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陽都有哪些歷史文化
安陽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攸久,文化遺存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殷墟是甲骨文的發祥地,安陽古城是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安陽最能引人入勝、最能打動人心、最值得細細品味的東西,是在這個城市中曾經輝煌的殷商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安陽獨特的人文魅力。1、殷墟: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使之具有原真性、可讀性和可持續性,逐步將殷墟建設成為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大遺址公園,把殷墟作為一個保存完好、環境古樸自然、歷史信息豐富生動、文物遺址和出土文物均被真實有效保護、給人啟迪、供人欣賞的古老文明遺址,世世代代傳續下去。總體構思為:一河、三區、五景,即以洹河為紐帶,依託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後崗區,形成五個景點組團:入口標性景、殷墟博物苑、王陵遺址展示、洹河綠化帶和周圍整治。
2、古城:既繼承與發揚古城的整體歷史文化風貌,又便於開發、改造、創新,體現時代要求,實現傳統風貌的延續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以保護古城格局、傳統街區、典型傳統民居、文物古跡、坑塘、古樹名木、空間輪廓和整體環境為重點,突出傳統風貌、地方特色,以保護為基礎,實現古城的有機更新和傳統風貌的繼承和延續。將來的安陽古城,城隍廟、高閣寺、郭朴祠、許三禮祠堂、鍾樓、文峰塔、天寧寺與倉巷街傳統街區,東、南、北大街,唐子巷等歷史街區渾然一體,環城河清徹宜人,兩岸綠樹成蔭,景緻優雅,展現出安陽明清古城的歷史風貌。
B. 安陽,又名鄴城,為何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之美譽
歷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曾留下"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說起中國文化之都--安陽,我們都知道它是中國古代八大古都之一,素有“七朝古都”之稱,是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更有著“中華第一古都”之稱。我們國家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後又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建都於此處。安陽同時也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可見其歷史意義是不可小覷的。
從中國版圖上看安陽,它西倚巍峨險峻的太行山。八百里太行神秘而美麗,它隱藏著無數古老的神話故事。由於太行山脈發源的一條河流經安陽市區,它就是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記載的洹水,同時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所以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C. 安陽有什麼風俗
1,落腔
落腔(原名「落子腔」,俗稱「嘮子腔」或「撈子腔」,也稱「安陽腔」),河南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落腔源於民間曲藝蓮花落,在宋代時通常是七言句的順口溜,到了元代,「蓮花落」演變成為一種長調。到清代則演化成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清代中後期結合黃本地的民間小曲,固定曲調板式命名為「落腔」。
2,呂村戰鼓
呂村戰鼓是河南省安陽縣呂村鎮獨有的舞蹈文化和民間藝術,因其歷史悠久,魅力獨特,它起源於殷商時期,以戰爭為素材,用鼓為表揚道具,以多變的舞蹈隊形為表演形式。
3,跑幃子
湯陰幃子舞又稱經緯舞,俗稱跑帷子。是活躍在豫北區域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跑帷子使用的道具名叫「帷子」,它是一根兩米多長的木桿上扎「帷帽」,周圍掛五彩繽紛的綵帶及銅鈴,實際上帷子象徵的是一種招魂幡,表演者持帷子跑各種陣圖,故名「跑帷子」。
(3)安陽有什麼獨特的文化擴展閱讀
落腔文化特徵:
1,樂器種類落腔曲調由安陽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曲調輕快,主要伴奏樂器為皮胡、竹笛等。1956年以後增加了全套打擊樂器及嗩吶、二胡、笙、大低胡等。後又增加了兩支大號和「四大扇」增強了伴奏效果。
2,唱腔板式
落腔的唱腔板式有慢板、流水板、贊子板、娃娃、散板五大類和一些民歌雜調。落腔的曲牌音樂有早期戲曲的遺存,如大桃紅、風入松、滴溜子、哪吒令等,還有數十個民間雜曲和小調。
D. 歷史文化名城之安陽有何文化積淀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陽,據河朔莽原,扼燕趙要沖,西倚巍巍太行,東接坦盪平原,有號稱「居天下之中」的優越地理位置。公元前十四世紀(前1387年),商王盤庚自奄(山東曲阜)遷殷(安陽小屯),定都於此,歷八代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竹書紀年》)。安陽東北四十里的鄴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有六個朝代在此建都一百二十多年。殷鄴一體,是歷史上的事實,也是近年來歷史地理學界的共識。「中原文化殷創始」,作為殷鄴舊址的安陽,有著悠久深厚的地域文化積淀。
一
安陽古跡遍布,名勝林立。早在盤庚遷殷之前,安陽一帶就是上古華夏族活動的中心地區。安陽縣的小南海,發現了距今二萬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這是中原地區唯一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郭沫若稱之為「小南海文化」。在安陽市區後岡,發現了六千年前的仰韶彩陶文化和四千年前的龍山黑陶文化層積。內黃東南部的地丘和亳,是五帝中顓頊和帝嚳兩位古帝的都城,內黃南三楊庄有顓頊、帝嚳二帝陵。夏帝胤甲和孔甲,曾都於湯陰羑水南的西河。商王太戊、河亶甲、祖乙皆都城於內黃亳城,亳城東次范村有商中宗陵。殷商而下,安陽的名勝古跡多到難以數計。出土十六萬片甲骨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的殷墟,中國第一座監獄羑里,西周封國滑伯故壘,戰國趙南長城;藺相如故鄉古相村,蘇秦相六國的拜相台,夏馥隱居的王相岩,高歡避暑的黃華宮,荊潔、關仝作畫的洪峪山,歐陽修的秋聲樓、畫舫齋,韓琦的晝錦堂三絕碑,岳鄂王廟和岳飛故里,王庭筠讀書的慈明院;神醫扁鵲墓,西門大夫祠,惠子墓,甄妃墓,謝茂秦墓,袁世凱墓;北朝隋唐的靈泉寺石窟、浮雕、塔林,唐修定寺磚塔,五代天寧寺文鋒塔,明趙王府高閣寺,明清古城角,府城隍廟,當代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殷墟博物苑,中國文字博物館……這里有觀覽不盡的人文勝景。
安陽山川毓秀,風光如畫。漳水滾滾,衛河滔滔,淇水湯湯,洹河悠悠。小南海神秘誘人,珍珠泉瓊玉互映。西郊林慮風景區集雄峻險秀於一體,匯今古奇觀於一山,戰國時趙國即於此置黃華會館,南北朝時有北齊的行宮獵苑。魏晉以迄明清,仙釋之徒樂意於此掛錫駐足,文人騷客欣然來此游賞棲息,寺觀星羅,詩碣棋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高度統一。「太行最秀林慮峰」,這里是北中國少有的山水佳麗之地。景區內的黃華山、洪峪山、天平山、王相岩,峰巒聳峙,谷壑深幽,朝霧夕霏輕舒曼卷,晴嵐雨煙儀態萬千。春日野花吐芳,夏時林木蒼翠,金秋紅葉滿山,冬月白雪皚皚。冰冰背盛夏酷暑凝水成冰,桃花洞山桃紅花凌寒怒放,龍床溝百丈懸崖飛瀑直下,天橋斷千尺峭壁湍流奔騰……這里有賞之不足的山川風光。
安陽地靈人傑,名士輩出。中興商朝的商王武丁,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婦好,文學史上第一位女詩人許穆夫人,漢代名臣汲黯,隋朝開國元勛韓擒虎,瓦崗義軍領袖翟讓,唐詩人沈佺期,史學家李延壽,天文學家一行,貞觀名臣戴胄,「兩朝顧命」的北宋名相韓琦,「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元人許有壬、鄭廷玉,明人崔銑、郭朴,清人許三禮……這里有數不盡的風流人物。
安陽歷史悠久,傳說眾多。武丁夢得賢相,殷末三仁諫紂,周文王被拘演《易》,蘇秦掛六國相印,西門豹投巫治鄴,信陵君竊符救趙,漳河岸項羽破釜沉舟,白馬坡關公斬顏良誅文丑,魏武帝南館招賢,曹子建銅雀台作賦,鄴下文人西園宴遊,瓦崗寨群雄反隋,九節度兵圍鄴城,泥馬渡康王脫險……
E. 安陽的特色是什麼
1、道口燒雞是特色傳統名菜之一,由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義興張」世家燒雞店所制,是我國著名的特產。 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
2、安陽三熏是河南安陽傳統名菜,屬於豫菜系。包括熏雞、熏雞蛋、熏豬下水,已有百餘年歷史,將原料精心鹵制,再用柏枝柏殼和松木鋸末等點燃熏制,其特點水分較少,熏香濃郁,脆爛不膩,耐儲存。
3、安陽燎花,河南安陽市(舊稱彰德府)的傳統名點,久負盛名,而以錦泰店製作的最為優良。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落口香甜酥脆、軟綿易消化,營養豐富。
4、扁粉菜,屬於豫菜菜系。是安陽居民最愛吃的飯菜之一。 扁粉菜以粉條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豬血等,在一口大鐵鍋中煮。
5、血糕是河南安陽傳統的地方小吃,和皮渣、粉漿飯合稱安陽的"三大寶"。始於清乾隆年間。用蕎麥面、豬血加調味料蒸制,食時切片油煎,抹上蒜泥,香辣鮮美。安陽血糕營養豐富,酥香適口,味道鮮美。
F. 安陽的習俗是什麼
瞧羊就是安陽其中一個民俗
G. 安陽歷史文化簡介400字
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後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安陽出土問世。 截至2018年4月,安陽市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1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8項,類別包括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
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滑縣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獲得唐伯虎一幅名畫《蟈蟈白菜》。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萌發了用絹布仿製名畫,讓蟈蟈白菜有立體感的念想。秦氏絹藝作品多次榮獲全國金獎、優質獎, 被國家、河南省、安陽市等博物館收藏,在國內外很有影響。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安陽有什麼獨特的文化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安陽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總數達22個,其中,5A級旅遊景區1家,為殷墟;4A級旅遊景區6個,分別是紅旗渠、太行大峽谷、羑里城、岳飛廟、馬氏庄園和洹水灣旅遊區。
3A級旅遊景區7個,分別是顓頊帝嚳陵、黃華神苑、天平山、太行屋脊、萬泉湖、洪谷山、扁鵲廟;2A級旅遊景區8個,分別是袁林、天寧寺、珍珠泉、小南海、蠟梅園、都里漳河灣、林州五龍洞和彰德府城隍廟。
H. 安陽有什麼特點
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晉冀豫三省交會處,下轄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黃縣,代管林州市。總人口504.28萬人,其中城市人口69.35萬人。居民以漢族為主。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於殷(今安陽市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商王朝,在此歷8代12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殷後,將殷地分封,安陽隸屬衛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始置安陽縣,隸屬邯鄲郡。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建都於鄴(今安陽市北)隋唐時,此地稱相州。明清時稱彰德府。1952年,安陽市劃為河南省,為省轄市。
安陽是殷商王朝後期都城,甲骨文的集中出土地,自清末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有文字之甲骨以來,已出土甲骨文15萬余片,單字4600多個,其中能認定為漢字的有1732個,記載著殷商王朝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內容。
安陽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有獨具的歷史文化特色。1960年、1978年發掘的安陽縣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遺址,出土石器和動物化石7000餘件,證明在2.5萬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位於今天小屯村的殷墟,為殷商後期都城,經60年考古發掘,已發現殷王宮殿和宗廟53座,殷王陵大墓11座,手工業作坊(鑄銅等)多座,民居多處。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即今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明景泰元年(1450),在湯陰城內始建岳飛廟,今廟猶存,成為人們緬懷抗金英雄的場所。安陽城北太平庄有袁世凱墓葬,按皇家陵墓格式設計,中西合璧,氣勢雄偉。
I. 安陽有什麼特色
特色文化:甲骨文,岳飛廟,袁世凱墓,人工天河紅旗渠。
特色小吃:皮渣,扁粉菜,煎血,燒灌腸,粉漿飯。
J. 安陽民俗文化有哪些
,安陽縣永和蘇奇燈籠畫、洪河屯紙雕、崔家橋芝麻糖、呂村餄餎面、水冶酥燒餅、相村皮渣等民俗文化品牌,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大批群眾駐足品鑒。在安陽縣展示區,具有上百年歷史的蘇奇燈籠畫再次成為民俗文化展上的一大亮點。製作精美、風格古樸的燈籠畫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