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關於福建的特色酒文化你知道哪些

關於福建的特色酒文化你知道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8 05:22:08

① 福建三明「君子竹」竹筒酒評價如何

「君子竹」竹筒酒福建客家祖地特有的風味飲品,製作竹筒酒,首先要在山中竹林里選擇最好的香竹,將其做成酒筒,然後將已釀好的糧食酒裝在其中,讓其與竹膜進行發酵而成。竹子被譽為「綠色黃金,植物之王」。
據《本草綱目》中記載,竹子「涼心經,益元氣,除熱緩脾,養血清爽」,竹子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可清熱解毒、潤肺益氣、化痰涼血、止痛活血、治煩熱嘔吐等。現代營養學研究,竹子是目前自然界活性營養最多、搭配最合理的天然營養庫,鮮竹內膜富含竹衣、竹茹、竹瀝、哈多糖、賴氨酸、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防腫瘤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
福建省清流縣是客家祖地之一,既有客家風情,又有現代酒文化品味,尤其是原生態釀制的竹筒酒,突出了客家祖地獨特的文化內涵,使您在品嘗竹筒酒時,既能保健身體又能了解深厚的客家文化,受到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喜愛。「君子竹」竹筒酒=純糧食釀造原料+客家傳統釀酒工藝+天然露竹水+獨特釀制配方。為了您和朋友的健康,認准「君子竹」竹筒酒。

② 那些不同凡響的「客家酒文化」,你都知道嗎

紅泥乍擘綠蟻浮,


玉碗才傾黃蜜剖。因,逐年往閩、粵、贛遷移,最後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然後又往南方各省乃至東南

亞以及世界各地遷徙,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客家米酒是一種漢族傳統名酒。客家人的釀酒業歷史悠久。客家米酒,稱為水酒,是和另一種用糯

米釀的老酒相對而言。那酒清淡如水,好入口。客家米酒製作簡單易學,凡客家山村女子都能釀,

是客家女子獨有的技藝。


在客家地區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諺語:「蒸酒磨豆腐,矛(無)人敢稱師傅」。可見酒和豆腐在客家人飲食中的經典地位。


相傳唐朝名相張九齡在汀州停留時品嘗客家米酒後曾留下一首詩:客家米酒好處多

客家米酒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消化。糯米經過釀制,營養成分更易於


人體吸收,適合所有人食用。特別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用糯米酒燉制肉類能使肉質


更加細嫩,易於消化。客家米酒還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循環、潤膚的功效。


南方有一種說法在糯米酒中打個蛋花在加入適量紅糖,給小產和產婦在月子利用,可以滋補身體,

補血補氣。

③ 福建省有哪些地方特色文化

1、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三要素)、帶有地域性,特殊性,文化屬性。


2、畲族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媽祖文化,惠女文化。


3、海絲文化:鄭成功文化,開漳聖王文化,土樓,紅色。

④ 紅灑變成福建老酒味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3

⑤ 中國哪地方的酒文化很濃並有特色

「酒桌文化」的地域差異

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酒文化無疑占據了極重要的份額。酒文化的精髓並不全在酒本身的品質和淵源,更在於它與主體間親密接觸,也就是「酒桌文化」。而由於地域不同,「酒桌文化」也各有特點。

山東

山東的酒文化底蘊深厚,山東人創造性地將孔夫子「以禮待人」「誨人不倦」的思想反映在了酒桌上,令人嘆為觀止。敬酒人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放著三小杯白酒,畢恭畢敬地舉過頭頂,對著客人喊一聲老師,如果你不喝,他就一直舉著,直到你喝下為止。最厲害的是,隨後每人斟上了一大杯(3-5兩),而且必須三口喝光,才能開飯。山東省城濟南還有一個「規矩」:吃飯前先上條魚,餐盤一轉,頭三尾四,魚頭對著誰,誰喝三杯,對著魚尾的則喝四杯,對著魚腹喝五杯,魚背喝六杯。

福建

由於天氣的原因那兒全年大都喝啤酒,而且都是度數較低的本地酒。酒杯是約一寸高的小口杯,一口一杯也能讓酒量不大的人感受豪爽。因此,到福建做客是最輕松的。

成都

成都人喝酒很豪爽,雖然偶爾會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歡。他們愛好喝「花酒」,一頓飯上6種酒,依次是:楊梅酒、葡萄酒、黃酒、白酒、啤酒、洋酒。喝完白酒,氣氛已近鼎沸,接著開始玩花樣,如喝潛水艇,就是在大杯的啤酒里,連杯帶酒沉入小杯洋酒,然後一飲而盡,即使再大酒量的人恐怕也難以招架。

廣西

山水獨特的地方,吃喝的環境也別具一格,經常席至半途,上來幾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姑娘,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跳著跳著就跳到客人面前端起杯子並唱上了祝福的歌,如果你不喝,她們就會伸出芊芊玉指揪住你的耳朵,把杯子往你嘴裡直灌進去。

南京

南京人最厚道,先要把自己喝倒,才讓客人喝好,最著名的敬酒台詞是:我幹了,您隨意。

內蒙古

不時會有人手捧哈達來敬酒,不管認不認識,先在你身邊載歌載舞,你不喝,他就一直跳下去,甚至燒菜師父都會走出廚房,托著個銀碗,捧著條白哈達上前敬酒,不喝都不行。

⑥ 客家酒文化

福建客家人盛情好客,遠近聞名。客來必以家釀酒娘相待,自古至今。飲酒必到盡興,歡樂而散。

福建客家酒娘源於何時?相傳一千多年前,中原漢人因避飢荒、戰亂,大舉南遷。一君婦女徙步越過千山萬水,進入福建,累得再也走不動了,一個個昏睡在深山野嶺之中。不知過了多久,一陣清風夾雜著一種特別的香味沁人心間,一位年長婦女慢慢蘇醒時,見一位滿頭銀發、紅光滿面的長者,用竹製的杓子,從容器中舀出清澈透明的液體,遞給老婦說:「喝下去吧!」老婦輕輕呷了一口,剛聞醇香濃郁的氣味,頓覺心曠神怡,隨即疲累全消。老婦按照長者的指點,給每個姐妹嘴裡灌了一口,轉眼個個蘇醒,精神煥發。望著婦女們驚奇的目光,長者哈哈大笑說:「這是用糖米釀成的酒娘。」接著向大家介紹了釀造方法,之後,揚長而去。這群婦女找到她們先來的家人,就在石壁定居開拓,生息繁衍。後來,石壁成了客家人的祖籍地,客家酒娘也世代相傳。傳說是否屬實,未做考證,但可以肯定,福建客家酒娘起源古老,製作獨特。

客家先民原居中原,北方漢民素嗜白酒,南遷來到福建,何以黃酒盛行?此中原委,一是北方盛產高梁、小麥,此是釀制白酒的主要原料;而福建閩西是稻作產區,盛產糯稻,糯米是製作黃酒的原料,取材便利。再則閩西地處山區,山高林深,地下泉水,潔凈甘味,水質特好,適於釀造米酒。而米酒釀造簡便,家家戶戶都可以自己釀造。只要將糯米洗凈浸透。置飯甑內充分蒸熟。釀酒行家說:「釀酒無功夫,只要糯飯蒸得熟」,說明糯米飯蒸熟、蒸透,是釀酒的重要環節,不能忽視。糯飯蒸熟後,將其撒在簸箕內攤涼,或直接將飯甑置於木架之上,用冷井水將糯飯淋涼,此叫「淋酒」,將酒餅(酒麴)研碎成末用冷開水調勻,此叫「蒲水」。把攤涼(或淋涼)的糯米飯盛入酒缸中,撒上「蒲水」,用手反復攪拌均勻,此叫「台酒」(土音)。再將缸中拌勻的糯飯壓平,中央挖一「酒井」,加蓋保溫三天,即見酒井中酒娘滿井。一般每缸用糯米一斗(約十五一十七斤),可釀酒娘七壺左右(約十六斤至十八斤)。寧化酒娘用途廣泛,除平時自飲和待客外,烹飪調料、配葯治病都要用酒;還可做禮品饋贈親友;娶親聘禮中都要講定酒多少壇;媳婦生孩子,要備雞公一隻,酒娘六壺,向外公外婆家報喜,稱為送「姜酒」。外公外婆則要把酒分送親友鄰居,每人喝一小杯,叫「喝喜酒」。此外,民間還有說法是北方地寒,人體質多虛寒,宜飲白酒;而寧化地處熱帶,人體質多屬熱性,更適宜飲用米酒。由於上述諸多因素,寧化客家酒娘,戶戶皆有,四時不斷。

福建客家酒娘,味美香醇,含酒精度低,一般酒娘含酒精25度左右,水酒含酒精18度左右,甘甜可口,不易酒醉,飲用的人很廣,男女老少皆飲。每逢賓客好友,或婚娶喜慶,用錫壺盛酒更佳。客家人性格豪爽,此時,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高興勁兒,難於言表。

米酒質量好壞,一靠水好;二靠釀造技術,但更關鍵的則在酒餅(酒麴)。據傳,福建客家人用的酒餅源於畲族。福建畲家歷來善於釀酒,戶戶家中都存有陳年老酒。其酒餅主要成分是草葯,如酒餅草、金櫻子等,曬干碾成粉末,以谷粉做基,經發酵,做成拇指大的小圓團,每缸酒用六、七粒即可。客家人學得了這一技術,並有人專制酒餅出售。經長期實踐和不斷改進,有的成了家傳秘方,流傳也不廣。例如淮土的酒餅就是釀制特產黃酒的材料,極受歡迎,但製作這種酒的奧秘卻成了淮土人的專利。由此可知,畲族酒文化對客家酒文化影響之一斑。

福建客家酒文化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改進、發展、提高,豐富多彩。在酒的名稱方面,因含酒度不同而各有所稱:剛釀造出缸未加水的叫釅(濃)酒子;釅酒子存放時間長了則叫酒娘;酒娘兌入30%至50%的冷開水,腌浸三、五天,榨去酒糟,燒開澄清後即為水酒。因釀制季節和存放時間不同而酒的名稱亦有別。自家釀酒多在秋冬季節,尤其在「冬至」前後釀酒的最多,其酒名為「冬酒」,存放時間為一年,至次年冬季開缸飲用的稱「隔冬酒」;存放多年的稱「陳年老酒」;釀造時加入滋補葯物的稱「補酒」。泉一帶民間還有釀制「雞補酒」。其製法是,選用健壯結雞(閹公雞)一隻,宰殺放血,拔毛開膛去內臟,洗凈瀝去水分,再選用當歸、黨參、黃芪、杜仲、牛夕等十幾味滋補中葯,藏雞腹內,將雞置酒壇底,上壓拌好酒餅的糯米飯,密封壇口,存放一年時間,開壇時,雞及酒糟均已液化,撈去雞骨、葯渣,盛錫制酒壺內煲開,每天喝一小碗,精力倍增,幹活特別有勁。

福建客家人飲酒很普遍,男女老少皆會飲,有時以酒代茶,因此,除農家自釀自飲外,還有專門釀酒賣酒為業者,鄉村到處都有酒店,清康熙版《寧化縣志》載:「啟禎之交」(1627-1628年),汀州縣城「孟夏龍舟水過,多以小舟代園館,魚縷清醪,必以水濱是問」。可見當時汀州縣城酒店之普遍性。

由於飲酒在客家人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酒,成為各種宴賓筵席的代稱,如新年期間,家家都請「新年酒」,小孩出生,三朝要請「三朝酒」,滿月要做「滿月酒」;子女畢業要請「畢業酒」;訂婚請「訂婚酒」;結婚請「結婚酒」;建新房遷屋要請「喬遷酒」;老人壽誕請「賀壽酒」。這說明「做酒」並非單指釀酒、制酒,而是一種酒文化現象。

福建客家人飲酒也盛行猜拳。通常猜的是「頂載拳」,即「一品高升,兩人要好,三星高照,四季發財,五子登科,六六順,七個巧,八大仙,九九長,寶一對,滿堂紅。」還有連喊帶唱的「叮當拳」。猜輸的人喝酒,每到酒席散時,則共同舉杯吆喝一聲「滿堂紅」,各將自己碗中酒一飲而盡,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盛情待客的一片衷情。

⑦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你知道哪些傳統文化(比如茶文化、酒文化、文化等等),請介紹出來

茶文化的介紹如下:

中國是茶樹的故鄉,可以從中國古今很多地方發現的野生大茶樹得到證明。中國是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最多的國家。

茶鯠洎頭,始樤於神農時代,與中華文化相伴已走過數千年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糅合了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中國茶是對地球人健康的巨大貢獻。中國茶茶祖是神農,神農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國茶傳播到世界各地,增進健康,增進快樂,增進身心和諧,為健康理念和禪茶文化增添了無限魅力。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嚴格的敬茶禮節,奇特的飲茶風俗。中國飲茶,從神農時代開始,有四千七百多年歷史。茶禮有緣,古已有之。客來敬茶,是中國漢族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

直到21世紀,賓客至家,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喜慶活動,也喜用茶點招待。開個茶話會,既簡便經濟,又典雅莊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漢族還有種種以茶代禮的風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並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做七家茶。這種風俗,就是在茶杯內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茶文化

⑧ 福建省十大品牌酒有哪些

福建酒品牌:

武夷王酒、福建老酒、福矛窖酒、青紅酒、東平老窖、閩源春白酒、曲斗香 、二宜樓白酒 、丹鳳高粱 、春生堂養生酒。

閱讀全文

與關於福建的特色酒文化你知道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