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中華文明演進與融合的民族特徵和特點的一種民族文化。它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總體代表。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及其先民在中國領土上的創造,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而言之,它是不同文化形式所表達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和精神的總稱。
中國傳統文化應首先包括思想、文字和語言,然後是禮樂、射擊、朝廷、書號六大藝術,再是書法、音樂、武術、曲藝、象棋、節慶和生活繁榮產生的民俗。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是先秦時期,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對人、對社會的理解和對社會行為規范的追求——「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者強調「禮」,追求「禮」,即確立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調整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
「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古「文」字是指紋理、花紋之意。後來發展為包括美好的言語、思想、行為、待人、處世等表之於外的都稱為「文」。文明一詞就是「文」的延續。「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❷ 中國文化的主要傳承方式是
中國文化的主要傳承方式是學習。
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需要採取多樣化的方式,根據其具體內容,選擇更合理的傳承方式。還需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傳統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
(2)中國的傳承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證和象徵,是它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志。
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傳統文化,無異於將自己推到了滅種的邊緣。因此,每一個民族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傳承問題。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國有著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華夏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❸ 什麼叫傳承文化
文化傳承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行為意識和社會制度路徑選擇具有巨大影響,而文明進步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可以說,社會系統演化是文化與文明兩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文化基於歷史傳承,文明基於科學進步,兩者雖相互影響,卻遵循著各自的規律。當文化傳承與文明進步的張力保持一致時,兩者會形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和諧狀態;當文明進步與文化傳承發生離變並達到一定臨界點時,文明基於自身的進步規律會與文化產生摩擦。這時,制度創新成為協調文化與文明關系的內生性要求,並可能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引起文化的強制性變遷,以適應文明進步的價值觀與制度範式要求;二是文化對文明形成掣肘,使人們的行為保持在與文化傳承相適應的價值範式與制度範式之中。一種良性互動的結果是:文化傳承、文明進步與制度創新形成新的發展合力。
改革開放是在傳統文化價值觀和計劃經濟體制與工業文明所必需的個體創新性不相適應的情況下,發生的一場集文化變遷和文明進步於一體的經濟社會體制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對自然的依存,注重人與自然的整體協調關系。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並不局限於人的共同體內部,而是包容了天、人、道(客觀規律)之間的根本關系。中國封建社會中長期保持的多子分承的家庭財產分配製度、祠堂族田以及一些賑濟與借貸性質雙兼的倉、會經濟制度,是與這種文化價值觀相一致的制度安排。由於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整體和諧理念對於民族行為意識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每當社會發展顯著背離整體和諧的發展路徑時,就會出現激烈的社會變遷現象。均富、和諧的整體主義價值觀以及由此產生的國民意志與社會選擇傾向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近代中國革命勝利並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歷史必然性。
文化缺陷往往伴隨著文明的發展而逐漸暴露出來,並成為文明進步的束縛。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個體與整體相互調適,存在的基本問題是對個人價值、自主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忽視,並導致個體盲從於整體與傳統,滋長了守舊意識與等級制度觀念,淹沒了個體主動性的發揮。現代工業文明需要人們具有獨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需要個體充分發揮主動性,需要人們獨立決策、自主經營、自由競爭,而這些恰是受到傳統文化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排斥的。因此,從這樣的角度觀察,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在傳統文化價值觀和計劃經濟體制與工業文明所必需的個體創新性不相適應,以至於嚴重束縛了中國現代文明進步的情況下,發生的一場集文化變遷和文明進步於一體的經濟社會體制創新。實行改革開放,並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文化價值觀與文明進步的要求相適應,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必然時期。
可見,正是文化傳承與文明進步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決定了我國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性。顯然,這場制度創新,以彰顯個體主體價值觀為文化特徵,以追求市場競爭主體利益最大化為價值目標,以經濟文明進步為社會發展向度,以市場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化傳承出現了一種趨勢,即由強調整體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向更強調個體和物質利益的文化過渡。
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價值觀,必然要向將個體置於整體發展之中的和諧價值觀發展過渡
個體私營經濟的獨立自主意識與產權邊界意識、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規則與自由流動的資源配置方式,使得人的個體性、自主性得到了極大開發,個體主體價值觀在這種經濟制度創新中逐漸顯性化,並對工業化、現代化起到了強大的促進作用,對個體主體性缺失的傳統文化缺陷也具有顯著的矯正意義。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值得反思的不和諧現象,其中分配不公與生態環境過度受損是兩個典型的不和諧問題。這與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過程中個體主義價值觀膨脹是密切相關的。一些主體利用其占優的資源配置權,進行有利於自身的資源配置,使得利益天平向自己一邊傾斜。當這種傾斜達到一定程度(基尼系數、環境可持續性指數是顯示這種傾斜程度的指標),便造成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沖突,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和諧。
正如在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識下個體性往往容易被磨滅一樣,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現象發展得過分突出,不僅會背離傳統和諧文化的價值基礎,而且同樣會束縛社會效率與現代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現象,正在成為文明進步本身發展的障礙。這表明,如果個體主義放棄整體和諧是個體發展的前提條件這一長期約束因子,就會表現出對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危害性。因而,實現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價值理念創新――構建個體與社會整體協同的和諧文化價值體系――已經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可見,放棄整體性前提的過度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價值觀,必然要向將個體置於整體發展之中的和諧價值觀發展過渡,否則任何個體最終都難以獲得長久的幸福生活,任何文明進步都將因社會矛盾加劇而停止。拉美現象在本質上就是由過度個體主義價值觀與自由主義制度安排下的貧富差距擴大而引起的。這也就是新世紀初期以來,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和文化背景。
建立一種基於「個體―整體」統一性的和諧社會價值理念與制度架構,實現現代文明進步中的文化糅合與制度創新
改革開放的制度創新在一定意義上是以激發個體積極性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個體價值觀為基礎的,這種個體價值觀的凸顯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文明進步的要求。與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的個體主義價值觀充分發達並暴露出大量缺陷之後的制度創新不同,中國是在一直缺乏個體主義價值觀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的。因此,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價值觀創新必將隨之而來。由此可見,文明進步本身存在的「創新性毀滅」不僅存在於文明自身即新文明對舊文明的「毀滅」,而且也激盪著文化的演化,帶來文化觀念的革新。在中國市場經濟制度創新過程中,個體價值觀的發揚確實對工業化和現代文明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過度個體主義的價值觀對文明進步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並且已開始在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產生危害。糾正過度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價值觀,把個體發展置於整體和諧發展和以人為本的發展價值前提之下,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價值觀條件。
這是一種和諧價值觀的回歸,但並非向歷史上缺乏個體主體性的社會狀態與文化價值觀回歸。這是一種經過了市場經濟與個體主體價值觀洗禮的和諧文化回歸,是一種獲得了市場經濟的個體動力又指向整體利益協調的和諧文化回歸。建立這樣一種基於「個體―整體」統一性的和諧社會價值理念與制度架構,實現現代文明進步中的文化糅合與制度創新,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建設過程中的又一個必然時期,即和諧社會建設時期。
❹ 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什麼
引言: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什麼?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三、國畫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
❺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什麼
首先是各種書籍,古代有經史子集四種分類法,其中諸子百家的思想是主體。其次是各種文化遺址、文物等。此外還有各種風俗習慣,琴棋書畫,文學戲曲都算傳統文化。
❻ 如何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該如何傳承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證和象徵,是它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志。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傳統文化,無異於將自己推到了滅種的邊緣。因此,每一個民族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傳承問題。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國有著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華夏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然而這個古老、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體系在傳承上卻遇到了巨大的挑戰,怎樣解決好這個問題已成為整個國家的頭等大事之一。
針對傳統文化傳承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我們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有人則認為我們應該融入流行。我個人認為,這兩種說法都太片面,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了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對於不同方面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選用更適合其發展的方式來傳承。籠統單一地說要保留原汁原味或者融入流行都比較偏激。因此,我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應該採取多樣化的手段。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不可能也沒能力進行詳細地闡述,因而只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我的淺陋觀點。
首先來談談一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文字和語言。 中國是最早擁有自己文字的文明之一,也是現今世界上少有的使用象形文字的國家中的一員。漢字可謂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東西,然而從近代以來,漢字的傳承便幾經磨難。首先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因為要講求科學創新,向西方世界學習,魯迅等人曾提出要以拉丁字母式的文字來取代漢字,但最終沒有成行。然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領導人也曾設想用拉丁字母取代漢字,但在幾經權衡之後,僅僅是創造出了漢語拼音來輔助漢字的學習。隨後的簡化字改革中,我們的漢字差點被改了面目全非。到了21世紀,這個網路十分普及的時代,網路語言的泛濫又一次給漢字的傳承帶來巨大的沖擊。網路語言中充斥著各種奇怪生僻的文字元號,語法錯誤屢見不鮮,千奇百怪的縮寫和文體以及中西方文字的混用更是遍地開花。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網路語言已經遍及我們生活里的各個角落,被大多數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接受這樣的情形無疑會對漢字和漢語的傳承造成巨大的損害。不是危言聳聽,久而久之,這些青睞網路語言的人定會忘記真正的漢字該怎麼寫,真正的漢語該怎麼表達了!國家顯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高考語文試卷中也有了不得使用網路語言的規定。
我們的母語——漢語也遇到了與漢字相似的問題。由於全球化的大勢所趨,國內的英語學習熱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現在的情況較以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英語的學習早已提高到「從娃娃抓起」的高度。因此,學生們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了英語的學習中,而完全忽視了漢語的學習。我敢說絕大多數高中生能對英語語法如數家珍,而對漢語語法卻是知之甚少。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在背四六級詞彙的學生,有誰會將時間花費在漢語的學習上?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想到,什麼時候會出現一股漢語學習熱?
由此看來,流行的東西不一定就會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幫助,有時甚至會對
傳統文化造成一定的沖擊。對於文字和語言這類意義非凡,對本民族影響深遠的東西,最好還是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加以改進即可。除此之外,古代詩歌、詞賦、文章以及成語、俗語,我們就應該保留其本來的面目,因為這些都體現的是古人們的思想。如果我們肆意更改,就會改變它們的原意,這對我們的後人或許會成為一種誤導。
然而,並不是說流行元素就不能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對於中國的傳統服飾,例如唐裝和旗袍,設計師如果在服裝中融入一些當季流行的色彩或花紋,這樣設計出來的服裝不僅有傳統特色,也有一定的時尚感,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於中國的傳統戲劇,我們可以將其融入到影視作品中,也可以編排一些有新時代特點的劇目來演出,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這些都不失為普及傳統文化的方式。此外,像書法、繪畫、剪紙等藝術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融入時代特色,進行創新。
反過來,傳統文化的傳承也不能夠都原汁原味地繼承。因為不同時期人們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傳統文化中的某些理念或許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再者,傳統文化也不一定都是優秀的。對於傳統文化的精華,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光大。但對於有些內容,我們需要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 的封建等級觀等。
總之,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需要採取多樣化的方式,根據其具體內容,選擇更合理的傳承方式。除此之外,我們還需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傳統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
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我們所有中國人在實際生活中去傳承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青少年一代,否則,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將失去根基!根基不穩,大廈何以堅固並屹立在歷史的長河中?
❼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麼
國學,包合易經,詩經及諸子百家。
❽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1.儒家思想文化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思想學派。多年來,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學說的主流學派,在中華大地上大放異彩,獨領風騷。儒家思想講求「和」、講求「中庸」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對於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都是有益的借鑒。
2.中華武術
中華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人類自身的肢體認識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特殊的極具價值的體育運動方式。中華武術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產。
3.瓷器
中國是世界上率先發明瓷器的國家,瓷器堪稱我國的"第五大發明",傳播到世界各國,並深刻影響了其陶瓷和文化的發展,為我國贏得"瓷器之國"的盛譽,也為人類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瓷器的發明不僅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蘊含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4.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包括《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
5.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漢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種是埃及聖書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文字)。
6.傳統民族音樂
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是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出來的。十大古曲、各種傳統樂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有著龐大的體系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中國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歲月積淀和總結中形成了專屬於自己民族的音樂特色。中國許多古曲,不僅旋律優美,曲子背後還有動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❾ 中國文化的傳承是什麼樣的形式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葯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系。在政治家那裡,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裡,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辟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制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里,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