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淄博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發展旅遊業的豐富資源條件。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淄博旅遊業的資源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發揮,並形成了"一個中心、五條環線"的旅遊發展新格局。淄博的旅遊資源豐富多彩、特色突出,人文景觀縱覽古今,自然景觀涵蓋全市。東部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首都長達800年之久,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齊文化旅遊區,這里文物古跡浩繁,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已建成的中國古車博物館、東周殉馬坑等蜚聲中外;南部博山和沂源是自然景觀旅遊區,山、水、林、泉、洞天然聲稱,自然資源特別是溶岩資源之豐富在我國北方罕見。中部淄川是聊齋旅遊區,既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居,也有建造獨特新穎的聊齋園。北部桓台、高青是湖泊民俗旅遊區,這里碧水環繞,民風淳樸,一派水鄉景色。西部周村是"古商城"旅遊區,明清時代風格的古商城舊址,被專家譽為展現中國民族商業發展的博物館群。張店是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旅遊接待、餐飲、娛樂、購物、會展中心。 東部臨淄是齊文化旅遊區,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位於濟青高速公路126公里處,它集中了我國古車的研究與考古成果,包括歷代古車馬陳列和後李殉車馬兩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國古車的輝煌歷史和造車技術。齊國歷史博物館位於齊國故城遺址之上,是我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一,通過大量珍貴文物和大量文獻資料、模型、雕塑等展示手段,形象的展示了齊國的產生、發展、興盛和衰亡的歷史。東周殉馬坑是齊景公的殉葬品,600匹戰馬長眠地下,展示了齊國的強盛和貴族的奢華。姜太公祠、管仲墓、晏嬰墓、田齊王陵等一大批旅遊景點構成了齊文化旅遊的豐富內涵。此外,臨淄還是世界足球的發源地 。周村古大街 中部淄川是聊齋旅遊區,"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居保持了蒲松齡當年居住時的原貌,體現了蒲松齡當年在聊齋著書"蕭齋瑟瑟、案冷凝冰"的情景。蒲翁後人依託故居建造的聊齋園內,有獨特新穎的狐仙園,充滿傳奇色彩的石隱園,蒲松齡當年汲水煮茶的"滿井"(現稱柳泉),還有亦仙亦凡的聊齋宮等景點。聊齋園蒲松齡紀念館 南部的博山和沂源是自然景觀旅遊區,山、水、林、泉、洞天然生成,亭、台、榭、瀑點綴其間,情趣盎然。南部山區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溶洞資源之豐富在我國北方罕見。大氣磅礴、瑰麗奇特的開元溶洞被專家譽為"山東第一洞",沂源精美別致、石花資源異常豐富的九天洞被譽為"中國第一石花洞"。原山國家森林公園蒼松翠柏,綠蔭蔽日,景區內的齊長城遺址、石海、孟姜女泉等景點都在秀美浩盪中滲透和張揚著歷史的滄桑和厚重。魯山是山東四大高山之一,植物資源異常豐富,魯山森林公園位於觀雲峰的核心部位,園區內群山聳立、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氣候溫涼,為典型的山嶽風景區,也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樵嶺前風景區木涼亭 西部周村,是悠久文化旅遊區,這里有國家c級景區,由著名的《大染坊》,在2004年,中央電視台有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大染坊》便是記敘了主人公陳六子,在周村大染坊,一步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網上觀看一下。這里有名吃「煮鍋」 可以讓您一飽口福,還有遠近聞名的旱碼頭,在夏天,遊人絡繹不絕。 北部桓台、高青是湖泊民俗旅遊區,這里碧水環繞,民風淳樸,一派北國江南的水鄉景色;西部周村是古商城旅遊區,古商城建築格局錯落有致,門市精巧別致,匾額和招牌豐富多彩而且富有古文化韻味,洋溢著濃厚的古商業氣息;張店是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旅遊接待、餐飲、購物、娛樂中心。 淄博在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正式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淄博主要旅遊景點】:周村古商城 聊齋城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中國古車博物館 馬鞍山風景區 沂源九天洞 魯山森林公園 齊國歷史博物館 開元溶洞 樵嶺前 梓童山 中國陶瓷館 王漁洋紀念館 管仲紀念館 原山泰山行宮 奎盛園 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 桓台馬踏湖 梓童山景區 夢泉生態旅遊區 奎盛公園 姜太公祠 東周殉馬坑 峨庄瀑布群 蒲松齡故居 齊故城遺址 淄博市博物館 泉河頭 姜太公旅遊中心 蒲松齡書館 顏文姜祠 趙執信紀念館(因園) 文峰山公園 萌山 淄川游樂園 沂源溶洞 十笏園 山東理工大學 桐林田旺遺址 稷山洞石墓群 觀狐園 臨淄足球博物館 東周殉馬館 梓橦山 黑鐵山 古月樓博物館 玉黛湖滑雪場 聊齋園 臨淄墓群 漁洋祠 博山溶洞 管仲墓 王士禎故里 北魏造像 碑碣墓誌 趙執信故居 青雲寺 爐神廟 忠勤祠 四世宮保坊 磁村古瓷窯址 昌國故城 逢陵故城 楊寨塔 寨里大張古瓷窯址 辛店乙烯墓地 振衣閣 碧霞元君行宮 匯龍橋 景公殉馬坑 於陵故城 小龐遺址 高陽故城 萊蕪故城 焦裕祿紀念館
Ⅱ 臨淄有什麼文化
淄博市位於山東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區位優勢獨特,南連泰山,北臨黃河,東臨海濱旅遊城市青島、煙台和威海,西接泉城濟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2′至118°31′,北緯35°56′至37°18′。淄博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鐵路貫通,公路縱橫,境內膠濟鐵路、濟(南)青(島)、濱(州)博(山)萊(蕪)高速公路等15條交通干線通往全國各地,距濟南國際機場和青島國際機場分別為70公里和200公里。
東部臨淄是齊文化旅遊區,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位於濟青高速公路126公里處,它集中了我國古車的研究與考古成果,包括歷代古車馬陳列和後李殉車馬兩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國古車的輝煌歷史和造車技術。齊國歷史博物館位於齊國故城遺址之上,是我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一。該館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共分12個展廳,通過300多件珍貴文物和大量文獻資料、模型、雕塑等展示手段,形象的展示了齊國的產生、發展、興盛和衰亡的歷史。東周殉馬坑是齊景公的殉葬品,600匹戰馬長眠地下,展示了齊國的強盛和貴族的奢華。姜太公祠、管仲墓、晏嬰墓、田齊王陵等一大批旅遊景點構成了齊文化旅遊的豐富內涵。中部淄川是聊齋旅遊區,「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居保持了蒲松齡當年居住時的原貌,體現了蒲松齡當年在聊齋著書「蕭齋瑟瑟、案冷凝冰」的情景。蒲翁後人依託故居建造的聊齋園內,有獨特新穎的狐仙園,充滿傳奇色彩的石隱園,蒲松齡當年汲水煮茶的「滿井」(現稱柳泉),還有亦仙亦凡的聊齋宮等景點。
特產|
周村燒餅,王村醋,淄川服裝,博山小吃,張店陶瓷,臨淄齊魯石化的聚氯乙烯!
還有,新華制葯廠的葯,三焦葉,蒲公酒。
Ⅲ 棗庄台兒庄古城好玩嗎
台兒庄古城挺好玩的,景色優美、風景如畫。
台兒庄古城,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繁榮於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稱(清乾隆賜)。
分別對應「九水匯川、台城舊志、土村綠蔭、廟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運河街市、傑閣凌波」等運河古城八景,規劃建設了參將署、泰山行宮、蘭陵書院等29個景點。將北方大院、魯南民居、徽派建築、水鄉建築、閩南建築、歐式建築、宗教建築、客家建築等八大建築風格有機結合。
建設以徽派建築風格為主的繁榮街,以歐式建築為主的丁字街,以水鄉建築為主的水街、水巷,以晉商民居為主的關帝廟景區。
Ⅳ 聊城現在有什麼好玩的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
光岳樓
光岳樓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古城中央。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位於聊城東關雙街南首,建於清乾隆八年(1734年),原是山西、陝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
萬畝梨園(8張)
曹植墓
曹植墓位於中國北部山東省東阿縣城南20千米處的魚山西麓。
武訓祠
位於冠縣市柳林鎮。主要建築有武訓祠和武訓墓。始建於1903年。1937年,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撥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
景陽岡
位於陽谷縣城東16千米張秋鎮境內。傳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也是龍山文化城遺址所在地。2001年,景陽岡被定為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
獅子樓
獅子樓坐落在陽谷城區大隅首西南角,始建於宋景佑三年,為水滸旅遊線上重要景點。於2003年10月1日對遊客開放的獅子樓旅遊城為位於陽谷縣城中心。節日期間舉行大型的節慶和廟會等活動。
魯西北烈士陵園
聊城市境內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45年。1957年重建。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位於山東聊城東昌湖風景區內。於2004年11月在山東聊城動工建設。該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分為陳列區、收藏區和研究及學術交流區3個功能區域。
海源閣
海源閣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進士楊以增所建,總計藏書22萬。它與江蘇常熟縣翟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藏書樓。
孔繁森紀念館
孔繁森紀念館1995年7月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建館,9月14日正式開館。
Ⅳ 淄博有哪些景點推薦
美麗的牛郎織女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沂源縣東南部的燕崖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省級森林公園、淄博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美好愛情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里。牛郎織女風景區文化底蘊豐厚,景區具有中國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主題的古建築遺址,地貌的特徵逼真顯現了「天上銀河」、「地下沂河」,天上有「牛郎織女星」,地下有「織女洞牛郎宮」,形成「天上銀河、地上沂河」、「在天成像,與地成形」的奇觀,是「牛郎織女傳說」目前在國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處與實地實景相對應的文化遺存。
Ⅵ 青州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青州古城旅遊區
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青州市境內,總攬青州古城、雲門山、博物館三大板塊,是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城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區。
青州古城是國內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大量衙署建築遺存、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條明清古街巷及眾多傳統民居,蔚為大觀。隆盛糕點、金城葯鋪等老字型大小和特色店鋪400多家,青州府傳統名吃100多種,延續著海岱都會的繁華。世界上最早的拉弦樂器——青州挫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回族花毽以及滿族八角鼓等7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述說著青州古城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
青州古城歷史脈絡清晰,城建格局完整,至今完整地保留原貌。漢、回、滿等多個民族、2萬多原住民完整延續著古青州地區的傳統文脈。具有800年歷史的昭德古街,2009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真教寺為全國僅存的三大元代真教寺之一,始建於宋代的萬年橋,歷經千年,保存完好。三賢祠、歸來堂等記錄著范仲淹、富弼、歐陽修、李清照等眾多歷史名人與青州古城的不解之緣。這里,先後走出了800名進士,12名狀元,國內罕見;北魏賈思勰在此著成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齊民要術》;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多處涉及青州古城;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奎星樓、三官廟等上百處古建築凸顯了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建築文化共融共生的青州古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