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元典意思是什麼

文化元典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8 04:15:15

1. 文學經典和文化元典的區別

文學
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一)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又稱「語言藝術」。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將文學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現代通常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影視文學等體裁。在各種體裁中又有多種樣式。
(二)孔門四科之一。 《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邢炳疏:「若文章博學,則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貴族子弟的學科。《宋書·雷次宗傳》:「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
(三)指辭章修養。 元結《大唐中興頌序》:「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四)官名。 漢代置於州郡及王國,或稱「文學掾」,或稱「文學史」,為後世教官所由來。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薦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

2. 什麼是元典簡述元典地位的形成

元典,是元惒的一部分,是總結元惒基本知識范疇的科目書籍。元惒是物理和化學的延伸學科,是人類文明帶入第二階段《後台波導文明研究階段》中逐漸成為主流的學科,元典在元惒中扮演著元惒專有名詞的集合功能,是元惒專有名詞的大本營。

3. 什麼叫元典時代

元典是距今兩三千年前「軸心時代」的創作物,包藏著民族精神的基元。這種「全息性文化基元」某些部分的新生,取決於後來時代提供的條件。考察近代思潮對元典精神的承襲發揚和揚棄創新,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

4. 元文化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文化元典」是指在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成為生活指針的具有首創性、廣闊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經典。在中華文化系統中,堪稱「元典」的是《易》、《詩》、《書》、《禮》、《樂》、《春秋》等六經。與之相關的《老子》、《莊子》、《墨子》、《論語》、《孟子》、《孫子》等典籍,亦具有「元典」性質。

5. 何謂元典文化

元曲自然出現在元代。
它實際上包括兩個內容,即散曲和雜劇。散曲與雜劇有許多共同特點,又有很大的差異。散曲是配樂的新體詩,它與雜劇的唱詞同樣是由音樂宮調構成。但散曲只是一種歌詞,而雜劇是結合賓白,科泛的歌劇體栽,因而又是有區別的。散曲與雜劇雖然同是元代文學的主要形式,但最有成就及代表性的是雜劇。

6. 中國思想元典是什麼

孫中山和蔣介石,作為兩位重要歷史人物,對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曾發生過深刻影響。他們各自的思想,在現代中國亦曾發生過重大影響。關於其思想上的差異,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乏明識灼見,但多偏重於政治層面的分析,而人作為一種文化存在物的深層意涵長期被忽視,形成了以社會政治背景為參照的非文化的價值觀。鑒於此,有必要從文化學的視角,將他們的思想資源及歷史活動作為一種文化事象,轉換維度,進行比較和辨析。
考察人們的思想不外乎從言論和行動兩個方面著眼。綜觀孫中山和蔣介石的一生,如果將他們的言行加以比照,確實可以看出兩者不少齟齬之處。其思想上的歧異,主要表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對西方民主的不同體認,以及對聯俄容共的不同主張諸方面。
中山先生的思想同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著直接繼承關系。在《中國革命史》中,孫中山闡發了自己思想體系的淵源:「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固有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文化。筆者認為,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孫中山的思想體系中居於主體地位。1922年,孫中山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時曾說過:「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他在晚年力倡「恢復我一切國粹」,反對民族虛無主義,為中國文化開出新生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孫中山對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既非全盤肯定,又非全盤抹煞,而是批判性地繼承,選擇性地吸收,合理性地改造,創造性地運用。他嘗言之:「抑自有人類以來,能紀四五千年之事翔實無間斷者,亦惟中國文字所獨有,則在學者正當寶貴此資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為古人所奴,則載籍皆似為我調查,而使古人為我書記,多多益善矣。」他還說過:「我國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這些話,集中地反映出孫中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總的來看,孫中山對儒家思想傳統,繼承了其民族思想、民本思想,吸收了其大同理想,改造了儒家的倫理道德,批判了專制、皇權、宗法思想和知行學說,使之成為三民主義思想體系中的合理成分。顯而易見,孫中山從傳統文化中所繼承和吸取的不是消極保守,更不是復古倒退,他從沒有離開革命實踐和現實需要去談論文化道德。這種對歷史文化的態度,同保守主義的衛道者對「古聖先王」的頂禮膜拜,對「聖經賢傳」的崇奉迷信,有著根本的區別。

7. 春秋戰國文化元典性特徵的主要體現

春秋戰國文化呈現明顯的元典性特徵,這也是其文化輝煌的主要成果。所謂「元典性」,是指這一時期的文化思想乃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真正源頭,其具體體現為:

1、第一批「網路全書式」的淵博學者的涌現
春秋戰國時期涌現出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批「網路全書式」的淵博學者主要指的是創立道家、儒家、墨家等學派的老子、孔子、墨子等人。

2、中華思想文化寶庫的初步形成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諸子百家的創立及它們的爭鳴活動,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境界,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寶庫初步形成。

3、第一批流芳千古的文化典籍的製作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派的創立者和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不僅知識淵博,見解獨到,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編纂、修訂了一大批中國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從而便利了學術思想的保存與傳播。

8. 什麼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元典

《周易》,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元典

9. 中華元典是什麼意思 中華元典指什麼

1、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五經》文化經典的地位,但回應不了當時社會思想需求和佛學道學的挑戰,導致孔子創立的原始儒學日益邊緣化。

2、文化元典提供第一批原創性理念與范疇,構築諸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精神家園。作為先民智慧的結晶、後人思想運行的基軸和騰躍的起跳板,元典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英國科學哲學家懷特海說:「兩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柏拉圖的一連串注腳。」可見西方人對其元典的依憑。中國哲人張載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王夫之說:「六經責我開生面」,將作為「往聖絕學」的元典(如六經)視作開辟「萬世太平」的精神起點。

閱讀全文

與文化元典意思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