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銅鏡屬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銅鏡屬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迄今共發現兩面銅鏡:一為素鏡;一為七角星紋鏡,均為圓形。素鏡是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中發現的,圓形的直徑約6cm,鏡面平坦,鏡背中部有一拱形環鈕,無紋飾。七角星紋鏡是1977年在青海省貴南縣尕馬台齊家文化墓地出土的,直徑9cm,厚0.4cm,表面光滑,背面為不規則七角星幾何紋圖案,中間處飾有斜線紋。鏡的邊緣鑿有兩小孔,是系繩穿掛之用。
⑵ 中國的青銅鏡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多少年前
中國青銅鏡最早發現於齊家文化墓葬中,比中原的夏文化稍早一些,距今4000年左右。
1975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出土了一件青銅鏡,直徑6厘米,厚0.3厘米,鏡面有光澤,鏡背中央有一個橋形鈕,未施紋飾。
齊家文化墓葬中發現的青銅鏡都比較小,製作不夠精緻,背面有簡單的陽線幾何紋。齊家文化的時代略早於公元前20世紀以前,可能和早期的夏文化交叉,但是夏文化遺址中沒有發現過青銅鏡的遺存。齊家文化三角紋鏡,直徑14.6厘米,弓形鈕,無鈕座。鈕外飾凸弦紋三周,內圈平素無紋飾,中外圈三角紋大小不等,不甚規則,是我國目前發現較早的銅鏡之一。齊家文化以後,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很少出現過青銅鏡,直到在商代墓葬中發現了少量的、背面有幾何紋的青銅鏡。
齊家文化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其名稱來自於其主要遺址齊家坪遺址。齊家坪遺址在1923年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
齊家文化廣泛分布於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區,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的制陶業比較發達,當時已掌握了復雜的燒窯技術。在墓葬中發現的紅銅製品,反映了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後來青銅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齊家文化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居室鋪一層白灰面,既堅固美觀,又防潮濕。
⑶ 青銅器最早發現在什麼地方
中國古代青銅器最早發現在陝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實物是一件半圓形殘銅片,經科學測定,為含鋅25%的黃銅。1977年在甘肅東鄉馬家窯遺址和1975年在甘肅永登連城蔣家坪馬廠遺址各出土了一件銅刀,馬家窯文化遺址的銅刀特徵是凸背,刃微凹,刀身前部呈弧狀,刀把與刀身分界不明顯;馬廠遺址的銅刀已殘,只存刀體的前半部,刀呈凸背凹刃狀,兩者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古代青銅兵器。晚於馬家窯文化的齊家文化遺址和墓葬中,也出土了以工具和裝飾品為主的紅銅和青銅製品,主要有甘肅武威黃娘娘台出土的凸背凹刃的長條形刀、鑿、長方銎銅斧、銅錐、圓形指環等。甘肅廣河齊家坪出土的素麵銅鏡以及青海貴南尕馬台出土的七角星幾何紋鏡等。1976年甘肅玉門清泉火燒溝齊家文化後期的墓葬中也出土了200多件紅銅器與青銅器,以刀、斧、錐、錘、鑿、钁、鐮等工具與裝飾品居多,還發現了鏃與鐮的石質范。另外,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些龍山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紅銅、青銅製品,這些銅器的出現,為青銅時代的到來奠定了物質文化基礎。
⑷ 古代為什麼用銅做鏡子
現代鏡子是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還原劑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鉀鈉。後來,英國皮爾頓兄弟通過鍍銀、鍍銅、上漆、乾燥等工藝手法進行改進。鏡子除掉映照儀容以外,還有聚焦的拋物面鏡等。
雖然在技術方面有鐵銅兩種鏡子,但鐵鏡使用壽命過短,裸露在空氣中沒多久就會生銹。而銅鏡來說,一般很難生銹,使用周期較長。而且從質感上來說,鐵鏡不像銅鏡摸起來有感覺,畢竟生鐵較為柔軟,不像銅制的堅硬。另外從外觀來說,銅鏡沒有鐵鏡的刺眼,相對來說畫面較為柔和、親近。再加上銅的工藝已經日臻完善,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⑸ 距今四千多年的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了什麼銅器
距今四千多年的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了青銅器,因為齊家文化大約產生於距今4130±105年前經碳-14測定結果,屬於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文化。
⑹ 距今4000多年的甘肅什麼地方出土了銅鏡
甘肅天水市境內
⑺ 中國古代最早的銅鏡起源於什麼時候
夏、商、周。
青銅的發明和使用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作為當時先進性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夏、商、周被稱為「燦爛的青銅器時代」。
春秋戰國以後,青銅器逐漸衰落,被更先進的生產力代表鐵器所取代,但青銅鏡的製造和使用卻並沒有因青銅器的衰落而衰落,相反,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發展。可以說,古銅鏡在青銅文化的大家族中是獨立和自成體系的,或者說是青銅文化的延續。
(7)甘肅什麼文化遺址出土銅鏡擴展閱讀:
古銅鏡在青銅器時代初期就已經出現,直到清代水銀玻璃鏡的出現,使它退出了實用領域;然而,它本身所蘊涵的文化、歷史價值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研究與收藏。
歷代銅鏡的鑄造工藝、銅質、紋飾、銘文等無不反映特定的時代背景,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藝術及風俗習慣等。
古銅鏡不僅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還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和投資潛能。投資古銅鏡的首要問題就是辨別真偽。
⑻ 什麼時候在甘肅武威皇娘娘台的齊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什麼銅器
1957~1958年,在甘肅武威皇娘娘台的齊家文化遺址中曾出土了一批銅器,近30件,包括刀、錐、鑿、環等,經分析其含銅量達99%以上,其中不含煉渣等雜物,多數是鍛打成型,個別的是熔鑄的。學者一致認為它們是天然紅銅的製品。現在完全可以應用化學分析和金相分析的方法來區別天然紅銅與原始冶金所得的純銅。
⑼ 甘肅出土的銅鏡為何被譽為中華第一鏡
因為甘肅出土的這面青銅鏡距今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期的銅鏡,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所以被稱為“中華第一鏡”。銅鏡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開始是用作祭拜時的禮器,後來逐漸成為王公貴族的生活用具,用來鑒己整形,直到漢朝才開始在民間普及,成為普羅大眾家中都擁有的日常生活用品。
鏡子上的小孔細心的專家還發現這枚青銅鏡上有兩個小孔,它們的作用是可以用繩子穿起來,掛在房門上或者掛在腰間,提到辟邪驅鬼的作用,因為古人相信鏡子可以照出妖孽鬼物的原形,對人類起到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