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一篇中國文化的200字作文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著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綉、戲劇等等。怎麼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呀!
⑵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文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綉、風箏、園林建築、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為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裡,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為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為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後,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徵著一年團團圓圓。
另外,端午節是為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府被貶到楚江一帶,詩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民為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的活動。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採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⑶ 不知怎麼寫中華文化這篇作文
千年歷史,悠悠古國,乃為我中華!
中華兒女,創造了許多文化。有古代文明,也含有這現代科技。回望原始時期,我們早已領悟了鑽木取火;憧憬未來,我們也可以開辟新的天地!
「元旦、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勞動節……」為我中華獨有的節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說的便是中秋時節,兒女在外,不能回家看望家人的思念;「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說的又是春節,家家喜慶,貼春聯的快樂……這民間文化也是其樂無窮也!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也已慢慢富強了起來。從遠古時期的結繩記事漸漸變為了算盤,再有算盤變為了機械式計算機,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聲控計算機將普遍與我們學習和生活當中。這是科技上的變遷。
在科學發達的時代中,許多歷史文物也已經成為了精品,變得稀有。
觀望那聞名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它受到世界人民的矚目,也是中國人無限自豪!它是氣勢非凡的地下大軍;它是無與倫比的高超藝術;它也擁有著令人驚嘆的製作技術。從這讓人震撼的藝術精品群體中,我們彷彿看到雄才武略的秦始皇正「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指揮著軍馬,統一全國!這,又是歷史文化中的國粹!
中華文化,堪為世界之經典也!
⑷ 弘揚中華文化的經典美文
我們中華的根莫過於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為了這根變得更加的枝繁葉茂,我們就要繼承其中有價值,有內涵的優秀部份。優秀的文化能催人奮進,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如詹天佑所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他的話就深深的激勵中國人要自強不息,努力增強國家實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的繁榮富強。
不僅如此我國的民間雕刻,編織,漆具,年畫等各具特色,成為了中華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進入尋常百姓家的琴棋書畫、茶、酒、烹飪、花、鳥,也顯現了中國人熱愛生活,享受藝術的情意;春節的對聯,元宵的花燈,端午的龍舟,飛舞的龍鳳,歡樂的鑼鼓……相同的習俗愛好,甚至是使遠在異國他鄉的同胞永遠跳動著一顆赤誠的「中國心」,而這些都說明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凝聚力當中。
探訪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那些曾經與中華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猶浩浩盪盪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和和無窮的魅力,而這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一脈相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遠運用,具有實用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如:成都的都江堰不利工程。它集防洪、抗旱灌溉等一系列功能,綜合發揮了分水,導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作用,形成了科學的、完整的調控自如的工程。這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一直沿用到今,而這都是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斗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今天,隨著中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力的增強,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開展,世界各國越來越關注中國,他們驚嘆於中國奇跡的同時,也覬覦著中國這塊肥肉。如:美國的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他們重用貿易戰想要打壓中國的經濟,可我們中國有那麼容易被欺負嗎?不!我們可不怕,我國早在美國對我國實行貿易戰時,就以同等的體量的關稅進行回擊;在此期間,我們還成功舉辦了「世界進口貿易博覽會」,大力發展國內經濟。而這些隱性的「惡戰」,若沒有強大的文化底蘊作為基奠,又有多大的勝算呢?所以,我們要更加大力的發展教育,建設更加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使我們的中華文化變得更加的強壯,堅實。
在如今,弘揚中華文化,就是在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耕耘,我們要相信,若沒有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⑸ 中華文化 600字作文
文化是民族的符號。一個民族的崛起,除了經濟的強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榮。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文化的復興也隨之擺在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面前。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雖歷盡滄桑,仍然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傳居功厥偉。文化不絕,民族就不滅。
現代的青年人對本國的傳統文化抱以鄙視的態度,很多人對外來文化盲目推崇,熱衷於美國大片,盲目追趕時髦,追求外國名牌,總認為外國的東西才是好的。也許外國的一些東西確實好,一些科技確實比我們先進,如果是好的東西,我們就應該學習,而不是盲目的追崇。
五千年悠悠華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間點上他一手創建了影響身後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學派,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開山鼻祖。孔子之前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傳;孔子之後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開。儒家思想是真正傲視百代的大智慧。了解儒家精神,就能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內核,就能了解中國人豐富玄奧的內心世界,更能了解中華民族歷劫不滅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動源。
⑹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怎麼寫
可以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從起源、分類、特點、形式、代表作品、傳播與發展等方面展開描寫。
⑺ 關於中華文化的作文800字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龍鳳成祥,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回,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系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著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斗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方誌敏、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著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米王小學魏雪桂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繫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成長和發展規律的研究,結合青少年的學習、社會參與、休閑娛樂、課外活動等多層次需求,提供具體有形的服務,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心、寬容心、誠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義、責任、參與、奉獻、仁愛、尚義、敬業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時,還要注意從小培美學生勇於擔當責任的意識,友愛互助的團結意識和堅毅自信的強勢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學生善於面對困難和危難,在困難和危難面前,要不僅不怕,還要能從內心激發一種力量去戰勝困難和危難。這就不僅要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浩然之氣,還要培養其處變不驚,知難而上的堅強品格。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跡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著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因此,我們要善於運用歷史上的正氣人物、正氣故事來教育青少年學生。特別是要善於運用我們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培養起來的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來教育青少年學生。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培養出來的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我們應該將其歸納整理,寫入教材,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長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祖國大廈的擎天柱農行吉林省琿春市支行張世軍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無論身在故土還是異國他鄉,每當聽到這雄壯激昂、催人奮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刻,深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會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為此而流下激動的熱淚。就像看到「神州五號」飛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女排二十年後重新登上奧運冠軍領獎台時一樣,心朝澎湃,熱血沸騰,淚水再也無法忍住。這僅僅是平凡的淚花嗎?不!她是一種化身,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個崇高而偉大、流芳百世傳頌萬年的名字——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蘊和更深一層的內涵則是純真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國家,我們偉大的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民族。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不甘忍受恥辱,前赴後繼,用血肉長城驅逐了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戰歌。今天,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崇高理想,是愛國主義的本質所在。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社會發展時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在我國歷史上,中華民族精神從來就是動員和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每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應有的骨氣和膽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對自己祖國的感情時刻蘊含在心底,如同與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樣,永遠割不斷。這種真摯的感情使多少海外遊子常常心懷一腔鄉愁,盼望落葉歸根;這種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國的人們,深感熱土難離。一代偉人鄧小平對祖國懷有一腔樸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時,從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著堅韌,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和熱愛。他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此乃炎黃子孫之鐵骨柔腸!
愛國是中國人發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那種不甘恥辱、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視死如歸。是無數夏明翰式的共產黨員用血肉之軀把我們多難的民族拖出了地獄;無數優秀中華學子,身在異國他鄉刻苦鑽研,為國爭氣,學成之後不為國外榮華富貴所動,毅然回國投身祖國的建設事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並與同代人相約「願相會於中華騰飛於世界之時!」這是何等遠大的志向、何等堅定的信念啊!……是的,無論何時何地在中華兒女心中價值的天平上,祖國永遠是最重的砝碼。如今,在中華民族精神的滋養下,愛國的激情、愛國的信念發芽、長大,並結出累累碩果。事實說明,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歷史、一部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永遠伴隨著我們遠行。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從無私奉獻做起江蘇油田二廠施朝陽
奉獻作為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獻精神是全社會大力弘揚的時代精神。奉獻精神是永恆的,沒有奉獻,就沒有人類社會的今天。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民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千古流傳的名句,是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表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也滲透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導奉獻精神,這樣才能弘揚美德,使人充實,使人高尚。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和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認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無私奉獻做起。
無私奉獻應當成為每一名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永恆追求,共產黨員的先鋒隊性質決定黨員是一塊特殊的材料,弘揚奉獻精神,共產黨員既要平時看得出來,更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平時看得出來,就是要做到既身置群眾之中,又走在群眾之前;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就是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在事關國家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關鍵時刻,勇於挺身而出。在1998年那場特大洪災中,許多黨員站在抗洪第一線,帶領群眾用血肉之軀築成了鋼鐵大堤。在抗擊非典斗爭中,沖在最前面、站在最險處的,是共產黨員,成為抗擊非典的中流砥柱,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有賴於平時看得出來,又是對平時看得出來的檢驗。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不僅要身先士卒,而且要持之以恆,不懈奮斗,真正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一名黨員幹部,要保持先進性,光自己扛著「旗」跑,只滿足於自身先進不行,還要把身邊的群眾帶動起來一道前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弘揚無私奉獻也是同樣的道理。自己做到了無私奉獻還不夠,要用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動員起來,在全社會形成奉獻為榮的風尚,我們黨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發動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是我黨的光榮傳統,同時要更好地把每個黨員帶動群眾的責任感激發出來,實現由個體先進向群體先進的跨越,切實做到自己的事踏實干,別人的事爭著干,份外的事樂著干。
弘揚中華文化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史,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民族,他擁有著無比燦爛的文化,猶如滿天繁星,金光閃爍,燦爛輝煌。
首先,我國的發明就有許多:造紙術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以及火葯和司南的發明,這都是一個個偉大的奇跡。
我國古代還有許多著作:像司馬遷的《史記》,記錄著中國幾千年來燦爛的歷史文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展現了我國醫學方面的成就;袁珂先生的《中國古代神話》、徐廷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何新先生的《諸神 的起源》、謝選駿先生的《神話與民族精神》等都是當代研究古神話與傳說的有影響的著作, 中國古代涉及天地宇宙起源的古老神話。
還有那宏偉的建築:萬里長城使人彷彿看見了那金戈鐵馬、叱吒風雲驚心動魄的一幕幕;秦始皇兵馬俑使人有如置身於狼煙四起、征馬長鳴的大戰場;樂山大佛使人感到佛法無邊,無處不在……這所有的一切建築令人嘆為觀止,感到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些建築都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它們給中華民族增添了亮點。
中國還有兩條大河——長江、黃河,這兩條人類的母親河,從古至今孕育了多少炎黃子孫,而這些炎黃子孫們又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多少奇跡,這些奇跡與輝煌便使中華民族變得更為世界人矚目、更加璀璨。
中華民族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那是因為有一個個英雄和偉大的領導人幫我們鋪著腳下路:領導長征的毛主席;提出「一國兩制」這一有創造性新構想的鄧小平爺爺;還有艱苦樸素,一生為人民的周總理……就像當年毛主席領導長征一樣,現在我們在盟主追風的領導下以大無畏的精神開拓新的天地了。還有那一個個為國捐軀的戰斗英雄:頑強的黃繼光,面對死亡,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董存瑞;對黨忠心耿耿寧願以死相報的狼牙山五壯士……這些英雄面臨大敵無所畏懼,對黨對國忠心耿耿,視死如歸的精神與品質,值得我們每一代的炎黃子孫學習。他們是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屹立在我們這個東方大國、鑄在人們心裡;是一座座沖不垮的大堤,不會被時光的流沖垮,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那一顆顆愛國愛黨的赤誠中心將永遠不滅!
中華歷史文化燦爛輝煌,所有的一切成就都使全世界的人驚嘆不已。犧牲了那麼多的壯志;鑄就了那麼多的奇跡;孕育了那麼多的偉人與英雄,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有著燦爛歷史文化的中國。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們拋棄了幾乎所有的舊東西,但是,有一樣東西始終不能拋棄,那就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與中國人民對黨對國的赤誠忠心,這些將更有利於時代的進步與發展。
我們雖然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著許多的燦爛文化,但是我們現在還屬於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離歐美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不能只為以前的那些成就而沾沾自喜,陶醉於其中,我們的祖國還是要繼續發展的,我們要沿著先人的足跡,汲取他們成功的經驗,繼續努力,把我國的文化歷史發揚光大,使我們這顆東方明珠更加燦爛輝煌
評論 |
⑻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350字
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悠久的歷史故事,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單單一個思想上就有好多的說法,如: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以德化人等等。中華傳統文化也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
在我們陽泉,對傳統文化比較重視。像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都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
下面,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我們這里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這一天,我們本地人早飯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餡不同,味道也不同。這時街上已經掛滿了彩燈和大紅燈籠。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閃一閃的小彩燈。
上午,蔭營廣場上有扭秧歌比賽。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他們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在舞台上快樂地跟著音樂扭來扭去,都想為自己村裡爭光。作文
最熱鬧的地方是一中門口的黃河陣。傳說是諸葛亮擺得陣法。在我們這里成了元宵節必須去得地方。奶奶說:「轉黃河陣可以祛百病,轉得快就一年順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轉一圈,以求平安和順利。
這就是我們中國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它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習俗,每一個都蘊含著它的故事,體現出人民的精神風貌。
⑼ 以中華文明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因為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人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會拿出禮花放。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人們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里觀燈。重陽節,是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後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下面我就給你們說說吧!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著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裡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准備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准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的我們要認真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⑽ 以中國文化為話題的作文
飄盪千年的精靈
不知於何時,你幽然出現;不知於何處,你開始熠熠發光。
從歷史的深遠處走來,帶著先哲們的不朽之作,輕輕地靠近了我,不得不說是精靈。
也許是在遠古,或許是在更遠的時代,你便流行於民間。但我真正地認識你,便是在讀《詩經》的時候。305首詩歌的確是一種文化,開創了現實主義詩歌之路。
在戰國七雄的爭戰中,你曾一度消沉,而等到戰亂平息,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你便悄悄地帶上了《離騷》上路。這對你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筆極為可觀的財富,因為《離騷》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河。直到今日,她還在閃閃發光,像黃金一樣。不得不佩服你,因為經得住時間沉澱的,往往是永恆的東西。而你獨具慧眼,早在千年前,就收容了《離騷》),帶著屈原的怨憤與不平。
屈原沉入汨羅江,但我知道,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分明有一個升騰的靈魂隨你飄走。
這些可謂民族文化大倉庫中的先期珍品。你獨具慧眼,與《詩經》、《離騷》攜手,深味了民族的苦難,理解了屈原的怨憤。經得住時間沉澱的,往往是永恆的。時至今日,它們還在閃閃發光,如黃金一樣。跳盪在「坎坎伐檀」聲里的「苦難」猶在耳邊,「怨憤」隨汨羅江水流轉千萬年。
中華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可在數千年的沉澱中,你——傳統詩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羅最為全面。不僅表達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美好的嚮往,還將文人那種柔弱的文人蘊於其中。實在不能不說是你是精靈,古怪、親近卻又讓人摸不透。
但你這個精靈,不知怎的,卻總愛與文人做搭檔,他寫了,你便檢查,值得欣賞的,你便悄悄捎上,沒有一絲的猶豫,盡管你的囊中已是沉甸甸的了。
還記得你在途徑宋代的時候嗎?你一路風塵僕僕,到達宋朝時,包裹早已是滿滿的。但你仍舊不滿足,騰雲駕霧,來俯視蒼生。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朝代,但最顯眼的地方便是赤壁。於是,不辭勞苦,你來到這里。
「一道天光射向赤壁,便產生了前後赤壁賦的千古絕唱。」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道。也許正是這道天光,使你驚喜萬分,像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一般。
你在宋代稍做停留,又收集了大包的詩歌,而後又匆匆地踏上了征程。實在不得不說你是精靈,行得匆匆,卻從未遺漏過哪一朝、哪一代。
恍若隔世,現在你悄悄地靠近了我們。等到你又起程之後,我們及現在的一切都將成為歷史,但你依舊前行!
因為有了你,我國成了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詩的成就,燦爛輝煌;詩人詞者,星光燦爛;詩的風格,艷若群芳!
我心中的精靈啊,你如同歲月水流里的白蓮,愈加古老,就愈發清香!我心中的精靈啊,望你能夠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