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中醫葯文化
中醫葯學經歷著自然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社會沿革,一直和我國人民的健康事業息息相關。中醫學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以來同各種疾病斗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是歷代醫家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歷史唯物認識觀,發揚「醫者仁術」和「痌瘝在抱」的救死扶傷精神,在對「巫醫」、「巫術」、封建迷信以及各種歧視中醫思想的不懈斗爭中,頑強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時至今日,在我國乃至世界醫療衛生體系中,中醫學仍以其實踐的普遍有效性和極佳重復性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醫學是世界上唯一有著5000年連續歷史的,獨立於西方醫學的醫學。其至今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它植根於中華文化,其中貫穿的是以《易》學思想為基本格局的「象」思維模式。以「象」為認識基本層面的思維,強調在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中,去認識事物現象本質。由於世界的紛繁復雜性和變化隨機性,導致這種思維必須依靠經驗的總結、歸納和推演,因而是抽象的。中國傳統「天人合一」觀點認為世間萬物生長於自然環境之中,無不受到其影響,各種生物的生老病死莫不與其相關,人類與自然同樣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中醫學通過觀察機體的總體狀況,不孤立地看待疾病本身,在「天人合一」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指導下,動態的尋找疾病的規律,以對「證」下葯。2003年的SARS疫情蔓延全球,西方科學家致力於找到一種特效葯物和疫苗殺死「冠狀病毒」。中醫無法也沒有努力找出致病源,但是根據時間、氣候環境、病邪的屬性、個體差異、證候表現進行辨證論治,針對時、地、人這一宏觀現象進行預防與治療。廣州中醫葯大學附一院治療60例「非典」患者,無一例死亡、無一例轉院、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達到3個「零」的奇跡。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治療80多例,其中中醫介入治療者71例,但這71例中,死亡者僅1例。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純中醫治療16例,也無一例死亡。而且凡是用中醫介入治療、激素用量少的「非典」患者,至今觀察未見有股骨頭壞死、肺纖維化等後遺症。事實證明中醫防治SARS效果勝於西醫,已可定論。 當前,我國中醫葯事業發展的形勢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危機。其中有中醫界本身的問題,也有中醫圈以外的質疑。主要的辯論集中在「中醫是否具有科學性」、「中醫是否能看病」、「中葯的副作用」等等問題上。這些問題但凡是關心熱愛中醫的人,抑或是反對抵制中醫的人都很關注,圍繞這些焦點做了很多文章。他們的觀點筆者不願擅加評論。
『貳』 我國傳統醫學為什麼會被全世界公認為一項「大發明」
我國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醫療、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反復總結而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理論風格的醫學體系。它傳播至全世界,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被公認為一項「大發明」。我國傳統醫學取得了多項世界第一。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四診法,是我國傳統醫學文化瑰寶。漢代醫生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麻醉方劑。中醫學在理論體系、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及外科、免疫、養生等方面的成就獨步天下。
『叄』 我們現在所稱的「中醫」為何應該叫「傳統醫學」
“中醫”其實是從我們中國古代一直傳承下來的,而且中草葯的配方直到現在的在科學證實之後,也是有科學道理的,所以“中葯”也作為重要的傳統文化中的一種,一直流傳到現在對當今的醫學事業也是由一定的促進意義的。所以現在“中醫”因為他的傳承意義,更多的人覺得應該被稱為“傳統醫學”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他與“現代醫學”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也是更加正規的叫法。
第三個原因是,“傳統醫學”帶有著我們中國獨特的特點,也是其他國家獨攬不了的。為了避免“文化丟失”等類似事件的出現,人們也就越來越重視中醫葯的發展。
『肆』 中醫學是在中國產生…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
①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化。從中醫學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軌跡,這反映了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的特點。②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中可謂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醫學具有獨特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養生方法、診療手段,這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
『伍』 中國十大國粹分別是什麼,都有什麼特點
1、中國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中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中國畫
中國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中國民族傳統繪畫,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氣質,以其鮮明的特色和風格在世界畫苑中獨具體系。
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
3、中國醫學
中國傳統醫學,就是我們日常說的中醫。它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慢慢開始被大多數當代中國人民所接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漸漸開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
4、書法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書法為中國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
5、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又稱功夫,武功,國術或武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中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中國武術內容豐富,它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是修習一門制止侵襲的高度自保技術,它在切實解決安全問題的基礎上,使我們的頭腦得到應變能力的訓練,簡便易行、能夠輕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體素質,防衛健身,精進卓越,快樂通融。
6、圍棋、中國象棋
圍棋一種策略性兩人棋類游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流行於東亞國家(中、日、韓、朝),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棋戲,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於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煉辯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7、古琴
古琴,又稱玉琴、瑤琴、絲桐、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是中國「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淵源貫穿「道儒釋」,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
8、漢服、絲綢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絲綢是中國的特產。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並大規模生產絲綢製品,更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從西漢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那時從中國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歐洲人稱為「絲綢之路」,中國也被稱之為「絲國」。
9、瓷器
中國瓷器指的是中國製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於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器類有罐和缽。
10、錦與綉
錦是用彩色絲線織成花紋圖案的絲綢。其色彩斑斕,圖案華麗,是一種極具審美價值的高等絲綢。如新疆出土的漢代著名的《紅地韓仁綉錦》就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它是在紅色地錦上,織綉著具有漢代特徵的圖案,即雲氣紋、動物紋和吉祥語的組合。
(5)易學為什麼是中華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文明之所以能長久不衰的發展下去,和它的傳承是分不開的,中國文化的傳承主要是以父子相傳、家族相傳的形式流傳至今的。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有些文化在國內遍地開花,有些卻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情。
經過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領域的要求愈來愈高,流行音樂和歐美文化的盛行,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文化的多樣性,對傳統文化的碰撞明顯。
提倡傳統文化的應有地位,需引導年青一代的思想觀念和加強道德水準,所以從這個方面講,弘揚「國粹」藝術,振興「國粹」藝術,傳承「國粹」藝術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對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加強人文教育有著突出的現實意義。
『陸』 怎麼理解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
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中醫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誕生和發展的。
譬如說,對中醫影響最大的就是陰陽五行說。中醫把人的五臟與五行相聯系,中醫認為:心屬火,肝說木,脾屬金,腎屬水,肺屬土。又把一般的常見病症分為陰陽兩個方面,其中又包含了傳統的整體體系的思想。譬如說,中醫說的腎,不是專指腎臟,而是指整個腎有關的系統,包括泌尿、生殖系統。等等。
總的來說,中醫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其中不僅包括人本身的衣食住行因素,還包含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因素。不是幾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
『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醫學方面還有哪些用途哪些方面的用途
中醫,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學依賴民族傳統文化的豐沃土壤而生,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又形成了璀璨的中醫文化。中醫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葯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
『捌』 中醫是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答案: 解析: (1)①傳統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中醫葯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葯學歷數千年而不衰,顯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1分)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中醫葯學帶有深深的歷史印跡,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熏育出來的醫療科學,骨子裡滲透著濃濃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1分)③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中醫葯學延續數千年而不衰,本身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診療方法,都說明了這一點。(1分) (2)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在世代相傳中既保留著其基本特徵,具體內涵義能夠因時而變。②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化,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和人類的發展起積極作用。③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精華和糟粕。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④對待傳統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2分) (3)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基礎上,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做到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③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3分)
『玖』 中醫這種文化,為什麼能夠在中國持續數千年而不絕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先要追溯一下,千百年來中國人看病一直是以中醫為主導的局面,十九世紀初,隨著西方工業化進展,西醫也隨之進入到了中國。由此不難看出,中醫才是國人的大醫師。
之所以有人對中醫的存在有質疑,是因為有些庸醫生,不去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而是把精力用在了寫文章,評職稱等事務上,對病人更無「醫者父母心「的擔當,使得本該被發揚光大的中醫,越來越被國人垢病。
相信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繼提高,人們對中醫這門古老技術也會越來越接受,越來越有一個客觀和科學的評判。
『拾』 中國古代醫學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為人類醫學進步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
是的,中華醫葯衛生文明五千年,前半期為啟蒙與奠基時期,對人體認識還很簡單,對疾病的描述也很原始,雖然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但理論探索、病因分析還離不開巫術的干擾,醫葯衛生水平由於尚處在造字時期,資料仍依口耳朵相傳之後世追記,後來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中國古代醫學對人類有主要影響。謝謝你,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問題的話,您可以隨時詢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