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文化街限流多少

中國文化街限流多少

發布時間:2022-04-03 16:03:57

中國文化一般以什麼為界線劃分傳統文化和現代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是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兩個環節,既相互銜接又相互矛盾。傳統文化是昨天文化創造活動的積淀,是能影響後人的文化成果。現代化則是當前歷史進程的目標,兩者既有區別,又有必然的聯系。對待傳統文化採取國粹主義的態度或民族虛無主義的態度都是偏頗的。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實踐活動中創造積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現於物質載體,如建築、雕塑、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或者表現於語言文字;或者表現於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態、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標准;或者表現於各種知識信息的積累、貯存。總之,傳統文化是在歷史進程中積累起來流傳下去,在流傳中不斷發展變化著的文化積淀。人們今天的創造活動,明天就會積淀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形成新的文化遺存的同時,又以自己的歷史存在影響著未來的文明。像石器文化遺存孕育了青銅文化,進而又催生出鐵器文化一樣。這種互為因果的漸進傳承,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客觀存在。

傳統文化是不能抹殺的。人類文化沒有繼承就發展不了。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定的傳統文化中生活、成長。每一個人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哺育下成長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無不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形成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也都會打上傳統文化的烙印。在當今世界,已涌現出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結合得很好的例證,這表明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是截然對立的。日本、新加坡、韓國比我們更現代化,卻比我們更尊重傳統文化的作用。日本把儒家思想化為相互協作的群體意識,取得了驚人的進展。眾所周知,人類歷史是不斷發展的。傳統只能反映過去,一旦成為傳統,它就凝固起來,偏離開日益發展的新生活,有時還會和新生活發生嚴重的沖突。所以,傳統具有巨大的惰性。不管傳統文化多麼悠久,多麼豐富,多麼光輝燦爛,多麼令人懷戀,卻往往會成為民族進步的沉重負擔。傳統是舊生活的反照,不是新時代放射的光芒。我們對此應有冷靜和清醒的認識,既要尊重傳統文化,又要擺脫惰性制約。否定傳統文化,就是否定歷史

傳統文化,廣義上講,

❷ 中國傳統文化按照唐朝為界怎麼區分

中國歷史的階段:夏朝以前為上古時期、夏商周為遠古時期、秦漢至唐為中古時期、宋至清為近古時期、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為近代時期,新中國後為現代時期。
唐朝處於中古與近古交替之際,在文化上必然是處於承上啟下的角色上。
語言:唐朝的語言如何發音由陸法言的《切韻》可見:三十六聲母38個韻母,而宋朝的《廣韻》中有36個聲母,206個韻母(含聲調)。
唐朝時,無論是書面語言還是口語的詞彙量比宋朝要少很多。
書法:除篆文外,無論隸書、草書、行書等書法體系已經完全成熟,唐之後除了瘦金體,以及由印刷術而而產生的宋體外,幾乎都是脫胎於唐人的書法。
音樂:唐朝的音樂融合了鮮卑、突厥、中亞、波斯等元素,唐之後的曲風曲調多由此而發展出而來。
繪畫:唐朝的繪畫將人物繪畫和山水繪畫完全區分開。唐朝山水畫重寫實,唐之後重寫意。
棋類:唐時,圍棋活動由宮廷發起向民間傳播,唐玄宗創立了翰林棋待詔(待命供奉內廷的人)制度。
節日:除夕元日守歲、人日剪綵、上元放燈、中和節,京城之百官進獻農書,司農獻糧種。禁屠一日、唐人重寒食輕清明、每個月的第五日都可稱為端午、中秋節還只是民間節日、九月九日,唐代定為官節日、
詩歌:五言七言等格式固定下來,並確定韻腳等。宋人玩不過唐人的詩只好玩起長短詩,也就是詞。

❸ 中國文化涉及到幾個相應關系

中國文化,是華夏文明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東方文明體系被稱為"漢文化圈",特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從舊石器時代的發明創造,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國水運史》);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

❹ 中國劃分為哪幾個重要的文化區

中國傳統文化區特點中國傳統文化區是歷史上自然、經濟、社會政治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如今各個傳統文化區之間的文化特徵差別在逐漸減少,例如各區經濟形式上的差別並不大,即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只是產業結構、發展程度方面有差別,而農耕、漁業、牧業等傳統農業經濟的空間格局基本上還沒有變。由於精神文化要素變化的速度相對較緩慢,因此傳統文化區的許多文化特徵也有很多保留至今。下面我們簡單介紹各個文化副區的特點,關東文化副區的主體位於我國東北,因其位於山海關以東,故稱為關東文化副區。此區歷史上是少數民族文化佔主導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經濟類型是漁獵。明清時期,此區與關內漢族文化交流頻繁,因此發展速度大大加快。現在此區民族以漢為主,滿族星散其間,在西部大興安嶺地區還分布著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在長白山地區有朝鮮族。漢族和朝鮮族的傳統經濟類型為農耕,其他少數民族多為漁獵。不同的經濟類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藝術形式。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有東北的「二人轉」。燕趙文化副區是以今河北省為核心,北以燕山為界,西止太行山,東臨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此區民族以漢為主,傳統經濟類型以農耕為主。這里的民風民俗粗獷豪放,尚武之風普遍,歷史上出現了許多豪俠之士。燕趙地區的藝術形式多樣,代表性的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吳橋雜技等。黃土高原文化副區依託於黃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東抵太行山脈,北界萬里長城,南限秦嶺太白山。此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宋以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里歷史悠久,主體民族為漢族,傳統經濟類型是農耕。數千年的文化發展歷程,留給這里大量的物質文化景觀,今陝西省被稱為「地下文物博物館」,山西省被稱作「地上文物博物館」。這里的民風熱情、朴實,藝術風格高亢激越。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中原文化副區的核心地帶是今河南省,因位於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稱「中州」。象徵中華民族的黃河橫貫中原大地,歷史上它與黃土高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繼黃土高原之後的中國古代又一個政治、文化中心。由於這里長期為帝都所在,因此歷史上曾雲集了許多天下有識之士。本區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傳統經濟類型是農耕,民風淳厚豁達,少林武功、河南豫劇名揚華夏。齊魯文化副區以今山東省為核心,由於春秋時這里為齊國和魯國所在地,故又稱齊魯大地。本區位於黃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傳統經濟類型為農耕業,沿海有漁業。此區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從這里擴散到整個中國,乃至世界,被世人視為中國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尊孔崇儒的上層文化影響下,形成了講禮數、重義氣的齊魯之地民風特點。山東大鼓、山東梆子、山東快書等是本區的代表性藝術形式。淮河流域文化副區顧名思義位於淮河流域,大體上北界隴海鐵路,南瀕長江,西臨河南、湖北,東達江蘇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蘇兩省的北部。無論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位於黃河流域,還是轉移到長江下游地區,本區都位於重心區的邊緣,加上這里是自然地理的過渡帶,因此本區文化也帶有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的過渡特點。表現之一,這里的傳統經濟雖以農耕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從旱作向稻作過渡的特點;表現之二,這里的語言也具有漢語北方方言向吳語過渡的特徵。本區為人熟知的藝術形式有鳳陽花鼓、淮海戲、柳琴戲等。巴蜀文化副區位於四川盆地,3000多年前重慶為巴國的首府,2400多年前成都為蜀國王都,因此人們習慣上將這里稱為巴蜀之地。本區雖偏處西南,但是以富饒的成都平原為依託,傳統農耕經濟比較發達。本區盆地四周形勢險要,軍事上利於攻防,加之與外界文化交流不暢,故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川劇是巴蜀地方戲曲的主要劇種,活潑生動,幽默風趣。荊湘文化副區位於長江中游地區的江漢—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山屏障其西境,東有幕阜、武功諸山與吳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別山與中原分野,南以五嶺為界。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因此傳統農耕業比較發達。有的學者認為歷史上本區是中國古代的又一個文明中心,也有學者認為它是黃河文明中心擴散後的又一個中心。無論本區與黃河流域文化有何關系,人們都承認本區在文化的各個層面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戰國時期的楚文化對後來本區的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戲劇方面,除了發展較為成熟的漢劇、楚劇、花鼓戲、採茶戲等外,民間的歌舞藝術形式也比較豐富。鄱陽文化副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陽湖一帶,以今江西省為主。本區一面對水(長江),三面環山。傳統經濟以農耕為主。本區多山,影響了經濟的發展,但許多風景秀麗之山被儒家、道家和佛教選為聖地,例如廬山和龍虎山。本區的代表性藝術形式有弋陽腔,它是中國四大聲腔(余者為江蘇崑山腔、浙江餘姚腔和海鹽腔)之一,其特點是激越奔放。吳越文化副區位於長江三角洲和杭州灣沿岸,北臨長江天塹,西望鄱陽平原,南界雁盪山脈,東瀕茫茫大海。本區河流密布,湖泊眾多,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傳統農耕發達,是物寶天華之地。本區富庶的經濟為精神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蘇州園林、西湖美景、雲錦、宋錦、蘇州刺綉、文房四寶等都與富裕的經濟有直接關系。昆劇、越劇是本區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充分體現了本區戲曲細膩、婉轉、清麗、圓潤的特點。嶺南文化副區顧名思義位於南嶺以南。本區背山面海,歷史上長期位於華夏文化核心地區的邊緣,近代以來本區又處於中外文化交匯的地帶,因而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徵。本區社會和經濟發展起步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區晚,傳統經濟類型是農耕。本區藝術形式中的粵劇、廣東音樂和嶺南畫派最有地區特色。台灣海峽兩岸文化副區基本上與今天的福建和台灣兩省范圍符合。本區西部與鄱陽文化副區相連,北部與南部分別與吳越文化副區和嶺南文化副區接壤。盡管台灣與福建文化各有特點,但是從文化淵源上看,台灣與福建文化同脈共祖,至今許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緊緊地聯系著海峽兩岸的人們,例如媽祖信仰。本區多山,適農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山區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成為了歷史上許多文化要素的保留地或「庇護所」,如漢語的古音、高山族的文化。西南少數民族亞區以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為主體,包括今天的滇、黔、桂的一部分。盡管本區的傳統經濟類型為農耕,但是其文化綜合體的特點又與東部農業文化區有很大區別。本區是一個多民族分布的地區,文化特點也顯現出眾多少數民族的多元化風格。從物質文化層的起居、飲食、服飾到精神文化層的風俗、信仰、藝術等都能體現這種多元性。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亞區大致包括除陝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廣闊地區。這里自然環境以半乾旱和乾旱地區為主,因此游牧是本區的主要傳統經濟類型,在沿河平原和零散的綠洲地區還有種植業、園藝業。本區的藝術特色粗獷、豪放、熱情、開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藝術形式。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亞區位於青藏高原之上,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盡管歷史上本區有獨特的發展歷程,但是本區與中原的聯系較與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區的聯系多得多。宗教在本區文化各個層面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❺ 中國的「文化斷層」是指什麼.

中國的「文化斷層」是指文化斷層是期望的文化准則和價值觀與現實的文化准則和價值觀之間所存在的差異。絕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無法學習傳統文化。

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了一次革新運動。文言文原是古人口語的摘要,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到西漢,封建統治者獨尊儒家學派,記載這些經典的文言文也就成了不可更改的萬古楷模。越到後世,文言文同實際口語的距離越遠。

這種情況是不能適應社會和語言的發展的。從唐宋以來,白話文書面語逐漸興了起來。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發出提倡科學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號召。思想的解放帶來文體的解放,覺醒了的廣大人民群眾,掀起了民主主義的浪潮,為白話文運動打下了群眾基礎。

由於新文化運動提倡打倒孔家店,全盤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導致了後來對國學的忽視,國學開始衰落。以至於現在的絕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現代人在閱讀和學習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時必須藉助專業人員的翻譯才能了解一些。這就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三個斷層。

(5)中國文化街限流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斷層的問題,兩岸都存在,但也有所不同。大家可能知道,大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有過「文革」的「破四舊」,這個「破四舊」指的是所謂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實際上,當年的「文革」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是大革文化的命,造成文物古跡、書畫古籍的大破壞,造成中華文化的大浩劫。

可以說,「破四舊」在大陸對中華文化產生過很大的負面沖擊和影響,導致出現中華文化斷層的問題,教訓深刻,記憶猶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大陸進行了大力度的「撥亂反正」。比如全民閱讀活動。從十多年前,大陸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現在,有四百多個省區和城市開展經常性的全民閱讀活動,產生了深圳讀書月、北京閱讀季、蘇州閱讀節等一批很有影響力的全民閱讀活動品牌。

再比如,2007年開始實行的農家書屋工程初步解決了8億農民群眾讀書難、看報難的問題,促進了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豐富了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多年來,大陸特別重視對青少年加強中華文化的傳統教育,舉辦了各種形式的中小學生中華文化傳統經典誦讀活動,在普及中華文化的活動中還出現了「國學熱」現象。

❻ 中國的文化究竟有多少

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只能用博大精深來形容。我也只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因為要講的太多了。建議看看撿感興趣的哪一塊是學習研究,要是學習全面了,那肯定是不得了的大家了。

❼ 中國文化區域劃分為哪幾部分

劃分文化區域的方法很多,一般認為有如下劃分:
1,北方文化區域:秦嶺淮河以北的中國所有地區。
2,江南文化區域:長江中下游一帶。包括江蘇安徽的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3,四川文化區域:四川,重慶。
4,嶺南文化區域:包括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在古代也包括越南)
5,閩台文化區域:包括福建,台灣。
6,新疆文化區域:新疆
7,西南文化區域:雲南,貴州。
8,青藏文化區域:西藏,青海,四川西部。

❽ 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文化,5000年是如何統計出來的到底有多少呢

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己經取得突破性成就。專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確定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黃帝事夏一千年左右。這樣算來,從黃帶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一般講文明史,是以城、青銅和文字為標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陽發現了一座屬於黃帝時代的古城遺址-平糧台古城遺址,在這里發現了標志文明的青銅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計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黃帝時代的骨刻文字,專家認為這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科學家還發現山東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與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脈相承的跡象,估計 "陶文"距今約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的一座古城遺址中又發現了一種與甲骨文差別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個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餘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勻,筆劃纖細。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專家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洛書刻有一到九個自然數排列圖形。這些圖形是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人稱 "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❾ 中國傳統文化以哪個時期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

以唐末為界可以分為兩期。

唐末北宋時期,由於傳統儒學思想衰頹,宋明理學開始發展,人們不再沉醉於理想的追求,而把生命的視點投向世俗的享樂上,追求愉悅和輕歌曼舞成了人們生命或生活的主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家們開始術家把筆觸伸進了生命自然的深處,努力挖掘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作為「娛賓」「遣興」的詞迅速發展,人間的男女之情逐漸成為詞的價值取向。

(9)中國文化街限流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根本),並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是宋明時代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

宋明理學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有思想有見識的中國人在思考和解決現實社會問題與文化問題中所生出來的哲學智慧,它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後半期的社會發展和文明走勢,現代的中國人仍然不得不面對由它所造成的社會及文化後果。

宋明理學是儒學的一種歷史表態,是繼魏晉把儒學玄學改造之後,宋明理學是對隋唐以來逐漸走向沒落的儒學的一種強有力的復興。

這個復興儒學的運動,由隋唐之際的王通發其先聲,由唐代中期以後的韓愈、李翱、柳宗元諸人繼其後續,而至兩宋時期蔚為大觀,形成一場聲勢浩大、波瀾壯闊而又影響久遠的儒學運動。

宋明理學是當時中國有抱負有思想的學術群體對現實社會問題以及外來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戰的一種積極回應,他們在消化吸收道佛二教思想的基礎上,對佛道二教展開了一種與孟子「辟楊墨」相類似的所謂「闢佛老」的文化攻勢,力求解決漢末以來中國社會極為嚴重的信仰危機和道德危機。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傳統文化網路宋明理學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街限流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