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認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措施是什麼
意義:
1、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3、有利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人民素質
4、體現了我黨始終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措施:
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當務之急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體制改革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情況愈益突出。一方面,文化事業總體實力不強,結構不合理,機制不健全,受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影響,不少文化企事業單位缺乏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文化領域一些深層次問題和體制性障礙日益凸顯出來。解決這些長期積累的問題,惟一的出路在於改革。《決定》指出:要「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逐步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加強和改革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主要是管方向、管幹部、管領導班子建設、管重大事項決定。進一步轉變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能,實行政企、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實現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健全文化行業組織,增強服務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積極培育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微觀組織。
第二,以增加投入、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為重點,抓好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要增加國家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對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群藝館建設的投入,加強社區和居民小區文化設施建設,滿足廣大群眾就近、經濟和有選擇地參加文化活動的需要。在農村,要加強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設。要大力扶持黨和國家重要的新聞媒體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深化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堅持在發展中搞活,在搞活中發展,不斷提高為群眾服務的水平。
第三,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為重點,抓好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改革和發展。以改革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為重點,培育市場主體,面向群眾、面向市場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一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國有和國家控股的文化企業。要對文化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以骨幹文化企業為龍頭,以資產為紐帶,推進集團化建設,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實力、有競爭力的微觀主體,發展壯大文化產業。
第四,健全文化市場體系,規範文化市場秩序。要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進一步理順文化市場管理體制。加強文化市場法制建設,統一文化市場管理規則,實行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嚴厲打擊盜版、非法出版、非法營銷等不法活動,進一步整頓文化市場秩序。
第五,健全對外文化交流機制。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有步驟、有選擇地擴大對外開放。探索建立吸收國外優秀文化和先進技術,抵制腐朽文化,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開放格局。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重點扶持一批文化企事業單位,做大做強一批對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鼓勵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擴大文化產品出口份額,使我國文化產品更多地進入國際市場,讓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貳』 文化站是公益類一類事業單位嗎
社會公益類
事業單位
。即通常稱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指
圖書館
、
博物館
等純粹為
社會
提供優質
文化
服務的單位
難道鄉鎮文化站不是這一類
鄉鎮文化站也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這次機構改革也是在內吧!
『叄』 鄉鎮綜合文化站激勵約束機制
摘要 一、改革目標
『肆』 關於鄉鎮文化站的工作難點和存在問題是
從總體上看,農村文化工作仍是一個相當薄弱的環節,不少地方的文化建設滯後於經濟發展,尤其是農村文化站出現了嚴重的滑坡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鄉鎮文化站管理體制不順。農村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體制性障礙。鄉鎮文化站由鄉鎮政府負責管理,縣文化主管部門僅對其行使業務指導職能,這種體制,一是產生了文化專干不專的問題。一些文化站幹部常年承擔行政工作任務,難有精力組織文化活動。二是縣文化主管部門難以調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員不能流動,缺乏活力。三是鄉鎮政府對文化站投入少,管理不力。有的鄉鎮因財政緊張,出現文化站被擠占、被挪作它用的現象。
(二)鄉鎮文化站隊伍不穩定。眾所周知,農村文化站從誕生之日起就有其先天性弱點,主要表現在編制偏少,隸屬關系不清,生存經費拮據,崗位人員不穩。由於沒有編制,人員待遇低,國家曾於1984年和1993年先後兩次下撥文化站轉干指標,解決了一部分文化站工作人員的身份問題,但未轉乾的人員至今仍是聘用的,他們壯有所用,老無所養,這些根本性待遇問題得不到解決,使絕大多數文化站工作人員人心浮動。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員長期被抽調搞鄉鎮中心工作,文化站被迫常年關門。
(三)鄉鎮文化站地位低下。由於沒有把已經作為「全民所有制文化事業」的文化站列入國家編制序列,沒有真正得到法定的確認,導致文化站得不到應有的位置,文化幹部被混崗使用,難以評上專業技術職稱。甚至在有些領導眼裡,文化站可有可無,根本就無地位而言。處於這樣的境地,鄉鎮文化站的職能作用根本得不到充分發揮。
(四)鄉鎮文化站功能減弱。文化站是受鄉鎮人民政府領導的公益型文化事業機構,它的基本任務是運用文化手段進行宣傳鼓動和思想教育工作,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但由於其功能減弱,加之文化站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素質不高,難以完成應當承擔的工作任務,導致不少地方群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看歌舞難,文體生活十分缺乏,從而使賭博和封建迷信活動有所蔓延甚至泛濫。
(五)鄉鎮文化站經費緊缺。文化站活動經費主要靠鄉鎮政府解決,由於鄉鎮財政體制改革,鄉鎮可用財力減少,對文化事業投入就更少。現在農村大部分地區農民生活並不富裕,特別是偏遠山區文化活動無場地、無設施,與城市相比差距太大。由於經費嚴重不足,設施設備陳舊限制了文化站的發展,加之管理不善,使農村文化活動無法正常開展而淪為「空殼文化站」。
(六)、領導實績考核指標體系中文化站工作實績沒有列入硬性指標。各級領導對領導好或領導不好文化站,在領導實績考核指標體系中絕大部分鄉鎮都沒有硬性的指標規定,造成對文化站工作領導不力,或重視不夠。使文化站的領導工作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況。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空氣站、牌子站、無人站」等名存實亡的文化站。
對鄉鎮文化站的現狀有深入細致的了解,才能知道存在問題,才能知道要解決的問題,才能具有危機感,才能具有使命感。
『伍』 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是什麼性質怎樣分類,將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時。歸行政。還是歸事業呢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時,只有具有法律法規、國務院文件賦予公共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才被劃入行政。文化服務中心很明顯並不具有管理職能,即使是公益類,屆時主持分類改革工作機構也會根據其工作開展情況,考慮為予以保留或整合、撤銷。
『陸』 鄉鎮政府所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相關問題
我們這里的還沒有啟動,但是像勞動保障事務所是歸類為行政的,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公務員,而農業技術推廣站、計生服務所、水管站、林業站、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文化站、殘聯、合管辦、企業站、獸醫站、統計站等是劃為事業單位,為財政撥款的,都是公益性的。目前沒有經營類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