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家經典著作有哪些
1、《莊子》
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2、《道德經》
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⑵ 想了解道家學說,該從哪些典籍開始
你好,其實您最好可以到當地的道觀皈依成為居士的,這樣能夠有人給您面對面的指導
先來回答您的問題吧。初學者,先看看《道門語要》,這樣你可以走少很多彎路。
建議您從《太上感應篇》、《道德經》、《清心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以及《南華經》開始學習,首先了解道教的思想和哲學體系。
道教誦習經典的禁忌
見經典如見聖真。凡翻閱經典之前,先沐手叩齒,平神靜氣,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門經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氣凝結而成,來之不易,故要用黃布、紅布層層包裹。所陳之處,必有鋪墊。開卷之前,雙手捧經,平舉齊眉,後揭開包裹,左手開經。翻閱頁碼,不得用手,一般須製作經簽:將竹片削成約半公分寬、十公分長,尾端可以雕花,墜以簡單飾物。若無經簽,可以用線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潔凈物代替。凡經典上的文字,不得用經簽尖、小拇指、中指指點。遇到不認識的字需要求教時,用經簽尾、大拇指、食指或無名指指點。
凡經書,不得塗改、書寫。或經書錯字,或口傳秘旨,或神靈諱字,或運氣存意,或種種用法,均是心記。心記不能又恐遺忘時,另備潔紙,把經文頁碼、文字抄謄一遍,再添修改。熟記之後,焚化筆記。凡寫有經文的書卷紙張,均不得任意丟棄,應在僻靜、無人的地點焚化。更忌心性放盪,折損、破壞經書。
經典不得放於床頭、座椅、腿部等不潔、不尊之處。
習悅經典,忌「涼經」。遇《早晚課》出壇時,誦至「欲求無上道,大眾稱天尊」(這是《早課》;《晚課》為「欲免輪回苦,大眾稱天尊」),用紅布或經布(若均無,取黃表紙亦可;此處,因經未誦完,故不合經書)遮蔽經文。而後站立起來,稱三次天尊後出壇。或做完《天地》《祝將》,或轉完天尊後回壇,稱三次天尊。復跪下,再揭去經布,繼續誦《中堂贊》至功課經完。
學習經典,一般選擇干凈、僻靜處,在黃紙上用繁體漢字毛筆書「學習經典,諸神迴避」八字,貼於牆上。誦習經典,有度人度己之功,讀錯一字,傷及十類萬靈,背負無窮罪孽。一般,私下偷習熟悉,法器習練無錯,方可在殿內公開諷演。若不慎讀錯,及時悔改。
凡經師念經、高功做法事,須秉誠單一,默佑諸方。
殿堂之內,不得喧嘩。神明面前,不得言語不潔。
凡印刷、誦經錯誤者,或印刷邪術、擾亂正法、勸善為惡、非佛非道的書籍,無功有殃。地獄內,設有專科,凡誦讀不專者,或不慎誦讀錯誤者,或印經錯誤者,或師長教經錯誤者,亡過之後,先在地獄補習經典,讀對、改過為止。而後,才交由十殿閻王(若是冠過巾的道士,則交由三官大帝)審查。所以,讀經時,應謙虛謹慎、誠惶誠恐、畢恭畢敬,不生一絲懈怠。
經者,口口相傳,秘法均不在字面。習悅經典,先拜明師,這叫「過經」。未「過」之經,不得修持。經不「過」,則無師承;無師承,則失其魂。若師父不「過」,改日復進,以誠心打動。
玄門必誦的經典為《早壇功課經》(含《常清凈經》、《護命妙經》、《度厄真經》、《心印妙經》)、《晚壇功課經》(含《救苦妙經》、《生天得道真經》《解冤拔罪妙經》)、《三官經》、《玄靈北斗經》(合稱「四品經」);常誦經典還有《度人經》、《雷經》、《玉樞經》、《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皇經》等。常行科儀有四十幾種,在此不提。凡全真弟子,須素食、不食酒葷。若是居士讀經,或善信跪經,須在前一日起齋戒沐浴。女人經期不進殿堂。各經念誦,另有時辰禁忌,在此不提。
若是道士讀《皇經》,則另有嚴格禁忌,在此不提。玄門經典中,《皇經》最為尊貴,其禁忌最為復雜。
凡善信在道觀遇到道士,或寺院遇到僧人,或其他善人誦經,若能陪同跪誦,專誠用神,獲福無量,罪業蠲除。遇殿堂誦經,不得湊身觀望、翻拉經書等。凡六道中有生靈讀經,必有丁甲護持。凡一人誦經,附木精靈、路過蟻蟲、蜎飛禽畜,均沾利益;若遇有慧根者,聞經悟性,可以直接拔離六道。誦經中,遇諸天尊聖號,須敲單磬,善信當聞磬叩拜。誦經之時,專一不二,存神運氣,山崩地裂,也當不驚不慌,呼吸均勻,如若平常。誦經畢,方可起立查看。自古全真教有「三不起」,經堂念經是其一(另外兩條是:寰堂打坐不起,齋堂用齋不起。「三不起」的涵義是:全真教道士在行以上三件事的時候,即使天子王侯來訪,也可不立即禮拜;而天子王侯亦不怪罪;行功完畢後,再行見面禮)。
若念經一半身體遇急症或其他緊急事項,可以三拜後,脫去懺服,離開經單;事畢後,返回搭衣,三拜後繼續誦經;若是重疾病,可以由其他道士代替,完成誦經,並代為叩首禮謝神靈。
若遇高功法師行跪拜,眾善信應隨同叩拜。高功俯首面禮天尊時,眾善信亦當俯首,心懷誠恐,或懺悔,或祈福家屬。高功默諱或表白宣表時,須全壇肅靜,不得有雜音,嚴禁任何拍照、閃光。
另:文字是聖人所造;遇被人拋棄的、寫有文字的紙片,撿起火化或埋於土下。不得裸晾於三光下、任憑風雨。
不得踐踏凡人書寫的書信灰燼,此對他人不敬;不得踐踏殿堂內的表疏(關文、符等也在此列)灰燼,此對神靈不敬,有大罪孽。凡科儀結尾,若是在殿內焚化的表疏,殿主須及時雙手護送灰燼捧入焚化爐或送入香爐,不得使灰燼隨風飄散,以免造人畜誤踐踏。
http://www.isms.org/ 這個道教之音網站收錄了道教許許多多的資料,平常我們查閱資料的時候也都是經常從這里尋找的,還有就是http://www.worldtaoist.com/index.html 世界道家聯誼會官方網站 這兩個網站都是常用的道教資料學習網站
最後說一句,持念天尊聖號不可思議功德,聖號到處,滅罪消愆;寶號宣時,扶危救難。
稽首頓首虔誠呂帝祖師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⑶ 道教基礎入門的書與經典的書籍有哪些
《道藏》
《道藏》是歷代道教經典文獻之集大成者。所收典籍廣泛,內容宏富,既有道教經典論著、科教方術、仙道史傳,又包括了古代醫葯養生、天文史地、諸子百家;既是道門研修的經典依據,也是研究傳統文化的珍貴文獻資料,為道教宮觀所珍藏
電驢上有資源,你可以去下載。
你也可以先看下《道德經》《南華真經》。
⑷ 道教文化的經典書籍是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為最重要的兩部經典。另外,道教模彷彿教的大藏經創制了道藏,收集歷代道家著作,不僅包括哲學和道家理論,而且包括煉丹、養生、治病、氣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統道藏》、《道藏輯要》、《萬曆續道藏》等,現僅存明代《正統道藏》流傳,其它版本已失傳,現存歷代道教經典多收錄於此。道教的經書數量非常龐大,各派的主要經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參同契》是最早的丹經,稱為丹經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經典。《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經典。《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則是上清經籙派的主要經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經》和《三皇文》則是靈寶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經典。《陰符經》和《常清靜經》也是道教兩部非常重要的經書,是道士必須誦習的經書。此外,《玉皇經》和《心印妙經》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課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雖然以符籙、齋醮、科儀為主,但北宋以後也主張三教一理,修煉內丹,出現了《悟真經》、《金丹四百字》等經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張三教合一,煉氣全神,明心見性,兼融釋儒,以《道德經》、《孝經》和《般若心經》三家經典為主,提倡「孝謹純一,敦厚樸素」。
⑸ 道家經典著作有哪些
1、《莊子》
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⑹ 請問道家經典有哪些初學道者可以看看哪些典籍
第一是《道德經》(即《老子》),第二是《南華經》(即《莊子》),第三是《沖虛經》(即《列子》),第四層次的有如《清靜經》、《關尹子》、《陰符經》等等。
初學者,可以直接讀道家最經典的《道德經》(版本最好是1973年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甲本《老子》,這個版本最接近老子寫的《老子》,也就是被後人改動得較少。),怎麼讀呢?從《德經》的中間部分開始讀(比如「知不知」那一章),初學者最好不要從《道經》的第一章開始讀,雖然《道經》的第一章是整本《道德經》的敘論篇,但是,極少有人把這一章讀懂了的,這一章讀偏差了的太多了;這一章讀偏差了,對整本《道德經》的解讀會導入歧途。只有把後面比較淺顯易懂的篇章讀懂了,再回過頭來讀前面《道經》篇章是有極大幫助的。其實,《道德經》還是不難讀懂的,方法是從已知推未知(從讀得懂的去理解、推敲讀不懂的),推出來的未知是否符合老子的本意,兩個方法可以判定,一是是否符合邏輯(即經得起推敲),二是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即經得起驗證)。如「知不知,尚矣」這句,關鍵在「尚」字,什麼樣的行為是高尚的呢?因此,「知不知」就只能解釋為「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才能與「尚」對稱、對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