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宜陽縣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宜陽縣以城區生態綠化為重點,緊扣公園水系生態景觀、森林公園、休閑廣場、道路綠化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 入,不斷提升城市品位。2013年,林地總面積78.7萬畝,其中有林地65.1萬畝。新增公共綠地20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8.6%、綠地率達 41.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4.55平方米。獲得「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河南省園林縣城」等稱號。三大公園濱河公 園。自2009年以來,宜陽持續實施濱河公園建設,以突出宜陽地域文化特色、體現現代園林風格的規劃設計理念,先後在公園內建成了李賀文化廣場、韓都廣場 廣場等一批景觀設施,在濱河公園綠化中,引進種植榆葉梅、櫻花、龍柏、紅葉石楠等名優苗木170多種,綠化面積5萬多平方米。濱河公園於2013年底全面 完工,濱河公園沿河風光帶初步建成,形成了靈山至洛陽市區25公里長、擁有8級橡膠壩、1.1萬畝水系、5400畝綠地的生態景觀長廊。
蓮花水景公園。為豐富靈山景區文化內涵,宜陽縣投資6.5億元實施了蓮花水景公園建設。蓮花水景公園科學規劃了精品蓮花觀賞區、水上娛樂區、高 科技農業採摘區、蓮花水景公園等4個功能區,種植小碧苔、墨荷、紫綉球等蓮花品種1500多畝,並將建成水上漂流、百米大型水幕電影、亞洲最大蓮花台以及 蓮花廣場、青蓮居、荷花塢等30多處景觀設施。該工程一期工程已開門迎賓,蓮花水景公園呈現蓮池藕榭、水光瀲灧、荷花飄香的盛景,成為洛陽市最大的生態水 景植物園。
迎 賓公園。位於宜東新區洛河岸邊的迎賓公園,南起紅旗環島,北至八官線大橋南端迎賓南橋,全長930米,寬度35米,面積3.25萬平方米,總 投資1247.6萬元。目前,公園內已建成廊架、景觀小品、小橋等設施,種植廣玉蘭、紅花繼木等苗木60多種7000多株,綠地率達78%,包括景觀小 品、廣場、園路、小橋、綠化植物、垃圾筒、坐凳、監控等設施,成為宜東新區的一大亮點。
兩山開發香鹿山位於我縣北城區,原名香爐山,據傳此山系一隻梅花鹿幻化成山。古時建有神鹿廟,於是更名為香鹿山,並辟為皇家游苑,禁獵禁牧,後來歷代文人騷客至此尋幽觀光,吟詩作畫。為改善城區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自2002年以來,宜陽縣在香鹿山興建萬畝森林公園,歷經10多年的不懈努力,共栽植60多種共230.5萬株苗 木,建成了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2公里,涵蓋整個北城區,總面積達2.18萬畝的城郊森林公園。目前,香鹿山森林公園已成為宜陽縣城的「綠肺」和「後花 園」,是河南省最大的縣級森林公園。春夏綠樹成蔭,秋冬翠柏鬱郁,呈現出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河南昊瀾集團對香鹿山森林公園進行總 體開發,計劃通過3年至5年建設,把香鹿山森林公園打造成集旅遊觀光、生態養生、休閑健身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5A級景區。
錦 屏山位於我縣南城區,是宜陽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錦屏山就是游覽勝地,女皇武則天曾為該山題封「錦屏奇觀」,刻碑立於最高的玉柱峰之上。為 打造一個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郁的休閑勝地,宜陽縣啟動了錦屏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投資5096萬元,進行裸岩治理、礦坑填埋、山體綠化、植被恢 復等建設,並同步實施人文景觀再造、休閑設施建設和山體夜景景觀亮化工程。目前,山體綠化、危岩清除、便民休閑等項目正在實施。項目建成後,錦屏山將成為 集文化、生態、休閑、礦山保護於一體的特色文化休閑旅遊區。
宜陽縣按照「一路一景」的設計原則,高標准、高品位抓好城市道路綠化建 設。全長17.5公里的洛宜快速通道建成後,先後投入1.5億元,建設通道兩側各3米寬綠化帶、10米寬牡丹長廊,共栽植牡丹32.4萬棵、大葉女貞 1.2萬棵、紅葉石楠1.3萬棵、金葉女貞120萬棵。制訂了「常態化、自然化、紅黃綠三色搭配,一年四季不落葉、四季景色各不同、富含文化內涵」的綠化 方案,將其定位為山水風光帶和沿洛河生態景觀廊道。現在,洛宜快速通道已經成為宜陽縣的景觀大道、產業大道。在城區重點道路的綠化建設方面,2013年, 總投資5234萬元,完成錦屏文化廣場一期工程綠化和靈山大道綠廊建設及配套工程、紅旗大道行道樹改造、駿馬大道綠化等10項重點工程的綠化,綠化樹種 178種,城區道路綠化總面積達430140平方米。群眾性文化廣場近年來,宜陽縣先後投資1.5億元,建成了錦屏生態文化 廣場、李賀文化廣場、濱河文化廣場、宜陽召伯文化廣場、地稅文化廣場、法制文化廣場等八大廣場。這些廣場將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蘊融入其中,在文化內涵、景觀 設計、綠化造型上做文章,打造具有宜陽獨特特色的廣場文化,使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增加對宜陽獨特歷史文化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寓教於樂,不斷滿足群眾日 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貳』 宜春有什麼好玩的
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自漢代開始建縣,迄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咸宜」之稱。宜春文化積淀厚重,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贊美宜春,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宜春八景
宜春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有「宜春八景」,即春台曉日、化成晚鍾、袁山聳翠、釣台煙雨、盧洲印月、南池涌珠、雲谷飛瀑、仰山積雪。
春台曉日
宜春台,位於市區中山中路,袁州古城城中制高點,海拔130.4米,昔人稱為「一州之壯觀,萬家之游息」。宜春台始建年代久遠,比江南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早三百年,比岳陽樓早五百年,比滕王閣早八百年。宜春台頂的建築物原為仰山行祠,是祭祀仰山神龍的地方。
化成晚鍾
化成岩,位於市區西北郊、秀江北岸,海拔163米。洞幽石怪,自成岩壑,以「清奧」見稱,素來譽為「江南一勝」和「天然圖畫」。宋代時香火隆盛,有「僧居羅上下,鍾聲答昏晨」詩句為證。此處摩岩石刻甚多,歷代文人多有題詠。
袁山聳翠
袁山,古名五里山,在城北2公里春台鄉柏木頭村後面。唐朝時,詩人有「袁山大小雙螺並,秀水東西一帶橫」之句描敘宜春山川形勝。袁山有大小兩座,山的西面0.5公里處有一小山相對峙,名小袁山(又名望家尖),大袁山海拔208米,相傳古代隱士袁京隱居於此,卒葬其側。袁山以袁京而得名,袁州以袁山而得名。流經宜春的秀江古名南水,後也更名為袁河。
釣台煙雨
位於市區東郊下浦境內,有兩個釣台:一在距城3公里許的大塘村雷潭,稱雷潭釣台;一在距城5.5公里許的墈上村震山,稱震山釣台。
盧洲印月
盧洲亦名狀元洲,因唐代狀元盧肇讀書於此而得名。歷史上盧洲為宜春風水關鎖,嘗種樹以固風水。後淪為荒洲,一度曾為畜牧場。現辟為狀元洲公園,並建有游泳池,又重建文標閣,可稱勝境。
南池涌珠
位於城南火車站南側之珠泉,宜春至安福的古道旁,有一長14米,寬4.75米的長方形水池。四周壘以青石,中間架有石拱橋,橋長4.75米,寬2.2米。脈脈清泉從坑底湧出,故名「涌坑泉」,又名「涌珠泉」。有泉池方廣丈余。泉水平地湧出,如粒粒珍珠,故名珠泉。
雲谷飛瀑
位於城西南35公里溫湯鄉潭下村的老山。群山逶迤,林茂竹修,霧漫雲飛,山泉汩汩,氣象萬千,山巔有一泓清泉,在160米高的懸崖上,一瀑飛出。其上,宛如一條白龍,從青翠的幽谷中溜出;中間飛瀑瀉在兩旁層層凹凸不平的峭壁上,最後傾瀉入深潭,落在一塊如距虎的頑石上,轟鳴作雷聲、濺起千萬碎珠。潭中,浪起洶涌,雨滴落個不停。四周霧氣朦朧。終日毛毛細雨,陽光斜照,彩虹成雙,顯得光怪陸離,變化多端。「瀑布常在煙霞中,水花總與雲霓游。」故題曰:雲谷飛瀑。
仰山積雪
仰山距宜春城區約40里,因其山勢「高聳萬仞,仰不可攀」而得名。入夏,雲氣冒其巔,雨立至。山水奇勝,石徑縈回,飛瀑湍奔,白雪皚皚。這里氣候獨特,孟春、仲春也有下雪現象,常積雪數十天不化。一進入冬天,仰山微陰即雪,每當雪霽雲開,海拔1034米的集雲山峰一帶,皓雪晶瑩,經久不化,形成高山瑰麗的雪景,令人賞心悅目。這一江南勝景稱作「仰山積雪」。
宜春好玩的地方推薦
明月山
明月山風景區位於江西宜春袁州區,距宜春城區20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明月山風景區是以"奇峰險壑、溫泉飛瀑、珍稀動植物和禪宗文化"為主要特色,集"生態游覽、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遊"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是國家AAAA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中國溫泉之鄉。
明月山主要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等十幾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因整個山勢呈半圓形,恰似半輪明月,故稱明月山。
明月山共有五個景區和一個度假區,即以雲谷飛瀑、千丈崖絕壁為主要特色的潭下景區;以太平山日出,高山草甸、奇峰怪石為主要特色的太平山景區;以烏雲崖絕壁及烏雲崖氣象奇觀為主要特色的塘家山景區;以禪宗文化、民俗風情為主要特色的仰山景區;以珍稀植物,叢林野趣為主要特色的玉京山景區以及以溫泉療養、度假、休閑、娛樂為主要特色的溫湯溫泉度假區。
門票:120元
交通
客車:宜春汽車站從早上6:50至下午17:20,每15分鍾有一班發往明月山風景名勝區的班車,票價8元。
公交:從宜春市可乘坐118路公交到【明月山】站下車即到。
自駕:明月山周圍有320國道,道路通暢,可自駕到達。從宜春市出發月1小時車程。
洞山
洞山是中國佛教曹洞宗祖庭,天下舉宗,曹洞宗弟子遍及世界,早在公元840年就有日本瓦室能光、朝鮮利嚴等和尚在洞山長住,使曹洞佛法徒入日本及朝鮮。現在,曹洞弟子在日本就有千萬之眾,良價大師(公元835年)創立的曹洞佛法,傳揚世界,良價於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懿宗敕以「悟本禪師」法號,圓寂後敕建「慧覺寶塔」建於洞山後山。
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處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態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景區原始森林內,古木參天、藤蔓環繞、獸走鳥躍、鳴泉飛瀑,景緻美不勝收。景點20餘處,有普利寺、價祖塔、蘇轍詩石刻、木魚石、七仙橋、千年羅漢松、石上楠、逢渠橋及夜舍山、紅木堝、牛頭山、經坑等多處佛塔林,雄偉的山門有已故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撲初老先生親題「洞山禪林」四個金字,洞山山清水美,代代出佳人,畫壁娘娘沐洞山溪泉,如芙蓉出水,深得皇帝寵幸,因此,洞山溪泉被譽為美容之神水。
門票:免費
仰山
仰山,古代視為「州之鎮山」。仰山坐落於武功山脈的一條支脈上,因其山勢「高聳萬仞,仰不可攀」而得名。
這里山巒疊嶂,樹木蔥郁,溪流縱橫,飛瀑不斷。春天杜鵑花盛開,紅雲漫山,蔚為壯觀;夏日流泉飛瀉,群峰氤氳,宛若仙境;至秋季層林盡染,山野間流光溢彩,令人覺醉。這里氣候獨特,孟春、仲春也有下雪現象,常積雪數十天不化。一進入冬天,仰山微陰即雪,每當雪霽雲開,海拔1034米的集雲山峰一帶,皓雪晶瑩,經久不化,形成高山瑰麗的雪景,令人賞心悅目。這一江南勝景稱作「仰山積雪」。
仰山的神奇幽美,引得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這里寫下了《祈雨告仰山神》的祭文,表達了他對仰山的敬畏。在仰山的林泉峭岩、隱寺塔林間,我們還可以尋找到這樣一些名字:辛棄疾(南宋愛國詩人)、張軾(南宋思想家)、嚴嵩(明宰相)。對於這些歷史人物來說,仰山不僅以它青幽靈動的景緻,更因它豐厚深沉的文化積淀,成為他們人生歷程中的小憩之地。
門票:免費
交通
客車:南昌有客車直達宜春袁州,每天的班次很多,車程大約3小時。
自駕:從南昌出發,走溫厚高速、昌樟高速、昌金高速,到達宜春,上320國道到宜陽北路、中山中路,最後可達袁州區。
溫湯
溫湯鎮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鎮內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明月山和國內十分罕見的地下富硒溫泉兩大資源優勢。溫泉水日流量達3600多噸,源流一年四季不絕。溫湯溫泉不含硫磺氣,口感純正,富含硒,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礦元素,可與法國著名的埃克斯礦泉相媲美。溫塘鎮的明月山則是重要的佛教聖地。
獨特的資源和悠久的禪宗文化使溫湯這座不知名的小城邁步向前,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
交通
公交:宜春市內有公交車116路到溫湯鎮,118路到溫湯鎮的明月山,行程大約45分鍾,車子間隔大約20分鍾。從早晨6:30分左右開始,晚上6:00左右結束。
tips:不同季節的汽車運營時間有差異,需要提前查詢一下
吳城遺址
吳城遺址是江南首次發現的大規模人類居住的商代遺址,位於樟樹市山前鄉吳城村,蕭江上游丘陵坡地,是1973年秋興建吳城水庫時發現的。遺址經過六次科學發掘,共揭露面積2000餘平方米,文化堆積厚2至3米不等,劃為七層,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 窯址12座,灰坑55個,基葬16座。出土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銅器、 玉器、牙雕等900餘件,特別是陶文、原始瓷、鑄銅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發現。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內涵,既受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該遺址的發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科學價值,否定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吳城商代遺址已成為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大學考古專業的實習基地,江西省博物館已在吳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個農村考古站。
三爪侖
三爪侖是江西省唯一的國家級示範森林公園。境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氣候宜人,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眾多。
三爪侖園內奇峰林立,雲霧霞光,瑰麗動人。雲蒸霧繞的倒天涯巍峨高峻,瀑聲如雷的白水洞吐珠濺玉。洪屏獅子口如雄獅俯卧,峰環如屏。駱家坪原始森林眾多的動物種群和珍貴樹種令人目不暇接。小灣水上樂園綠水盪漾,四時如畫。
三爪侖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跡。唐代佛教禪宗馬祖道一的圓寂地寶峰古寺和馬祖塔亭,明代清官況鍾的墓地,唐代詩人劉勝虛和清代女詞人舒白香的寓所以及清代古戲台、蘇維埃政府舊址等上百處古遺址建築、革命文物、人文景觀使人如入歷史大觀園,留連忘返。
門票:30元
交通
客車:南昌市長途汽車站和洪城大市場汽車站有發往靖安縣城的班車,分依維柯和普通中巴兩種,依維柯18元,普通車15元,每半小時一班,行約2小時。到靖安後在汽車站轉乘到三爪侖林場的汽車。
『叄』 唐大明宮與漢建章宮真的要復原么 重現漢唐皇宮
1300多年前的大唐宮殿是什麼樣的恢宏氣勢?如今在西安市大明宮遺址處就可以領略到昔日陛階丹墀高聳、崇台巨殿沖天的風貌。。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及中國有關方面聯合對工程進行了驗收。
『肆』 西安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西安好玩的地方有:
1.古城牆
古城牆是西安最具特色的古跡之一,這是我這次西安之旅遊覽的第一個地方。城牆很高,最好是能夠登上城牆去參觀,雖然門票有點貴。城牆也很長,我們走了1個多小時仍然沒有走完,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距離。上面可以租一個自行車,然後騎著自行車繞城牆游覽。
2.秦始皇陵兵馬俑
相信去過西安的人都會去游覽一下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跡。裡面一共有三個坑,是按照當時作戰順序進行排序的,但是兵馬俑的編號是依據發現的順序。三個坑分為作戰部,指揮部,後勤部,雖然當時去的時候是淡季,但是人也很多,聽導游說,旺季一般隊伍會很長,半天都不一定進得去。裡面很值得參觀,這些陶俑都是彩色的,只是因為年代久遠並且防氧化技術太差所以現在看到的只是灰黃色的兵佣。
3.大雁塔
大雁塔在西安市區內的大慈恩寺內,它是從西天取經歸來的唐僧為保存經書建的。由於年代久遠,現在的大雁塔已經有一些傾斜,並且走近看會看到塔身有一些損毀。大慈恩寺還挺大的,如果參觀的話最好有導游帶來了解佛教文化。
『伍』 河南有幾個縣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轄17個地級市、1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5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85個縣,省會鄭州市,常住人口9559.13萬人,居中國第3位。
鄭州(1個):中牟縣、
開封(5個):開封縣、蘭考縣、通許縣、杞縣、尉氏縣、
安陽(4個):安陽縣、滑縣、內黃縣、湯陰縣
洛陽(8個):孟津縣、新安縣、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伊川縣、
平頂山(4個):寶豐縣、葉縣、魯山縣、郟縣、
鶴壁市(2個): 浚縣、淇縣
焦作市(4個):博愛縣、溫縣、武陟縣、修武縣
洛陽市(8個):欒川縣、洛寧縣、孟津縣、汝陽縣、嵩縣、新安縣、伊川縣、宜陽縣
漯河市(2個):臨潁縣、舞陽縣
南陽市(10個): 方城縣、內鄉縣、南召縣、社旗縣、唐河縣、桐柏縣、西峽縣、淅川縣、新野 縣、鎮平縣
濮陽市(5個):范縣、南樂縣、濮陽縣、清豐縣、台前縣
三門峽市(3個): 盧氏縣、陝縣、澠池縣
商丘市(6個): 民權縣、寧陵縣、睢縣、夏邑縣 、虞城縣 、柘城縣
新鄉市(6個):長垣縣、封丘縣、獲嘉縣、新鄉縣、延津縣、原陽縣
信陽市(8個):固始縣、光山縣、淮濱縣、潢川縣、羅山縣、商城縣、息縣、新縣
許昌市(3個):襄城縣、許昌縣、鄢陵縣
周口市(8個):鄲城縣、扶溝縣、淮陽縣、鹿邑縣 、商水縣 、沈丘縣 、太康縣、西華縣
駐馬店市(9個):泌陽縣、平輿縣、確山縣、汝南縣、上蔡縣、遂平縣、西平縣、新蔡縣 、正陽縣
『陸』 海納漢唐御府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西安海納漢唐御府
城市:西安
樓盤位置:星火路與大興東路十字向南100米路西
開發商:西安海納集團善緣房地產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板塔結合,
公交線路:900路、50路,2路、9路、18路、21路、202路、207路、208路、221路、235路、264路、501路、510路、711路、714路、718路、932路、108路、261路、264路、511路、528路至玉祥門站下車。
其他交通方式:駕車從鍾樓出發,走西大街出西門,沿環城西路一路向北駛入星火路,到與大興東路交匯處即到。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81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3棟樓,停車位共390個,地上60個,地下330個;車位配比率1:1
周邊配套:幼兒園:明珠幼兒園;
小學:西安西鐵二小、陝師大附小;
中學:西安市六十七中、西安市第一中學;x09
餐飲:德克士、魏家涼皮旗艦店、袁記、老楊家大興泡饃館、子午路張記肉夾饃、米旗;
娛樂:糖果量販KTV、田亮陽光健身會所、亞特健身、金玉滿堂、豐禾萬紫千紅舞城;
公園:漢城湖、環城西苑、大興公園(規劃在建)、大明宮遺址公園;
醫院:大興醫院、紅廟坡醫院、西安古都齒科、西安蓮湖古都醫院、華西口腔;
購物:華潤萬家豐禾路店、西果連鎖超市、明珠巷蔬菜副食綜合市場、大觀園市場、蒙娜麗莎、耐克、格力、時尚家園家居生活館、老蜂農、樂友孕嬰店;
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豐禾路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紅廟坡信用合作社
內部配套:社區健身設施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柒』 「東都洛陽」 的來歷
洛陽位於河南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夏太康遷都斟 ,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唐大運河上,舳艫相接,帆影聯翩,從洛陽東達於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是文化的讀本。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
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里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里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地理】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 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里, 南北寬約168公里。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廛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歷史沿革】
以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
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 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
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 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
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 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
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 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
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後期設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范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 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 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
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32,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系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1700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
【行政區劃】
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總面積15208平方公里, 市區面積544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 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
2007年末洛陽總人口650.45萬人。
【工業科技】
大中型骨幹工業企業集中,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現有5000多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產業和東方紅拖拉機、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式控制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名牌產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14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投資100億元,正在全力實施16戶企業、48個項目的「1648」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工程,加快發展石油化纖、煤電鋁一體化、電子信息3大新興優勢產業。「十五」末全市工業銷售收入可達1000億元左右。洛陽科技實力雄厚,拖研所、軸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個部屬科研所每年都推出眾多的高科技成果。現有「兩院」院士5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九五」期間全市科技成果1280項,其中國家級43項,「省部級483項,技術交易額年均3億元以上。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省級軟體園各1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企業美國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國內外著名企業已入駐創業。全市被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46個,高新技術產品295種。
【城市建設】
近年來,洛陽市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為龍頭,相繼實施了以「建設7路5橋1園、整治3個景點、搞好3項公益設施」為主要內容的「75133」工程,以綠、亮、凈、美、暢為主要內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區建設治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文明景區、文明城市」工程,,大規模改造了城市進出口道路和市區路網,興建了東西長達14公里、綠地147萬平方米、水面148萬平方米的洛河風景游覽區,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管道煤氣、集中供熱等公共設施,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明顯提升。「十五」時期,全市按照「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應發展」的城市布局,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掀起了以新區開發和現有城區改造為重點的新一輪城市建設高潮。老市區各項建設順利推進。以「兩創」為重點,現有城區改造先後投資174億元,實施了6批共194個項目。王城大道縱貫市區南北,城市出入口交通便捷通暢;周山森林公園、龍門山森林公園、小浪底森林公園、上清宮森林公園等四大森林公園作為「天然氧吧」在日夜不停地為城市供氧;16公里長的洛浦公園宛如一條五彩飄逸的絲帶在河洛大地上飄揚;經過治理的洛河、伊河、澗河、中州渠變得水清、路暢、岸綠、燈明。洛陽城市建成面積已達105平方公里,市區道路總長近300公里。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庭院綠化、道路綠化、廣場景點綠化等綠化工程成效顯著,建成了牡丹廣場、洛浦公園。青年宮廣場、中亞廣場等一批公共綠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7%,人均公共綠地7平方米,已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城市綜合管理不斷加強市容市貌整潔暢亮。目前,洛陽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實現洛河南北對應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保護,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實現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融合統一。
新區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截止2005年底,新區已累計完成投資180億元。市政道路累計開工48條、75公里,竣工35條、47公里,並配套建設了水、電、熱、氣、通訊等設施。新區園林綠化面積達210萬平方米。房建工程累計開工605棟487萬平方米,竣工323棟234萬平方米。 市四大班子遷入新區辦公,體育館、游泳館建成投用,洛龍區行政中心、勤政苑小區、高層次人才小區等項目建成投用。
【物產資源】
洛陽物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采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欒川縣。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洛陽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餘種,天然葯物理學480餘種。水資源也很豐富,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廛河、澗河等河流和陸渾、故縣兩座大型水庫。
【綜合實力】
2007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95.5億元,增長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長3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1.6億元,增長34.6%,其中工業投資457.3億元,增長5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7.9億元,增長18.5%,增幅創2000年以來新高;外貿出口突破10億美元,增長3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93.6億元,實現利稅287.7億元、利潤181.3億元,增幅居全省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雙雙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際增速分別達到10%和12.3%。
【農村經濟】
洛陽農業結構調整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優質專用糧食、林果、中葯材、煙葉、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畜牧業發展步伐加快,奶業生產取得突破性進展。洛陽境內生物資源十分豐富,農業經濟作物種類繁多。有珍貴的領椿木、鐵杉、連香、銀杏、山白芍等樹種;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樹、油桐等;有經濟植物核桃、山楂、板栗、蘋果、柿子等。還是重要的葯材產地,種類多達1480餘種。洛陽是河南小麥重要產區,偃師的小麥栽培技術馳名全國,畝產高達千斤以上。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煙葉、油料等。土特產品遠近聞名,主要有偃師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黃河鯉魚,新安的柿子和櫻桃,洛寧綠竹和獼猴桃等等。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譽海內,分別被國家確定為山羊和大尾牛生產基地縣。
【洛陽市花】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名園代出,別饒幽趣,國色天香,艷冠群芳。西周至北宋,洛陽園囿,數以百計,或鳳閣龍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瓏,奼紫嫣紅。歷代文人騷客,潑墨古剎,揮毫岩壁,為古城增添詩情畫意。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花蕾碩大,色澤艷麗,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相傳,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後竟吐蕊怒放。武後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幹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艷。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所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周恩來總理曾經說牡丹應當是國花。
『捌』 宜陽縣三大公園
摘要 4.洛陽靈山蓮花公園位於洛陽市西南35公里的宜陽縣城西,是集蓮花觀賞、溫泉養生、水上娛樂、5D影院、水幕電影、夢幻觀音、特色餐飲、快捷酒店、別墅度假為一體的大型旅遊休閑項目。景區既可以觀賞珍貴的蓮花新品種,又可以近距離觀賞庭院景色,欣賞古典詩文,感受蓮花文化的淵源與精髓。
『玖』 《雁門太守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李賀(790~816)
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祖籍隴西,生於福昌(今河南宜陽)昌谷,後世稱李昌谷。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但家已沒落。青少年時,才華出眾,名動京師。父名晉肅,因避父諱(晉、進同音),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鬱,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後人稱其為鬼才。李賀一生以詩為業,其詩可分為4類。①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此類詩有的直陳時事,有的借古諷今。名作有《雁門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這類詩中,五古、七古較少,多為樂府詩。或借舊題,或創新題 ,大都凝練絢麗 。也有的含義隱晦,如《金銅仙人辭漢歌》。②個人發憤抒情。這類詩有個人失意困頓、疾病纏身的消沉和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嘆,也有「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無主」,「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情壯志。③神仙鬼魅題材。這類詩曲折表現他對現實的厭惡和否定。後人因此稱他為鬼才。④詠物等其他題材。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賀詩想像豐富奇特,幽深奇譎,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富有浪漫氣息 。但也有少數明白易懂的詩 ,他擅長短篇,《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稱為長吉體。他多寫古詩與樂府,近體很少,無七律。他的詩借鑒了齊梁宮體詩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由於太注意雕琢,有的詩往往詞意晦澀,堆砌詞藻。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
李賀一生,以詩為業。《高軒過》贊韓愈作賦「筆補造化天無功」,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他的詩,包括四方面內容:
①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他寫這類作品,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早年家居昌谷,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征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了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諷刺唐朝宮廷酣歌宴舞,夜以繼日的佚樂生活的,如《秦王飲酒》;隱約反映宮廷事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批判憲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侖使者》;反對藩鎮分裂所造成的災禍和歌頌削平藩鎮叛亂的,如《猛虎行》、《雁門太守行》、《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反映權門貴族飛揚跋扈、驕奢淫佚、好景不常的,如《榮華樂》、《秦宮詩》、《牡丹神曲》、《夜飲朝眠曲》、《貴公子夜闌曲》、《嘲少年》、《梁台古意》;諷刺宦官當權、賢才失志的,如《呂將軍歌》、《感諷六首》其三、其四、《綠章封事》;反映邊塞敵人侵擾、抗敵士兵的艱苦生活的,如《摩多樓子》;揭露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迫害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諷五首》其一;同情宮廷失寵妃嬪的悲苦生活的,如《宮娃歌》、《堂堂》;反映少數民族軍事反抗活動的,如《黃家洞》;反映險惡的吃人社會、正直之士遭殃的,如《公無出門》、《艾如張》;抨擊科舉制度不能選拔真才的,如《送沈亞之歌》、《仁和里雜敘皇甫□》等等。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相當廣闊。這些詩篇少數用五、七言古詩,而大量運用樂府形式,或借用舊題,或自創新題,大都凝煉而絢麗。有的含義隱晦,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還自會稽歌》,杜牧以為「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李長吉歌詩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王」兩派樂府外,李賀詩別開境界,獨樹一幟。王夫之《唐詩評選》說:「長吉於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歷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這是李賀詩最重要的部分。
②個人發憤抒情。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的消沉情緒,但如《崇義里滯雨》、《贈陳商》、《浩歌》、《致酒行》、《春歸昌谷》、《南園》其五等篇中,反映了在官時的生活感受,對「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的不滿,表現了「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但又不甘沉淪,發出「世上英雄本無主」,「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雲」的豪言壯語,滿懷著「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這又是李賀詩思想感情基本的一面。而在《日出行》、《苦晝短》、《天上謠》、《夢天》、《相勸酒》、《官街鼓》等篇中,則表現了悲慨時光迅速、人生短促的消極一面。
③寫神仙鬼魅的題材。李賀是一個青年詩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現的「死」字卻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反映了他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將進酒》),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無可奈何的心情;「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二月》),則透露了他對未來光明的憧憬。他在兩者的矛盾中,探索擺脫死亡的途徑,於是產生了對神仙境界的奇妙幻想。王母、嫦娥等神話人物,銀浦、月宮等天國風光,出現在《天上謠》、《夢天》等名作中,極奇麗譎幻之觀。而在《古悠悠行》、《拂舞歌辭》、《官街鼓》、《神□》等作品中,則寫到神仙的虛誕和滄桑的變化。既然死亡無法逃避,於是又出現了對另一種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灑空草」(《感諷五首》其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百年老□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神□曲》)。幽靈出沒,陰森可怖。宋人錢易、宋祁等因此稱李賀為鬼才。杜牧說:「梗莽邱隴,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序》),是對這類詩篇的總評。
④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鬍子□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像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贊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借詠筍以贊美青春的活力;《馬詩二十三首》,借詠馬以反映現實政治,抒發作者的憤激心情。後兩組詩並且運用了李賀不常用的絕句形式。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頭歌》一類作品,則暴露了作者對貴族婦女生活的欣賞態度。
李賀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力非常豐富奇特,慘淡經營,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如「羲和敲日玻璃聲」、「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飲酒》)、「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後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他也有少數明白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他較多地寫古詩與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七律詩一首也不寫,表現了他不滿於當時詩風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又受齊梁宮體詩的影響,借鑒了它們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因為過於注意雕琢,有的作品也有詞意晦澀和堆砌詞藻的毛病。但從基本成就方面看,則正如他所贊賞韓愈的作品那樣,是「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高軒過》)的。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劉克庄、謝翱,元人薩都□、楊維楨,清人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宋代刻本《李長吉文集》
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匯》),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注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李賀詩集,自編為四編本授予沈子明,收詩223首。北宋以來流傳的《李賀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數與自編的相同,而篇數不同,編次也很零亂,並非准確編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4卷外加上《外集》1卷,詩23首,與4卷合計,共242首,篇數也和李賀自編的不同。5卷本今有汲古閣校刻的北宋鮑欽止本、董氏誦芬室及蔣氏密韻樓兩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傳,集名為《李賀歌詩編》。又有《續古逸叢書》影印的南宋本,集名為《李長吉文集》,無外集。又有鐵琴銅劍樓、《四部叢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賀歌詩編》。後兩種原書今藏北京圖書館。
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吳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傳。後有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選錄了吳正子、劉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餘光、姚□、姚文燮各家的評或注。還有陳本禮《協律鉤玄》、黎簡評本和吳汝綸評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賀詩歌集注》,是將王琦《匯解》、姚文燮注及方世舉批註三種評注本匯編、加以校點而成。另外,錢仲聯有《讀昌谷詩札記》和《李長吉詩永貞詩史發微》,考訂詩的本事有新見。1984年出版的錢仲聯《李賀年譜會箋》,是兼年譜與詩注性質的新著,解詩與舊注多有不同。
李賀生平,有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還有朱自清的《李賀年譜》和錢仲聯的《李長吉年譜會箋》、《李賀年譜會箋》可資參考。
2 李賀 (1940-),男,漢族,黑龍江開通人,中共黨員,教授。196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同年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進修,專攻語言學兼學英國史課程,1967年回國。1986至1987年在英國蘭卡斯特大學進修,獲語言學碩士學位。1993至199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海勒姆學院從事英國史研究。曾任英語系英國社會文化研究教研室主任,英語系副主任、主任。主要著作有《大學英語教程》(一、二冊,合編,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英美文化辭典》(合編)及《英語國家概況》(合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