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復興傳統文化

如何復興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03 01:10:10

傳統文化如何復興

認識與揚棄。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國家走向現代化、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從上到下對此都需有所認識。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傳統文化既博大精深,又魚龍混雜。有些傳統文化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大浪淘沙,只有優秀的東西,才值得復興。而優秀與否的判斷標准,大概只能這樣來衡量,也即對國家、對社會、對個人的長遠發展有益。
推動與策略。政府推動。如在海外舉辦「孔子學院」,國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中醫葯發展的支持等。民間推動:穿漢服、誦讀經典,武術健身等;媒體的推動(新聞傳播);文化產業(影視作品)的推動等。重視傳統節日,習俗。在傳統的節日和習俗中,保留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基因」或「根莖」,只待春風吹過,又是一片綠色。現在,太極拳在百姓健身鍛煉中較為常見,它的傳承綿綿不絕,就在於它對人們健身的「有用」。如何將傳統文化中的「有用」的成分和現代人的生活結合,這也推動傳統文化復興的一個思路。
創新與發展。復興必然是一種創新和發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的克己復禮,被認為是不可為而為之。傳統文化的復興,不是單純的回歸,而是一種多元文化的「合流」,每個時代都有自己創造的優秀文化,不斷積累,不斷激盪,文化之河才有滾滾向前的動力。

❷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近來,許多報刊雜志發表的文章都提到要將2008年的北京奧運辦成「人文奧運」,也講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就想,文化如何弘揚?從世界歷史上的情況來看,文化弘揚的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我們是肯定不可能採用的了,但也在此一並介紹一下。

第一種是野蠻式弘揚,即武力弘揚,用武裝實力,強迫被侵佔的國家和地區接受某種文化。所謂「殖民文化」、所謂「奴化教育」,都屬於這一類。這種方式是最野蠻的。日本軍國主義侵佔韓國以後,不許韓國人講韓語,用韓文,必須講日語,用日文。推行日本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奴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說,日本軍國主義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目標,實際上就是要將日本文化「弘揚」到各國去。納粹屠殺猶太人,就是為了「弘揚」日耳曼文化,企圖取代猶太文化。希特勒發動戰爭,進攻蘇聯,也是為了將日耳曼文化「弘揚」到蘇聯去。也要「弘揚」到法國、英國和許多歐洲國家以及世界各地,從而實現日耳曼文化在全世界的廣泛「弘揚」。現在拉美國家使用歐洲語言,就是當年殖民文化的遺跡。歐洲人主要是英國人佔領美國,用屠殺驅趕的辦法,在美國的大地推行歐洲文化,而印第安人的文化就被邊緣化。孟子講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武力弘揚表現出的是霸權主義。霸權主義是不得人心的。文化都有優點與缺點,一種文化有某些先進之處,並非一切都比別的文化強,也不是都適合於所有國家。因此,應該由本國人向外國學習那些適合本國情況的優秀文化,而不是全盤照搬。

第二種是文明式弘揚,即積極推廣、主動介紹式。將本國的傳統文化梳理、整理出來,積極主動地向外國介紹推廣。將許多重要典籍翻譯成各種外文,發行到世界各國去,讓外國人在閱讀中了解本國的文化,從而達到弘揚的目的。這大概是世界上最為流行的弘揚文化的方式。效果如何,另當別論。佛教弘法,唐代印度僧人到中國弘揚佛法,中國僧人到日本弘揚佛法,明初鄭和下西洋,是弘揚中華文化。無論效果如何,都是比較文明的行動,無可厚非。日本人自認為很珍貴的文化遺產如茶道,經常積極主動地向外國人推銷,為了提高推銷的效果,專門僱傭一些外國人,特別是白種人來充當茶道表演中的各種角色。有一次,我作為外國人被請去喝茶。喝茶的地方是歷史悠久的著名茶鋪———裹千家。一群外國人圍成一圈,出來介紹茶道的是荷蘭人,端茶的有大胖子美國人,還有中國北京人和其他國家的人。這給我的印象是日本人還是很重視茶道的,還保存著茶道的精粹,而且頗受各國人的認可。住的時間長了,我發現日本青年好像對茶道不感興趣。他們處於激烈競爭的快節奏的時代,沒有時間去品嘗茶味,只是為了解渴,買了瓶裝冷飲茶,像喝其他飲料一樣,咕嚕咕嚕下去,比《紅樓夢》上說的「牛飲」都豪壯。至於茶葉的種類和特色,茶具的講究與應用,泡茶的程序和操作,茶道的這一切,他們全然不懂,也不想知道。本國人不感興趣不太了解的文化精粹,如何能讓外國人認可呢?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這樣,向外國人宣傳儒學如何好,有哪些優秀倫理內容,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如果沒有興趣,如果某些政府官員對此還帶著批判的眼光,或者言行舉止都沒有儒學的痕跡,誰能相信呢?本國人不相信,如何讓外國人相信?自己不喜歡,如何讓別人喜歡?

第三種是無為式弘揚即無為示範式。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努力做好社會各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富了,第二是強了,第三是每個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很有教養,社會風氣好,人民多數感到幸福滿意,令各國各民族的人民都羨慕。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近者說,遠者來」。又說:「修文德以來之」。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對別人就有吸引力,有魅力,人家就會主動來學習。這樣,自己的優秀文化也就弘揚出去了。唐朝時,中國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經,即到古印度學習佛法。日本派遣大批人到中國學習文化,包括佛教。近代中國人到日本、到歐洲學習西方文化。現代中國人到蘇聯學習。當今各國派遣留學生,也都是主動「來學」的典型。文化傳播有「來學」與「往教」的區別。主動向外介紹,就是往教的方式。《韓詩外傳》卷三·第十四章載:「禮有來學無往教。致師而學不能學,往教則不能化君也。」「來學」與「往教」,效果有很大區別。

野蠻霸道式的弘揚不得人心;文明介紹式的弘揚收效甚微;無為示範式的弘揚是得人心的最有效的弘揚。社會是發展的,文化也要發展,社會的發展,對於文化有新的選擇。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如何弘揚?可以而且應該向外國人宣傳介紹中國文化,但是,我以為更重要的是要讓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在本國得到充分弘揚,要貫穿於教育的各個環節,要讓所有人都能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對傳統文化有較多的了解,並能在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取得好的效應。這就會吸引很多外國人來學習、研究,實現弘揚文化的目的。說得更具體一點,現在,許多外國人都來中國旅遊,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外國人,往往要到曲阜參觀孔廟。如果曲阜市民對儒學毫無了解,在行為上也不夠文明,社會風氣也體現不出「禮儀之邦」,那麼,向外國人介紹儒學如何優秀,誰能相信呢?各國官方代表團前來訪問,曲阜市長出面接待,如果市長是一個「儒盲」,言行舉止都與儒學相去甚遠,那麼,其結果如何,不言自明。因此,地方官應該是本地文化的半個專家,應該了解本地方的歷史地理、人情風俗,應該讀當地的地方誌,所謂「入鄉隨俗」吧。現在講2008年北京要辦「人文奧運」,是不是也應該從這方面著手做點准備呢?觀察一個人,「聽其言,觀其行」,觀察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自然也要「聽其言,觀其行」。有言有行,言行一致,這才有說服力。我沒有別的本事,提一個參考意見,也算我為奧運盡了一點心力。

❸ 怎樣復興傳統文化

單純復興文化是不可能的,時代總是變遷的,我們只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去選擇性的繼承傳統文化,畢竟有些文化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至於繼承與復興,我個人認為國家要從教育,科技和制度方面著手。教育孩子,了解我們的歷史與文化,用先進科技的方式去重新認識與感悟它的庄嚴。想想國外的先進產品、食品、飲料、服裝、動畫片、大片等正影響著一代代的中國孩子,威脅著我們的傳統文化。所以經濟的發展更關鍵

❹ 如何才能復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一、 從中國在世界的影響看,最受人尊敬和影響力最大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國際人才》雜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在歐洲」,前不久有的報紙上登了「孔子在非洲」;其實,全面的說法應該是孔子在世界。凡有出國訪問或考察經歷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國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報載,2004年以來,世界上新設立的孔子學院有26所;有100多個國家2300多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學漢語的人數達到了3000多萬。中國的《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四部古典小說,數百年來風靡日本、韓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歷久不衰,並且滲透到了軍事、政治、文化、商業、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春節、中秋節和端午節等傳統節日,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去年一個時期,媒體報道的韓國與我國有關端午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爭議問題,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影響。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排以上軍官人手一冊《孫子兵法》,世界上裝備最先進國家的軍隊,最需要的恰恰是兩千多年前中國軍事家的聰明和智慧。幾年前,人民解放軍一個代表團到瑞典訪問,其中參觀瑞方一個軍事院校,對方主動提出要與代表團討論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軍事著作《黃石兵書》。盡管瑞典的軍事裝備和軍事工業在世界上是很先進的,但中國古人的智慧對他們來說至今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還有一個反證,無論1860年英法聯軍,還是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第一個動作就是到當時中國文物保存最集中、最全面、最完善的《圓明園》和故宮搶劫文物,而後運回國內充實自家的博物館。這真實一個絕妙的諷刺,那時號稱「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他們眼裡柔弱不堪的大清帝國,最有價值的恰恰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
二、從傳統文化的地位作用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華和載體、是立國之本。
什麼是傳統文化?當前眾說紛紜,沒有統一、完整的現成答案。不過,可以通過對文化定義的了解,使我們對這個概念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和把握。《現代漢語詞典》對文化的定義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個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由此可見,傳統文化這個概念的含義非常寬泛,它不僅包括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社會實踐和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而且為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時期社會成員所共有;是包括中華民族在內的人類認知客觀世界、主觀世界以及人類自身社會實踐的一切文明成果。傳統文化所反映的,是各個歷史時期中華文化對於社會的生產、生活和人們意識、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關聯度,它不僅揭示了傳統文化與社會發展進程關系、與社會整體的關系,而且涉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領域。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論從哪個層面強調,都是舉足輕重的。
縱觀我國幾千年歷史,傳統文化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對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推動或促進,起著基礎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敢於獨樹一幟、標新立異,不僅大大促進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而且導致了奴隸社會的最終解體,新的社會形態——封建社會的誕生,實現了社會形態的轉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第一件重大事情就是「焚書坑儒」,以國家機器的力量消滅了被他統一的另外五國的文化,意在從根本上鏟除故國復辟的精神支柱,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這從反面印證了文化對鞏固或推翻政權的極端重要作用。漢武帝為富國強兵、強化對人民的統治,首先從意識形態入手,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強制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扶持「皇家文化」的發展。從此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立國的思想基礎。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國後,接受五代時期頻繁動亂的教訓,在全國大《三字經》、《第子規》、《諸子治家格言》等等。其次,科學技術方面。這個領域成就和著作內容十分豐碩、涵蓋面很廣、其中不少在世界享有盛譽。如秦代李冰父子設計並監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漢代科學家張衡製造的天文測量器材《渾天儀》,造紙、火葯、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等「四大」發明,數學家祖沖之、水利學家郭守敬、以及科學著作「天工開物」、「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等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第三,軍事研究方面。傳統文化在這個領域著述可以說是群星燦爛,獨樹一幟,成果卓著。如《孫子兵法》、《三十六記》、《孫臏兵法》、和《黃石兵書》等軍事著作享譽千古、惠及當代;還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著名軍事家張良、韓信、曹操、諸葛亮、謝玄、李世民、趙匡胤、劉泊溫、戚繼光、左宗堂等,已成為聰明智慧的象徵、至今贊口不絕。第四,文學藝術方面。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精品薈萃,膾炙人口。如從古至今人們廣泛流傳的對詩詞文章的最簡練概括,如「唐詩宋詞元曲漢文章」,最形象的形容,如「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即是生動的證明;還有對歷史上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的簡要概括稱謂,如「竹林七賢、」「唐宋八大家」、「楊州八怪」等,即是贊譽和贊美;至於文學、史學、散文、詩歌、小說創作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更是異彩紛呈、不勝枚舉。如《詩經》、《離騷》,《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以及四部古典小說、三言兩拍等。近來看到一首小詩,把我國19部古典小說嵌入其中:「東西三水桃花紅,官場儒林愛金瓶。三言兩拍贊今古,聊齋史書西廂鏡。」在教育、音樂、繪畫、戲劇、雕塑、體育、宗教等方面的建樹同樣成就斐然。第五,醫學、農業、建築、冶煉、製造、旅遊、烹飪、飲茶、養生健身等方面。傳統文化的積淀非常豐厚,非常難得。如《黃帝內經》、《傷寒論》和《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茶經》等等。
五、從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戰略任務,表達了我國對當今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戰略選擇;強調了文明的多樣性,賦予了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的歷史責任與時代坐標。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文化和諧,只有造就深層次的文化和諧,才能造就「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續的社會和諧。從文化角度構建社會和諧,主要有兩個層面內容:一是特殊具體的文化層面,包括弘揚傳統文化在內的文化資源領域、精神生產領域、文化傳播領域、文化消費和文化交流領域等。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層面,即滲透於各個領域的共同理想、組織和行為方式的和諧問題。構建文化和諧,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和諧社會建設迫切需要,現實生活中又普及推廣不力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傳統文化的普及推廣重視不夠,措施不力;宣傳、出版、教育等配合默契欠缺到位,聲勢不大;思想規范、行為引導、榜樣示範,和文藝創作、多種形式配合上差距較大,不盡人意;政策引領、資金投入、教材審定、普及方式和師資力量都尚待完善。這是需要認真加以解決的。二是處理好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合理成分和優秀成果,使之繼續豐富發展、提高完善、不斷升華的問題。傳統文化是在持續、充分地吸收借鑒各種優秀文化養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今後的繼承發揚也必須這樣。當前,隨著對外交往的不斷增多,外來文化的影響滲透隨之加強;而且對外來文化內在需求和外在壓力雙向加大,並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面、多種方式,以前所未有速度和力度釋放出來,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只有轉變觀念,調整思路,因勢利導,借力使力,為我所用,才能使傳統文化在新的形勢下不斷發揚光大。三是處理好傳統文化「外熱內冷」,理性把握穩步推進問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增長,國外興起了一股規模空前的、包括了解傳統文化在內的漢語熱。國內對國學和傳統文化的地位也展開了熱烈討論,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不過,對國外的漢語熱要冷靜、客觀地看待,他們大多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而非中國傳統文化的「軟實力」的影響。國內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眾說紛紜,各持己見,形成共識還需要一個過程。操之過急是無益的。四是處理好傳統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掌握難度較大,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問題。傳統文化體系龐大、內容十分豐富;積累很多、感到無從下手;時空太遠、文字生辟難懂;工作很忙、難以深鑽細研。此外,傳統文化自身有精華也有糟粕,有優勢也有劣勢,有長處也有短處。如何適應社會轉型期的特點,針對當代中青年和少年兒童對傳統文化知之不多的實際,在教材編寫、普及推廣、配套工程、激勵機制、組織領導等方面,採取切實可行措施,使傳統文化在工作學習、文化娛樂、日常交往之中得以潛移默化的推行,變成一種自覺自願、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政府機構也要准確把握文化體制的價值

❺ 怎樣復興傳統文化

我們尤其要從教育入手,這100年來我們傳統文化的斷裂,其實最初是從教育開始的,就是在我們的學校裡面廢除了所謂的讀經運動。幾十年來我國整個教育都是按照西方的學校教育模式進行的,而我們自己傳統教育基本都被廢除了。樓宇烈認為,中國的傳統教育是以怎麼樣做人為根本目的的,通過教育需要化民成俗,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習俗,所以不管你是讀過書的,還是沒有讀過書的,這個教育都需要通過對民族的教育,形成一個整體的社會行為,所以它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可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基本上變成了一個知識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改變了,所以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不能夠真正地把握它的精神是什麼了。」
而且西式教育給大家樹立起來一個新的思維方式——就是所謂的「科學分析」,定量、定性的分析方式,非此即彼的分析方式。「這就是曾先生講到的一個問題,西方人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他們很難理解其實是裡面有非、非裡面有是,這個思維方式他們是很難了解的。」樓宇烈說,學生一旦形成這樣的思維方式以後,他們就無法再來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辯證思維方式———此離不開彼,沒有彼就沒有此,沒有此也就沒有彼,彼裡面有此、此裡面有彼,彼可能轉化為此,此可以轉化為彼。
「除了從教育入手,重建傳統文化傳承,另外一方面要從恢復我們傳統的信仰來入手。」樓宇烈說,我們現在很多人講到中國人信仰的缺失、信仰的真空,常常提到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呢?就是因為我們已經不知道傳統文化中讓我們信仰什麼。

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復興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❼ 如何復興中華傳統文化

最重要的是落實,應用在自己身上,做出成效,影響別人,這是作為個人要做的

❽ 中國的儒道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復興

實際上中國的傳統就像是DNA一樣寫進中國人骨子裡的,比如傳統節日,清明,中秋,春節等等,但是像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國人早就忘一干二凈了,一是政府的責任,我們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似乎從來沒有向我們灌輸過這種儒家道義,其實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唯一現在值得欣慰的是國人漸漸重拾經典,比如漢服運動,社會上的儒學熱等等
所以我們有責任以身作責,首先自己得學好傳統文化,像正體漢字(我們叫繁體),中國書法,儒學經典,加入漢服運動等等,繼而影響到身邊的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就離不開中國文化。而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都應該做的,傳統文化,並不是許多人想像的那般枯燥乏味無趣,相反的,它會成為我們人生當中能夠借鑒的經驗智慧和力量,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點是心性之學,所以曾仕強強先生講【做人做事要憑良心】,林則徐講【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儒家講本心,道家講道心,佛家講真心,我們自己講初心。但是你的初心是什麼你知道嗎?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初心是什麼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流淌在你的血脈里,已經存在於你的靈魂深處。

❾ 如何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要想復興傳統文化,這是一個任重道遠壯舉。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里,很少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古老的廢紙堆了,現在要把傳統文化拿出來炒一炒熱一熱那是很容易的,而且是非常有市場的,但要讓這些文化內涵進駐中國人的心裡,那就變得十分困難了。即便如此,只要中國還有人願意復興這些文化,那麼他們就要從自己開始修身養德,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一群人,像滾雪球一樣的讓這個群體發展壯大,那麼經過許多代人的努力也許就可以看到復興的希望;還有就是要在復興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有所發展,不能講究教條主義,要靈活運用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讓傳統文化有指導現實生活的意義。
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復興傳統文化是很有希望的,而且在這個現實社會裡面,復興傳統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傳統文化能夠復興成功,那麼意義將比歐洲的所謂文藝復興還要大,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理想,那麼你就可以嘗試一下,加油!

❿ 如何復興傳統美學和傳統文化

中國美學講究的是境界。主要指的是:文學藝術方面——包括繪畫,音樂等。還有禮儀文化、愛國思想、寬恕大於原諒的思想,仁慈的主張,更多時候,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跟重要的,它是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有共通點的,即可能是大眾華的東西,也可以是陽春白雪的,但起碼從對象研究上說,西方社會也是涉及到的。是一種在傳統文化中追求極致的東西,它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高度,一種境界的提升。
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指的是中國比較普遍存在,相對其他國家比較特色的東西。諸如中國的茶文化,酒文化,百家諸子的學說,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等,還有牽涉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醫卜星象文化,天文地理方面,建築橋梁方面等等。中國美學的意思大概可以用儒家學說代理,也就是說以仁義為基礎,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也可以用仁義,因為中國美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仁義是人的內在的本質的人格之美.無論是中國的美學還是傳統文化或是其他任何學說,它的發展都離不開每個人的潛在意思與思想,"仁"是天下最寬廣的住宅;"禮"是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義"是天下最廣闊的'大道",有了這幾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就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向其發展至今,才有了這樣的成就,我相信中國美學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一部分,發展過程中的成果.

閱讀全文

與如何復興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