想上要重視。基層黨委、政府要切實提高對基層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要明確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是提高群眾文化素養、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要把鄉村文化事業發展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財政支出預算,納入工作業績考核,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獨具特色」的農村文化建設格局,促進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載體上要創新。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寓教於樂,用傳統文化涵養人,用實用的科技知識提高人。如縣級宣傳文化部門可以通過開展「三下鄉」活動,及時將黨的政策知識傳達到群眾中。鄉文化站可以通過組織開展球類、棋類、牌類比賽和龍燈舞、戲曲歌舞表演等傳統娛樂活動,讓群眾多參與,多受益。投入上要保障。可以採取「向上爭、本縣投、民間吸」等多渠道爭取項目和籌措資金,實現文化建設社會化,文化服務有償化,形成國家、集體和個體共辦文化的新格局。縣、鄉財政要將文化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每年將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和文體活動補助。同時,要動員社會力量投資農村文化事業。管理上要跟進。要重視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進一步理順關系,強化管理。一是要按編職數配齊配強鄉鎮文化站人員,明確村文化室兼職人員,並考慮適當工作報酬。二是努力提高鄉村文化隊伍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業務培訓,提升素質,提高履職能力。三是對農村文化工作機構制定工作目標,明確工作任務,縣鄉村一級對一級負責,工作效率與待遇掛鉤,實行考核,嚴格獎懲。四是加強對農村民間文化團體的引導,加強管理,鼓勵和支持其開展文化活動,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觀念上要引導。針對農村部分群眾知識淺薄,觀念落後,對文化生活沒有認識,沒有參與,沒有投入的現狀,縣鄉村要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宣傳活動和娛樂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從中得樂,從中受益。激發他們的熱情,使他們逐步改變傳統消費觀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書刊和其他文化用品,參與文體活動,從而構建一個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大文化社會,促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

2.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文化建設工作

個人建議,有用就用。
1、主動學習,了解和掌握國家和時代文化發展趨勢和要求。做到胸中有數,心中有才。
2、深入了解所在基層文化現狀和百姓需要,並進行分析研究。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這決定所做工作是否接地氣和符合老百姓需要。

3、了解和借鑒其他地區好的做法。注意,這一點既要多了解,又不能生搬硬套。
4、因地制宜設計本地區工作方案,原則上要有幾套方案,提交領導參考和研究決定。
5、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開展文化宣傳和教育。這里一定要一步步做,不要貪大求洋,不要急於求成。
6、不斷總結反思調整,不斷聽取老百姓意見。

3. 如何做好基層文化建設工作

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措施。目前,我鄉公民之間的文化權益不公平現象十分突出:城裡人文化生活比較豐富,享受著各種高水準的文化消費;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相當貧乏,「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 成為許多農民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一部分低收入農民家庭、困難家庭幾乎與文化生活無緣,相當一部分進城務工的農民仍然處在「除了幹活就是睡覺」的狀態,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這種城鄉公民之間的文化權益不公平現象導致了農民生存心理的嚴重失衡,往往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引發治安事件的源頭,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而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和保障農民群眾基化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的戰略措施。
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鄉風文明」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涵。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文化創新的宏觀平台。要求農村公共文化作為一個「體系」來建設是前所未有的,這個「體系」包括農村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體系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規體系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體制和隊伍建設等,這裡面涵蓋了無數的創新內容。如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模式的創新、農村公共文化供給模式的創新、農村公共文化管理體制服務機制的創新等,每個層面都有若干創新內容。

4. 如何加強軍隊基層文化建設

基層文化建設是實現軍隊現代化、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途徑.基層文化建設是摒棄不良思想、全面提陞官兵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加強軍隊基層文化建設,應站在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認識,合力抓文化建設.應注重加強文藝骨乾的挖掘與培養.應加強硬體設施添置,改善營區環境.推進基層文化活動的創新.基層文化工作是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基層文化工作在提高部隊戰鬥力、全面提陞官兵綜合素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部隊文化建設圖片

(三)營區文化建設要注重「群眾性」。

首先,只有官兵自己唱主角,才能發揮群眾的創造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營區文化時要有充分的民主性,也就是群眾性。

其次,我們官兵們有著在軍隊文化需求上的多樣性。沒有官兵的廣泛參與,我們不可能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我們應該營造什麼樣的文化。尤其是現在的士兵多是「90後」,對文化需求的差異只會更大,這對我們的營區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堅持民主,而且還要兼顧官兵之間的差異,對文化需求的多樣。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大家了解部隊文化建設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加強,要注重哪些方面。

北京新橋文化作為一家擁有多年部隊文化建設公司,已經成功幫助多個部隊打造環境文化,針對部隊文化擁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經驗,是您值得信賴的企業。

5. 如何加強街道的文化建設

1.進行基層文化設施完善,為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要想搞好群眾文化建設,基礎的文化設施必不可少。因為基層文化設施是人民群眾享受文化生活、進行文化活動的必要場所,是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中堅力量。與此同時,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基層文化設施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我們必須加大對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搞好俱樂部、圖書室、文體活動室等文化設施的建設。同時,各地還應採取政府、企業投資、社企共建、民辦以及租賃等多種方式籌措相關文化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進一步完善。
2.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壯大提高基層文化隊伍
(1)實施「政團合一」改革,提升現有文化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實際的文化建設中,各地主管部門與藝術團體應加強合作,形成合力,不斷提升文化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開展與實施。具體而言,各地主管部門與藝術團體應採取聯合辦學、定向委培等方式,有計劃地將一批現有演職人員送至專門的藝術職業學院進行系統培訓,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文化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2)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專業文化隊伍建設。各地主管部門應深入研究與制定文化單位從業人員的資格條件,嚴把人員入口關,配齊、配足相關的工作人員。同時,各部門還應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對相關的從業人員進行嚴格考核,進一步完善文化隊伍建設,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3.建立激勵機制,壯大民間文化活動團隊。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各地應充分發揮老年體協和專業文藝團體退休人員、民間藝人的龍頭作用,鼓勵他們建立更多的業余文化團隊。同時,各地還應在一定程度上,對業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團隊及個人給予一定的補貼和獎勵,不斷激發他們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此外,對於那些在各類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優秀人才,各地主管部門還應採取多種方式,組織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輔導培訓,進而不斷壯大民間文化活動團隊。
3.充分利用多種空間,拓展群眾文化的主陣地
要想更好地進行群眾文化建設,我們就必須充分利用多種空間,拓展群眾文化的主陣地。比如,校園文化、廣場文化、企業文化、街頭文化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活動空間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

6. 怎樣發展基層群眾文化

1、積極引進和培養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專業化人才
積極引進和培養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專業化人才,首先需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宣傳教育,引起高校文化藝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關注,同時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和就業觀,鼓勵其主動深入基層地區來從事群眾文化活動相關工作,並充分利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來推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發展,從而實現人生價值。其次,為了建設發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專業化人才隊伍,還需要適當地改善從業人員的薪資待遇以及工作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專業化人才投入基層文化事業建設。
2、完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的配套設施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很多基層地區受經濟條件限制,難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群眾文化活動配套設施,這需要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爭取國家的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還可以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通過募捐以及慈善投資等各種形式,建立完善的以政府為主導的以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為核心的基層群眾文化配套設施建設機制,發展文化建設公益事業。
3、創新發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
在百花齊放,文化多樣化發展的當今社會,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要避免單一化,在文化開展過程中要通過不斷的創新發展和豐富完善,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發展進程,從而便於基層群眾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活動。

7.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有關問題的決議

一、提高認識,確保實現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目標。基層文化設施是人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基本場所,是傳播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陣地。搞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是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政府履行在文化領域公共職能的重要體現。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各級政府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考評體系,納入財政預算,作為評價地區發展水平、發展質量、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省轄市沒有市級圖書館的,要在2010年底前按國家規定建設標准建成並投入使用;省轄市市級文化館沒有達到國家規定建設標準的,2010年底前按國家規定的標准完成改擴建工程並投入使用。二、完善機制,加大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各級財政要統籌規劃,加大對基層文化建設投入,確保基層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和重大群眾文化活動等基層重點文化建設的資金需求。各級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增幅不低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新建、擴建、改建城市居民住宅區,從其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於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各級政府可採取以獎代補、項目補助等形式,對行政村文化活動室、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給予扶持。各級政府要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對社會公益性文化活動、項目和文化設施建設等進行捐贈。捐贈人按稅法等有關規定享受優惠。三、做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規劃。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人口結構、環境條件以及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規定,科學制定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發展專項規劃並納入城鄉規劃。城市新區建設、舊區改造,城市居民住宅區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劃和建設相應的文化設施。要嚴格執行國家文化設施建設用地標准和有關規定,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使用國有土地的,經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建設預留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預留用地或者改變其用途。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基層文化設施建設預留用地的,調整後重新確定的預留用地不得少於原有面積。四、加強基層文化設施管理。基層文化設施管理單位應當完善服務條件,建立健全服務規范,將文化設施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對象、監督方式等向社會公開,保障基層文化設施用於開展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動。禁止擅自變更基層文化設施的性質、功能,因特殊原因確實需要變更的,要按規定程序報批。禁止挪用、佔用基層文化設施,政府投資興建的基層文化設施被挪用、佔用的,由當地政府負責限期收回,並恢復其文化服務功能。禁止隨意拆除基層文化設施,因城鄉建設確實需要拆除的,應該在原址建設,確實不能原址建設的,必須堅持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拆除同步進行的原則擇地重建,建築面積和佔地面積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建設標准,建設所需費用由造成遷建的單位承擔。五、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地方立法和監督工作。要結合我省實際,加快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地方立法,為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提供法制保障。各級人大常委會要依法做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監督工作,通過聽取和審議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開展執法檢查、組織代表視察等形式,督促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做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工作。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認真執行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建立健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考核等配套管理辦法,形成全社會共同重視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良好局面。

8. 淺談如何加強社區基層文化建設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整合社區文化資源。各級領導應高度重視社區文化工作,把社區文化工作的成效納入政績考核的范圍。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設備,積極與轄區單位聯系,爭取轄區單位將文化活動場所向群眾開放。根據群眾需要,通過街道文化站與轄區合辦各類培訓班(如書畫、音樂、舞蹈等),提高社區文化活動的品位,增加社區文化活動內容。讓群眾能夠廣泛參與,起到陶冶情操,自覺抵制不健康的生活娛樂方式的作用。使社區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用健康、易於接受的文化活動佔領社區文化陣地。
(二)加快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廣大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居民居住密集的地方,以社區面積和居民人口為基數,按比例增設文體活動場地和文體活動用房,配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廳等室內外活動場所。歷下區部分社區做的不錯,配備有電腦室、圖書室等等場所。
(三)多方面籌措經費,確保社區文化活動持續發展。社區文化屬公益性事業,完全依賴政府單方投資也不行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解決經費短缺問題。
1、財政給予適當投入。無論在設施建設、設備補助,還是在每年的活動經費上給予適當的投入,並充分利用機關、社團、企業、學校的文化資源,將社區內的場、館、站、室對居民開放,既補充政府投入的不足,又避免文化活動場所的重復建設及資源浪費。
2、實行低償服務。大力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服務項目,實行低收費的辦法進行服務管理(如電影、舞會等)。對於社區居民以低於市場價的標准收費,既可達到促進居民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目的,又使居民群眾能夠負擔,易於接受。
3、爭取社會的廣泛支持,走「共建、共享」之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利用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老年文化、家庭文化等為外延創造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促進社區文化事業的繁榮。
(四)加強社區文化服務隊伍建設。
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素質高、作風正的要求,建設一支以業余骨幹為主、專業人員為輔的社區文化輔導員隊伍,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負責組織、指導社區文化活動,增強社區文化建設的生機與活力。要培育具有社區特色、業務精、素質高的社區文化骨幹隊伍,定期開展專業培訓,為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服務,增強社區文化骨乾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之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社區文化活動的帶動人,使社區文化全面活躍起來。要充分發揮社區內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人才集聚的優勢,將社區內單位的文化骨幹融入社區文化隊伍,提升社區文化隊伍的整體水平。其次要配備有文藝專長,熱心於社區文化事業的專職工作人員,參與團隊的管理工作。像歷下區甸柳一居,就是從區、市級文化館請專業老師定期來輔導、帶隊,使各支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升高
(五)豐富社區文化活動內容。
要堅持貼近社區實際、貼近社區居民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社區文化活動,充分考慮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鄉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的結合,從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環境美化、科技普及、藝術培訓等方面充實社區文化內容,以歌舞音樂、說唱彈奏、琴棋書畫、體育競技等形式進行社區文化傳播,想社區居民之所想,應社區居民之所需,解社區居民之所盼,引導社區居民自覺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保持社區文化活動旺盛的生命力,滿足不同層次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歷下區某些社區做的很好,像甸柳一居社區,就開設有免費的舞蹈隊、電腦班、模特隊、合唱隊、民樂隊等等,居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選擇不同的班,該社區的居民普遍具有強烈的幸福感、責任感、滿足感,社區更是非常團結、和諧!
(六)推動社區文化服務創新。
要根據社區區位、社區內單位、社區居民的文化優勢,舉辦有特色的文化活動,開展特色文化社區創建活動,創建各種有品位、有特色的歷史文化社區、科普社區、生態社區、園林社區、茶文化社區等。要組織國內外文化藝術團體來社區交流,開展高雅藝術、經典藝術進社區活動,從總體上提高社區居民的欣賞水平,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品位。要以信息化為基礎,搭建社區文化信息服務平台,發展和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讓社區文化信息化服務融入社區居民生活。

9. 如何做好基層文化建設

第一,城市建設要以尊重傳統民俗為前提。北京牛街經過政府改建,整修,居住條件明顯得到了改善,民族風俗以及民族文化遺產等都得到了保留。
第二,充分挖掘民族民間的文化資源。牛街是白猿通臂拳的誕生地,由於白猿通臂拳具備「歷史性」和「傳承性」等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條件,目前已將其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薦項目中了。
第三,不斷注入科技知識等新鮮因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要想發展基層文化建設,首先要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品。因此,政府要派更多的專業人員到基層地區傳授相關的農業專業知識,為農村村民放映農業科教類的影片,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使農民增長了農業知識,增加農作物、農產品生產產出量,從而直接增加農民的整體收入,以達到精神、物質雙提高的效果。
第四,加強農村和社區的綜合文化站建設。在農村大力創辦「農家書屋」、動員群眾積極參與讀書活動,加強社區街道文化站建設,積極開展文化活動,豎立宣傳欄、報刊欄、文明標語牌等基礎設施,宣傳新聞、普及知識、豐富村民及社區人民的業餘生活,促進、加強基層文明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閱讀全文

與如何加大基層文化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