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遨遊漢字王國的收獲作文結尾怎麼寫
記錄漢語的文字系統,並仍然或曾經在日語和朝鮮語、越南語中使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狹義地說,它是漢族的文字;廣義地言,它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盡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貳』 贊美漢字的作文 開頭 結尾
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跳動在方格紙上,譜出一曲曲動人的漢字之歌;像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渓,流過筆尖,頓時,一篇佳作躍然紙上。漢字,我們中華民族的漢字!
漢字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頭的廣告牌上,眼前的書籍上?都有漢字的足跡。我愛讀書,我愛寫作,我更愛中國的漢字!如果沒有漢字,這一切又從何談起?
從小,我就與漢字拉起了手,在那彩繪書上,漢字向我招手,在《格林童話》中,漢字拉著我的手,為我訴說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在一本本科普知識上,漢字告訴我一個個世界奇觀,對我講述一個個科普知識,開擴我的眼界,為我的大腦「充電」。如今,我喜歡上了寫作,漢字好像我的兵將,乖乖地聽我調遣,構成一篇篇佳作,我愛你漢字!
漢字那悠久的歷史也讓我著迷,從甲骨文到金文,從金文到小篆,隸書、草書,從草書到我們今天使用的楷書,行書、漢字每前進一步,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心血,漢字是中華人民、是龍的傳人凝聚的核心!
每當看到熟悉的漢字,我賴以交流溝通的漢字,腦海里就會浮現著這樣的句子,「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連綴成句,頓挫抑揚。書法字體,各具特長?」這些片段在我腦海里久久回盪。
『叄』 怎樣寫關於漢字的作文
一、確定文章的中心意思。
作文,無論是課內的命題作文,還是課外的練筆,都要有一個明確的中 心意思。議論文要有一個主要的論點,記敘文要有一個貫穿整篇的基本思想。 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了中心意思,作文就有了要求,選材就有了范圍, 不會東寫一句,西寫一段,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所以,下筆之前,要認真 審題,搞清題意,緊緊扣住題目的要求和規定的范圍,確定一個中心。
二、要認真選擇和組織材料。 如果把中心意思比作文章的靈魂,那麼寫作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一篇
文章的中心意思確定之後,就要考慮如何選擇和組織構成這篇文章的材料。 首先是選材。原則上對表達中心思想有作用的材料,則取;對表達中心 意思沒有作用的材料,則舍。材料的取捨,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可用 的材料選出後,也不要平均對待。一般地說,凡是對表達中心起重要作用的,
要詳寫;凡是對表達中心起一般作用的,就略寫。 其次是組織材料。材料有了,哪個先寫,哪個後寫,要有一個順序。全
文分幾段,每一段之間怎樣過渡,要有內在的聯系。總之,圍繞文章的中心 意思,要把材料很有條理地組織起來。
三、文章要有一個好的開頭結尾。 文章是一個整體,有了靈魂——中心意思,有了血肉——材料,還要有
頭有尾,這就要在構思過程中,考慮一個開頭和結尾。文章的開頭,要扣緊 中心意思,引出下文;文章的結尾,要總結全篇,深化中心思想。好的開頭, 可以引人入勝,使人很有興味地讀下去;好的結尾,可以回味深思,使人感 到言有盡而意無窮。考慮一個好的開頭結尾是構思過程不可忽視的內容。
四、編提綱,把構思的結果寫出來。 經過思考,要寫什麼,應當怎樣寫,已經有一個初步的打算。但還不要
急於動筆,為了使作文寫得順暢,要把構思的結果寫出來,編成一個作文提 綱。如果來不及寫,腦子里也要有一個提綱。
怎樣編提綱呢?我舉一個例子。 有一個同學,寫了一篇作文:《寒假的第一天》,大意是這樣:期末,
成績單發下來,每一門成績都是優,唯獨體育不及格,三好學生沒有評上。 這個同學下決心要鍛煉身體,努力爭取做一個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的三 好學生。寒假的第一天,他早晨起來,迎著刺骨的寒風進行長跑鍛煉。
為了寫好這篇作文,他編了一個提綱,徵求我的意見。 一、文章開頭,要開門見山,點題。 二、詳細記敘跑步過程。 三、文章結尾要扣住中心,總結全文。
這個提綱太簡略了,對寫作文有什麼用呢?編寫提綱的時候要想到,怎
樣編寫才對作文有幫助。編提綱的目的是為了「用」,而不是機械地完成一 道程序,應付「交差」。根據我講的原則,這個同學又重新編寫了一個提綱。
一、文章開頭,概括說明寒假要鍛煉身體的原因。
二、文章的主要部分,寫跑步克服困難的過程。 三、文章結尾,寫克服困難後的心情。 修改後的提綱,有進步,能根據作文的具體內容編寫,但是還不細致,
是否可以進一步想想:開頭從哪裡寫起呢?跑步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呢?一個
個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呢?文章的結尾分幾層意思寫好呢?針對這些問題, 這個同學第三次編寫了提綱。一、開頭。
1.從期末發的成績單寫起,說明沒有評上三好學生的原因。
2.下決心從寒假的第一天起,堅持天天鍛煉身體。 二、文章的主要部分。
1.跑步遇到了困難。
風大——從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風沙等不同角度描寫大風的猛烈。 天冷——從玻璃窗上的冰花、自己的感受、行人的裝束等幾個方面說明
攝氏零下十五度的嚴寒。
2.怎樣克服困難? 大風中鼓足了勁兒快跑。
耳朵凍得象針扎,咬緊牙向前沖。支持不住時的思想斗爭,跑還是停。 思想斗爭勝利,沖刺跑到頂點。三、結尾。
1.跑完步後全身的感覺。
2.克服困難後愉快的心情。 編寫這樣一個提綱,作文就心中有數了,一層層寫起來就不會卡殼兒,
自然就寫得又快又好了,這就是所謂「理定而辭暢」啊!
下筆之前的構思,對於作文的速度,有根重要的作用。但是,構思的快 慢,又與平素的學習、觀察、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作文要寫得快, 還要從多方面去努力。正象許廣平同志講到魯迅先生寫作的時候說的那樣: 「看起來魯迅寫得很快,但這是日常不斷地、多方面地學習、積累的結果, 是勤學苦練的結果。」
為什麼要自己動手改作文?
學生作文,老師改文,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老師卻常常要求學 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些同學對這種做法很不理解,心裡嘀咕:干嗎要讓同 學自己改文?這有什麼好處?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動手修改自己的作文,好處很多。 一、同學們自己修改作文,有助於提高作文質量。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
道:好作文,多半是改出來的。古代學者唐彪,做過一個貼切的比喻: 「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層,而玉微見,明日又攻去石一層,而
玉更見,再攻不已(不停),石盡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也是這樣),改 竄(修改)舊文,重作舊題??文必日進也。」
唐彪講得很有道理。一篇作文,要確定一個正確的思想內容,要有一個 好的寫作形式,這需要周密細致的思索。即使經過認真的構思,第一稿的作 文也很難考慮周全,只有通過反復琢磨、修改,才能提高作文的質量。假如 在老師的指導下,面對自己的作文,潛心分析:哪裡羅嗦累贅,如何刪繁就 簡;哪裡丟字落詞,如何增添補加。是否內容膚淺了,怎樣提高深化;是否 層次凌亂了,怎樣調理疏通。通篇結構安排不當,就重起爐灶,大改大修。 由於是順著自己的思路檢查作文的毛病,找得全,抓得准,又由於是根據自 己的認識水平,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進行修改,改得自然妥帖。開動腦筋, 自己動手修改作文,一篇有質量的作文,不難如鑿石取玉一般,「石盡而玉 全出」。
二、同學們自己修改作文,有助於掌握作文規律。
修改作文,無非是修飾改正錯誤和不足。而作文的錯誤和不足,究其實 質,都是違反作文的規律。假如掌握了作文規律,錯誤和不足就可以避免。 那麼,怎樣才能掌握作文的規律呢?在老師的指導下,修改自己有毛病的作 文,是掌握作文規律的重要途徑之一。
魯迅先生十分強調,要從修改有毛病的文章中領會作文之道,他指出:
「在學習者一方面,是必須知道了『不應該那麼寫』,這才會明白原來『應 該這么寫』的」。魯迅先生認為,拙劣的新聞記事、小說,就是可以用來解 剖的「不應該這樣寫的標本」。
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識,一般是從成功的經驗中獲取。但是,錯誤和挫
折,往往更能激發智慧的火花。這是因為,人們在失誤之後,運用比較的方 法,判斷正誤,鑒別優劣,往往比在不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所產生的認識更為 深刻。難怪宋朝有個文學家,用五百金高價購買白居易修改的詩稿,細心研 究白居易塗抹修改的地方,從中領悟寫詩的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講,在老師 指導下,修改自己有毛病的作文,從錯誤中引出正確的結論,是掌握為文之 道,必不可少的一種訓練。
三、同學們自己修改作文,有助於培養思維能力。 修改作文是磨練思維能力的礪石。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主題的深化,
材料的充實,使人的思想更廣闊、更深刻;內容正誤的判斷,語言優劣的辨 析,這是鍛煉分析能力的機會;作到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過渡自然,則是 對思維的邏輯性進行鍛煉;學習範文、不似範文、有所突破的修改,又是對 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的鍛煉。為著把作文改好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思維活動, 一般說,要比構思時所想到的更深、更廣、更嚴密、更精確。總之,在修改
作文的過程中,思維受到了極好的訓練。 四、同學自己修改作文,有助於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 我們知道,在學習中所表現的意志,是完成學習任務應具有的十分重要
的學習品質。而意志的培養,又總是和克服困難相聯系,學習中所需克服的 困難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愈復雜,就愈能培養學生的意志,修改一篇有毛 病的作文就是一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磨練意志的過程。
修改作文要有一種「一定要把作文改好」的信念,無論怎樣難改,也無 論改了多少遍數,只要沒有改好,就要鍥而不舍,再攻不已,去執著地追求, 這是對學習毅力的極好鍛煉。修改作文,還要有一種自我監督、嚴格要求的 自覺性。無論是老師課上布置的作文,還是課下自己的練筆,以至其他學科 的書面作業,都能自動進行檢查修改。這種習慣的養成,可以加強學習的責 任感。此外,修改作文,可以培養謙虛好學的精神,重視別人意見,進行自 我批評。總之,修改作文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
怎樣發現作文的問題?
明明是一篇有毛病的作文,自己還以為天衣無縫,盡善盡美,那麼,修 改作文就無從說起。所以說,發現問題是修改作文的前提。一些同學很想培 養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但苦於發現不了自己作文的問題,下面介紹幾種發 現作文問題的方法,供參考。
一、作文寫完要多看幾遍。 文章寫完要看。魯迅先生說:「至少要看兩遍。」至多呢?沒有講。宋
朝的歐陽修「其為文章,則書而傅之屋壁,出入觀省之。」足見,作文收筆, 盡可能多看幾遍為好。
作文寫完要多看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的閱讀,思想難於遍及各處,容 易捉住一兩個明顯的毛病;第二遍用心搜索,便可找到一兩處比較隱蔽的錯 誤;第三遍可能從細微末節,提出值得推敲的問題;第四遍由表及裡,深入 思考,也許從字里行間發現了矛盾。就這樣,看——發現——再看——再發 現,認識在循環往復中,螺旋式上升。作文存在的毛病,從認識不清到若明 若暗,最後做到心中有數。
所以,同學們作文不要匆匆寫完,不看一眼就交給老師。寫完要看,要 盡量多看幾遍。有的同學,在修改作文時,為自己規定了閱讀步驟,並提出 閱讀的具體要求。每看一遍,力求把某一方面的病誤找到,這對於養成寫完 作文要多看幾遍的習慣,很有益處。
二、修改作文要出聲地讀一讀。
修改作文,不僅要看,還要讀。 唐朝有一個詩人,叫賈島。每寫完一首詩,總要反復吟讀,走路吟,坐
下也吟,在家裡讀,在外面也讀。有一次,他騎著毛驢,走在大街上,嘴裡
還念念有詞地讀著,毛驢撞著人,都還不知道,後人稱他為苦吟詩人。魯迅 先生總結自己是怎樣做起小說來時講道:「我做完之後,總要看兩遍。自己 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它讀得順口。」
修改作文,出聲地讀一讀,是很有道理的。作文是「寫話」,但是,落
成文字的書面語言,終究與口語不同,文章難免要「文」一點。如果只是用 眼看,一些「文」過頭的地方,就會從眼底溜過,用嘴出聲地讀一讀就能覺 察。因為那些「文」過了頭的語句,必定讀著拗口、聽來別扭。分析起來, 或是詞不達意,或是語法有誤,或是缺字少詞。按照規范的語言要求,把拗 口的地方改過來,文章就通了。如此看來,作文寫完,出聲地讀一讀,是把 住作文質量「關口」的一個重要步驟。
三、自己提不出問題,請別人來批評。 修改作文,常常有這樣一種情形,就已有的水平,盡最大的努力,看呀,
讀呀,依然挑不出毛病,於是,停筆不改了。其實,看不出問題,並不等於 作文沒有問題,只是沒有發現問題罷了。這就要主動把作文拿給別人看,虛 心聽取批評,求得幫助。建安時期的曹植,寫完詩文常常請一些朋友來提意 見。他規定,不許說優點,更不許講奉承話,要多批評,挑毛病,「譏彈其 文」。
曹植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不是有一個成語叫「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嗎?自己寫的作文,明明有問題卻發現不了,明明是毛病,卻十分欣賞,這 就叫「當事者迷」。找幾個同學來評議,他們沒有偏見,文章不足之處清清
楚楚,能給你一一找出,這就叫「旁觀者清」。別人的意見,自己不同意也 不要緊,可以展開討論,你講你的「道」,他說他的「理」,通過爭辯,辨 明了作文的道理,這不是一件好事嗎?所以,修改作文找不出毛病的時候, 就找幾個人來「橫挑鼻子豎挑眼」,那麼,你就能清醒地發現:「啊呀,作 文的毛病還不少呢!」四、過一段時間再改是發現問題的辦法。
你有這樣的體會嗎?一篇作文完成後,盡了最大的努力修改,實在找不 出毛病了,老師評的成績也不錯,可是放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看,就會發 現還有不足之處,需要修改。這是什麼道理呢?
寫作文,無論記敘還是議論,都表明作者對某一個問題或某一個事物的 認識。人的認識深度,必然要受當時的思想水平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過一段 時間,讀了一些書,看了一些電影,參加了一些活動,對先前作文所寫的內 容,產生了新的認識,再回頭看那篇認為沒有毛病的作文,就會發現問題而 感到不滿足了。這就自然產生要修改的願望。
有一個同學,每到學期末,總要對一個學期的作文進行總結。對每一篇 作文的優點和缺點都要認真地再做一次分析,然後根據新發現的問題,再進 行一次修改。由於他堅持採用「過一段時間再修改」的方法,作文有了顯著 的進步。
五、與範文比較,有助於發現問題。
好動腦筋的同學,善於同範文比較發現自己作文的問題。比如寫了一篇 記一件事的作文,便閱讀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發現自己記事寫人的不 足;寫了一篇描寫一件工藝品的作文,便閱讀魏學涒的《核舟記》,發現自 己狀物的毛病。「有比較,才有鑒別」,所選用的範文很有針對性,這就能 從比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問題,產生一種相形見絀之感。
六、認真領會老師的批語。
老師的批語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寫在作文後面的尾批,這是對全篇作文 所做的簡明而全面的分析,有哪些優點,有哪些不足,應如何改進。一類是 寫在作文紙兩旁的眉批,這是對文章某一局部的意見,寫得好,給予肯定, 寫得不好,指明原因。有一些病句,老師用紅筆標明,引起同學注意。
認真閱讀老師的批語,就彷彿聽見老師站在你的面前直接對你講述:這
個地方寫得不具體,應當從多方面去形容;這句話不通順,要更換一個詞語; 這一段重復,可以刪去??認真領會老師的批語,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作文的 問題。
以上講了六種發現作文問題的方法。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
方法,有助於發現作文的問題。但是,不斷提高認識水平,擴大知識面,對 於發現作文的問題,有更為重要的作用。認識水平提高了,知識面擴大了, 就可以站得高。居高臨下,再看自己的作文,就容易發現作文的問題。因此, 不能忽視從這一方面去努力。既注意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方法, 又能從提高認識水平、擴大知識面方面去努力,那麼,就可以逐步培養較強 的發現作文問題的能力。
怎樣消滅錯別字?
據說,古代有這樣一件事。 一個知縣很愛吃枇杷,有人給他買了一筐,並派人先送去一封信,上面
寫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納。」 知縣看了很奇怪:「為什麼要送我一筐彈奏的琵琶呢?」等到東西送來,
卻是一筐能吃的鮮枇杷。知縣笑了,順口吟了兩句詩:「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恨當年識字差。」一個客人在旁邊接著說了兩句:「若使琵琶能結果,滿 城簫管盡開花。」
琵琶當然是不能開花結果的,這幾句詩是在諷刺那個寫錯別字的人。 其實,這樣的笑話在一些同學的作文本中也有,如把「進行調查」寫成
「進行吊查」,把「睡火炕」寫成「睡火坑」,把「老師」寫成「老帥」等 等。這是一個應當引起嚴重注意的問題。
我們寫作文,就是要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以相互交流思想。如果一 篇作文,錯別字連篇,那還怎麼能准確表達思想,使別人了解呢?所以,要 把一篇作文寫好,一定要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就要把消滅錯別字當 做一件重要的工作,認真對待。
為了幫助少年朋友更好地消滅錯別字,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國漢字的特
點。
字數多,這是漢字的一個特點。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東漢的《說文解 字》,搜集了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字。清朝編寫的《康熙字典》搜集了四萬七 千零三十五個字,這還沒有收全,漢字的總數估計有五六萬之多。漢字不僅 字數多,而且每一個字的筆劃也多,這是漢字第二個特點。漢字簡化以前, 有的筆劃多達三、四十劃,簡化以後的漢字,二十劃以上的仍然不少。漢字 還有一個特點,每一個字有一個讀音,有的字還是一字多音。比如,「宿」, 寫做「宿舍」,就讀 sù,如果寫成「住一宿」,就讀 xiū。同時,還要看到, 我國的漢字是復雜的表義文字,每一個字都有特有的字形、字音、字義。由 於漢字的這種復雜性,給學習漢字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不按照漢字的特 點學習,就容易產生錯別字。通常,出現錯別字有以下幾種情況:一、字形 掌握不準確而寫錯字。
1.增減筆劃。
例如:把「隆重」寫成「(■)重」; 把「染色」寫成「(■)色」; 把「或者」寫成「(■)者」。
2.字形混淆。 例如:把「針灸」寫成「針(炎)」; 把「悲哀」寫成「悲(衷)」; 把「崇高」寫成「(祟)高」。 二、字音相同,而寫成別字。
1.字形相似的同音字混淆。 例如:把「鍛煉」寫成「鍛(練)」; 把「珊瑚」寫成「珊(蝴)」; 把「灰心」寫成「(恢)心」。2.字形不同的同音字混淆。 例如:把「帶頭」寫成「(代)頭」;
把「已經」寫成「(以)經」; 把「刻苦」寫成「(克)苦」。三、字義不懂寫成錯別字。 例如:把「病入膏肓」寫成「病入膏(盲)」,不懂「膏肓」是心膈之
間而誤用了「盲」字。 把「肆無忌憚」寫成「肆無忌(彈)」,不懂「憚」是「怕」的意思,
誤用「彈」字。 把「亡羊補牢」寫成「王羊補牢」,不懂「亡」是「逃跑」的意思,誤
用「王」字。針對上述產生錯別字的幾種情況,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消滅 錯別字。
一、牢固掌握正確的字形,消滅錯別字。 我們在學習中都有這樣的體會,第一次識記的生字,如果學得扎實,記
得牢靠,一般說,這個字以後是不會寫錯的。而第一次學生字,就記錯了字 形,以後盡管加以糾正,還會寫錯。所以,消滅錯別字的根本方法,是要認 真學好每一個生字,牢固地掌握正確的字形。每學一個生字,一筆一劃,一 點一撇,都要看清寫准。既不能缺胳膊短腿,也不許添枝加葉,特別是一些 筆劃繁多的字,更要細致認真。
養成查字典的習慣,這對消滅錯別字很有好處。作文遇到不會寫的字, 不要想當然地胡寫亂猜,翻開字典,學會了再寫。就是一些學過的字,自己 感到沒有把握,也不要信手寫個「大概其」。查查字典,搞清楚了再寫。如 能有這樣認真的態度學字寫字,錯別字自然是能夠杜絕的。
二、利用漢字造字的原理,消滅錯別字。
在漢字之中,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字是形聲字。這類字,一部分表示字 音,另一部分表示字義。例如:「蜻」、「清」。「青」,是這兩個字的字 音,而「蟲」、「氵」分別表明這兩個字的字義。
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可以區別字形相近的字,避免出現錯誤。
例如:樹梢捎信「樹梢」的「梢」,是樹木上的一部分,偏旁用「木」。 「捎信」的「捎」,表示用手傳遞,用「扌」旁。因此,不能把「樹梢」寫 成「樹(捎)」,把「捎信」寫成「(梢)信」。
三、通過比較,抓住特點,消滅錯別字。
有一些漢字,字形相似,只有細微的差別,十分容易混淆,稍一疏忽, 就可能把字寫錯。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它們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抓住 特點,是避免把這一類字寫錯的好方法。例一:已(yǐ,半封口)
己(jǐ,不封口)
巳(sì,封口) 例二:戍(shù,中間是一點) 戊(wù,中間是空心) 戌(xū,中間是一橫) 四、通過組詞,理解字義,消滅錯別字。
由於字義不懂而寫成錯別字,解決這一類的問題,就要在理解字義上努 力,然而,孤立地理解字義,往往是記不牢的。如果把容易寫錯的字用來組 詞,把字義和詞義結合起來理解,效果就好多了。
例一:堅堅固艱艱苦經過組詞,深入理解到「堅」字是硬的意思,「艱」 字是「難」的意思。這樣就不會把「堅固」寫成「(艱)固」,「艱苦」寫 成「(堅)苦」。
例二:常經常長長久通過組詞,確切地了解「常」表示不變的意思,「長」 表示時間長久的意思。這樣就不會把「經常」寫成「經(長)」,「長久」 寫成「(常)久」了。以上介紹了四種消滅錯別字的方法。其實消滅錯別字 的方法豈止這四種?據我了解,有一個同學,他訂了一個搜集錯別字的小本 本,把自己作文中出現的錯別字抄下來,加以訂正,每個字按照正確的寫法 寫五遍,他還經常翻閱這個小本本,防止回生。以後,在他的作文中,很少 出現錯別字了。這個同學消滅錯別字的方法很好。還有一個小隊,在小隊長 的帶領下,隔一段時間,把大家作文本里的錯別字集中起來,搞一次消滅錯 別字的比賽,這對消滅錯別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也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方 法。
有悠久歷史的漢字,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有巨大的影響,它對 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加強文化科學交流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 此,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正確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少年朋友 們,希望你們能創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消滅錯別字的方法,為正確、健康地 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努力!
『肆』 漢字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漢字,我天天和它打交道.它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與它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小時候我對漢字情有獨鍾,在畫畫後,我總會提筆在畫上簽上名兒.那時候的我,很小,只會寫「大」、「小」、「人」等幾個簡單的字.我就在畫的角上歪七扭八地寫上「小大人」.有時記不住,就寫成「大人小」,要麼寫成「人小大」.現在翻著看看,我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幼兒園畢業時,我終於會寫我的名字了.為了使我的畫看上去更好看,我就把張鶴寧三個字平均分在畫的四個角,我居然把鶴字左右分家寫成兩個字.當時,我並不覺得很可笑,還得意呢!
上了小學後,我在作文中很可笑地把「公雞」寫成「分雞」,把「母雞」寫成「每雞」.老師看見了就會在我的作文本上畫上幾個紅圈圈.
雖然這些只是因馬虎而出的錯,但一直讓我對漢字肅然起敬,讓我覺得漢字是那麼神奇,那麼有趣,比那種拼音文字能表達出的東西更多更深.正是因為漢字的有趣,我也很愛寫作文.我想從心底對漢字悄悄地說:「我很喜歡你!」
在識字認字的過程中,我也與漢字發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記得有一次,在奧運會期間,當電視屏幕上出現「自豪」兩個大字時,我天真地指著它們對爸爸驕傲地說:「白象!」我還沒反應過來,爸爸突然哈哈地大笑起來.原來那是「自豪」兩個字.
中國的漢字就是這樣有趣,形近字、形聲字、同音字……我之所以喜歡漢字,是因為它的變化,它的奇特,它的樣子,它們就像一個個小精靈,那樣有趣、那樣活潑,隨時都能表達一種歡樂的心情.
作為中國人,我感到很榮幸,很自豪.因為,我們中國有一絕——那就是漢字.在漢字的陪伴下,我快活地過著每一天.
『伍』 作文《我愛你,中國漢字》的結尾可以怎麼寫
● 古詩都是要押韻的,所以音美一直都是中國古詩的一大特色,。
● 形美,很多很多。像「邂逅」「憔悴」都是以同偏旁體現了意思且形美;「囚」,將人框住,形象無比,等。
● 意美,「緣」這個字的意境頗高,其意難以平鋪明白,再者漢語的成語,其意之美,無與倫比。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我喜歡它的形體美,字意豐富。最為傳唱的是古人們有著超出常人的想法,簡單的幾個字就蘊含著大大小小的道理、它讓我們對生活充滿著幻想也提高著國人的素質,讓生活多姿多彩。
『陸』 漢字的作文怎麼寫要開頭結尾中間的步驟一個寫出來
漢字
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它們就像一個個頑皮活潑的孩子;就像一個個快樂的精靈;就像一幅幅跳躍的畫;就像……它們不是僵硬無命的符號,他們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氣味,有靈魂。
這些由橫豎撇捺組成的漢字不光富有魅力,而且美麗而奇妙。這些漢字記載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風風雨雨!字分為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我最喜歡草書,它大致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漢字生動形象,漢字字體是各具特長,篆書隸書,古色古香,行書流暢,正楷端莊,狂草更是風舞龍翔。遠看草書好象鴻鵠群游,迂迴綿延,近看恰似龍虎相爭,互不相讓,但字體卻很流暢。比如「月」字,它外部輕靈,內部緊湊,既像龍蛇盤繞,又似鷹隼雄立。它那一撇撇得好,如同月牙往上翹;它那一勾勾得妙,好似小鳥張嘴叫;它那橫折折得好,不方不圓,若行若飛。整個字加起來,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栩栩如生。或挺拔如峰,或龍飛鳳舞,或意蘊深遠。「草」字使人一見就彷彿置身在綠色的海洋里。「飛」字使人覺得輕飄飄的。「人」字更是偉大,它雖然只是由一撇一捺組成的但正著看如同一頂草帽,反著看竟是一棵在發育的小苗。
它好像象徵著我們中國正在不斷繁榮富強、日益壯大。我愛這偉大而富有美妙色彩的漢字。
『柒』 有關於漢字報告作文結尾
調查目的:為了防止漢字被其他的人亂用,使其他人知道寫錯別字的危害,對漢字造成了一些什麼樣的不良影響,讓小學生不要在日記本上寫錯別字。
調查人員:十全十美小組。
調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個街口,尋找一些錯別字,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寫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寫錯的錯字,發現之後立刻改正。
調查結果:1、現在有許多廠家為了賺更多的錢,便亂改成語。如:衣服店廣告:「衣衣不舍」、「衣」見鍾情;摩托車廣告:「騎」樂無窮等。2、還有的人為了寫字方便,不費時間,便把「雪糕」寫成「雪羔」;把「豆腐」寫成「豆付」;3、有的課外書中可以稱得上是錯字連篇,錯字一個又一個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使我們讀的時候也很費勁;4、在我們的日記本中也找到了錯字,把「阻」寫成「擔」、「寶」字下面寫成「王」字底;「太」字寫成「大」或「頭」等。這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以破壞我們的好文章。
通過這次調查,我想說:「漢字是自己的祖國創造的,我們應該好好讀寫和記憶,如果我們不注意和認真,等將來會出現許多笑話的。假如我們連字都能寫錯,那我們將來還能幹什麼呢?」所以,我呼籲大家一定要用好漢字!
『捌』 學習漢字的收獲·作文結尾怎麼寫拜託了!
學習漢字的收獲·作文
老師帶領著我們去「遨遊漢字王國」,使我感受了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了悠久的漢字文化,猶如品嘗了一頓豐美的漢字大餐,我為收獲著無數珍寶而欣喜若狂.
遨遊了漢字王國我知道了漢字是倉頡發現的,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字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繁到簡,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隸書到楷書到草書再到行書,擁有兩千年的歷史.我還知道我們不能寫錯字,如果寫錯了字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一點值萬金》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例子:寫了烏魯木齊某掛面廠在生產掛面時,錯把「烏魯木齊」寫成了「鳥魯木齊」,就是這一點這差,使18萬元的產品付之東流,成了一堆廢品.如果檢查人員再細心一點的話,或許後果就不會那麼慘重了.
通過了這篇文章我受到了一個啟示:我們今後在學習中,要非常細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將同音字、形近字弄混,每次做好作業、考試都要仔細檢查一遍,確保萬無一失.在這個單元中我印象深的是《我愛你,中國的漢字》這篇課文.通過認真學習,我知道了漢字其實不是一個個僵硬的小符號,而是一群帶著深厚感情的可愛小精靈.
漢字王國不僅使我和漢字成了好朋友,還讓我學會了猜字謎、編字謎,激起了我對漢字的無限興趣!漢字真不愧是中華民族擁有如此豐富的書法瑰寶啊!漢字,我愛你!你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玖』 求《我愛你,漢字》的作文的結尾(表達自己對漢字的喜愛之情)。
這一個個字元流淌著幾千年文化的血液,蘊藏著古老國度文明的精華。我愛你,漢字,愛你的遒勁瀟灑;我愛你,漢字,愛你的蘊藏深厚;我愛你,漢字,愛你的源遠流長。你延續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帶著它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