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為什麼亞文化不好

為什麼亞文化不好

發布時間:2022-08-02 18:42:45

① 過去一年,飯圈從一個「亞文化小眾群體」出圈被廣泛討論,這會倒逼娛樂圈生態變得更好嗎

我覺得這個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想到比娛樂圈更加變得更好的話,我覺得還是有點難度的。因為飯圈的影響力還是畢竟是比較微小比較微薄的,所以還是得靠時間來慢慢的磨合。

② 「創業亞文化」會扼殺顛覆性創新嗎

首先,請你在腦袋裡想像一種不是大象的動物。那麼,你想到的第一個動物可能就是大象吧。而如果我只是說「想一種動物」,沒多少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大象。同理,你越是想「不走尋常路」,走出來的卻往往正是再尋常不過的路。初始想法會極大的限制創造力。這一觀點是由Steven M. Smith,一位認知心理學家(碰巧也是我父親),提出來的。他在一本書中總結道:在創意思考中,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會對後續想法產生顯著的限制效應。即使這個初始想法本來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子,或者是用來推動創意思維的繼續,其對後續想法的限制性都是無法避免的。這類限制將會阻撓問題的解決並扼殺創新,要想克服此類限制,需要我們重新在新環境下審視最初的失敗觀點。Steven還在另外一篇論文中研究了這樣一種現象:團隊頭腦風暴是如何演變成「集體僵化」(Collaborative fixation)的,即團隊里的每個成員都將注意力固化在最初提出的那一個想法上。那麼我為嘛要提這回事呢?過去這幾年,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創業亞文化」。一群年輕人,在大城市裡(尤其是舊金山和紐約)創業,一般都選擇在科技和媒體行業。他們會關注如TC一類的新媒體,看如《精實創業》一類的書籍,泡Quora,談YC和TED。我自己也在這種亞文化中浸淫了一段時間,因為有不少朋友都是工程師,其中還有Peter Chang,一名媒體類創業公司孵化器的創始人。寫到這兒,也許你會希望我接下來開始說創業者亞文化的種種不好了。不好意思,其實我是很熱愛這種文化的。這種思潮背後的精神能量是很讓人興奮的。創業圈中的人們大體是也非常不錯的,他們在做的東西有很多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在如今這個年代,當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都把時間花在諸如不必要的醫學測試,蠱惑別人去購買估價過高的金融資產,或者為了豬肉去游說政府的時候,那些在TC Disrupt上蹦躂的選手才是如今的英雄。不過,我對創業亞文化還是有一絲疑慮的。創業者如此頻繁而又近距離的接觸,會不會在這種亞文化中催生創新和廣泛協作呢?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在無意之中扼殺創新,就像上文提到的一樣。在孵化器里工作,參加創業者聚會,看創業媒體,一直跟創業者交流,這些都有可能導致「集體僵化」。最終所有人想的都是一回事,即使他們想要做出點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後果就是,我們會看到很多長得差不多的產品:比如為小狗做的社交網路啦或者是又一款移動社交照片分享應用啦。但是卻沒有一家能真正顛覆某個行業基礎構架的概念性突破,沒有一家真正有大願景的公司出現。那麼怎麼辦呢?怎樣做才能防止這種亞文化反過來阻礙創新呢?Smith的研究給出了一條路:換一個環境。創業者需要停下手中的活,去別的地方轉轉,可以是其他國家,也可以是鄉下或者某個遠離創意核心的小鎮。或者不用刻意去某個其他地方,只需把自己從創業亞文化中暫時釋放出來一會兒,不去跑會,不去跟其他創業者交流,不去看TC。過一過自己的小生活,看看科幻小說,去工廠農田或者其他跟科技無關的地方轉轉。我非常確信做完這些事回來後,這些創業者會發現腦袋裡突然冒出許多自己從來不會有的點子。有一位日本藝術家跟我說過:「呆在城市沒法想出新的東西。」我回道:「是的,但是呆在鄉村也很難同人合作。」我們都同意彼此是需要是不是互換下處境的。

③ 亞文化很有意義,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個人認為,亞文化的迷人之處,就是亞文化如何進行斗爭。我們所能稱為亞文化的,都是柔軟的抵抗。

一件衣服,一套動作,一段歌詞,一句話都可能展示著他們焦慮與問題。

即便是在這個消費社會,娛樂至上,潮流此起彼伏的時代,大家無意識創造的潮流背後也許也蟄伏著我們對我們真實世界的迷茫。

④ 社會學中主文化與亞文化分別對社會進步起什麼影響

所謂主文化,就是某一特定社會的主體文化、主導文化或者主流文化。主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兩點,其一是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這是因為,如果沒有一個大多數人都遵循的主文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就失去了基礎。沒有一個穩定的主文化,或者文化的變遷速度過快,社會的穩定都是不可能的。默頓認為,缺少一個穩定的主文化,社會就會陷於「社會解組」狀態,如果這種狀況進一步加劇,就會進入到「社會解體」狀態,一個社會距離消亡就不遠了。
所謂亞文化,就是和主文化向反或相異的文化。與主文化具有相反價值觀的文化有被稱作反文化,例如犯罪文化就是反文化。而大多數的亞文化僅僅是與主文化相異,並不必然和主文化相反。亞文化對社會發展有消極作用,但也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它的積極作用時,亞文化是社會創新的主要源泉。大多數的新文化因素,就是首先在亞文化中獲得承認,然後才進入主文化的。另外,亞文化中對社會進步最大的推動力量是新的價值觀的傳播。因此,亞文化是社會變遷的主要動力之一。

⑤ 為什麼說亞文化會毒害人類的藝術和文明

也許是因為所有人本質上都是處女座,人類總是熱衷於把各種東西分門別類,從門綱目科屬種到有機無機酸鹼鹽,萬事萬物概莫能外。這種興趣,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人類社會千萬年來演化出的文化上。

不難看出,所謂主流文化,其實就是符合大眾主流審美的文化,只要有合適的契機和足夠的動力,必將展露鋒芒。通過各種契機,一代人的亞文化,也許就是下一代的主流,反之亦然。前一代人的搖滾音樂,已逐漸成為主流;而更早一代的京劇,則正在從主流文化的舞台上黯然退場。一種亞文化,其能否成為主流文化的關鍵,從短期看,在於其核心人群能否展現足夠的社會影響力;從長期看,則在於這種文化在難以被外人接受的形式下,是否存在著可以被主流認同的精神內核。

⑥ 專家口中的「亞文化」是什麼,目前中國有哪些亞文化

所謂的亞文化指的就是種種非主流,非普世非大眾的文化,主要體現在某些特定的年齡,特定的人群,特定的職業身份,生活圈子和生活狀態的特定文化形式,其中的內容和價值觀,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看法,然後在這個圈子裡面流行。這些類別中的歸屬關系。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但是又有許多分化的可能性,從某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分類裡面再分化出多種小的分類,這些小的分類也有極大的可能自成一派形成新的亞文化圈子,這也都算是這些亞文化的特色之一。
例如特定物品類,有的人就會喜歡購買這些小眾的,精緻的製品,例如bjd娃娃(球形關節人偶)、手辦、高達模型等等。這些在普通人眼裡看上去就是小孩子玩的玩具的東西,在精緻的做工底下,其代價是高昂的價格。

⑦ 如何從傳播學分析亞文化

亞文化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一種文化,如果要從傳播學來講的話,就是在各國當中,個人名不斷地去發送這種文化那麼幾種的話,也會被傳播開,全部到各個地區。

⑧ 為什麼中國打擊亞文化

負能量不打擊真的會毀了國家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亞文化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