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一種方法在翻譯文化負載詞語時最適當
http://wenku..com/link?url=hdpJiXXnyAxnU756fR5mqKC3--QObjwZgj97K7iaCSrJyQxxxiBnq 上有詳盡的描述,你可以參考一下。
B. 文學翻譯中文化背景詞有哪些翻譯方法,如何確定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6
C. 文化負載詞與文化意象的區別
文化意象(Culture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EugeneA.,1993年)物象(Physicalimage)與寓意(Conno2tation)是意象(Image)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義的載體,是形成意象的客觀事實;寓意
是物象在一定語言文化環境中的引伸意義。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以具體來表現抽象,以
已知或易知來啟迪未知或難知。」例如,「tomeetone』
sWaterloo」
(遭遇滑鐵盧)是源於19世紀拿破崙在比利時小城滑鐵盧慘敗一事,漢語中「敗走麥城」是指古時三國的蜀國名將關羽被打敗退兵麥城一事,兩個語詞分別來源於不同的歷史事件,但喻義相同,都是指慘遭失敗。因此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依賴著它本身所存在的語言文化環境,文化環境包含的諸多因素,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宗教信仰、審美取向、價值觀念及思維方式等等直接影響譯文准確性和文化性。
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語言表達,基督
教文化的三位一體(thetrinity)確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內涵,人們習慣於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發展過程一分為三,以圖吉利。然而「十三」卻被視為凶數,對其避之惟恐不及,樓房的第13層,常用「12A」代替,飛機、火車、劇院等沒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進行慶典的喜慶活動。在以佛教為主導的傳統宗教文化中,認為雙數是吉利的數字。人們喜歡雙數的偶合意義,追求「好事成雙」,渴望「雙喜臨門」,形容處世有方是「四平八穩」,形容交通便利為「四通八達」,百事順心為「六六大順」,美不可言為「十全十美」。可見宗教文化是構成英漢語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異,就能更准確地表達語詞的文化意義。2.3 歷史文化的差異
歷史文化是特定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澱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歷史發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語詞來體現本民族鮮明的歷史文化色彩。如美國電影WaterlooBridge這一片名原意為「滑鐵盧橋」。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崙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崙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築有關的紀錄片。但看過此片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片。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著許多與之相仿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陝西省藍田縣一年一度的「藍橋相會」等。而「藍橋相會」的傳說與Water2looBridge故事情節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所以
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
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於地城文化差異、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於愛情的電影。再如電影Ghost這一片名如果直譯為「鬼」,觀眾肯定會認為是一部恐怖片,但譯者把它意譯為「人鬼情未了」,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部經典的愛情片。因此這類語詞的翻譯需要了解各民族歷史文化才能使譯文更具文化個性。2.4 習俗人情的差異
語言來源於生活,生活習俗與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語言的表達系統。在我國大人小孩子過生日穿「生日新衣」是天經地義,而在美國英語中「birthdaysuit」則是「一絲不掛」的委婉語。漢語中的「自由戀愛」意為不受父母包辦干涉的自由式戀
愛,而英語中的「freelove」則是「泛愛、濫愛」之意,
指未經合法結婚的自由同居。英語中的「blueroom」實際上是指美國白宮中總統會見至親好友的接待室,而不是「藍色房間」。漢堡包(Hamburger)、蘋果派(applepie)在西方是「用來裹腹的廉價快餐」,多為旅遊者和下層人士所用,而在中國卻成了很受孩子們歡迎的食品。再如,「.」意為「這位女士同一個男人走了禮壇,卻同另一個男人走回來。」它蘊含著西方文化中的婚禮習俗,即新娘由父親帶著走上婚禮的神壇,然後交給新郎。如若不懂西方這種婚禮習俗,就無法理解。
D. 君子算文化負載詞嗎
君子算文化負載詞。「君子」作為《論語》中常出現的文化負載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蘊含的意義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的展現背後的文化內涵。本文通過實際的案例分析,得出《論語》中「君子」的翻譯採用音譯的方式譯為「junzi」更為恰當,能夠更好地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
《論語》中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是孔子和儒家人物心目中的一種理想人格,也成了華夏傳統中的一種理想人格。
關於君子,孔子說了許多。他與弟子們反復討論,弟子們反復問,他就反復回答,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論語》總共13700字,「君子」一詞出現了108次,平均每120個字就有一個「君子」。
E. culture-loaded words是什麼意思
culture-loaded words
文化負載詞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eligious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因此,探討這些宗教文化負載詞語及其翻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F. 文化負載詞是什麼
在語言系統中,最能體現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的社會生活的詞彙就是文化負載詞。
文化負載詞是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詞語,也是一個民族語言系統中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該民族歷史文化和民情風俗的語言層面。
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輝煌燦爛的文化,記錄,保存和反映這些獨特中國文化的詞語不計其數。
文化負載詞的類型包括但不限於:
(1)生態文化負載詞:
生態文化負載詞反應了特定地區的氣候特點、自然以及地理環境。對於某一地區的人來說,不熟悉其他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點,理解帶有地區特點的表達可能會有難度,這對譯者來說是一個挑戰。
比如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洛陽紙貴」,「不到黃河不死心」等詞就反應了中國文化的地域特點。在中國文化中,東風一般指暖風,通常象徵春天和溫暖,與西方的「west wind」的意義更接近,而不能譯為「cast wind」。
(2)物質文化負載詞:
這一類的詞語反應了某一語言文化群體下的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的特點。比如說小說中存在的中國物質文化負載詞,「飯碗」(job),「衙門」(yamen),「麻將牌」(Mahjong)等等。
(3)社會文化負載詞:
由於人們生活在不同的社會中,因此他們會有不同的社會習俗和文化,這些不同反映在親屬稱謂以及顏色等方面。比如說英文中「uncle」在中文中會有很多不同的稱謂:「伯伯」,「叔叔」,「舅舅」,「姨夫」,「姑父」等。此外,顏色所代表的意義也有所不同。
如,中國文化中,「紅色」代表幸福,「白色」代表悲傷。然而,在西方國家裡,「red」經常與暴力,血腥聯系在一起,而「white」則象徵著純凈與高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化
G. 什麼是文化負載詞
在語言系統中,最能體現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的社會生活的詞彙就是文化負載詞。
H. 在中英翻譯中借譯法如何體現文化傳輸
借譯是在同一文化特性的基礎上,將源語文化負載詞翻譯為目的語文化負載詞。
舉個例子 wrap a baby in cotton-wool,英語的意思是「to protect someone too much without allowing them to be independent enough」,對這詞的翻譯,不能簡單直譯為「包裹在棉花里的孩子」,要結合中文的使用習慣及文化背景。中國人不熟悉什麼叫「包裹在棉花里的孩子」,但如果翻譯為「溫室里的花朵」,這個寓意就非常的淺顯易懂。「孩子」變成「花朵」,「棉花」變成「溫室」,這些詞語上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文化的差異,而翻譯就擔當了傳輸的媒介功能。
簡單而言,借譯法就是把原意換個說法接地氣。
I. 英語翻譯研究中的「文化負載詞」與「文化元素」區別在哪裡指同一概念嗎
文化負載詞和文化元素不是同一個概念,前者應該包含於後者,也就是說文化元素包括文化負載詞,因為負載詞是屬於語言的范疇,而語言就是一種文化。
文化負載詞
在語言系統中,最能體現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的社會生活的詞彙就是文化負載詞。文化負載詞的翻譯要求譯者在准確恰當地理解他國文化中的信仰、習俗審美價值觀等方面的同時,忠實地傳達本國文化的精髓與靈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的交流。
文化元素
學術文獻上說文化元素或稱文化特質,是受年齡、性別差異和人與人之間親疏關系影響的交際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場景中表現出不同的形態,文化元素的載體就是交際手段,是所謂的「行為元素」,其中包括言語、輔助語、非言語之外的行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要具體說某某文化元素,都是實體性的東西,比如書法,比如中國結、中葯,紅燈籠,古錢,園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