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統文化必讀書目
傳統文化必讀書目
一、 蒙學
1.《三字經》: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蒙學經典,被奉為中國古代蒙學經典之首
《三字經》採用三個字一句的形式,對自然、社會、歷史、古代經典、學習的重要性等展開全面的介紹,意思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且易於背誦。童聲初啼,便是向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2.《千字文》:中國古代歷時最久的蒙學經典,一千四百年前編寫的書法教材
一千個字,字字不重復、通篇押韻,歷代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樂於書寫的內容。
舉凡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政治、軍事、建築、動物、植物、處世之道等等,可謂無所不包。
《尚書固實》中記載,梁武帝教王子們練習書法,命殷鐵石從王羲之的書法中拓出一千個不重復的字,每個字一張紙,雜亂無序。梁武帝把周興嗣召來令其將這一千字編排成韻文。周興嗣花了整整一晚時間,把這一千字編排成韻文呈獻給梁武帝,勞心勞神以致鬢角的頭發都變白了。此後,遂有《千字文》面世。
3.《幼學瓊林》:本書是系統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極佳讀物,堪稱「國學瓊林」
被譽為「袖珍的網路全書」,涵蓋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
內容囊括了社會生活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婚姻家庭、朝廷文武、服飾飲食、技藝製作、釋道鬼神、醫術占卜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幼學」:指初入學的年幼學生;
「瓊林」:意即希望該書就像藍田和元圃的美玉一樣,能使見到它的人視之為珍寶,每個人都想把它秘密珍藏起來,所以稱之為「瓊林」。
《幼學瓊林》原名《幼學須知》,又名《成語考》《故事尋源》,由明末西昌人程允升編著。
4.《增廣賢文》:一部古代格言警句集;是故事,是叮嚀,是經驗和忠告;讓你讀懂世事復雜、人性弱點,習得處世對策,領悟人生真諦。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該書通俗易懂、文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填補了以往蒙學讀物重知識教育、重行為指導而缺乏說理論證的空白,為中國古代蒙學經典增添了多姿多彩的篇章。
『貳』 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1、《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叄』 傳統文化書籍推薦的名稱
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很多,簡單介紹一部分。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鑠今,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棟。老子是中國第一個純粹的哲學家,老子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幾乎對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老子》
文字簡約,說理透徹,含義深邃,富有辯證精神,特別能啟發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別艱深,歷代注家又多,選一種較好的版本當能有助於閱讀理解。
3.《莊子》
《莊子》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一起合稱「老莊」,成為道家的經典。莊子對生死的態度十分達觀,「鼓盆而歌」成為莊子的典型畫像。《莊子》文字上汪洋恣肆、豐瞻華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寓言來說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韓非子》
《韓非子》一書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韓非子思想是在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與「四書五經」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為表裡,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響。
5.《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不是中國第一部兵書,卻是最好的一部兵書,它誕生於春秋幾百年戰亂的背景之下,涵蓋了軍事中一切重要問題,被我國歷代軍事家奉為圭臬。它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具有世界影響。《孫子兵法》簡潔的語句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商業社會中人的行為處事亦頗多啟發。
6.《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書,相傳是黃帝所作,代表了祖國醫學最早的光輝成就。它對於病理學與治療學的辯證思想,成為祖國醫學發展的指導思想,為中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帝內經》是先秦時期整理成
書的,文字較為古奧,不熟悉中醫術語的讀者可能會有一定困難。
7.《史記》
西漢司馬遷宮刑之餘發憤創作的《史記》,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
『肆』 有哪些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哲學、養生、園藝、閣樓、飲食、茶道、戲曲等等,著作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更是不乏經典之作。哲學方面的人類開始對世界認知以及對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方面的《周易》、《老子》、《莊子》等;中醫養生方面的《黃帝內經》、《傷寒論》等;其他方面的《長物志》《宅經》《書譜》《茶經》《格古要論》等中華生活經典系列的,以及各大師講訴評論的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太多了。
『伍』 請推薦幾本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好書
《中國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 《中國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是一本弘揚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和道德情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精品力作,該書的出版正逢其時,一定會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歡迎。 大家知道,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問題是伴隨中國整個現代化過程的重大問題。我們曾經出現過徹底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把一切中國被動挨打、貧窮落後的根源都歸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潮和文化運動,這種思潮和運動總是想重新構建中國文化的特質,這種努力的勇氣令人感嘆,但是文化宛如江河之水,抽刀難斷;我們也曾出現過一味崇尚和迷信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的儀規形制津津樂道、刻意模仿的思潮和文化運動,這種思潮和運動總想把現代化拉回到傳統的價值體系之中去,這種努力很少能取得什麼成效。可以說,今天的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受到這兩種思潮和運動的沖擊。但是,有一點則是大家都認可的,那就是這本書開宗明義所指出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延續和發展的深厚道德根基。我們堅信,中華傳統美德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一定能夠得到更為豐富的滋養和展示,一定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升華。也就是說,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中華傳統美德必將更好地融入現代化所要求並於現代化相適應的道德情操之中,人們必將用現代的文化價值體系來詮釋傳統美德的內容與價值。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觀點,我認為《中國人的美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
『陸』 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著
1.「四書五經」
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鑠今。老子是中國第一個純粹的哲學家,老子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幾乎對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老子》文字簡約,說理透徹,含義深邃,富有辯證精神,特別能啟發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別艱深,歷代注家又多,選一種較好的版本當能有助於閱讀理解。
3.《莊子》
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一起合稱「老莊」,成為道家的經典。莊子對生死的態度十分達觀,「鼓盆而歌」成為莊子的典型畫像。《莊子》文字上汪洋恣肆、豐瞻華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寓言來說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韓非子》
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韓非子思想是在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與「四書五經」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為表裡,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響。
5.《孫子兵法》
誕生於春秋幾百年戰亂的背景之下,涵蓋了軍事中一切重要問題,被我國歷代軍事家奉為圭臬。它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具有世界影響。《孫子兵法》簡潔的語句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商業社會中人的行為處事亦頗多啟發。
6.《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開創了我國紀傳史編纂的先河,成為歷代官修正史的典範。《史記》記述了上古至當時的歷史,其中「書」的部分較難懂,但卻是司馬遷歷史思想集中表述的部分。全書精華在於「世家」與「列傳」,司馬遷為我們描繪了許許多多有個性、有感情的歷史人物形象,他在歷史人物身上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史記》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著作。
『柒』 請推薦中國傳統文化書籍,謝謝!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文史哲等各門類。我推薦的書籍有:《詩經》、《禮記》、《山海經》、《戰國策》、《國語》、《淮南子》、《史記》、《漢書》、《吳越春秋》、《三國志》、《世說新語》、《搜神記》、《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力)、《全唐詩》、《全唐文》、《全宋詩》、《四庫全書》、《文選》、《詩品》、《文心雕龍》、《二十四詩品》、《滄浪詩話》、《牡丹亭》、三言二拍、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另外,多讀古人留下的讀書筆記、詩評之類,還有王守仁、李贄之類的作品也很好。
『捌』 有什麼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好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易經》,《尚書》,《禮記》,《春秋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