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孝親文化節的宗旨是什麼

孝親文化節的宗旨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1 19:19:10

『壹』 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是什麼樣的單位

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 介紹 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的中國倫理學會(1980年成立)批准成立,是我國第一個從事慈孝文化研究和傳播的社會組織。 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以弘揚和傳播慈孝文化為己任,團結與慈孝文化相關的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研究和探討慈孝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內涵;做好三大品牌活動、實施三大工程、培育三支力量、推出一批慈孝文化為主題的圖書和音像製品,在辦好中華慈孝網的同時,積極籌備創辦《中華慈孝》雜志,引領全社會樹立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為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活動與傳播 慈孝文化高校行 宗旨:在大學生中間弘揚和傳播慈孝文化,使大學生感受慈孝文化的魅力,有利於價值觀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有利於強化感恩與責任的養成,有利於成長和促進就業。 結果:2011年10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啟動,先後在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進行了報告和對話會,在大學中間反響強烈,讓大學生充分感受了慈孝文化的魅力,推動了大學生踐行慈孝文化熱潮,得到了所到高校領導的高度認可。 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推選活動 宗旨:百善孝為先,明星做模範。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推選活動旨在通過在演藝界樹立孝子楷模,引導青少年帶動全社會形成孝親敬老的良好風尚。 結果:該活動由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策劃並聯合數家電視和平面媒體主辦,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收到了演藝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先後有近百位演藝界人士參與其中,受到了近千家媒體的關注,對引導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樹立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華慈孝節 宗旨:父慈子孝,慈孝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慈孝節旨在挖掘慈孝文化的深刻內涵,樹立慈孝典型,讓慈孝文化在各地發揚光大。 結果:中華慈孝節由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聯合寧波江北區人民政府已成功舉辦三屆,是每年重陽節推出的一項大型節慶活動,由」尋找當代中華十大慈孝故事(人物)、中華慈孝論壇「等十餘項活動組成。中央電視台等300餘家媒體參與此項活動,此項活動已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影響 廣泛的品牌活動。 中華孝文化節 宗旨:孝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豐富的孝文化歷史遺存和傳說,成為了各地寶貴的文化遺產。當今社會,孝道具有其他任何文化無可替代的全民價值認同,是促進家庭和睦、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結果:2011年5月28日,我會聯合浙江省安吉縣委、縣政府共同主辦中華孝文化節。 隔代教育推選活動 中國是世界上位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據調查70%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而由此引起的家庭毛肚越來越多,成為影響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2009年可是我們組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老年之聲、中央電視台夕陽紅、中國少年報、中國老年報、新浪網聯合開展了首屆中國隔代教育最成功的十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推選活動,推選出了十位隔代教育的優秀案例,彌補了多年來社會對隔代教育問題關注的缺乏,滿足了當前家庭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該方面的需求。 三大工程 家庭慈孝文化倡導工程 宗旨:孝是立身之本、是幸福之源、是成功的基石,讓孩子」從小養孝心,一生做好人「,讓家長做榜樣,讓慈孝成為家庭和睦幸福的潤滑劑。 目標:引導孩子孝心、孝行塑造健康人格;引導兒女做孝道榜樣,讓父母開心幸福;引導家庭講慈孝文化,感受慈孝文化的魅力。 全國農村孝文化普及與孝心村建設工程 宗旨:讓農村在富裕的同時,享受孝道帶給自己的幸福,真正解決農村孝道缺失現象相對嚴重的問題。 結果:從2010年開始試點在全國農村實施以」知孝、倡孝、行孝、督孝、揚孝「為主要內容的孝文化普及與孝心村建設工程,其效果十分明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山東青州市猴王村書記馮先家因此被評為全國十大孝親敬老楷模,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接見。 社會倡導工程 自2011年開始將組成慈孝文化進家庭、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調研組,將本著結合實情、確定模式、保證時效、惠及社會的基本原則制定倡導慈孝文化的實施內容和標准,完成社會倡導工程實施方案,2013年開始全面推廣。 三支力量 中華慈孝文化專家顧問團 中華慈孝專家顧問團是中國倫理學會批准成立的由黨政機關領導、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組建而成的為慈孝文化發展諫言諫策的顧問機構。顧問團專家將對我會制定慈孝文化發展方向和業務拓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華慈孝倡導員聯盟 團結各界致力於慈孝文化傳承人士,共同弘揚慈孝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中華慈孝倡導員聯盟由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招募發展的慈孝文化倡導員組成。熱衷和致力於慈孝文化傳播的社會各界人士均可成為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慈孝文化倡導員,倡導員由本人提出申請後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審核通過並頒發倡導員證書和胸牌。倡導員從自身踐行慈孝,致力於慈孝文化的傳播和宣傳、慈孝文化公益活動的組織,為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中華慈孝宣講團 中華慈孝宣講團由慈孝文化的專家學者、各地推選出的孝子及熱心於慈孝文化傳播的社會各界人士組成。以慈孝與社會和諧、青少年成長、家庭幸福、企業管理為宣講方向。 每周在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慈孝大講堂公益講座;同時應社會各界的邀請,走進城市、鄉村、學校、企業。 孝行天下藝術團 弘揚孝道文化,傳播親情大愛,促進社會和諧。 2011年2月12日在中國解放軍總後勤部禮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頒獎盛典上成立,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閆青春、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孫春晨為藝術團揭牌。藝術團以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推選出的55位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為基礎,聯合廣大演藝界人士及社會文藝工作者組建而成。將開展以「親情孝道」為主題的公益演出,傳播親情大愛,宣傳演藝界孝子孝心事跡,引導青少年帶動全社會形成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 中華孝子俱樂部 中華孝子俱樂部是全國及海內外孝子交流平台。以孝交友、以孝結緣、以孝促合作的宗旨,團結海內外孝子共同弘揚和傳播孝道文化。 慈孝網為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的官方網站。

『貳』 孝親敬老演講稿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孝親敬老演講稿(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親敬老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大家聽說過《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鯉的故事嗎?王祥年少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繼母對王祥非常不好,屢次挑撥他跟父親的關系。年幼的王祥受盡了委屈,後母還對他百般的挑剔刁難。

一天,後母病了,想吃魚,就命王祥去抓魚。可是,江河都凍結了,哪裡還有魚呢?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王祥頂著嚴寒來到河邊,他脫掉衣服,希望用體溫化冰,得到鯉魚。

想一想我們自己!平時母親叫洗一雙筷子、洗一個碗,可能都不願意做。叫掃個地,可能也會不高興。但後母如此難做難為的要求,王祥都毫無怨言,一心只祈求能捉到魚,帶回去奉養母親。這么純厚的孝心,怎會不令人感動呢?

據說就在這個時候,冰突然自己裂開,竟然有兩條鯉魚躍了出來,凍得渾身發抖的王祥如願以償。

是什麼力量支撐王祥這樣做呢?唯有一個「孝」字,也正是王祥的一顆孝心感動了後母。

有的同學也許會說,這個故事未必是真的。翻開歷史看看,感恩的故事還少嗎?黃香九歲溫席,李密陳情報祖母,花木蘭替父從軍,赫赫有名的陳毅元帥親手為生病的母親洗尿褲,失去父親的8歲的唐銀花安慰失明的母親說:「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

親愛的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親人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親人的愛呢?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天生聾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裡,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裡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是不是因為不放心她?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小時候,我們從沒有想過該用怎樣的語言去贊美父母,從沒有思考該如何理解父母百分之百的愛,直到參加工作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

那種名叫時間的東西,無情地侵蝕著我們。父母如一部大書,無論翻多少頁,都不會到盡頭。曾經的'美好,昔日的呵護,像影片翻來覆去的播放。感恩,我們要懂得回報。

當走進陌生的城市,體驗的是無助和悲傷,隔三差五的電話,成為唯一可以緩解疲憊的良葯。任憑酸楚的淚水從臉頰滑落。獨在異鄉的日子有些凄涼,總讓人想家;度日如年的季節似乎很漫長,常使人難忘。腦海中沒有一時停止思考,真想此刻就陪伴在父母身旁,聊天、捶背、給他們讀報。平凡也是一種好。感恩,就在此刻生效。總是不願提起的往事,因為有太多的惆悵。每每做事都會讓父母失望,從小到大的嬌慣,使我脾氣見長,無休止的爭吵今天想來悔心悔腸。捫心自問,真心為父母換位思考的太少太少。不經意的頂撞,細細品位淚流滿面。年少的我們多少都會有些輕狂,看著父母臉龐刻下的烙印,愧疚,無處可藏。感恩,由心底綻放。

親愛的同事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父母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父母的愛呢?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永遠都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父愛如山,母愛深似海。讓我們永遠銘記父母的生養之恩,學會感激、學會感恩,讓父母多一絲微笑,少一份憂愁;讓父母越活越幸福,越活越開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為人子女,就要孝順父母,孝順長輩。孝順自古以來就是社會對我們所有人的一個要求,不管是多大年紀的人,都要孝順父母。我們國家是一個禮儀之邦,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里,有很多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就是其中的一個。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學生,祖國新一代的未來,應該要發揚和傳承我們的傳統美德。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我們必須做的。

父母為了我們,做了很多,也犧牲了很多。因為我愛踢被子,每天晚上,媽媽都會來幫我蓋被子。生病的時候,也是爸爸媽媽照顧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臟衣服都是爸爸媽媽洗的,他們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們。可能有的時候父母對我們很嚴厲,對我們的要求也很高,可能會讓你去做很多你不想做的事,但其實他們都是為了我們好,希望我們以後可以過得更好。我們應該理解他們,而不是對他們有一些怨言。爸爸媽媽他們已經吃了很多生活的苦,就希望我們以後能夠少吃一點苦。他們全心全意的對我們好,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我們給多少回報。父母的愛是無私的,雖然他們不求回報,但我們也應該對他們好一點。

其實孝親敬老是很簡單的事,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入手。在爸爸媽媽下班之後,可以為他們按摩;也可以分擔一些自己能做的家務事;認真努力的學習,考取好的成績,當爸爸媽媽看到成績單的時候,就會很開心;少跟父母頂嘴,聽他們的話;自己懂事一點,不要讓爸爸媽媽為我們操心太多。這些事做起來很難嗎?其實並不難。可能有的同學們會覺得,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對父母好。給父母買東西雖然是孝順父母,但不是只有買東西才算孝順父母。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一句古話。所以我們更應該要在現在還有機會的時候,抓緊對我們的父母好。孝親敬老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應該擁有的基本素質。我們作為學生,不應該讓我們的傳統美德遺失,而是應該弘揚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對我們的父母好,這樣能夠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才會感到欣慰。我們要經常關心他們,而不是回家就跟他們吵架。孝親敬老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身為子女的責任。

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4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

「百善孝為先,行孝教為本」。一個「孝」字,飽含了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一個「教」字,左邊是「孝」字,右邊是「文」字,蘊含的就是孝道文化。

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為此,我們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傳承優良傳統,爭揚孝德之風。

我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秉持的「孝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被遺忘。面對孝文化的斷層危機,弘揚孝道文化必然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強烈呼喚。

用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傳承孝德傳統、爭揚孝德之風,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二、孝親起於自身,敬老見於小事。

事親行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它不需要偉大作為和豪情壯志,它需要的是堅持,我們可以用平凡演繹孝德。孝敬父母、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工作細節做起。

全體教師要加強孝德修養,努力踐行教師「孝行十個一」,將「孝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切實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積極將孝道文化教育融入課程計劃,尤其是語文、德育課教師更要以課程為切入點,以自身為主力推手,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孝德」教育的典型事例開展教學工作;通過多種方式交流孝德教育的經驗和做法,倡導良好風尚,對「反哺」事例和身邊發生的「孝敬父母」優秀事跡進行廣泛宣傳。

全體學生要按照五自好習慣、積極踐行學生「孝行」十個一,為父母洗一次腳、敬一杯茶、梳一次頭,點點滴滴見真情;為父母披一件衣、鋪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給父母打一個電話、送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多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相信我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付出,社會便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美好。

家長朋友要加強對孩子的孝道教育,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要讓孩子體察父母的慈愛和奉獻,要讓孩子從一些細節中產生對父母的敬慕之情和孝敬之心,利用身邊活生生的典型孝道事例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做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無聲」。把孝道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更要讓孩子明白「尊重長輩並不是迂腐,粗魯撒野並不是瀟灑,只有對長輩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愛戴,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與風范」。只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媒體導向形成合力,孩子就會由愛父母和家人進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傳播文明禮儀,規范基本動作。

我國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加強禮儀規范教育,有利於塑造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傳承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學習、傳播「文明禮儀」,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努力學習文明禮儀、傳播文明禮儀,積極踐行小學生文明禮儀規范,還要積極開展孝親文明禮儀標准二十條的家庭量化考核活動;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加強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友善、融洽,使校園的孝道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弘揚孝道,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希望你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全社會形成孝親敬長、感恩圖報的良好氛圍,讓我們一起攜手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孝親敬老演講稿5

親愛的同學們: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古人說「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可見「孝親敬老」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

說到敬老孝親,我不由想到了我自己,每天媽媽把水果幫我削好皮,可我仍不想吃;奶奶幫我把飯端上桌,可我仍覺得不可口;做事拖拖拉拉,房間里物品擺放亂七八糟,一遇到困難就哼哼唧唧,一離開父母生活就不能自理。雖然每天自己洗襪子,飯後擦桌子,可是和一些自理能力強的同學相比,我會做的還很不夠。

這個樣子怎麼能行呢,我要慢慢學著孝敬,聽父母的話,不惹父母生氣;還要慢慢學會堅強,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不逃避,不退縮,做一個勇敢的好少年;更要從平日里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幫助家裡大人更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平時我喜歡吃烙餅,奶奶做的烙餅是我的最愛。有一天,我就在奶奶的幫助下,從和面開始,擀麵、烙餅、切塊,自己做了烙餅。吃著自己做的烙餅,真香。奶奶嘗到我做的烙餅,真好~看著奶奶一天天蒼老的背影,我想到奶奶多麼辛苦。我要學會做烙餅,讓奶奶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不但自己吃,還要讓奶奶、爸爸、媽媽吃。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啊~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一杯水、一碗茶、一聲輕輕的問候、一些小小的行動來感恩我們的父母、老師、長輩,向他們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孝親敬老是每個人都該做到的,你做到了嗎?

親人在年輕時用心養育子女,除了喂養更是教育,用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很幸福!用那深沉的話語告訴我們許多人生道理,就算遇到不如意的事,心態也要保持積極樂觀。

老人是為社會做出最大貢獻的人,他們用汗水和智慧才換來了今天的生活,城市裡的一草一木都歸功於他們細心的培植。我們之所以能坐到明亮的教室里,也是因為老一輩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建造教室,安裝門窗,修建講台,社會能夠有序,百姓能夠幸福,孩童能夠上學,世界能夠和平……都是老一輩人曾經的努力,孝親敬老理應從你我做起。

孝敬親人的方法有許多,父母工作勞累了一天,下班回家裡,遞上一雙拖鞋給他們穿,泡一壺熱茶給他們喝,問候他們一天的工作情況,幫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如果老人愛看京劇,陪他們看看京劇,聊聊天都是孝敬親人的好方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除了親人,我們還應尊敬每一位老人。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社會,現在他們老了,需要人照顧他們、關心他們,不應再讓他們為任何事情煩惱,他們年輕時太累了,老了該享受幸福快樂的老年時光,而不是為兒女的吃住穿衣問題擔憂,更不用為自己無所醫無所養發愁。有些老人過著天倫之樂的老年生活,但是仍有一些孤獨的老人和擁有不孝之子的老人,生活過得很糟糕,甚至吃飽穿暖都是問題,有些還被自己的親生兒女逼著給錢,還有些因親生骨肉爭奪房子被趕出家門……各種各樣的命苦的老人說也說不盡。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幫老人提菜,給老人按下電梯。哪怕只是望向老人一個甜甜的笑,都可以溫暖老人的心。

在精神生活上,社區開展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孝親敬老徵文大賽、為老人洗被子,節慶日探望孤獨老人等等,都能體現對老人的關心;在物質生活上,國家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出台了一些很好的政策,比如下崗多年的外婆也領上了社保退休金,生病了有醫保,不用時時依賴兒女,活得更有尊嚴。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國家在物質生活上關心老人,社區在精神生活上豐富老人,而我們都一個人,更應從身邊的小事點滴溫暖老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孝親敬老,請從小事做起,你我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在這里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孝」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是我們身為人子的義務,是至純的道德。孝順父母長輩,敬重長輩,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父母孕育我們長大,從來不曾虧欠我們分毫,那作為子女,我們有孝順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我們能夠有今天這樣的生活,是父母他們努力的成果,他們辛苦勞作換得我們安逸順遂的生活,我們難道不應該去孝敬父母這些長輩嗎?我們要做的是有孝義之人,而不是忘恩負義之人。生而為人,就要有做人的領悟。

「敬老」是要尊敬老人,對他們要回饋我們的尊敬、尊重和關愛。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時代因為不斷發展,在進步的同時,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必須要學會敬老,愛護這些老人,他們也曾經為這個社會付出過很多的努力,社會的建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能建設起來的,是融合了眾多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身份構成,所以老人他們已經貢獻了他們一生,我們也是在他們的努力下成長起來的,那我們就不能忘恩。

孝親敬老很簡單,在平時對於父母,我們盡孝道的方式就有多種,首先就是不要總是惹爸媽生氣,在家裡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是最好的,或許我們還不能像他們一樣,做很多的事情,但是能分擔一分的辛苦,就盡量去分擔,這樣也能夠讓他們輕松一些,這也是一種盡孝。其次,父母賺錢供我們學習,那我們努力學習,獲得優秀的成績就會對父母的一種回報,至少我們沒有辜負他們的期盼,不是嗎?第三就是不管未來我們走向哪裡,都要記得回家陪伴爸媽,時常打一通電話,讓他們放心,這也是一種孝順。對於老人,不管是自己的爺爺奶奶,還是他人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本身就應該要尊敬他們。在外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我們勇敢的伸出雙手去提供幫助,在公交車上讓座,提供便利給他們,讓他們老有所依。

孝道主義從古至今都一直有,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一直傳承,從我們自己開始做起,我們去給別人做出榜樣來。當今的社會和時代,這種孝親敬老正是所需的,那麼大家就一起做到孝親敬老吧。

謝謝大家,演講到此結束。

『叄』 什麼是孝親敬老怎麼理解孝親敬老的意思

1、孝親敬老是指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更是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家庭價值自信。
2、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更是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家庭價值自信。

『肆』 敬老孝親,弘揚美德手抄報內容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伍』 孝親敬老的意義是什麼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一種良好情感的傳承與發展。孝親敬老的意思是孝敬老人、敬愛老人、親近老人。「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是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孝親敬老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如今的成長離不開當年長輩的辛勤養育,辛勤教導。

「孝」最核心的內涵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重老人,關愛老人精神及物質生活。

孝文化所強調的對父母的愛心、感恩之心,是一個人道德行為的開端,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

『陸』 小學的傳統文化教學的宗旨是什麼呢

弘揚傳統文化,涵養人文情懷,塑造文化人格,提升人格境界;強化「兩項服務」:服務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服務於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推進「三項建設」:校本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抓好「四項教育」:經典詩文教育、傳統節日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和藝術文化教育。本著「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總目標,給學生選擇的餘地,讓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變「補短教育」為「揚長教育」,通過充分「揚長」,我們以傳統文化教育和美育為途徑,以民族器樂特色教育為突破口,開展學校教育的整體改革,適時調整學校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等因素及各層次的關系,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於一體,真正讓「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

『柒』 什麼是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是指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更是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家庭價值自信。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更是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家庭價值自信。

『捌』 1 孝親敬長節目的舉辦緣由及影響

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是由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主辦,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陝西省漢中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大會。
大會以「孝親敬老向上向善」為主題,旨在傳承與創新中華孝親敬老優秀文化,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推進中國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玖』 孝親禮的意義是什麼

孝親禮的意義是什麼?
孝:尊祖敬宗,本義:孝順;親:雙親。父母。親生兒女。婚姻血統最接近的;禮:禮敬。禮制。禮儀。禮度。孝親禮是中國傳統文化。

閱讀全文

與孝親文化節的宗旨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