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安溪民俗文化怎麼樣

安溪民俗文化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01 14:28:58

1. 福建安溪節日習俗

福建安溪春節習俗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各個地區的人民都會以其極具地方特色的活動來慶祝新年,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福建安溪地區也不例外,以極具閩南特色的慶祝活動展示著春節的喜慶與隆重。 一 安溪簡介 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西溪上游,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北緯24°50′-25°26′,東經117°36′-118°17′。總面積3057.28平方千米,全縣總人口108萬(2008年3月),其中非農業人口137838人。除官橋、湖上、劍斗、白瀨等少數畲族居民外,其餘均為漢族,通閩南方言。(網路) 二 年前准備 1送灶神升天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安溪縣的祭灶活動於農歷二十四舉行。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爺,灶君菩薩等。對於灶神的信仰來源於古代社會對火的崇拜。古人相信與火有關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灶神並且認為灶王的神職是掌管人們的飲食。民以食為天,人們祭灶主要是為了感激和頌揚灶神的功德。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四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讓灶王上天之前先甜甜嘴,因而能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2,撣塵掃房子 送走灶神後,家家戶戶便開始撣塵掃房子。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送走灶神後,人們就開始對家裡進行全面細致的大掃除,處處洋溢著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關於這個習俗,有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以蜘蛛網為幾號標於屋檐下。凡被做上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 大年三十到初一的若干習俗1年夜飯 在上午敬拜完菩薩,中午敬拜完祖先之後便是晚上的團圓飯了。在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能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家人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置,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俗話說的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除夕之夜的年夜飯一向都是中國人過春季的重頭戲,在安溪也不例外。其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除了有魚有肉有青菜外,還有年糕。其中「長命菜」頗具地方特色,它是以整棵的青菜(一種形似萵苣葉的長葉青菜)為佐,象徵著長命百歲。 2 壓歲錢 一般在除夕夜裡,長輩會把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u「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有的家長會將168人民幣放入紅包袋中給孩子壓歲,象徵著「一路發」,這168一般要隨身攜帶,一年之後才能拿來使用。3 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關於這個習俗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這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4 開正(zhēng)(來源)吃過年夜飯,大家一般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喝茶,看春節聯歡晚會等等,初一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鞭炮、「經」(天神用的紙幣)等供品(每盤貢品中的東西需為一、三、五等單數),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即玉皇大帝),敬拜的時候一家之主代表全家手握月牙形的「碑」對著天神的排位說出新年願望(包括敬拜時間、地點以及新年願望),並徵求上天的允許,說完願望之後手握「碑」拜兩下,然後松開雙手,讓「碑」落地,若「碑」如圖一所示(一正一反)表示上天同意你的美好願望,並會保佑你來年順順利利;若如圖二所示(兩個正面)這表示「愛笑」也就是說沒有同意但也不反對,上天對你的請求持一種笑著觀看的態度,此時,敬拜者便要再次闡述新年願望並再次請求上天允許;若如圖三所示(兩個反面)則表示上天不同意你的請求,此時敬拜者就該換個說話再請求一遍。在得到上天允許後,人們要把放鞭炮,並把「經」燒給天神使用,此時,開正活動方才圓滿完成。 月牙形「碑」恭拜過後,人們會泡茶敬長輩,表達晚輩對長輩們的敬愛之情,並且將祭拜過的果品分一些給大家吃,讓親朋好友們在新年伊始便甜甜美美。敬過甜過之後,人們方才紛紛回房睡覺。5 「攻炮城」和「賀正」舊時,初一上午,政府會在中學舉辦拔河比賽、猜謎大賽、村籃球賽等活動,人們紛紛前往參加觀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攻炮城」活動。比賽時,會有一串鞭炮掛在一根豎立著的竹竿上,參賽者點燃另一串鞭炮對准竹竿上的鞭炮投去,裁判以參賽者投炮的次數和精準程度為依據定出一等獎(150元現金)、二等獎(100元現金)、和三等獎(50元現金)。人們積極踴躍參加此項活動,不僅為了增添新年熱鬧氣氛,也不僅僅為了那些獎金,更多是對來年鴻運的美好期望。而現在此類活動漸漸消失,人們多在家迎客或者外出拜訪好友。因此「賀正」取代了以往的活動。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切忌吃稀飯,如此便可避免接下來出訪好友時「半途遇雨」)。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此外,在初一之日,婦女們多備好貢品、「經」、鞭炮、香、蠟燭等,紛紛前往離家較近的寺廟「定明院」燒香求福,或者到更遠的有名的祈福聖地「清水岩」 燒香祈求來年家人多福多壽。 6女婿日正月初二,安溪民俗稱之為「女兒女婿日」。據說,過去的這一天清早,女兒一家,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米果和糖果餅乾等,一起回娘家。女婿帶領一家人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的差不多。設宴款待,岳父同眾女婿以及自己的兒子一桌,岳母同眾女兒、兒媳圍成一桌,而眾多表兄弟姐妹圍成一至幾桌,盡享大團圓之喜。 7巡燈 在安溪,人們認為男子為「燈」,「燈」閩南話中發音為』丁』 家中有多少個男子就哪幾個燈,以前多是男子去巡燈,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女子也能去巡燈。

2. 福建安溪的習俗是什麼

福建安溪土特產有安溪鐵觀音、福前蘆柑、安溪淮山、淮山黃酒、安溪柿餅、湖頭芋包、白粿、官橋豆乾、赤嶺桔紅糕、藍田香菇、梅占茶、安溪本山茶、淮山醬、毛蟹茶、龍門花生酪、湖頭米粉。

安溪鐵觀音

安溪有什麼土特產 福建安溪有那些土特產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的產區,這里種茶歷史悠久,適宜於茶樹生長。安溪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沖泡後,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

福前蘆柑

安溪有什麼土特產 福建安溪有那些土特產

福前蘆柑是綠色食品,果實碩大、色澤鮮艷、皮鬆易剝、肉質脆嫩、汁多化渣,味道芳香,甘甜可口,飲譽中外。蘆柑果實可食部可達68%-75%,品質優良,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進人體健康,可以鮮食,也可加工成糖水橘瓣罐頭、果汁、果醬、果灑、果凍等。

安溪淮山

安溪有什麼土特產 福建安溪有那些土特產

安溪淮山是安溪縣除鐵觀音茶葉外另一綠色農產品,其中,長坑山格淮山歷史悠久,味道獨特,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淮山在安溪有悠久的生產歷史,產品質量好,產量多,十分暢銷。淮山作為安溪縣主要農產品,「一葉三金四銀」中的「銀」品牌,已成為其重要產業之一。

3. 安溪人怎麼樣

安溪人不錯,熱情好客。

安溪縣,古稱清溪,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廈、漳、泉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總面積3057.28平方千米,轄15個鎮和9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溪縣常住人口為1003599人。全縣建成區面積28平方千米 。1985年,被國家批准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之一,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安溪有上千年的產茶歷史,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安溪鐵觀音的發源地,位居中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以茶業聞名全中國,號稱「中國茶都」。

民俗文化

安溪的民俗文化極為豐富,除安溪高甲戲外,還有木偶戲、南音、茶歌對唱、鼓吹音樂、民間舞蹈、水車閣、舞獅舞龍、彩燈、裝閣、說書、燈猜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盛行。

在台灣地區,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廟達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師寺廟達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與安溪本土一樣,成為溝通鄉情、聯絡鄉誼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數百萬台胞心靈的棲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徵。

「十里詩廊」

安溪縣城,諸峰玉峙,一水環回,有「龍鳳名區」的美譽。流經縣城的晉江支流湖頭溪與龍潭溪,在縣城的西部兩水合一,呈「S」形自西而東奔流,人們形象地取名「大龍湖」。大龍湖形成後,安溪在規劃建設兩岸防洪堤時,別出心裁地在兩岸花崗岩護欄上,精選、鐫刻了先秦以來7000多首古詩詞,形成中國獨一無二的「十里詩廊」景觀。

4. 福建安溪茶的風俗

安溪縣人民不但精幹種茶、制茶,而且善於泡茶、品茶。古往今來,積累了一套富有情趣的泡飲技藝。分燒水、燙澆茶具、落茶、沖水、落蓋、出茶、飲嘗等程序,每道程序都有一個別致的名稱,引經據典,比喻貼切,形象生動,饒有情趣,在重大場合,特別是茶王賽,還常常進行精彩的茶藝表演,使人領略茶藝文化的真諦和妙趣。

主要程序依次為:

烹煮泉水 :當山溪泉水煮到「蝦目」轉「魚羅」的「一沸水」最為適宜。

沐霖甌杯(孟臣沐霖、若深出浴): 燙洗茶壺蓋甌和茶杯(孟臣是明代紫砂壺制家,後人把名貴茶壺喻為孟臣;若深清初人,以善制茶杯出名,後人把名貴茶杯喻為若琢)。

觀音進轎 :用茶勺從茶罐中取出適量茶葉。

觀音入宮(落泡): 把烏龍茶放人茶壺或蓋甌。用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三四分。

懸壺高沖(沖水): 把盛開水的燒水壺提高沖水,以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 :用茶壺蓋或匝蓋輕輕颳去飄浮的`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甌里催香 :茶葉沖水後,蓋上甌蓋,浸泡幾分鍾,以使茶葉香氣溢出。

細聞幽 香(也叫夢里尋芳);靜嗅烏龍茶的香氣。 三龍護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頂杯,這樣既穩妥又雅觀。

行雲流水 :將茶甌在茶盤邊沿輕輕一抹,去掉附在甌底的水滴。

關公巡城(出茶) :把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緊靠的小茶杯。

韓信點兵: 茶水倒到最後少許時,也要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里。這樣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鑒賞湯色 :認真觀看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 細致地品嘗天真味道。

5. 福建安溪有哪些習俗

福建安溪的習俗,
以春節為例有:
農歷二十四送灶神升天;
撣塵掃房子;
除夕之夜吃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守歲;
正月初二女兒女婿日,回娘家;
巡燈。

6. 福建安溪茶風俗的詳細介紹

關於福建安溪茶風俗的介紹

安溪縣人民不但精幹種茶、制茶,而且善於泡茶、品茶。古往今來,積累了一套富有情趣的泡飲技藝。分燒水、燙澆茶具、落茶、沖水、落蓋、出茶、飲嘗等程序,每道程序都有一個別致的名稱,引經據典,比喻貼切,形象生動,饒有情趣,在重大場合,特別是茶王賽,還常常進行精彩的茶藝表演,使人領略茶藝文化的真諦和妙趣。下面就 福建安溪茶風俗 做一介紹。

主要程序依次為:

烹煮泉水:當山溪泉水煮到「蝦目」轉「魚羅」的「一沸水」最為適宜。

沐霖甌杯(孟臣沐霖、若深出浴):燙洗茶壺蓋甌和茶杯(孟臣是明代紫砂壺制家,後人把名貴茶壺喻為孟臣;若深清初人,以善制茶杯出名,後人把名貴茶杯喻為若琢)。

觀音進轎:用茶勺從茶罐中取出適量茶葉。

觀音入宮(落泡):把烏龍茶放人茶壺或蓋甌。用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三四分。

懸壺高沖(沖水):把盛開水的燒水壺提高沖水,以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用茶壺蓋或匝蓋輕輕颳去飄浮的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甌里催香:茶葉沖水後,蓋上甌蓋,浸泡幾分鍾,以使茶葉香氣溢出。

細聞幽香(也叫夢里尋芳);靜嗅烏龍茶的`香氣。 三龍護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頂杯,這樣既穩妥又雅觀。

行雲流水:將茶甌在茶盤邊沿輕輕一抹,去掉附在甌底的水滴。

關公巡城(出茶):把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緊靠的小茶杯。

韓信點兵:茶水倒到最後少許時,也要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里。這樣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鑒賞湯色:認真觀看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細致地品嘗天真味道。

閱讀全文

與安溪民俗文化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