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看待農村文化的空殼現象

如何看待農村文化的空殼現象

發布時間:2022-07-31 16:38:44

㈠ 如何保護好農業傳統文化,工業化會使傳統農業文化衰敗嗎

一直以來,學界對農村衰落的原因看法不一,部分人認為農村的衰落是被動的,與工業化和城市化相關,這種觀點的論據很簡單:工業和城市「擠占」了本應屬於農村的資源和人口,導致農村不可避免的衰落。這種觀點是否有道理?我們以19世紀的歐洲農村為例,多層分析。



綜上所述,19世紀歐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方興未艾,農村在這種大環境下的改變,並不是衰落,而是通過改變「慣性」的生活方式,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時空坐標。

㈡ 什麼叫「空殼村」

空殼村是指村集體沒有固定資產,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所有經費開支全部來自上級財政撥款的村子

㈢ 從宏觀層面分析農家書屋僵屍化、空殼化問題出現的社會經濟背景

摘要 親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從農家書屋整個建設歷程來看,農家書屋工程借鑒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農村公共圖書室的建設經驗,在短期內建起60萬個農家書屋,迅速覆蓋全國所有行政村,惠及7億農民群眾,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是一項開創性的歷史成就。在鞏固與發展階段,工程又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推動工程入法,豐富內容產品供給,探索農家書屋數字化,用知識改變了一批農民的命運,取得豐碩成果。

㈣ 怎樣看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不足

(一)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發展的能力不強與雙帶致富的要求不相適應。
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縣農村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仍有一些村發展緩慢,集體經濟薄弱,無固定的收入來源,少數村還存在負債情況,村裡的公共設施建設舉步維艱,村民生活困窘,成為名副其實的「空殼村」。目前,在全縣263個行政村中,無集體收入的村有18個,佔6.8%,集體收入2萬元以下的有188個,佔71.5%;農民人年均低於2500元的村仍有2個。
原因分析:
1、先天不足的問題。我縣南部發達地區的許多村,經濟基礎較好,這些村的黨組織依託特色產業的輻射作用,帶領村民發展農村經濟的路子較多,具有先天優勢,能起到龍頭作用。而北邊一些欠發達的村黨組織雖然也在千方百計抓農村經濟發展,但由於自然條件差,缺乏資源優勢,加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負債包袱,很難找到從根本上改變全村面貌的發展思路,如南台鄉南台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地理條件差,沒有固定的支柱經濟作物和產業,無村集體收入,至今仍負債20餘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僅2400元,是我縣的重點貧困村。
2、幹部能力的問題。一方面,少數村幹部文化水平偏低、觀念陳舊、思維方式落後,眼界不夠寬廣,信息渠道單一,缺乏機遇意識,帶領群眾闖市場增收致富的辦法不多、思路不清,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另一方面,一些村幹部自我發展的能力不足,一些先富起來的村組黨員幹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有的甚至還擔心參與的人多了會影響自己受益,造成帶富能力發揮不突出。
(二)一些村幹部隊伍後繼乏人的現象非常突出與形勢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從調研情況來看,一些村村幹部沒有合適人選,在選拔村幹部時往往是「筷子中間拔旗桿,矮子裡面選將軍」,降格以求,後繼乏人的現象非常突出。這樣選出來的村幹部往往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科技素質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年齡偏高的現象,難以適應紛繁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
原因分析:
一方面,個別村黨組織對發展黨員工作,特別是發展年輕黨員、能人黨員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發展黨員工作滯後,黨員隊伍缺乏生機和活力,加之村級後備幹部培養措施不力,效果不佳,後備幹部儲備不足。另一方面,由於相當一部分地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微薄,村幹部待遇低,一些文化高、能力強、有經濟頭腦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謀生,村裡留下的大都是「3860部隊」,農村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直接影響了村幹部隊伍的穩定。如二塘鄉二塘村村民共人,其中,18歲以下的561人,18—45歲的699人,45歲以上的393人;外出務工的357人,其中,18—45歲的336人,占該村同階段年齡人數的48.1%。調查問卷反映,認為待遇低而不願意當村幹部的佔41.3%。
(三)一些農村黨員的宗旨意識淡化與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調研中我們發現,一些農村黨員喪失了政治榮譽感,不以自己是一名黨員為榮;少數農村黨員幹部自身作風不正、辦事不公,體現不出先進性,在群眾中缺乏影響力和號召力,非但不能發揮引導和帶頭作用,反而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阻力,有時甚至與黨組織唱「反調」。這些現象嚴重敗壞了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削弱了黨組織的戰鬥力,動搖了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
原因分析:
1、社會發展使人們價值取向和信仰趨向多元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在多樣化的價值觀面前,一些黨員的價值選擇出現困惑,產生了誤區,正確的理想信念淡化、動搖甚至喪失。部分黨員對改革開放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認識不清,對社會轉軌時期出現的一些問題過於悲觀,由此導致對黨的宗旨的懷疑、失望。
2、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黨員隊伍「出入口」把關不嚴。一些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黨員中簡化程序,為求數量而忽視質量,致使一些黨員質量「先天不足」,成為不合格黨員,降低了黨的威信。在對不合格黨員的處置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監督制約機制,造成出口不暢,導致一部分不合格黨員滯留黨內,影響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活力。
3、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滯後。一些基層黨組織抓黨建工作的方法仍比較陳舊,缺乏應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管理效果不理想。極個別農村黨組織放鬆了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黨組織活動開展不正常,以致有些黨員長期脫離黨組織,不過組織生活,不交納黨費,不履行黨員義務,成了名符其實的「下崗」黨員。對長期不過組織生活,不履行黨員義務的黨員該批評的不批評,該處分的不處分,治黨往往偏寬偏松,給黨員和群眾造成「只要不犯大錯誤,誰也抹不了他黨籍」的印象。
(四)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設置相對滯後與經濟社會格局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隨著新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一些村在黨組織設置上已顯得相對滯後。一方面黨組織關系模糊,出現了「支部管支部」、管理矛盾頻頻發生的情況;一方面,不少農村流動黨員還游離於組織管理之外。
原因分析:
長期以來,農村黨組織主要以行政區劃為單位進行設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多種形式的生產聯合和經營聯合,涌現出不少農業協會、個體私營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等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凝聚了一批黨員和農村中的能人,進而給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調整帶來新的需求。同時,由於大批農村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和地區間流動,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村黨員越來越多、活動范圍越來越廣,給流動黨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的精心規劃和不懈努力。同時也要求我們借鑒先進地區的先進經驗,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信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一定能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早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

㈤ 對於農村的「空巢」現象,你如何看待

今年年初的短片《啥是佩奇》大火。引起人們對於空巢老人的關注。


另外農村老年人的思想保守,知識結構比較單一,由於自身文化水平所限,不能自己安排好晚年生活,只能精神寄託大部分都放在孩子身上。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農村文化的空殼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