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你好。截至到2015年5月底,無錫市有1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梁祝傳說、吳歌、無錫道教音樂、錫劇、無錫留青竹刻、惠山泥人、無錫精微綉、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致和堂膏滋葯製作技藝、宜興均陶製作技藝、泰伯廟會。
㈡ 鼻煙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鼻煙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鼻煙壺指的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
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常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在世界上,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其中鼻煙壺以其精巧卓絕的製作技術,被稱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鼻煙壺為盛裝鼻煙之容器,鼻煙系一種煙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後,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葯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煙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煙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標志之一。
㈢ 手拉壺是一種什麼壺手拉壺技術該如何學有何特色
潮州楓溪是手拉坯朱泥壺的發祥地,而製作手拉壺一直是祖傳技藝,各家有各家的泥料配方及製作手法,從不外傳。這不管是在宜興還是潮州,都是通用的。所以外界所說的「泥料透氣性差」,其實只是一些雜家所做,或偷工減料,或敷衍對待,自然不可以和那些百年老字型大小所制的精品手拉壺媲美。
潮州手拉壺大多採用朱泥,其本身也屬紫砂的一種。好茶者認為,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紫砂壺因其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紫砂茶壺使用越久,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
潮州手拉朱泥壺入選第三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潮州手拉壺再升級,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潮州手拉朱泥壺還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朱泥壺製作隊伍,潮州手拉朱泥壺也在紫砂市場圈中得到肯定和喜好,相信潮州手拉壺能夠走得更穩更好。
㈣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等等。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指是沒有具體實物,比如兵馬俑、長城、洞庭湖這些都是實物,由實物產生的歷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文化,就是物質文化。這個物件官方稱呼,就是文物。而非物質文化,並沒有一件聞名海外或者國內的文物。
有以下分類:
民間文學 民間音樂 民間舞蹈 傳統戲劇 曲藝雜技與競技 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葯 民俗。同樣是只有中國有,或者具備獨特的中國風格,但是歷史上又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或者物件,都叫非物質文化遺產。
㈤ 非遺包含哪些啊,是類似於崑曲、皮影這些嗎
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1.口頭傳統和表述; 2.表演藝術; 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它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
㈥ 非遺項目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崑曲。
一、緙絲簡介: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傳統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
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㈦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摘要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
㈧ 無錫非遺文化有哪些
無錫非遺文化有:惠山泥人、紫砂器(壺)、無錫留青竹刻、無錫精微綉、錫劇等。
1、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是無錫三大特產之一,手捏泥人,構思巧妙,做工精細,郭沫若先生曾贊曰:「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惠山泥人代表作品是「大阿福」。2006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紫砂器(壺)
宜興紫砂器(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故得名。2005年5月,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無錫留青竹刻
無錫竹刻作品精細、古樸、清雅、秀麗,富有裝飾性,品種有老臂擱、書鎮、扇骨、書聯、掛屏等。2008年6月,無錫留青竹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4、無錫精微綉
錫綉,是江蘇刺綉藝術之一。無錫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綉服飾。明清時期,錫綉繁榮,無錫家家有綉棚。它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卷幅微小、構思巧妙、綉技精湛。2008年6月,錫綉被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5、錫劇
錫劇是由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傳統戲曲劇劇種之一。主要表現形式有山歌小調、彈詞、宣卷、花鼓灘簧等。2008年6月,錫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