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東省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1、孔廟、孔林、孔府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2、泰山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世稱「東岳」,為「五嶽之首」、「五嶽獨尊」,位於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
泰山以其有容乃大的氣魄將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地質地貌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自古泰山便被視為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
3、龍口南山旅遊景區
南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山東省煙台市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景區內的南山禪寺、香水庵、靈源觀、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點均系晉朝、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遺跡,千年古剎,可謂聖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築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
4、劉公島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台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
5、嶗山景區
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重要的海岸山嶽風景勝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嶗山風景區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等9個風景游覽區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鎮等 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
6、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公園、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由「一河、一湖、三泉、四園」組成。一河是護城河,一湖是大明湖,三泉是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是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區,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風景優美。
7、煙台市蓬萊閣(三仙山八仙過海)旅遊區
三仙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蓬萊市北端的黃海之濱,西與八仙過海景區、三仙山溫泉相毗鄰,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處集旅遊觀光與休閑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更是山東半島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整個景區由和氣大殿、小怡和園、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藝術博物館、蓬萊歷史文化集錦、玉佛寺、萬方安和、歌舞大劇院等景觀組成。與景區配套的還有古典建築風格的五星級三仙山大酒店、溫泉洗浴等休閑度假設施。
8、台兒庄古城
台兒庄古城,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繁榮於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稱(清乾隆賜)。古城佔地2平方公里,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
『貳』 山東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1、琅琊台風景區
琅琊台風景名勝區隸屬於青島琅琊台省級旅遊度假區(1995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規劃面積9.8平方公里),1982年,國務院公布琅琊台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3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為青島琅琊台風景名勝旅遊區。2010年,國家旅遊局評定琅琊台為AAAA級景區。2013年,琅琊台被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琅琊台冠領群山,仰俯高天風雲和大海碧波驚濤,與海上島嶼相望相呼應,自然風光大氣磅礴,蔚然壯麗,天地山海間的奇觀異景叢出迭現,令海內外遊人嘆為觀止。
10、樂陵千年棗林景區
德州市樂陵千年棗林景區,也叫萬畝棗林,是目前中國小棗品種最全的園區。樂陵金絲小棗舉世無雙的獨特營養保健價值,被譽為「棗中之王」、果中之冠」、「天然維生素丸的美稱。其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景區是山東省唯一一所棗文化博物館,景區是集引種試驗、品種對比、物種保存、綠色觀光採摘、旅遊休閑度假、食宿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園區。棗林現有觀光塔、中國金絲小棗之鄉碑、李先念題詞碑、百棗園、結義園、名人園、棗林幽徑、農業高科技示範園、母子樹、望娘子樹、棗王樹、鐵將軍樹及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等景點。
『叄』 淄博市淄川體育公園在哪
網路或者高德地圖導航去啊,具體地址:淄川區將軍東路與魯泰文化路交叉口西北角。
『肆』 淄博名勝的資料
淄博旅遊名勝
作者: 青春在線來源: 未知點擊: 165時間: 2004-7-23 14:40:37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333333333
1.聊齋城
來到淄博不能不去看看蒲松齡故居.現在的蒲松齡故居,已經發展成聊齋城旅遊景區.是淄川蒲家莊投資興建的。是以園林為表現形式,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的大型名園景區,它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這里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里,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已形成柳泉、聊齋宮、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俚曲茶座、墓園等旅遊景點. 景區內的蒲松齡紀念館,較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原貌。故居為典型的北方農村院落,郭沫若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故居大門。院內有蒲翁當年著書的聊齋、蒲翁生平展室、蒲翁十分鍾愛的文石展廳和當代文人騷客的書畫展廳。柳泉,又名「滿井」,為當年蒲翁設茶采風之地。現立有沈雁冰題寫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遊人流連忘返。蒲松齡除《聊齋志異》外,還創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觀賞俚曲的上佳去處。遊客駐足品茶,聽上幾段俚曲,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狐仙園以聊齋故事為主體設計建造,內設蒲松齡生平及著作、蒲公開鋪設館生涯、名人書畫等展室。石隱園原系畢氏花園,蒲公設館畢府30年,寫下了大量有關石隱園的詩詞佳篇。園內怪石林立,綠樹成蔭。此園移到蒲翁故里,再現了蒲公舌耕筆耘的生活經歷。滿井寺為古寺重建,以雙重門拱牌坊為入寺山門,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鍾樓等建築。聊齋宮外景似瓊樓橫空,碧湖青山,如天上宮闕。宮內採用彩塑、電影特技、燈光聲樂等表現手段,藝術地再現了蒲翁筆下神妖鬼狐的藝術形象。漫步聊齋城,將拋卻一切煩惱憂慮,掃清鬧城之喧囂,耳目為之一新,盡情飽覽、深刻領會一代文豪蒲公筆下所描繪的神妖鬼狐世界。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淄川車站,轉乘23路到蒲家莊 門票價格:32元
2.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部,於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總規劃面積1702公頃,下設鳳凰山、禹王山、望魯山、薛家頂和夾谷台五大景區,是我市唯一一家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全國青少年活動營地,淄博市的自然保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環境教育基地。園內山勢險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環境優美,文物景觀、自然景觀豐富,游樂健身場所眾多,是生態旅遊、回歸自然、休閑度假之勝地。
近年來,原山集團致力於發展旅遊事業,在合理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加大開發和建設力度,先後建成了森林樂園、民俗風情園、鳥語林、恐龍谷、原山旅遊賓館等二十餘處景點和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的服務體系,一個高品位、大容量、有特色、高效益的國家森林公園已初具規模。成為淄博市旅遊行業的排頭兵,是山東省旅遊行業先進集體、旅遊消費信得過單位,並順利通過了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評定驗收。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1路到原山 門票價格:40元
3.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
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志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博物館。該館包括春秋殉馬車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後李春秋殉車馬、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為當代全國之冠、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該館內容集中國古車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我國車乘的悠久歷史和造車技術在世界車輛發展史上的領先地位。該館位於濟青高速公路126公里處,兩側並設有大型停車場,交通十分方便。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1路到原山 門票價格:40元
4.開元溶洞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年號,距今1300餘年。唐朝20帝25傳290年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近5萬首唐詩,而且創造了「開元盛世」那一段歷史的輝煌,在這條已形成二十多萬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時期以來的珍貴文化遺存,特別是洞內開元年間的鍾乳石刻和遺跡文物,向我們真實再現了1300年前盛唐文化的一個側面,充分展示出開元洞博大深沉的豐富內涵,1300年後的今天,萬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開發重現人間,這也是將洞取名為「開元洞」的原因。
洞口上方「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岩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布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岩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3路到開元溶洞 門票價格:30元
5.周村古街
周村古商業城位於周村城區中部,佔地17公頃,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等古商業街區組成,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優秀歷史建築、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古商業城南有山東討袁護國軍司令部舊址及魁星閣廟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閣、匯龍橋,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匯所在。
古商業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約公元1410年),明崇禎九年(公元
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雛形。它南起絲市街、銀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門,長約兩華里,北極閣攔腰橫跨中間,把大街分為南北兩段,現狀保留的基本為南段,全長400米。至清朝後期,章丘舊軍孟氏「八大祥號」先後來這里營業經商,遠近富商巨賈競相雲集,大街逐漸成為布行、雜貨行聚集經營的商業貿易中心。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為商埠後,商業貿易范圍進一步擴大,近如青島、濟南,遠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的商號,都與這里發生了頻繁的生意聯系,大街商業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諺雲:「大街不大,日進斗金」。
作為中國古商業文化的優秀代表--「大街古商城」,街區縱橫,街巷幽靜樸素,雖歷經百年風雨,仍保持著古樸的明清原貌和歷史本色。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建設水平高,為山東所僅有、江北罕見,且至今仍在發揮其商業功能,被專家稱為「活著的古商業街市博物館群」。
周村大街古商城位於周村區中部,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商業街組成,古商業街內店鋪林立,古跡眾多,有建於唐代的明教寺,建於清代的魁星閣,有聞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業老字型大小,有「東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閣老劉鴻訓、宮保李化熙、武狀元王應統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商業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歷史源遠流長,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優秀歷史建築。大街古商城總佔地面積32.7公頃,包括兩部分:一是重點保護區--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東,新建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佔地19.7公頃,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區組成;二是規劃控制區--指涿河以西,保安街以東,南下河街以北,新建路以南,以及千佛閣、匯龍橋、清真寺等古建築群,佔地13公頃。
2001年大街古商城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整個項目預計總投資20124萬元。本著「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科學管理、滾動發展」的思路和"修舊如古"的原則分期建設。在保持主要古街區原貌的基礎上對沿街老店鋪全面維修,恢復孟雒川故居、三益堂印書局,擴建魁星閣景區,新建演藝廣場、絲綢博物館、民俗展館、花燈展館、錢庄票號展館等,整治繞城涿河,完善配套設施,用二至三年時間把大街古商城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著名的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為一體、充分展示中國古商業文化內涵的高檔次、高品位歷史、民俗文化游覽聖地。
行車路線:乘96路車到周村車站,可以乘坐人力三輪至古商業街.(禮拜天如不怕勞累,最好和幾位朋友騎自行車去,沿張周路向西即可到達.大約需90分鍾.)
6.沂源九天洞
沂源九天洞位於秀麗的魯山南麓,1991年正式向遊人開放,後經多次繼承性擴大開發,但設施相對比較落後,科學含量低。2001年初,中國著名的洞穴科學家、中國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為首的設計組對九天洞進行了全面的科學調查、鑒定與設計,並完成了燈光改造工程,使九天洞的面貌煥然一新,其科學化與現代化設計均居全國游覽洞穴的先進水平。讓遊客通過九天洞之行獲得神奇而美妙的、增廣科學知識的多方面收獲與享受。
此洞之所以稱為「九天」,是因為神話傳說中天有九層,即九天,而這個洞也有九個大的洞廳,景觀可與神話中的天宮相妣美,所以叫九天洞。這九個廳分別是:①天地之間廳,即燈箱大廳;②步天廳;③天河廳;④天宮廳;⑤天街廳;⑥天國花園廳;⑦巡天廳;⑧夢幻天堂廳;⑨別有洞天廳。 九天洞發育於地持年代上的古生代奧陶紀石灰岩岩層中,該石灰岩系海(相)中沉積岩層,其生成年代距今為4.4-5.0億年,九天洞的形成卻只有一百萬年左右的歷史。九天洞洞腔長518米,高5-18米,遊程往返約1.2
公里,洞體結構十分穩定,洞內化學堆積類型十分豐富,多達37種;其中稀有類型有7種,大面積的球狀和針狀結晶體、月奶石、石花、石蓮被譽為「九天四絕」,是全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溶洞,同時又是石花面積最大的溶洞,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觀賞價值。1994
年中科院陳詩才教授鑒定九天洞是「中國最大的石花洞穴」;1999年北京師范大學盧雲亭教授評定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
200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經過科學考察後認為,「九天洞石花,類型之多樣,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並稱之為「天下第一石花洞」。
行車路線:從淄博車站乘坐到沂源的公共汽車到土門鎮 門票價格:35元
開放時間:8:00-17:00
7.峨庄瀑布群
峨庄鄉地處魯中山區,淄川城東40公里。這里青山、碧水、藍天,空氣清新宜人,是著名的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和旅遊風景區。平均海拔450米以上,年降水量在500-90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11.3攝氏度。峨庄瀑布群北端離鄉政府駐地南600多米。景區南北高差200多米。沿河長12華里,瀑連塘,塘連瀑,秀水塘灣飛瀑不斷。沿河林木蔥郁,別有風致。它具有四川九寨溝之自然美,沿河六個古村,具蘇南周庄之古典。沿景區青山連綿色彩多變。風景如畫。春賞花海霧凇,夏觀瀑布飛雨,秋看瀑布白霧,冬品冰花雪界。 主要景點和休閑處有:土泉大瀑布,垂釣、卧虎山賞景、土泉草灘;魚鷹、飛鴨、奔兔;十二生肖泉群、劉奇宋代古石樓、石碾、古樹。亭子園泉群、響泉大瀑布、自然游泳場、秦龍湖泛舟、三無島小憩、游樂園、龍灣峽觀瀑、五潭垂釣、蘆葦藏雁、杏花谷賞花、煙柳河漂流、淘米灣石板憶古、石海觀景、瀑布源泛舟、紫峪龍蟠等。
地址:淄博市淄川區峨庄鄉。
『伍』 文化家園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哈爾濱文化家園
城市:哈爾濱
樓盤位置:南通大街258號
開發商: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建設開發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多層,高層,板樓,
其他交通方式:6,14,25,52,53,55,66,70,74,92,104,105,宣普街,南通大街,北宣橋街,極樂寺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8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車位比:0.2
周邊配套:船舶電子大世界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陸』 山東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山東的景點如下:
太陽谷冰雪嘉年華:
位於德州太陽谷大道微排國際酒店東北角。太陽谷專門從亞布力雪場引進了專業的滑雪設備,滑板、雪杖、雪鞋、雪圈等雪具供遊客使用;考慮到不少消費者來滑雪的同時也希望提高自己的滑雪技能,太陽谷還特聘亞布力雪場的專業教練現場指導,遊客在現場不僅能滑雪還能享受免費的專業指導。
濱州市:
位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古代著名軍事思想家孫武、漢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清代帝師杜受田出生或成長在這里。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示範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城市、山東省園林城市等稱號。著名景點有中國孫子兵法城、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魏氏庄園、魏集古村落等 。
泰山:
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東平水滸影視基地:
位於山東泰安東平縣境內,方圓600平方公里,主要有水滸影視城、水滸大寨、東平古城、崑山影視拍攝區等四十餘處影視拍攝項目。其中水滸影視城是影視基地的龍頭項目,以唐宋建築為主,規模宏大、場景群集,主要有府邸衙門、英雄府院、街區鋪面、市井商家、酒樓茶肆、紫石街、王爺府、太師府、太尉府、青樓、御龍坊等仿宋建築,古風濃郁,集旅遊、拍攝、餐飲、住宿、休閑於一體的旅遊景區。
德州游樂園:
位於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德州市市中心,建於2002年7月,為魯北地區最大的旅遊景區。德州游樂園佔地70餘畝,三面環湖,園內繁花似錦,湖面上波光遴遴,風景如畫,讓人心曠神怡。是廣大人民群眾娛樂休閑活動的首選之地。游樂園還建有十二項大型現代化娛樂設備,設施一流,性能安全可靠。
『柒』 淄川口琴培訓在哪裡呢
淄川口琴培訓在文化館。
淄川區文化館作為公益培訓的主陣地和文化志願者的培訓基地,利用館內豐富師資力量,詳細制定公益性輔導科目,為大眾提供更多優質的培訓和服務。
淄川區,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位於淄博市中部,南鄰博山區,西接章丘區,北與周村、張店、臨淄三區相連,東傍青州市,東南與臨朐、沂源兩縣接壤。
『捌』 誰知道淄川文化名人啊,只要淄川的啦,帶圖片最好了,謝謝
房玄齡,臨淄區齊州臨淄(淄博)人,隋末597年進士狀元
姜 遵,周村區北宋初期長山縣孫家莊(周村)人,真宗咸平三年(一○○○)進士
張唐卿,淄川區青州益都(今淄川 )人,北宋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狀元。
王辟之,臨淄區宋代臨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中進士。
趙師民,臨淄區宋代臨淄人,宋仁宗天聖末進士
賈 同,臨淄區宋代臨淄人。中進士
董職躬 ,青城人,金天德年間中進士。擢知海州至中憲大夫
國 盛,淄川區,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成進士,官至通政使司右通政
畢 亨,桓台縣明1475年進士,授予吏部主事,官吏部尚書
徐 敬,桓台縣明1496年進士,授予監察御史
劉 溥,桓台縣明1496年進士,授予河北槁城令
畢 昭,桓台縣亨子,明弘治12年己未進士,遷僉都御史,巡撫山西
劉 城,桓台縣原姓樊,明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成進士
巴思明,桓台縣明正德九年甲戌(1514年)進士,遷戶科給事中,外補浙江僉事
宋 銳,桓台縣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進士,累官銅仁(今貴州銅仁縣)府知府
孫光輝,博山區,明嘉靖八年(1529年)考成進士,
王重光,桓台縣山東新城人。明嘉靖20年進士,賜祭太僕少卿
王君賞,淄川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進士,歷任浙江道監察御史
王之垣,桓台縣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進士,贈戶部尚書
鄭光溥,博山區邀兔崖村人,明嘉靖丁酉以選貢舉北京解元,嘉靖十七年戊戍科進士
王象坤,桓台縣 山東新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進士
王象乾,桓台縣新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進士官至山西布政使
沈 淵,桓台縣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進士,攝大司丞
王象蒙,桓台縣山東新城人,明隆慶二年(1568)戊辰科進士,歷官江西道監察御史、光祿壽少卿
耿鳴世,桓台縣,明隆慶二年戊辰(1568年)進士改廣西道御史
王 曉,淄川區,明隆慶五年(1571年)成進士,官至大理寺左寺丞
王之猷,桓台縣明隆慶五年丁丑(1577年)進士,歷任淮陽兵備道,浙江按察使
韓萃善,周村區韓家窩(阿)村人,明萬曆二年(1574年) 考中進士,
韓取善,周村區韓家窩(阿)村人(明萬曆五年,1577年)又考中進士,
曲遷喬,周村區人。明萬曆五年(1577)中進士
張 敬,淄川區,明萬曆五年(1577年)成進士,任禮部的儀制司主事
劉一相,周村區太和庄人,明萬曆五年(1577年)中進士也是第七名
高 舉,淄川區人 明萬曆八年進士。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
徐 准,桓台縣明萬曆十一年癸未(1583年)進士,雲南布政使
耿庭柏,桓台縣明萬曆二十年壬辰(1692年)進士,至浙江巡撫
畢自嚴,周村區西鋪村, 明萬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進士
王象節, 山東新城人,明萬曆二十年(1592)壬辰進士,
王孟震,淄川區,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成進士,通政使司左通政
王之都,桓台縣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進士,擢開封知府
王象斗,桓台縣明萬曆二十三年乙未(1595年)進士,授戶部主事
王象恆,山東新城人,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進士;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
耿鳴雷,桓台縣明萬曆二十六年戊戌(1598年)進士,官至太僕寺卿
張至發,淄川區楊寨鎮張家坡村。明萬曆二十九年進士。
王象晉,桓台新城人。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中進士,歷官浙江布政使
高 捷,淄川區,明萬曆三十二(1604年)成進士,淮徐兵備道副使
翟風翀,青州(今淄川西河)人。1604年(明萬 歷三十二年)舉進士,
張 曉,益都(今青州博山人)。1607 年(明萬曆三十五年)舉進士,
鄭之范,博山邀兔崖村人,明萬曆己酉(公元1609年)中「亞元」 三十八年中進士
王象春,新城(今山東桓台)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中進士,位居榜眼。歷官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
張夢鯨,齊東縣長福鎮崇文鄉(今高青縣黑里寨鎮境內)人,明萬曆三十八年進士,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劉鴻訓,周村區太和庄人,1613年(明萬曆四十一年)中進士。授太子太保銜,升文淵閣大學士
史永安,周村塘塢村人,明萬曆四十一年進士,贈兵部尚書銜
畢自肅,周村王村鎮人,明萬曆四十四年中進士
仇維禎,淄川區羅村鎮東官莊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成進士,兵部尚書
孫之獬,青州府淄川縣(今博山區)大庄人,明天啟二年(1622年)的進士
王鰲永, 淄川區羅村鎮窵橋村人,明天啟五年進士, 升為戶部侍郎兼禮部侍郎
趙振業,博山人,明天啟五年(1625)乙丑進士,
王象雲,山東新城人,明天啟五年(1625)乙丑科進士, 官終山西參議
王與胤, 山東新城人,明崇禎元年(1628)戊辰科進士授湖廣道監察御史
韓 源,周村區,明崇禎元年(1628年)成進士,太僕寺卿管通政使,司右通政事
江孔燧,沂源東里鎮東里店人。明崇禎元年戊辰科進士
任 浚,博山下庄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辛未科進士,遷為刑部尚書
高名衡,沂源人,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
李化熙,祖籍山西孟縣(今周村)。明崇禎七年進士,任刑部尚書
趙進美,益都,博山人,明崇禎十三年庚辰科(1640)進士
孫廷銓,顏神(今博山)大街人。明崇禎十三年進士
高 珩,山東淄川人,明崇禎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進士
孫珀齡,博山區,清順治三年(1646年)成進士,通政使司左通政加一級
高 瑋,淄川區楊寨人,順治三年(1646年)成進士,授河間府推官
唐夢賚,淄川區。清順治六年(1649年)成進士,
王士祿,山東新城人。清順治壬辰進士順治九年(1652),
高之騊,淄川區,高珩子,於順治甲午(公元1654)科進士
王士禎,新城人,清代順治12年(1655)會試得中進士,
伊 辟,桓台,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進士,官雲南巡撫
王與襄, 新城人,清順治十六年己亥科進士
畢盛青,淄川區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成進士,
孫 蕙,淄川區,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成進士,升為掌印給事中
王士祜,新城人,清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O年)成進士,
趙執信,博山馬行街人,清康熙18年二甲進士
王穎士,臨淄人,清康熙十八年中進士。
李斯義,周村區,清康熙27年進士第五名,副都御史遷福建巡撫
王應統,祖籍山東長山縣(今周村),清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武狀元
何世璂,新城人.,清康熙47年己丑(公元1709)成進士
於 棠,現臨淄區稷下街道韓家莊人。清康熙五十年,中進士,
王友詢,現臨淄區路山鎮王家橋村人。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武進士。古州鎮總兵
徐文驤,周村南邊家胡同人,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進士
耿維祜,淄博張店人.清嘉慶八年壬戌科(公元1802)進士
徐華清,臨淄縣徐家圈村(臨淄區)人。1808年(清嘉慶十三年) 會試連中武狀元
王雲岫,現臨淄區稷下街道孫婁村人。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中進士
王允灌,張店中石橋村人,清道光十六年丙申科(公元1836)中進士
蔣心淳,博山人,清道光21年進士同年卒,
畢道遠,周村王村鎮萬家莊人。清道光二十一年進士
王振隆,桓台縣楊橋村人,1842年清道光22年殿試被欽點為武科榜眼及第
王緒曾現臨淄區人,1863年(清同治二年)中進士,授懷慶府知府
焦雲龍,今南郊鎮丁家莊(周村賈黃鄉丁家莊人)人。清同治十三年進士,
於疏梅,現臨淄區齊都鎮南馬坊村人。清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及第,
張新曾,博山區人,清光緒三十年甲辰科(1904)進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