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道教文化怎麼直播

道教文化怎麼直播

發布時間:2022-08-01 11:49:13

Ⅰ 怎麼加入道教!!

現在的道教大多已經商業化。如果想真正修行的話,最好是去湖北武當山。如果是想傳播道教文化,則可以去北京白雲觀。
做一名道士,只要履行以下手續即可:
(一):一份本人的自願出家書,表示非他人、外力所迫,本人自願出家;
(二):一份家屬的同意書,即主要家庭成員不反對;
(三):一份無刑事、或其他嚴重的犯罪紀錄證明書(如果你是本地出家,當地居委會、街道、村組織就可證明;如果你是異地出家,需要當地派出所或公安部門證明。)
其他事宜由你所出家的具體宮觀決定。
有了以上三份證明後,其次就是看你能否適應道觀生活,即考驗期和觀察期。一般1--2年。如果你經受住了考驗,也覺得自己能適應道教生活。則可在考驗期後,正式出家,蓄發、冠巾,學習道教禮儀、文化。
然後,就可以發揚道教文化與傳統了。

Ⅱ 導游怎麼講道教

要真正去學習道教文化,自己有了真實感悟才能講得出,為講而講,只是依文解字,口是心非。說實話,很難入境界,自己尚不能受用,更何況聽者。是這個道理。不管是什麼都要深入,真正下去做功課。

Ⅲ 問道手游九七在哪直播

問道手游九七在虎牙直播。

虎牙直播是一個互動直播平台,為用戶提供高清、流暢而豐富的互動式視頻直播服務,旗下產品包括知名游戲直播平台虎牙直播、風靡東南亞和南美的游戲直播平台NimoTV等,產品覆蓋PC、Web、移動三端。

軟體特色

虎牙直播前身為YY游戲直播,2014年11月21日虎牙直播發布會將首次採用線上直播發布會的形式與大家見面。

自2014年11月虎牙直播成立以來,虎牙直播一直採取精品化內容戰略。隨著電競賽事的發展,虎牙直播匯聚了眾多世界冠軍級戰隊和主播,引入國內外賽事的直播版權,深耕獨家IP賽事;此外,虎牙直播還通過明星主播化等方式展開泛娛樂直播,啟動全明星主播戰略,許多娛樂明星的直播處女秀均是在虎牙直播完成

虎牙直播也是國內首家全網啟用HTML5直播技術的平台,用戶不再需要安裝插件,打開虎牙直播即可享受「遠離卡頓發燙,1秒即開看直播」的暢快體驗。這一技術的革新與優化,不僅讓國內的直播行業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也是對外證明了中國的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Ⅳ 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

現在有些不研究道教的人文和宗教的人,看到道教中有許多方術修煉的內容,就想當然地將道教判定為巫術迷信,認為道教不是宗教,或者只是類似薩滿教那樣缺少宗教超越精神的低級原始宗教。這是一個誤解。
道教傳統文化中確實有許多講養生修煉、與傳統中醫學相關的內容。如存思、導引(含武術)、辟穀、行氣(含胎息)、按摩、咽液、房中、 祝由、外丹、內丹等等方術。也有一些古代民間流行的方術,如符咒術、堪輿術、占卜術、五雷法等等。甚至還有不少有趣的雜技魔術表演,如吞霧吐火、入水不溺、穿牆隱遁、撒豆成兵、踩高蹺、奔日月等等。道教的齋醮法事中,也穿插不少音樂、舞蹈、禮拜、唱贊、遊行等各種戲劇性表演,同時展示了精美的服飾、繪畫、雕刻和造型藝術。
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產生的古老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上述這些方術有些來自中國的原始宗教和民間文化,有些出自歷代高道法師的創造,還有些是漢唐時期陸續從西域和印度傳來的。總之,道教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這對我們了解古代中國人民的信仰和生活習俗,以及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文化交流狀況,是難得的活著的資料寶庫。
道教法術雖然吸收了中國原始宗教或民間信仰的部分內容,但我們不能認為它就是薩滿教或巫術。因為道教是在道家哲學思想指導下,接受儒家的道德禮儀規范,並吸取融攝了大乘佛教真空觀、心性論和因果觀念,集諸家之長而成就的宗教。它是一種合道理、且倫理化的高級宗教;是以人的精神和肉體生命的升華和超越為其終極目標的信仰形式。早在漢代,當時的黃老道家思想融合先秦老莊哲學和陰陽五行家的宇宙論,形成一種以自然演進為特徵的氣化論宇宙觀和世界秩序觀念。這種觀念後來成為道教教義的理論基礎,灌注在道教的養生修煉及其它各種方術中。
這些方術的程序都按照自然道法,亦即元氣生成萬物的宇宙論和陰陽五行的世界模式論來設計和展開。僅以道教齋醮法事及符咒術為例:在法事中的道壇設置高度、范圍;施用符文的時節、方位、顏色;感召的神靈名稱、數額、服飾,以及念咒行法的次序等等。我們都可發現其中有一套整齊規范的節奏和尺度,是依據某種人類理智的設計,而非隨意所為。如果將正統道教與民間巫師的法術書放在一起,研究道教的專家稍加比較就能看出它們的區別。
體現在道教方術中的這種理智,當然不是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合邏輯的工具理性,而是中國文化獨具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理,或曰「天理」、「道理」。其核心理念是以陰陽五行的分合演進來解釋宇宙與生命的起源和發展變化之因。
它是一種氣化論的宇宙觀和生命觀。近兩千五百年來,這種理念是中國各家學派共同秉持的基本觀念;它是中國哲學思想、宗教信仰和各種實用技術的理論內核。而道家及道教對此理念的形成和承續作出了最重要的貢獻。如果我們抽掉這個理論內核,中國數千年來的精神文明及物質文明成果,都將變成無理可言,徒具其名的陳跡,淪為某些人可以任意叫罵的「封建迷信」。這樣的文化虛無主義如果變成現實,恐怕是任何有情感的華夏子孫都不願見到的。
中國傳統宗教和文化是一種自發演進形成的原生文化,其形成的路徑和成果與西方文化和科學完全不同,但各有特色。因此我們可以說,道教的養生術及其他方技是非科學的,但絕不是無理智的,更不是全無效驗的。與道教理論基本相通的中醫葯學,也是非科學但有效驗的。中國人用它治病數千年,繁衍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沒有發生過歐洲歷史上那樣毀滅性的黑死病。
諸如糖尿病(消渴症)、天花等古代人類的殺手,中國人很早就能有效防治。治病的方法最早見於道教學者的著作中。當然,古代道術和中醫與當代科學和西醫的有效性相比,已經有些差距。但這只是時代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致。我們決不能據此將人類歷史上一切非西方科學的信仰和文化都斥為迷信,一筆抹煞。
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先生在其《中國的科技與文明》書中,對道教方術在中國古代化學、醫葯學、生命科學等方面的巨大貢獻,給與了高度的評價。認為道士是中國古代最具有創造力的人士。火葯就是煉丹道士最早發明的,後來道士又用它驅鬼。最初的金屬溶解技術、鍍金技術也是煉丹道士發明。最初的雕版印刷品是道教的符籙。羅盤原來是風水師所用的工具。
中國的四大發明,至少有三項與道教有關。還有麻醉草葯,最初也可能是求仙道士入山採得;發明麻沸散的名醫華佗,被道教尊為神仙,至今仍被供奉。歷史上著名的中醫葯家,如《肘後方》作者葛洪、《本草集注》作者陶弘景、《千金要方》作者孫思邈、《食療本草》作者孟詵等,都是道教徒和方術家。如果沒有「迷信」方術的道士,中國何來上述這些發明?在西方中世紀,宗教曾是科學之敵。而在古代中國,道士曾經是技術創造之母。由此可見,宗教與科技的真實關系,絕不像某些所謂的「科學打假」人士想像的那樣簡單。
人類歷史上形成了西方和中國兩種各有效驗的不同理智和文化體系,這是人類之福。因為它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各自取長補短,形成新的原創性文化。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飛躍發展,就是吸收了西方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的結果。同樣,許多近代西方學者,從萊布尼茲到榮格都曾從中國儒教、道教典籍中得到啟發,創造了他們的新理論。文化的多元性和差異性,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這是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的真理。為人類多保留一種有效的精神文化體系,不是更好嗎,為什麼都要統一到西方那裡去呢?
我們已說過,道教的方術不是巫術,而是有理可講的道術。其實就算是巫術,也是科學研究的對象,不必一聽到這個詞語就神經緊張或精神亢奮。巫術是人類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現象,從原始部落到當今科技最發達 的歐美國家,都有信從巫術的人。既然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就應該以科學態度去觀察了解和分析研究它,解釋其存在的樣態及原因。而不應假借科學之名一棒子打死它。
西方近現代有許多研究巫術的人類文化學家,最著名的英國學者弗雷澤,他的著作《金枝》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弗雷澤將人類文化的進展分為巫術、宗教和科學三個階段。在談到巫術與科學的關系時,他有一個令人振聾發聵的觀點。他認為巫術與科學是近親,巫術曾為科學的發展鋪平道路。他說:「巫術與科學在認識世界的概念上,兩者是相近的。二者都認定事件的演替是完全有規律和肯定的。
並且由於這些演變是由不變的規律所決定的,所以它們是可以准確地預見到和推算出來的。一切不定的、偶然的和意外的因素均被排除在自然進程之外。對那些深知事物的起因,並能接觸到這部龐大復雜的宇宙自然機器運轉奧秘發條的人來說,巫術與科學這二者,似乎都為他開辟了具有無限可能的前景」。(《金枝》第四章,徐育新等譯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相信那些盲目崇拜科學而貶低巫術的人,讀到這段話時會大吃一驚。西方最偉大的科學家竟然認為巫術與科學都能准確地預見和推算出未來?這不開玩笑吧。我還想告訴這些人,其實從古至今之所以有那末多人信從巫術,並非因為他們都愚昧無知,易受欺騙,而是因為信從巫術的確能為人們帶來某種功效。巫術行為在實現人們的真實願望方面或許是無效的,但在撫慰和滿足人們情感需求方面卻有效。事實上,人類有許多心理或情感的需求,是只能或只需用巫術來滿足的。
例如對某個強大敵人的仇恨和畏懼,你無法打敗他,只能詛咒他。詛咒不能實際傷害敵人,但可以幫助恢復自我的心理平衡,緩解畏懼和仇恨情緒導致的精神失常。
巫術在心理治療方面的作用,也適用於印度教(秘教)、道教等保留較多原始宗教成分的東方宗教。西方學者有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如二十世紀分析心理學大師容格對道教內丹典籍《太乙金華宗旨》和《慧命經》德文譯本曾有精闢的評論,寫過一本《金花的秘密》。
其中對人類無意識層的心理活動進行了探索。另外,據說歐洲有學者在將道家學說用於安慰瀕危病人的臨終關懷研究。美國有華裔學者嘗試用房中術治療男性功能病。也有學者舉辦道教養生院。歐洲一些國家有太極拳、武術、氣功等練功團體。東南亞國家有華人宗教團 體嘗試用方術戒除毒癮。大體上,發掘東方宗教傳統方術用於養生治病,特別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心理性、精神性、功能性疾病,以補西方醫學之不足,在海外已經展開。
其實,人類的生存狀況是無比復雜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著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處境。古人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意思。為了應對復雜的生活處境,人們發展出多種多樣的精神和智慧形式。
巫術、宗教、科學、倫理、習俗等等,都是人類應對生活問題的智慧形式。單靠某一種智慧,無論它是高級還是低級的,科學的還是非科學的,都不足以應對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世界上最愚昧的不是信巫術或信宗教、信養生的人,而是盲目信從某一種智慧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人。「迷信」這個詞的本意就是盲目信從。
問題不在於你信什麼,而在於你怎麼信。如果將科學知識當作僵死不變的教條,而不是求真務實的探索精神,那麼科學也會變成有害的迷信。正如將肉身凡胎的道士當作大仙頂禮膜拜一樣。歷史上真正有創造力的道人,其實都是些謙虛質朴,韜光隱晦的老實人。真正有成就的科學家,也是那些在書齋和實驗室里認真做踏實學問的人。決不會頻頻上媒體張揚炫耀,拿著科學大棒四處尋找打擊對象。
客觀的看,道教的養生及修煉方術中,包含著今天仍然有效的合理成分,或有待研究改造的元素;當然也有不少已經失效,但部分普通民眾仍然相信的無害的內容。個人認為,對那些合理成分應該繼承弘揚,需要改造的內容可以研究,有些已經失效但無大害的方術也不必一概禁止。
在一些合法宗教場所,由職業道士從事不違法害人的相關活動,可以默許。在專業學者的著作中分析研究,鑒別真偽,更應鼓勵。要允許人們研究探索新的養生治病之道,探索過程中會有失誤有歧途,失誤了及時糾正就是。但不允許探索就永遠不會有新發明新創造。國外在這方面已走到了我們前面,國內因政策、資金和專業人才限制,幾乎沒有。恰恰是因為沒有認真研究探索的人,才會給騙子留下餘地。
昨天要消滅中醫,今天又辱罵道士,恨不得將中國文化一筆勾銷了事。對這樣的人真的應該進行科普教育,不是教給他們科學常識,而是真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家應有的品德。
最要不得的態度,就是盲目崇拜西方科學,而對中國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妄自菲薄,橫加挑剔,動不動就拿不符合科學說事,誣蔑貶低為「封建迷信」和「巫術」。科學是個好東西,沒有人反對發展科學。
我們要對道教多多研究,從而正確地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

Ⅳ 有誰知道央視前幾天播出的關於道家文化的一個論壇節目。

《文明之旅》走進道教名山龍虎山,共同探尋道家智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困難?道家如何看待生死?東西方的生死觀又有何不同?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陳鼓應,原創來至搜視網,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宗教研究系教授柏夷,為您帶來《文明之旅》特別奉獻——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之《論道龍虎山》

http://tv.cntv.cn/video/C25534/

Ⅵ 誰能介紹一下道教!

道教的稱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論稱為「道教」。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而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五斗米道,自稱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而成為五斗米道的專稱。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葯,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法術儀式,功德成神,常見的後天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

目錄
1 教理和教義
2 歷史
2.1 淵源
2.2 發展歷程
2.3 近現代的道教
3 道教神仙
4 戒律
5 道術
6 主要典籍
7 教派
8 道教活動
9 道教文化
9.1 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0 道教與道家
11 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12 道教與佛教的關系
13 參考文獻
14 參見
15 外部鏈接

教理和教義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歷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經中還有其他說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最後,演變成三位一體的一炁化三清的神學理論。

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煉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穀、存想、服符和誦經。

道教神學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後的宗教學說,未必完全切合,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庄,尊崇《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等眾多道家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儒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響。

歷史
主條目:道教歷史
淵源
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鶴鳴山(今成都大邑縣鶴鳴山),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皂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此階段不僅中國內部道教有所發展,更藉由遷徙與文化交流發揚至亞洲其他各處。比方東晉末,五斗米道在中國南方發動起義失敗後,盧循率部逃至越南交州。越南人李脫幫助盧循進攻交州府城,失敗後自盡。這是道教傳入越南最早的記載。另外,諸如韓國融入壇君神話的天道教或日本結合日照天神、崇仰天皇思想、祭祀神靈的神道教。不過,除越南道教尚存其道教本質外,韓國天道教或日本神道教就其宗教內容等,與道教已大相逕庭。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並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近現代的道教
明清以後,道教基本已經停止了發展。進入近現代社會以後,道教更是衰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中國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執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規戒律由於和現行法律抵觸而作廢。1957年,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管理中國道教內部的事務。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同中國其他的宗教一樣經受了一場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道教才開始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惟信仰道教人口,並不普遍。

道教神仙
神仙

大英博物館藏道教人物像道教是一個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道教按照人間的秩序發展出了天庭及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員,吸收了佛教的地獄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為天庭的附屬,也發展出了閻羅殿和水晶宮的一系列神仙官員,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還吸收了眾多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八仙等作為天庭秩序之外的「散仙」。所以道教的神仙眾多,還隨時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創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媽祖、關帝等都可以納入道教的神仙系統。但一般宮觀只供奉三清神像,其他的神可以建立自己的廟宇。

此外,道教認為人身也是一個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種器官,例如毛發、五官等等也都有神靈駐守,而且還有相應的修持方法。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則。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著不同的內容。一般說來,全真派的戒律嚴於符籙派。戒律的內容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而且必須有一個受戒儀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據規則的嚴緊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據節律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除戒律外,還有道教清規,就是道士犯戒以後的處罰手段。具體條例派別不同則規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內容和儒家三綱五常等要求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內容。道教的清規戒律也是隨時事的變化而變化的,當與政權的法律相沖突時,會進行適當的調整。

道術
《抱朴子》中所載的老君入山符,認為使用它可以避開鬼怪野獸道教的宗教活動十分龐雜,主要分兩大類,道士的自身修行(稱為道術)和道教儀式,內容包括道教經法、懺法、齋、醮、符咒、禁咒、隱遁、乘蹻、驅邪、伏魔、降妖、消災、祈禳、房中術、神仙術、辟穀、風水堪輿、占卜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為道術,包括內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內容。外丹是指燒煉丹砂鉛汞等礦物以及葯物,製作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丹丸。現代科學認為這些丹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例子,所以後來道教也認識到由於外丹服食和配製的方法較難掌握分寸,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而後世轉向較為保險的內丹修煉。外丹也被認為是現代化學的先驅。

內丹則是指通過行氣,導引,呼吸吐納,在身體里煉丹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內丹的用語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義完全不同,比如把人體比喻為燒煉丹丸的爐鼎,不過理論上還是具有相通性。古時煉丹術的傳授大多師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難了解。

此外道教還有許多道術。例如內觀、守靜、存思、辟穀等多種。這些現代多歸為氣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許多都習武術。中醫理論亦源自道教。
道教的儀式統稱為「齋醮科儀」,齋是清潔的意思,醮是指祈禱,又稱為道場。
道教祭祀神仙,由於認為神仙清靜潔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葷,進行齋戒。進行祭祀活動稱為「醮」,道教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許多佛教的內容,名目繁多。道教認為通過這些儀式可以去災求福。占卜也是道術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簽、測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籙。符是用硃砂畫在黃紙上的一些符號,道教認為可以用來治病,而籙則被認為可以驅使天神。另外道教認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驅使鬼神,趕走野獸。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術。

主要典籍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為最重要的兩部經典。另外,道教模彷彿教的大藏經創制了道藏,收集歷代道家著作,不僅包括哲學和道家理論,而且包括煉丹、養生、治病、氣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統道藏》、《道藏輯要》、《萬曆續道藏》等,現僅存明代《正統道藏》流傳,其它版本已失傳,現存歷代道教經典多收錄於此。道教的經書數量非常龐大,各派的主要經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參同契》是最早的丹經,稱為丹經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經典。《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經典。《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則是上清經籙派的主要經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經》和《三皇文》則是靈寶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經典。《陰符經》和《常清靜經》也是道教兩部非常重要的經書,是道士必須誦習的經書。此外,《玉皇經》和《心印妙經》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課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雖然以符籙、齋醮、科儀為主,但北宋以後也主張三教一理,修煉內丹,出現了《悟真經》、《金丹四百字》等經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張三教合一,煉氣全神,明心見性,兼融釋儒,以《道德經》、《孝經》和《般若心經》三家經典為主,提倡「孝謹純一,敦厚樸素」。

教派

泰山上的一位道士(此圖非道士正統服飾表現,正統道士服不是排扣旗裝樣式,而是交領漢裝式樣)從修行方式上來說道教主要分為兩個派別——符籙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張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後者主張煉金丹求仙,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道教的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比較有影響的有5個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正一派、凈明派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龍門派,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嵛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時創立,元朝以後逐漸衰微。
太一道:金朝時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
凈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衰微
明朝以後,道教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兩個宗派之下。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共有86家,實際上只有80家。
正一道:正一道即東漢末年的五斗米道,後更名為天師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全真道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陽,丘處機。全真道講求清修,其道士必須出家、吃素。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十方叢林」。

道教活動
道教的活動主要在宮觀內進行。宮觀可以分為兩種:
子孫廟
道教文化
道教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醫學、葯物學、養生學、氣功、化學、武術、天文學、地理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它對於華人的思維方式、倫理、道德、民俗、民族關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響。

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道教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師徒相傳一些武術和氣功,例如武術中很出名的武當派,據說就是武當山上的許多道士傳承的武術。道教的武術也和許多武術不同,講究圓柔、後發制人,充分體現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極拳這樣的簡單武術套路,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健身活動。道教氣功也是中國氣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煉方法基本上就是氣功,對氣功的探索和發展,其貢獻很大。

道教的養生術還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醫學《黃帝內經》中經絡學等方面內容。
此外,許多道教徒研習醫術,對於中醫學發展頗有貢獻,如葛洪、陶弘景等人,於中醫葯皆有所建樹。
道教的煉丹術對火葯的發明有著重要的影響。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受道教影響很深,他曾經游歷各地,求仙訪道,甚至煉過丹、受過道籙,可以說是位虔誠的道教徒。這段經歷給他的個性、詩歌創作乃至一生的際遇都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李白受召入長安,受到唐玄宗等許多的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薦。尋仙過程中,他游遍五嶽,給他帶來大量的素材。他的詩歌中也常常出現「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雖然講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但全書中使用了大量道教專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馬、奼女、元神等,還構築了一個以玉皇大帝為核心的道教神只、神官系統。書中也出現了很多道教人物和魔怪,不過多為反面角色。

而完全以道教為核心的最著名小說則要數《封神演義》了。書中講述的商周戰爭,其實質就是道教的兩個派別闡教和截教的斗爭。書中出現的各色仙神和寶物等,也全屬於道教系統。

道教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從歷史來看,這兩個詞指稱過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曾混為一談;現在也仍然有人主張將二者等同起來。然而,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於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麽,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演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魏晉之後道家思想的傳承演變,現在看來還是模糊而難以說清的,但它對歷代學者文人的影響卻仍是依稀可辨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狹義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時代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流派。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的異同,確實一言難盡。試舉一例:道教所謂長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並未言及,也不能視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說,與自然之道亦不無悖逆。

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於佛教的極樂世界,也不同於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一種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經》中講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為一個公平、和平的世界,沒有災禍、沒有戰爭。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則是「仙境」,道教追求得到成仙,這樣就能超脫生死,在仙境中過仙人的生活。不同於其它宗教的是,道教並不認為人死後才能到達仙境,而是認為人的形體通過一些形式的鍛煉可以長生不死,成仙以後也可以一樣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裡,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於達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後來才出現了「屍解」等方式。而且所說的仙境,大多數也是處於現實當中,例如所謂的「洞天福地」中很多就是中國一些風景秀麗的地方。

大多數的宗教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不幸或者罪孽,認為死後靈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卻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死。也因此有許多養生的方法,例如氣功等在道教得到了發揚。

許多宗教都認為人的壽命是不能改變的,然而道教去不這樣認為,有一句話「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經》。另外,道教作為一個多神教,相信萬物有靈,甚至人體的各種器官都有神靈。

道教與佛教的關系
道教和佛教作為中國的主要宗教,兩者在相互競爭中又互相吸收,使其更適用中國本土文化的需要。

Ⅶ 道教的文化以及特點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歐美人士的興趣。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葯。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葯物以求長生。

Ⅷ 每次播放道教文化的背景音樂

道教最好聽的流行歌曲——道緣(演唱:李建科 . 首期《星光大道》實力創始演員)QQ音樂、酷我、酷狗、等裡面都有。網路一搜即可

Ⅸ 古代一直記錄著道士文化,為何現在國內幾乎聽不到關於道士的消息

因為你在“閉關鎖國”。現代網路時代,任何消息都不再是“幾乎聽不到”能夠拿來形容的了,在這大數據時代,只要你關注一個領域、一種文化,那麼各種各樣的娛樂工具就會源源不斷地給你推薦相應的文化。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平日里上網的時候,前期多注意觀察一下關於道士的消息,關於道教的文化,那麼逐漸地你就會發現整個世界都充斥著和道士、道教有關的信息。你之所以聽不到關於道士的信息,是因為你在平日里從來不去看那些關於道士的信息,你不去主動接觸這些消息,於是大數據就逐漸減少給你推薦這些消息,直到確認你對這些消息不感興趣,就再也不給你提示和道士有關的任何消息了。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現代我國人的心態也逐漸地冷靜了下來,人們也開始逐漸地去從一個相對客觀公正地角度去接受那影響了我國幾千年的道教佛教文化,而不再是“一桿子打死一船人”了,相信隨著大眾的冷靜,這些相關的道士和尚會再次浮現在大眾的眼中。

閱讀全文

與道教文化怎麼直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