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西安漢文化遺址在哪裡

西安漢文化遺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29 06:25:21

1. 西漢的都城在哪裡

代西漢
所在陝西省西安市

漢長安城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面積約36平方公里。在西漢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城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漢朝之後又有數個王朝定都於此,隋朝初年遷都至大興城後,這里被廢棄。其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區的西北郊外。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1年,兆倫鑄錢遺址並入。

歷史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開始在渭河以南、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蕭何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為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築城牆。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築達到高潮,先後征發了14萬人築牆,到五年秋(前190年)建成。漢武帝繼位後,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在城南開太學,在城西擴充了秦朝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至此,經過近一百年的興建,漢長安城的規模始告齊備。

在西漢的200餘年歷史里,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繁盛一時。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時,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西漢末年,長安城毀於戰火。東漢定都洛陽,以長安為西京。漢末,洛陽被董卓縱火燒毀後,漢獻帝曾遷回長安居住。此後的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政權也都將首都設在這里。隋朝初年,隋文帝認為漢長安城過於狹小和破舊,於是命宇文愷在東南方興建新的都城。自開皇三年(583年)遷都大興城(即唐長安城)後,有著近八百年歷史的漢長安城便被永久地廢棄了。

布局
漢長安城的平面呈方形,但並不規整。由於城牆在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才開始興建,因此為了遷就二宮和河流的位置,形成南牆曲折如南斗六星,北牆曲折如北斗七星的形狀,有「斗城」之稱。城牆全部用黃土夯砌而成,高12米,基寬12-16米,牆外有寬8米、深3米的城壕溝。據實測,東牆長6000米,西牆長4900米,南牆長7600米,北牆長7200米,合計25700米。城內面積約36平方公里,是同時期羅馬城的四倍。

城牆四面各開三座城門,南牆中為安門,東西兩側為覆盎門和西安門;北牆中為廚城門,東西兩側為洛城門和橫門;東牆中為清明門,南北兩側為霸城門和宣平門;西牆中為直城門,南北兩側為章城門和雍門。每座城門都有三個門道,合計十二門、三十六門道,與張衡《西京賦》所述「方軌十二」、「三塗洞開」等相吻合。門道一般寬約8米,恰好相當於當時四個車軌的距離。城門上原有木構門樓,西漢末年被焚毀。

城內的大街都與城門相通。主要街道有8條,相互交叉。其中最長的安門大街長5500米,其餘多在3000米左右。道路一般寬約45米,路面以水溝間隔分成三股,中間的御道寬20米,專供皇帝通行,兩側的邊道各寬12米,供官吏和平民行走。為美化環境,路旁還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種樹木,茂密如蔭。

漢長安城內的宮殿、貴族宅第、官署和宗廟等建築約佔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二。宮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和明光宮等。貴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宮的北闕一帶,稱作「北闕甲第」。居民區分布在城北,由縱橫交錯的街道劃分為160個「閭里」。著名的「長安九市」則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由橫門大街相隔,分成東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東市是商賈雲集之地,西市則密布著各種手工業作坊。

據考證,漢長安城的布局和形制與《周禮·考工記》基本相符。它一改戰國時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區、工商業區和宮殿區集中在一座城市裡,後世的都城都沿用了這一體系。

宮殿
長樂宮在漢長安城的南隅,又稱東宮,是由秦興樂宮改建而成的。漢朝初年,劉邦從櫟陽城徙居此宮,受理朝政。惠帝以後改為太後的居所,西漢末年毀於兵火。宮殿平面為不規則的方形,周圍築牆,周長1萬余米,面積6平方公里左右。宮內主要有前殿、臨華殿、長信宮、長秋殿、永壽殿、神仙殿、永昌殿和鍾室等14座建築。宮牆四面各有一門,東門和西門外有闕。

未央宮在城的西南隅,又稱西宮,為皇帝朝會之所。西漢、王莽、東漢獻帝、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各朝代的皇帝都曾在此處理朝政,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宮殿之一。隋唐時期,未央宮被劃入唐長安城的禁苑。唐武宗時重修了宮殿,因此現存遺跡有很多是那時遺留下來的。

未央宮的平面接近正方形,四面築圍牆,東西長2150米,南北寬2250米,面積約5平方公里。宮城四面各闢一門,在東門和北門外立闕。宮內有40多座建築。其中最高大的是前殿,居全宮正中,台基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00米,最高處達15米,是利用丘陵建造的。其他建築還有溫室、凌室、織室、曝室、天祿閣、石渠閣、宣室殿、麒麟殿、椒房殿、金華殿、承明殿、高門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朝陽殿、柏梁台以及魚池、酒池等。各殿之間都有「復道」相通,以備緩急。

在長樂和未央二宮之間有一座武庫,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2米,四周築牆。牆內有七個倉庫,每庫分為四個庫房。房中原有排列整齊的兵器木架,現已朽壞。武庫建於漢高祖八年(前199年),系丞相蕭何營建,是當時全國的武器製造和貯藏中心,具有極重要的地位,西漢末年被焚毀。

城中另外三座宮殿都是後妃們居住的宮室。桂宮位於未央宮北,靠近西牆,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明光宮在長樂宮北,具體位置范圍不明。其正殿遺址被後世的多種建築疊壓,因此泛稱為樓閣台。北宮位於未央宮以北,具體位置亦不明。據記載,各宮殿之間都架設飛閣和地面復道相連,彼此往來,外人不能看見。近年來在宮城內外進行的各種考古活動中,出土了大量建築材料、鐵器、銅器、石器、瓦當、骨簽和貨幣等,具有極高的史料參考價值。

城郊
上林苑是一組巨大的宮廷御苑群,位於長安城西,秦代時即已有,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大事擴充和改建後,有離宮別館數十處,周長達100多公里。據《漢舊儀》和司馬相如《上林賦》的記載,苑內豢養百獸,「長安八水」也盡在其中。此外還有訓練水軍的昆明池,種植蔬菜的溫室,鑄錢場所「上林三官」等各種機構。東漢時,上林苑被廢棄。

上林苑最主要的建築是建章宮,與未央宮隔衢相望,有飛閣相連。因為不受城牆的限制,所以宮城規模特別龐大,豪華程度也更甚於未央宮。宮牆周長10餘公里,南面開正門閶闔門,門內有別鳳闕。北門和東門外也分別有闕,名北闕和鳳闕,後者的遺跡至今尚存。宮城由36座殿宇組成,號稱「千門萬戶」。主要建築有前殿、駘盪宮、馺娑宮、枍詣宮、天梁宮、承光殿、奇華殿、鼓簧宮、廣中殿、函德殿、神明台和井干樓等。此外,宮域北部還有太液池,池中起高台,並有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島。西漢末年,王莽為建造宗廟,拆毀了此宮以及附近宮室多處。

漢武帝為訓練水軍,在上林苑內開鑿了昆明池。目前其遺跡是一片窪地,面積10餘平方公里。池中有一高地是當時的島嶼,應為豫章館之所在。東西兩岸有牽牛、織女石像,高3米多,至今保存完好。池畔還有多處建築物的基址,可能是宣曲宮、白楊宮、細柳宮等的遺址。

王莽執政時,將長安改名為常安,並在城南郊按儒家傳統的禮制觀念和漢代流行的陰陽五行學說興建了辟雍、靈台、泰一和九廟等禮制建築。目前能明確辨認的是辟雍和九廟的遺址。辟雍的平面外圓內方,中為一圓形夯土台,上有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其周圍是邊長235米的夯土圍牆,四周辟門,牆外還有直徑360米的圓形圜水溝。九廟遺址有12處基址,其中11處被一堵邊長1400米的方形圍牆包圍,另一處在南牆的外側中部。所有基址的形制相同,中央為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四周是方形圍牆,牆上四面辟門。

漢長安城周圍尤其是北牆附近分布著不少制陶、鑄錢和冶煉的作坊。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94年發現的上林苑兆倫鑄錢遺址,也就是西漢時的國家造幣中心「上林三官」。其遺址位於今陝西省戶縣大王鎮南兆倫村,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600米,面積達90萬平方米。遺址的南部多瓦礫,其北有坩堝殘塊、銅渣、灰堆等堆積。遺址中北部有許多鑄錢殘范坑和廢棄錢范堆積,其中還出土有陶拍、定位銷、青銅工具等文物。據文獻記載,「五銖錢」即誕生於此。

2. 西安哪裡有從先秦但漢朝的遺址,要能看到原有的建築文物等

在劉邦的長陵對面就是秦朝的阿房宮。劉邦的陵墓用的材料基本從那裡取得。你去看,運氣好可以撿到瓦當什麼的。地面建築2000年了,哪裡還會有。

3. 西安四大遺址都哪四個

西安的四大遺址公園有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大明宮遺址公園、漢長安城遺址公園、漢陽陵遺址公園。

4. 最近西安發掘的西漢古墓具體在哪裡

最近西安發掘的西漢古墓在【西安市南郊的鳳棲原】。
墓主人是【西漢的重臣、曾官拜尚書令、光祿大夫的張安世和夫人】。
張安世是張湯之子。性謹慎,以父蔭任為郎。漢武帝時,因其記憶力強,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漢昭帝即位,拜右將軍,以輔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後,他與大將軍霍光謀立宣帝有功,拜為大司馬。他為官廉潔,曾舉薦一人,其人來謝,他以為舉賢達能,乃是公事,豈能私謝,於是與之絕交。他生活簡朴,雖食邑萬戶,仍身穿布衣,夫人親自紡織。元康四年(前62)春,因病上書告老還鄉,漢宣帝不舍。他勉強視事至秋而卒。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

5. 西安有哪些名勝古跡

一、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

二、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三、豐鎬遺址

豐京和鎬京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豐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布局整齊的城市,開創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寬暢、宏偉的先河,建構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總規制,成為後來城市總體布局的典範。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周禮的誕生地。

四、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是現存規模宏大、遺跡豐富、格局完整的古代帝國都城遺址。城址區面積36平方公里。漢長安城是西漢時期的都城,曾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

五、唐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是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稱為「東內」。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

6. 西安有名的文化遺址有哪些

西安有名的文化遺址:
1、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的陵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驪山北麓。2、大雁塔,大雁塔是為了保存當年玄奘法師帶回的佛經而修建的,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部地區。3、大明宮。大明宮是當初唐朝時期修建的宮殿。4、半坡遺址,這是人類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之一。5、大唐芙蓉園。
希望解決了你的問題,望採納。

7. 陝西漢城在哪

摘要 漢城簡介:街道漢城街道在西安市北郊,未央區中部,離市中心4公里。含8個社區、33個村。西(安)銅(川)公路沿東北側通過。古跡有西漢長安城遺址、明光宮和長樂宮遺址、敦煌寺等。

8. 西安有沒有漢代的景點急!!!

漢陽陵、長陵、霸陵、陽陵、漢長城遺址

9. 漢長安城有哪些建築遺址

漢長安城主要有城牆、長樂宮、未央宮前殿遺址、椒房殿遺址、官署遺址、少府遺址、天祿閣遺址、石渠閣遺址、武庫遺址、桂宮鴻寧殿遺址、羅寨遺址、樊寨遺址、講武殿遺址、樓閣遺址、未央宮夯台遺址等。

漢長安城的城牆均為版築土牆,牆高8米,牆基寬16米。東城牆長5.9千米,南牆長6.25千米,西牆長4.55千米,北牆長5.95千米,共有12個城門。城內分為9個坊市,街道寬闊平整,規劃整齊。

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宮殿群。長樂宮位於城的東南部,由一系列建築構成,整座宮室規模很大,宮內的主要建築是長樂宮前殿。

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部。僅長樂、未央兩宮就佔去漢長安城內一半面積。西漢諸帝僅劉邦常居長樂宮,從惠帝開始直到平帝,以後歷朝皇帝均常居未央宮,而將長樂宮作為太後的寢宮。未央宮的主體建築也是前殿,其規模與長樂宮前殿大體相當,是皇帝朝會諸侯群臣的場所。

建章宮在西城外的上林苑,佔地也十分廣闊,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另一所重要建築為長信宮,位於長安城內東南隅,是皇太後在長樂宮中的常住殿宇。

古代地理書籍《三輔黃圖》中說:「長信宮,漢太後常居之。」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內有庫房基址7處,發現了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因城牆建於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牆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牆南部和南牆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因此也稱為「斗城」。全城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

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漢長安城內的街道布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說法,據《長安志》記載:長安城中的8條大街,分別是華陽街、香室街、章台街、夕陰街、尚冠街、太常街、藁街和前街。安門、清明門、宣平門、洛城門、廚城門、橫門、雍門、直城門等8個城門的8條城外大道,加上章城門外便門橋大道,構成古代文獻上所說的「長安九陌」。

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中有大量建築材料、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這些都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據文獻記載,漢長安城的一般居民區共劃分為160個里,但流傳下來的里名總共只有十幾個。在長安城北面的橫門東西兩側,設有九個市進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門外也設有市,城南還有專門交易書籍的「槐市」。南郊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各有一小水溝圍繞。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

10. 西安漢朝的名勝古跡

西安經典景點分類:

1、東線:
兵馬俑、華清池、驪山、兵諫亭、秦陵
游覽用時一天
2、西線:
乾陵、法門寺、漢陽陵、永壽公主墓等
游覽用時一天
3、華山自成一線游覽用時1--2天
4、市內:
大小雁塔、省博、曲江遺址、大唐芙蓉園、鍾鼓樓、明城牆。碑林、書院門、
半坡遺址、回民街、城隍廟、八路軍辦事處、張學良公館,大明宮遺址公園等
游覽用時一般2天

閱讀全文

與西安漢文化遺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