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帶給我們什麼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與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眾所周知,我們周圍的事物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化學元素組成的,包括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許多元素。化學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食鹽是怎麼來的吧?現代人類經過對化學的研究,食鹽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過去,人們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常常做菜沒有鹽或者鹽中缺碘,導致了「大脖子病」等等。
日常生活中,化學還給人類帶來許多方便,洗衣粉和肥皂是家用去污的好產品,啤酒是人們喜歡的飲料,蒸饅頭時放些蘇打,饅頭蒸得又大又白又好吃,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
化學與醫學也密切相關,供氧器就是利用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來制氧,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我就是其中一個。人們還應用科學的方法製造生理鹽水,減輕病人的痛苦。近代,人類發明了許多新葯品,攻克了不治之症,如青黴素等。但是,癌症和艾滋病仍令醫生們束手無策,這兩個重大難題,相信我們未來的接班人一定能夠解決的。
在一些重大的科學領域里,化學的作用也不小,火箭發射所需燃料,就是利用了氫氧燃燒得水的原理。可是殘酷的人類又把化學帶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毫無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學試驗。現代人類已採取了措施,比如禁止使用核武器。
化學給人類生活帶來了變化,有利也有弊,汽車尾氣排放,造成大氣污染,酸雨在警告我們,臭氧層空洞威脅著我們,環保成了化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一重大問題。
對於我們這一代擔負的任務,只有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改善人類生活,或許將來,化學的益處更多些。弊處少一些。
在食方面,化學同樣重要。用純鹼發面制饅頭,松軟可口。各種飲用酒,經糧食等原料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製得。檳榔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食物,在食用前,檳榔必須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塊。到一定時間後,才可食用。
由於有了化學,我們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裝飾。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塗在 上干後成潔白堅硬的碳酸鈣,覆蓋了泥土的黃色,房子才顯得整潔明亮。化學煉出鋼鐵,我們才有鐵製品使用。化學加工石油,我們才能用上輕便的塑料。化學鍛燒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磚表面。
化學反應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駛的動力。沒有燃料的燃燒放出熱量,車輛根本無法開動。化學能是它們得以行動的最原始的能量來源,即使用了電做動力,也不能忘記化學能偉大的貢獻。在現在,化學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對人們出行起重大作用。
化學無時不在人們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洗滌劑是含磷的化合物,廣泛應用於人們清洗器具、紡織、造紙、農葯等部門。用磺鐵礦燃燒制硫酸,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王水」檢驗金子是否純。用酸洗去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膠做粘合劑。用氫氟酸雕畫玻璃。用泡沫滅火器滅火。用二氧化碳加壓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蘇打做可口的餅干。用腐蝕性葯品清除管道阻塞。生活中,化學的頻繁使用不是舉例能舉完的,它已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化學本身是一面魔術鏡,將一百多種元素巧妙地結合,組成神奇美麗的世界。它使碳這一元素形成了美麗高貴的金剛石和柔軟廉價的石墨兩種天壤之別的形態,跟人們開了玩笑。人們將在他的一個個玩笑中不斷摸索進步。而我們的生活也將隨著它的進步而進入美好的未來。
生活豐富多彩,在不經意之中,人們經常遇見一些化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但人們很少注意到其中的微妙與有趣。
大家對「咸魚」一定不陌生。可為什麼魚加上點鹽就可長期放置,而不腐蝕、變質呢?其中的關鍵是食鹽。食物腐敗的原因是由於微生物細菌的作用。只要控制生物細菌的生長,就能防止食物腐敗。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是電解質,它的飽和溶液滲透壓大於非電解質溶液(微生物細菌中的細胞中蛋白質溶液)的滲透壓。當滲透壓大的溶液和滲透壓小的溶液間隔以半透膜(如細胞膜)隔開時則溶劑分子將從滲透壓小的一方滲透到滲透壓大的一方。即在食鹽溶液存在下,微生物細菌細胞中的水分子將不斷進入食鹽溶液中去,導致細胞乾枯致死,而起到防腐的作用。氯化鈉不僅創造了「 死海不死」的特例,而且在防腐領域也有良好的表現。
水乃生命的源泉,水的硬度高低跟人體健康關系極大。高硬度水中的Ca2+、Mg2+能跟SO42-結合,使水產生苦澀味,還會使人的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暫時性的腰脹、排氣多、腹瀉等現象,這就是「水土不服」的秘密。
了解化學,懂得生活,同時也可避免「大降橫病」。
1938年3月14日,比利時的哈塞爾特城處在零下15℃的嚴寒中,橫跨在阿爾伯運河上的一座雄偉壯麗的鋼橋,突然間發生巨響,不到幾分外鍾即折成幾段,墜入河中。此事故的肇事者是鋼鐵中的磷。磷是鋼的有害元素之一,能使鋼產生冷脆性,使鋼在常溫下軋制和加工時容易斷裂,盡管它能提高鋼的硬度,但顯著降低了鋼的塑性和韌性。可見,生活中了解化學是必要的。
生活的方式不斷變化,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不斷增多。請經常關注身邊,關注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要問化學與生活有什麼關系?我要說:高品質的生活少不了化學。怎麼,你不信,那就陪你到王太太家走一趟吧!
碰巧,王太太正在廚房煮飯。只見王太太擰開液化氣開關,不到10分鍾,一盤可口的炒白菜就煮好了,這盤鮮美的菜中加入含碘的食鹽,不僅味美,而且有保健防病的功能呢!又炒了一盤三層肉之後,王太太做起了饅頭,這時酵母可派上了用場,你瞧,一個個饅頭經過發酵之後,吃起來特別松軟。不一會兒,王叔叔來吃饅頭了,真奇怪,王叔叔戴著眼鏡,櫥房裡這么霧氣騰騰的,鏡片怎麼不見模糊?原來,他用了含羧甲基纖維的防霧劑,使原本鏡片的疏水表面變成了親水表面,這樣就不易凝起水珠了。唉呀!王太太今天做得饅頭還剩下幾個,留著會不會壞呢?沒關系,王太太自有妙招,她用小蘇打和36度的白蠟制二氧化碳,並將二氧化碳和饅頭一起裝進一個瓶子里。這樣經過二氧化碳處理的饅頭放上1~3天,仍然保持清香不變質。飯吃完後,該洗碗了,可是剛才盛三層肉的那個盤子油膩膩的,不好洗啊!這對王太太來說可是家常便飯了,只要用加鹼的熱水洗,就能很好地洗去油污。洗完碗筷,王太太又在干什麼呢?原來她正在用消毒櫃給碗筷消毒呢!這種消毒櫃是根據氧氣在高壓放電時生成的是臭氧來製造的。臭氧是一和種強氧化劑,能有效地殺死細菌,防止細菌繁殖再生,從而保障了人們的健康。
B. 作文《化學使生活更美好》
化學農葯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就把「初級農產品源頭污染仍然較重」列為「食品安全四大問題」之首。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公布的調查報道表明,殘留農葯在人體內長期蓄積滯留會引起慢性中毒,以至誘發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大量增加及約七成以上的惡性腫瘤,都與食用農葯殘留蔬菜有直接關系。甚至通過胚胎和人乳傳給下一代,殃及子孫後代的健康。 我國衛生專家胡銀安與美國普託大學專家合作研究發現:利用從菠蘿、木瓜等水果中提取的食品級原料——生物酶的活性可以安全、高效、強力、深層破壞水果蔬菜殘留農葯的結構使其脫落降解,解毒深度超過果菜表皮4mm,讓水果蔬菜內外的農葯殘留盪然不存!並且對病毒、病菌和各種污垢均有極佳的去除功效,屬綠色解毒產品,不存在任何二次污染。 所研製的新一代純天然高科技生物解毒產品——好夫人果菜解毒靈,據國家衛生部檢測,對清除各種有害成份,有效率高達99.06%,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頒發《發明專利證書》(ZL00117746.X)、英國倫敦國際專利技術成果金質獎(C11D7/42),達到世界領先平。產品已通過國家衛生監督部食品衛生檢驗所檢測,並由中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被譽為「 激素的剋星、農葯的天敵」
C. 英語作文學習有機化學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學習有機化學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有機化學在環境科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有機化學給人類創造和維持了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不僅在農作物改良、醫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隨著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在治理污染、環境生物監測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然而,人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有機化學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污染,不得不注意:
1)農業生產中,為了增產人們使用化肥。農葯,這些物質都是有機合成物質,對我們環境及人類健康都造成嚴重影響。
2)室內環境中,有機化學在室內環境的影響,就是人們在室內裝修的裝飾材料的影響。人們忽略了一些新穎的建築材料含有的有害成分釋放出來會給室內環境能夠造成污染。
3)自然環境中,汽車尾氣的排放,汽車燃油是從石油的分餾、裂化等方式中得到的,正式有機化學的生產,有許多副產物,這些副產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破壞,因此,要控制化學副產物的產生,達到合理排放。
3、雖然傳統有機化學影響了生態環境,但是也可以改善生態環境。例如:今天使用的煤為轉化為清潔燃料,以減少在燃煤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達到排放標准,甚至達到零排放污染。這種手段就是利用化學原理,將煤中的元素原子100%轉化成為人類有益的有機產物。在環境保護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因此,開發綠色有機物對有機化學是一大挑戰,有機化學就要擔當起治理或減輕環境污染的重任。
有機化學在環境科學中具體應用措施:
1、充分調查,選擇適宜的有機化學類型。
我國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中,經濟和社會危害,發展得到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國語重視經濟的發展,工業進程的加快,沒有重視到化工業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環境污染的污染源飛速增多,例如原有泄漏、燃煤煙塵、酸雨、汽車尾氣、溫室效應、有機氯農葯、環境致癌物、霧霾、煙霾等。因此,在運用有機化學時,首要的任務就是對環境所存在的污染源進行准確識別。通過取樣調查分析,明確污染源的類型和數量,指定準確的方案驚喜化學物質投放。做好對環境工程的調查,按要求選型可以應用的有機化學,這樣,就可以規避污染源種類帶來的危害,使化學制劑更具有針對性。
2、建立實驗項目,准確把握有機化學的應用時效。
有機化學在環境工程的應用上,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量。有機化學在不同的環境治理上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和局限性。環境科學問題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環境科學人員堅持動態觀察的工作方法。根據各地區污染情況的差異,環境科學部門要監理實驗機制,通過對有機化學的認識了解,採用實驗的方式進行實驗組合,在實驗中得出有效的結論。有機化學在環保上的應用需要更加謹慎,以有利於與環境維護為基礎標准。
3、發展綠色化學,保障環保效果明顯。
從環境工程工業發展來看,綠色化學是有機化學應用於環保的進步。綠色化學採用綠色技術,旨在提高廢物的利用率,降低廢物的數量和毒性。綠色化學是化工革命性的變化,能夠繼續推進綠色能源工業,綠色農業的發展。有機化學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從技術角度和專業化角度進行分析,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通過結論推廣產生良好的環境治理效應。
D. 關於一篇化學的作文600字左右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聽到化學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是物質與物質的復雜反應?還是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學試劑?或者是密密麻麻的元素周期表?其實,化學不僅僅是這些遙遠的事物,它就在我們身邊。
在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化學的身影。鋼鐵的生銹,食物的消化,酸奶的發酵……這些都滲透著化學的奧秘。化學是如此普通,但又是如此千變萬化,我們必須要好好學習它才能夠探索出化學深處的奧秘。
化學使我們更好的認識生活。一些很平常的生活現象,我們都能應用化學原理解釋他們,使我們可以科學的了解世界。比如:綠色植物為什麼有著凈化空氣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這是一個非常普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化學反應,也可以利用它來說明化學對我們人類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可以利用化學來改善我們的生活。一些對我們不利的化學反應,我們可以應用化學原理盡量防止它們的發生,而對我們有利的反應,可以提高其發生的速率。化學還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比如空調就是一個吸熱反應的具體應用,可以利用它來降低空氣的溫度,在炎炎夏日,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化學是這樣有用的一門學科,它吸引著我們去學習它,研究它,探索它,應用它。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細心體會,一定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E. 化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
1,各種化學塗料的出現,豐富了疾病的種類,有利於中國人口的控制
2,化學農葯的大量使用促進了節食運動的興起,有利於控制肥胖
3,化學課程的出現,學生們就要為了化學買輔導書,上網路查,為中國的印刷業跟網路事業增添了GDP增長點
F.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1)幫助人們科學地認識物質及其變化,擺脫愚昧與無知,抵制迷信和偽科學,提高科學素養;
(2)有助於人類認識自然,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有助於促進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G. 學習化學的好處作文
化學的化字,其實很形象:化合,轉化,等等。
手握著一支圓珠筆,筆上的彩色是化學染料。
如何把它凝固在筆管上?需要黏膠,又是化學。
筆管是塑料的,也是化學。
裡面的油墨的成分如何?顏色如何?還是化學。
寫在紙上之後,等上幾分鍾才能夠使得牢固地長到紙上、揮發掉油脂?都是化學。
一句話,我們身邊的一切都離不開化學。
化學學科,與其它學科一樣,都是我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
我國現代化學家 侯德榜先生,一生研究化學,發明了【侯氏制鹼法】,對全世界有極大影響。是我們華人的驕傲!
對於理科,尤其是對於化學感興趣的同學們,應該立志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我國的化學領域,讓青春在這個領域燃放出絢麗多彩的光芒,為我國能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奮斗終生。
H. 學習數學化學的收獲的作文
課前預習就像是經歷了一場奇妙的旅行。在旅行開始我有些擔心有些猶豫,對接下來要面對的未知世界感到擔心。但是,未知的事物總是給人無盡的吸引力。我下定決心,要像一個勇士一樣憑借自己的智慧與毅力完成冒險。在預習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是我保持耐心,保持冷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收獲了好多有趣的知識,體驗到了數學給我帶來的樂趣。跟被動的學習不一樣,主動探索得來的知識不僅使我印象更深刻而且還能培養我的自學能力。我想,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自學能力將是我最重要的一筆財富。預習給我帶來了很多,提高了我的能力也提升了我的素質,是我更有自信的面對以後的學習。同時,預習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我把這些問題記下來,等到學校以後跟老師同學探討,相信那將是很有趣的一件事。預習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使我保持一顆謙虛上進的心。總之預習的好處數不勝數,我一定要堅持課前預習這個好習慣。
萬丈高樓從底起,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他的基礎是很扎實的。尤其學習化學,對基礎的要求更加嚴格,因為考試大部分呢是考查對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何打好化學基礎呢?
一、課前預習。每天抽幾分鍾時間預習明天上課的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對難以理解的地方做個標記,上課時認真聽講這部分的內容,大大提高了聽課的效率。
二、充分利用課堂。強調積極與主動,腦筋要時刻保持高強度運轉,緊跟老師的講課思路,邊理解吸收邊進行記憶,這對知識的初步掌握十分重要。同時做些必要的筆記,老師的板書不必照抄,相反老師所說的有時卻十分重要,例如一些解題技巧或總結性的內容,稍縱即逝,不經下反而是種損失。總之,做筆記的原則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經理解後用自己的話記下。因為自己理解後所寫出來的東西印象最深刻,最不易忘掉。建議筆記做在書本上,復習課本內容同時可以回顧筆記,一舉兩得。
三、課後多做習題。要想化學好必須多做題。化學是一門規律性很強的學科,盡管考試題型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考來考去無非是課本上那些規律。因此要多做題,各種類型的題都要接觸,摸透其中的命題意圖和規律,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考起試來自然得心應手。同時化學考試靠的是平時積累的過程,多做練習可以培養做題的手感,可以積累更多解題技巧。但是必須強調一點,要充分利用題目,不能為單純做題而做題。很多同學講求數量卻不講求質量。做出答案後與參考答案一對照,然後就扔一邊了,這里很浪費資源的。當你做出一條題目時,應該分析這條題為什麼這樣做?它是從哪個角度入手的?題干中哪些信息點可以作為突破口?它的解法有何巧妙的地方?如果做錯了,自己解題思路錯在哪一步?解這類型以後應該注意哪些地方等等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樣你就把這條題吃透了,題目才算被充分利用。像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你不但會熟悉各種題型,掌握各種解題竅門與技巧,而且最重要的是解題思路的敏捷性和周密性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久而久之將會達到一種這樣的狀態:見到題目就知道它想考什麼,應該用什麼方法解題,甚至一眼可以看出答案。前提當然是積累大量的題目。也許你會說每一道題都這樣子積累哪有這么多時間?不錯,一開始是要佔用些時間,但到習慣以後只需數分鍾甚至幾十秒便可完成這個思維分析的積累過程。建議用個本子積累這些解題技巧和做題的感受。做題必須要有感悟,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能做到以上三點可以說對基礎題是沒問題的了,150分的試卷拿130左右沒問題,當然粗心失分另當別論。至於那些壓軸題,難題,有些的確難以用平常思維去理解,它的解法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相當一部分的難題其實不難,它只不過將幾個考點綜合起來,或者幾種解題思路糅合起來,實際分解開來還是中等題、基礎題,所以挑戰高分,拿下難題的關鍵還是在於打好基礎。解題靈感只會光顧基礎好的同學。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總結。主要反映在對待考試的問題上。試卷發回來後,除了聽老師評講以外,還應好好進行如下總結。第一,分析失分的原因。這次考試哪些是因為粗心丟分的,哪些是真正不會做的,應該區別對待。粗心失分的題目應該分析自己為什麼會粗心,這類題目的迷惑性在哪裡,以便爭取以後不再栽在這類陷阱上。對於不會做的,就要像平時積累題目一樣去對待。第二,分析自己的弱項。對於這次考試所失的分數,哪些是選擇題的,實驗題的應用題的,或是鹼金屬的,鹵素的,鹵代烴的等作個統計。以便發現自己弱項的章節內容和類型題,通過多次考試的統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好,有利於進行針對性的、專項的復習,也有利於高三復習最後階段的查漏補缺。要記住,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分,而是盡量避免失分,這樣的心態才能更好地總結每次考試,爭取下次少失些分,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關於高三化學復習的計劃和進度,我認為跟著老師走可以了,畢竟老師有經驗,而且學校進度裡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容易接受。
關於資料方面,用學校的已經足夠,再加上老師會另外印發各種補充資料,絕對夠的。
關於作息制度方面,主要有兩點:第一,中午要午睡晚上不要開夜車,第二,文理科交叉復習有利於緩解大腦疲勞,提高效率。
最後關於看電視,有一個節目對拓展課外化學知識是有幫助的,那是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學》,有時間可以看一下。
I. 化學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化學向其他學科的滲透趨勢在21世紀將會更加明顯。更多的化學工作者會投身到研究生命,研究材料的隊伍中去,並在化學與生物學、化學與材料的交叉領域大有作為。化學必將為解決基因組工程、蛋白質組工程中的問題以及理解大腦的功能和記憶的本質等重大科學問題做出巨大的貢獻。
化學的發展已經、並將會進一步帶動和促進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同時其他學科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會反過來推動化學本身的不斷前進。從微觀看,化學家已經能夠研究單分子中的電子過程與能量轉移過程,從宏觀看,化學家能探討分子間的作用力和電子的運動。化學家不但能夠描述慢過程,亦能跟蹤超快過程,而這些研究將有助化學家在更深層次揭示物質的性質及物質變化的規律。化學家還不斷地汲取數學、物理學和其他學科中發展的新理論和新方法,非線性理論和混沌理論等將對多元復雜體系的研究產生影響。
化學研究的深入,還將帶動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發展。因為儀器儀表既是一個很大的行業,也是國家發達與否的標志之一。我國過去曾忽視對儀器的研製,導致了分析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經過我國科學界和工業界等的共同努力,2010年我們將看到自己研製、生產的分析及測試儀器,如微型氣相色譜儀、新型毛細管電泳儀、電化學感測器,還可能出現多功能組合儀器、智能型色譜等,我國的儀器儀表工業將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將得益於化學的發展
我國人口在21世紀上半葉將達到16億,保持我國農業的持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艱巨任務。農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是保證全民族的食物安全和提高食物品質;其次是保護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業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化學將在創制高效肥料和高效農葯、特別是與環境友善的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葯,以及開發新型農業生產資料諸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我國化學家還將在克服和治理土地荒漠化、乾旱及鹽鹼地等農業生態系統問題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科學家利用各種最先進的手段,有望揭示光合系統高效吸能、傳能和轉能的分子機理及調控,建立反應中心能量轉化的動力學模型和能量高效傳遞的理論模型,從而達到高效利用光能為農業增產服務的目的。
21世紀化學將在控制人口數量,克服疾病和提高人的生存質量等人口與健康諸方面進一步發揮重大作用。未來的10年中,化學工作者將會發現和創造更安全和高效的避孕葯具。在攻克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的心腦血管病、腫瘤、高血脂和糖尿病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進展中,化學工作者將不斷創制包括基因療法在內的新葯物和新方法。此外,由於人口高速老齡化,老年病在21世紀初會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生存質量的主要問題之一。化學將會在揭示老年病機理、開發和創制診斷和治療老年性疾病葯物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方面做出貢獻。相信在21世紀初,我國化學家和葯物化學家在針對腫瘤和神經系統等重要疾病的創新葯物研究中,能發現和優化數個新葯候選化合物,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產業。中醫葯是我國的寶貴遺產,化學研究將在揭示中醫葯的有效成分、揭示多組分葯物的協同作用機理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從而加速中醫葯走向世界,實現產業化,成為我國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在化學的支撐下,我國的國民經濟將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化學將會在解決能源這一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方面做出貢獻。目前我國的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使能源開發利用面臨需求增大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而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是我國亟待克服的重要問題。發展新能源及其儲能材料在受到化學家重視的同時,也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科學研究和產業化研究正相伴而行。我國化學家可望在未來幾年裡創制和開發出多種新型催化劑,使我國的煤、天然氣和煤層氣的綜合優化利用取得優異成績,從而減緩我國的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的壓力。21世紀我國核能利用將進一步發展,而化學研究涉及到核能生產的各個方面,化學工作者必將為核能的安全利用做出應有的貢獻。此外,化學家在大規模、大功率的光電轉換材料方面的探索研究將導致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化學家從事的新燃料電池的催化劑、新電池的研究可能在21世紀初出現突破,電動汽車將向實用化邁出一大步,這將改變人類能源消費的方式,同時提高人類生態環境的質量。
展望21世紀我國的材料科學與工業的發展,化學必將發揮關鍵作用。首先,化學將不斷提高基礎材料如鋼鐵、水泥和通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的質量與性能;其次,化學工作者將創造各類新材料,如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和航天航空材料等,化學工作者將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在原子、分子及分子鏈尺度上對材料組織結構進行設計、控制及製造。特別要指出的是,晶體材料的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是我國化學發展的一個重要且富有成效的領域,在21世紀它將會有更大的發展,一些有價值的具有新功能的晶體和大尺寸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重要激光晶體、閃爍晶體及鐵電陶瓷晶體研究將達到實用和開發水平。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稀土資源大國,總儲量佔世界的80%,產量佔世界的70%,然而其中一大半是以資源或初級產品方式出口國外,這種局面在未來的幾年中將轉變,我國化學家在2010年前將在稀土分離理論和高純稀土分離、新型稀土磁學材料、發光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明確應用前景和獨創性的基礎研究成果和具有自主產權的重大關鍵技術,使我國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在世紀之交,展望未來10年化學事業的發展和化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我們充滿信心,亦倍感興奮。化學是無限的,化學是至關重要的,它將幫助我們解決21世紀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化學將迎來它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