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啤酒的文化是什麼
啤酒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飲品,在夏天人們喜歡喝上一杯涼涼的冰鎮啤酒十分舒服,也會在吃燒烤的時候來上那麼一杯,而且在夏天啤酒已經取代了白酒成為時下年輕人非常喜愛的飲品。我們知道,白酒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啤酒的發展是從什麼時候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啤酒的起源可追溯到8000年以前。當時,在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南部,有一支叫蘇美爾人的吉普賽游牧民族,蘇美爾人每當打了勝仗,都喜歡飲一種用大麥釀制而成的飲料,這就是最早的啤酒。
遠古石壁畫展示了古代啤酒釀造工藝———烘烤麵包(把烘烤好的麵包弄碎浸入水中產生麥芽漿)以及使用大麥。文獻中描述該飲料能使人有「興奮、愜意和喜不自勝」的感覺。巴比倫人最先將啤酒輸出到其他地區。他們的一種窖藏啤酒深受1000公里之外的埃及人的喜愛。啤酒在埃及文化中所佔地位如此之重要,以至當時的學者為「啤酒釀造者」另行創設了一種象形文字。後來,古埃及人改進了啤酒的釀制技術,釀成了風味各異的啤酒。隨著戰爭及貿易往來,羅馬人、希臘人、猶太人都從埃及學會了啤酒釀造技術,並把它傳到歐洲。
毫無疑問,埃及人是啤酒的真實的喜愛者,他們稱之為「Boozah」,甚至連法老的寺廟的碑銘也深情地談到了法老們對這種啤酒的喜愛。埃及人認為啤酒具有神奇的功能,而發酵現象也只能用「神奇」二字來解釋(他們認為很顯然是太陽神的神力)。因此,為了取悅太陽神及其他眾神,國王Ra-mases三世每年用3萬加侖的啤酒祭天。盡管祭天耗用大量啤酒,他們仍存有足夠的啤酒,以每日向建設金字塔的自由民每人分發兩罐啤酒。埃及人還十分了解啤酒的治病功能。一份公元前1600年的醫學文獻顯示,當時醫生開出的處方中,有百分之十五含有啤酒。啤酒在許多埃及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無怪乎啤酒融入了該國的社會習俗中。例如,若一個年輕男子讓一個年輕女子喝了一口他的啤酒,那麼別人就會認為他們已訂下了婚約。在當時埃及的法律像巴比倫法典一樣,保護著客戶的利益,短斤缺兩或少找零錢的客棧老闆會立刻被溺死。不過,據說往啤酒中摻水罪責較輕,後果是酒店主人的耳朵會被釘在他酒店的門上。
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啤酒變得越來越喜愛,目前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飲品,使得啤酒生產越做越大,隨之就是啤酒設備製造行業逐漸流行,目前很多創業者也會把目光放到啤酒設備的生產上,而且啤酒生產已不再局限於某個國家的發展,在整個世界都很流行。
㈡ 青島人喝啤酒的文化是什麼樣的
青島最好喝的就是夏天在燒烤店或者啤酒屋和的扎啤,涼涼的,還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喝進肚子里把一整天的煩躁,悶熱全部趕走。
青島啤酒文化有很多年的發展,我雖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在我小的時候,每年的暑假看新聞,就會看到青島啤酒城開幕式,有什麼樣的特色活動,有時候還會在電視里看到喝啤酒大賽,很是精彩。
這些啤酒都是用鐵罐子來打酒的,這些鐵罐子能保持啤酒的新鮮度,和不被污染。這是青島人延續了很多年的老方法,也是我們在青島的任何大街小巷能看到的風景。
青島人管喝酒叫「哈酒」,管喝醉了的人叫「酒彪子」。喝酒都是用大杯子,有半斤的,有一斤的。一般夏天喝的比較的多,冬天稍微的少一些。
現在青島的啤酒分很多種,有一廠的,二廠,三廠一直延續到五廠,還有嶗山啤酒,純生,原漿等種類,當然這幾年青島也有專門的黑啤,每個品種的味道都存在小小的差別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口味,有喜歡和一廠的,也有喜歡和嶗山啤酒的,嶗山啤酒是用當地的嶗山礦泉水來製造的,所以有很多的追隨者。不過本地人都偏愛一廠的,一廠的啤酒是最早的開源地,也是當地人對啤酒的一種緬懷吧。
對於青島的本地人都是非常喜歡喝酒的,他們喝酒就跟喝水似的,跟他們一杯酒,他就能跟你嘮上大半天,什麼發源地,什麼釀酒都會說上半天的。青島啤酒已經成為一種傳承的文化。
㈢ 如何定義「啤酒文化」為什麼白酒和啤酒混喝容易醉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二者約占總量的98%以上。其餘的微量成分含量不到2%,其中包括高級醇、有機酸、酯類、多元醇、酚類及其他族化合物。從啤酒含的酒精度來看,有含酒精啤酒、低醇啤酒及無醇啤酒。市場銷售的啤酒絕大部分是含酒精啤酒。一般含酒精為2-4度,也就是100克啤酒中含有100%酒精2-4克。這種啤酒原麥汁濃度一般為10°、11°、12°、14°。兩者混在一起能產生很強的烈性,相當於一種烈酒.
㈣ 請問一下什麼是啤酒文化它包括哪些內容謝謝啦
啤酒文化簡單的說就是以啤酒產品為依託產生的人們消費理念變革的文化,其文化包含特殊性,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人們消費水平及飲食習慣,也可以反映出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真實寫照。啤酒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是以該地區人民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為導向的。啤酒文化最具世界性,是世界上銷量最大的酒類產品,正因為其廣泛的世界性和無國界性,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啤酒文化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易於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㈤ 德國的啤酒文化是怎樣的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啤酒被稱作」液體麵包」,是德國人最愛喝的飲料,每年每人的消費量平均在130公升左右。德國啤酒的品種極其繁多,主要是因為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生產的當地啤酒。大致上德國啤酒可以分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無酒精啤酒這六大類。
啤酒的成分是大麥芽,啤酒花,水(90%以上)和酵母。大麥經過發芽,加熱以後經過過濾,加上啤酒花再加熱,成為濃縮啤酒液。冷卻後的濃縮液再被加上水和酵母,裝入發酵瓶中。等待五至八天,新鮮啤酒就製成了。最後鮮啤被裝入酒瓶,還需幾個星期才能完全發酵成熟。啤酒花能使啤酒清澈,延長啤酒的保質期,使它具有典型的苦味和香味。啤酒花加得越多,酒味越苦。啤酒上的厚厚泡沫(德國人稱之為泡沫皇冠)也是啤酒花起的作用。
白啤酒(Weissbier) 是把小麥芽和大麥芽混合後釀制的,所以它們也叫小麥啤酒(Weizenbier) 。它的特點是液體較濃厚,口味不太苦,喝上去口感潤滑,是典型的液體麵包。著名的品種有巴伐利亞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 ,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萊比錫白啤酒(Leipziger Gose) 等等。巴伐利亞白啤酒中有我們熟知的牌子Paulaner等等。柏林的Berliner Kindl也是很出名的牌子。柏林人喝它時還常常加入覆盆子糖漿(Himbeersirup)或香車葉草糖漿(Waldmeistersirup),使她成為紅色(Rot)或綠色(Grün)的混合飲料。
清啤酒(Pils) 主要流行於北德地區,是當地人首選的啤酒品種。清啤酒品質清冽,呈透明的淺黃色。它是德國啤酒中苦味最重的一種。因為酒中所含的糖份少,不容易使人醉酒,清啤酒很適合大量飲用。
黑啤酒(Altbier) 的家鄉在杜塞爾多夫和魯爾區。它的顏色相當深,有著淡咖啡般的棕色。黑啤酒不象清啤酒那樣苦,口感上稍帶甜味,和愛爾蘭的基尼斯啤酒(Guinness) 有點相似的地方,只是濃度稍微淡一些。
科什啤酒(Kölsch) 是科隆的特產。它現在已經流傳到德國各地,不再是科隆人獨有的鍾愛了。科什啤酒的酒質非常清淡,有著比清啤酒還要淺的顏色,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細長玻璃杯。會喝酒的人可以一連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
出口啤酒(Exprotbier) 是專門供出口的德國啤酒,象著名的貝克啤酒(Beck』s) 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較少,總的口味比較清淡,在國際上很受歡迎。魯爾區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產量最高的城市。
無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 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適宜駕駛車輛的人飲用。
目前還有酒店供應各種啤酒混合飲料,比如拉德樂(Radler) ,就是啤酒和雪碧的混合物。還有一種深棕色的飲料叫麥芽啤酒(Malzbier) ,味道很甜。它的酒精含量小於0.5%,是一種很解渴的軟飲料。
比爾森啤酒(Pelsen),原產於捷克斯落伐克,是目前世界上飲用人數最多的一種啤酒,是世界上啤酒的主導產品。中國目前絕大多數的啤酒均為此種啤酒。它為一種下面發酵的淡色啤酒 ,特點為色澤淺,泡沫豐富,酒花香味濃,苦味重但不長,口味純爽。
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是一種淡色的下面發酵啤酒,原產於德國的多特蒙德。該啤酒顏色較淺,苦味較輕,酒精含量較高,口味甘淡。
慕尼黑啤酒(Mumich dark beer)是一種下面發酵的濃色啤酒,原產於德國的慕尼黑。色澤較深,有濃郁的麥芽焦香味,口味濃醇而不甜,苦味較輕。
博克啤酒(Bock beer)是一種下面發酵的烈性啤酒,棕紅色,原產地也為德國。發酵度極低,有醇厚的麥芽香氣,口感柔和醇厚,泡沫持久。
㈥ 關於啤酒文化
自19世紀末成立以來,鐵錨啤酒公司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太多的風雨磨難與興衰起伏,而其首席釀酒師弗里茨·梅塔格的傳奇故事,更是為它在今時今日所取得的輝煌業績寫下了最完美的一個注腳。
根據人類最早的歷史記載可知,酒原本只是用於祭祀等最為傳統也最為嚴肅的場合之中的。可酒在本性上來說,卻偏偏又是最為自由散漫、最為無拘無束的,這些自相矛盾的內在特質,其實不正是暗合著人類自身的本性嗎?而之所以會有「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千年佳句流傳至今,想必也正是因為只有被種種羈絆束縛和壓抑得太久的人,才能在酒精的作用下無所顧忌地說出最為直接也最具沖擊力的話語,或是作出最為坦誠也最為自由的舉動。只要能夠心無旁騖地做到這一點,喝到肚子里的究竟是哪一種類的酒也就不再重要了。畢竟還有什麼事情能比率性而為的自在灑脫更讓人開心的呢?
雖然對於最初的啤酒是由何人在何時發明的問題,從來就沒有一個可以完全確定的答案,但是通過考古學界的相關發現,基本上可以認定它的首創者應該是生活在距今大約5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以至於當時的他們還會用刻在黏土上的楔形文字來描繪最初的啤酒的整個製作過程。
至於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地區,因為肥沃的尼羅河畔生長的大麥為釀造啤酒提供了優質的原料,所以啤酒的釀造在這里也成為了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此時很多地方都已建起了大大小小且數目眾多的釀酒作坊,所以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漢莫拉比法典》里就有關於啤酒的法律細則。
正是由於啤酒所擁有的這些頗具傳奇意味的悠久歷史,才給予了後世的啤酒釀造者以一種極為寶貴的經驗,還有一份繼續在新時期創造傳奇故事的雄心壯志。而在這些肯於繼承傳統,同時又敢於嘗試全新創造的傑出人物中,弗里茨·梅塔格(FritzMaytag)無疑是最為突出的一位。直到現在,關於他是如何救活鐵錨公司的傳奇故事仍在全世界數不勝數的工藝啤酒迷當中廣為流傳著。
盡管鐵錨啤酒公司是一家有著較長歷史的地區性啤酒廠,但是當作為一名年輕畢業生的弗里茨·梅塔格在1965年購買下這家工廠的時候,它已經不是那種小規模的作坊式規模了。而剛剛走出校園且充滿幻想的弗里茨·梅塔格,當時作出這一決定的主要動機竟然只是為了保護舊金山市歷史的一部分。在實現了自己的最初目的後,他也開始為如何才能使這個傳統意義上的啤酒公司走出那種接近於崩潰邊緣的頹靡狀態而煞費苦心。
在經過了反反復復的許多嘗試後,鐵錨公司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微型啤酒廠的生存之路,並也由此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而鐵錨公司在隨後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也只是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堅持不懈地選擇一條高質量和個性化啤酒的道路,即便是在美國這種崇尚規模化集團化企業的社會機制中也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這一結論的得出,對於後世的眾多微型企業來說,自然對其存在直至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除了可以作為借鑒和效仿的一種具體模式外,至少它還能讓那些舉步艱難的創業者們擁有一份相信自己更相信未來的堅定信心。
正是在弗里茨·梅塔格永不言敗更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的指引下,鐵錨啤酒公司在延用傳統手工製作的銅制釀酒設備的基礎上,又增添了用以保持產品的新鮮度與和諧感的最新技術和包裝設備,並以其研製出來的極具開創性的蒸汽啤酒品種和第一代美國大麥酒等產品,以及對於啤酒雜種的保存方法和「微蒸餾」法的應用,進而領先於同時代的所有啤酒釀造企業。
就這樣,鐵錨啤酒公司終於在美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又迅速闖入了國際市場,並由此開始了它風靡世界的輝煌歷程。而這樣的一種歷史,還有這樣的一個人物,也終於成就了世界啤酒史上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一段傳奇故事。
㈦ 啤酒代表著何種文化
如今,啤酒可能最具平民氣息及世界性的酒精飲料。它所帶出的豐富泡沫最能把輕鬆快樂的情緒放大。它兼具價格優勢與普適性的甘苦滋味,在代表著自由與灑脫的夏日,成為永遠的主題歌。
在上世紀曾經有過的短暫的貴族時期里,限量供應,每人只許買2升。終於抑制不住這種「馬尿」絕堤般的橫行,人們在它面前投降得毫無尊嚴可言。盡管啤酒是帶苦味的,但啤酒的那種苦,想想都是美好的。
對啤酒懷有狂熱態度的人,被稱為「啤酒主義者」。他們把啤酒更看作是種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當年曾掀起過尼采熱潮的著名學者周國平自有一段與啤酒撤不開干係的歲月。那時的學界流行「書、音樂、酒、朋友,最後才是女人」一說。與朋友在一起,周國平自是有書、有音樂、有啤酒相伴。某位周國平摯友,曾號稱「我不會喝酒,可是我喜歡看你們喝,你們醉了,我也輕飄飄了。」卻原來酒量驚人,破了戒後,喝了近十瓶還不夠,又去打了兩暖壺生啤。這「兩暖壺生啤」想來也是許久未見了。
曾寫作過小說《一個啤酒主義者的自白》的作家狗子也曾說過:「啤酒裡面有二氧化碳,進了肚子以後能把氣給倒出來。喜歡啤酒,特別是冰啤酒到了肚子里之後和滿腔怒火碰撞在一起發出的聲音。那種時刻,人感受到了在常規狀態下永遠無法實現的爽快。」
這使得啤酒成為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喝茶是為辦正事而准備的,喝洋酒規矩太多。唯有啤酒才是無規則的「行走江湖」。鮮有邊喝啤酒邊談正事的,即便是西裝革履看起來也與啤酒格格不入,哪怕是打著赤膊喝啤酒都絕對是常態。盡管在喝啤酒的芸芸眾生中,三六九等皆有,有一點卻毋庸置疑,喝啤酒的人絕對是有趣的人。
啤酒中和了飲料與酒精各自的特色,有人說啤酒「將溫和與暴力、寬容與放縱、明朗與頹廢、休閑與緊張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啤酒確實瀟灑地遊走在兩極體驗中間,將折衷主義的要旨發揮到極致。
㈧ 啤酒文化是什麼時候在國內流行起來的
啤酒文化是在19世紀末開始輸入中國,當時中國的啤酒業發展比較緩慢,產量不大、分布地區也是特別的小。1949年後中國啤酒工業發展較快,並且逐步擺脫了原料依賴進口的落後狀態,1954年進入國際市場在1980年時已猛增到26L。
據說在公元6000年前蘇美爾人,利用麥芽釀制了原始的啤酒,但是那時候並沒有豐富的泡沫。公元4世紀啤酒才開始傳遍整個北歐,啤酒的種類也開始逐漸變得豐富,各種不同牌子的啤酒面世。
在中國,有“無酒不成宴席”的習俗。而啤酒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但是喝酒可以讓人放鬆,也可以讓人犯錯,嚴重的話影響個人身心,所以一定要適量的飲用,不要過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