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什麼方法練聲練氣息可以提高唱歌聲調
第一階段:未曾出聲先練氣研究資料表明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鍾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過程約3、4秒鍾,而演唱時,有時一口氣要延長十幾秒,甚至更長,而且吸氣時間短,呼出時間長,必須掌握將氣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領,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氣息控制延長練習」。
其要領是:先學會「蓄氣」,先壓一下氣,把廢氣排出,然後用鼻和舌尖間隙像「聞花」一樣,自然松暢地輕輕吸,吸的要飽,然後氣沉丹田,慢慢地放鬆胸肋,使氣像細水長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勻,控制時間越長越好,反復練習4—6次。
(二)「深吸慢呼數字練習」
我們把第一步驟稱為「吸提推送』,「吸提」的氣息向里向,「推送」的氣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時做氣息延長練習。我們推薦三種練法:
A.數數練習:「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快速地數數字「12345678910」,——口氣反復數,數到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反復數多少次。
B.「數棗」練習:「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出 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竹竿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 (吸足氣)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 四個棗五個……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數多少個棗。反復4—6次。
C.「數葫蘆」練習:「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念:「金葫蘆,銀葫蘆,一口氣數不了24個葫蘆(吸足氣)一個葫蘆二個葫蘆三個葫蘆……」,這口氣氣盡為止,反復4—6次。
數數字、「數棗」、「數葫蘆」控制氣息,使其越練控制越,千萬不要跑氣。開始腹部會出現酸痛,練過一段時間,則會自覺大有進步。
(三)「深吸慢呼長音練習」
經過氣息練習,聲音開始逐步加入。這一練習仍是練氣為主,發聲為輔,在推送同時擇一中低音區,輕輕地男生發「啊」音(「大嗓」發「啊」是外送與練氣相順),女生發「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氣托住,聲音出口呈圓柱型波浪式推進,能拉多長拉多長,反復練習。
(四)「托氣斷音練習」
這是聲、氣各半練習。雙手插腰或護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氣到額咽處沖出同時發聲,聲音以中低音為主,有彈性,腹部及橫膈膜利用伸縮力同時彈出,我們介紹三種練習:
A.一口氣托住,嘴裡發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復)到這口氣將盡時發出「嘭一啪」的斷音。反復4—6次。
B.一口氣綳足,先慢,後快地發出「哈工哈)—(反復)(加快)哈,哈,哈……」鍛煉有進發爆發力的斷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氣綳足,先慢後快地發出「嘿—厚、嘿—厚」(反復逐漸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氣力不支為止,反復練習。
經過這一階段練習,氣為聲之本,氣為聲之帥的氣息,已基本飽滿,「容氣之所」已基本興奮、活躍起來,而聲音一直處於醞釀、保護之中,在此基礎上即可開始准備聲音練習了。
第二階段:氣、聲、字的練習
戲曲演員尤其京劇演員包括戲曲愛好者在喊嗓練聲上容易犯急於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來,急著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亂喊,這往往是事與願違的。我們在研究喊嗓練聲時,有意地先練氣息不急於發聲,是利於發聲練習,要大家明確一個循序漸進的規律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在這第三階段,我們建議還是不急於爬音階喊高音,而從氣、聲、字結合練起。這三者關系應排成這樣一個順序:氣為音服務,音為腔服務,腔為字服務,字為詞服務,詞為情服務。從這個順序中,我們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於中心,前面牽著「音」和「腔」,後面聯著「詞」與「情」。當中一塌,滿盤皆輸。字音的真切,決定著聲音的圓潤,「以字行腔」正是這個理兒。在喊嗓練聲中的字、音、氣的關系,應是托足了「氣」,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體方法是:用漢語拼音的方法把字頭、字腹、字尾放大放緩,以字練聲,然後加快,同時練嘴皮子和唇齒牙舌喉的靈活性。
①唇音練習:(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漸加快到念繞口令)
八一百一標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並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標一兵一碰一
標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齒音練習(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說——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說——十四,
③舌音練習(方法同上)
六十六歲劉老六,推著六十,
六隻大油簍,
六十六枝垂楊柳,
拴著六十六隻大馬猴。
④喉音練習(方法同上)
山前有隻虎,
山下有隻猴,
虎攆猴,猴斗虎,
虎攆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練習(方法同上)
街南來了個瘸子,右手拿著個碟子,左手拿個茄子;街上有個撅子,橛子絆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轍字音練習
風(中東)一催(灰堆)一暑(姑蘇)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發花)一謝(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陽)一雲(人辰)一高(遙條)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來(懷來)
俏(遙條)一佳(發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蘇)一房(江陽)一來(懷來)
東(中東)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第三階段:吟詩、吟唱練習
把吟詩、吟唱放在第四階段目的是練習和挖掘「低音寬厚,中音圓潤,高音堅韌"的嗓音素質,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鞏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華美、音質純正,保住一條好聽好用的嗓子,同時鍛煉高音的堅韌有彈性。此時的念白練唱都是無伴奏的,演唱更難,要求更高,在第三階段練,有氣、音、字墊底,是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爬上來的,嗓音並不疲勞,練習有實效,把握性大。
①吟詩一般選各個行當的定場詩,因為角色剛剛上場,要給觀眾留下第一印象,並使他們停止議論,安靜下來,所以定場詩應是聲調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興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韻律性極強,必須好好練,又適合於喊嗓、練聲、練習。比如《擊鼓罵曹》禰衡的定場詩,「口似懸河語似流,全憑舌尖壓諸侯,男兒何得擎天手,自當談笑覓封侯」;再如《挑華車》中嶽飛的定場詩「明亮亮盔甲射人鬥牛宮,縹緲緲旌旗遮住太陽紅,虎威威排列著明輔上將,雄糾糾胯下駒戰馬如龍」。在萬物蘇醒,萬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盡情發揮練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誦相夾,半唱半念交相輝映的特點,比吟詩更難,其情感更宜抒發,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來喊嗓發聲。 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鋒》趙艷容上半吟(念)「杜鵑枝頭泣,(吟唱)血淚暗悲啼。」再如陽平關》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獨擎天,奇勛已早建,(半吟念)虛名扶漢祚,(吟唱)時勢魏將遷」。直接吟唱如《秦瓊賣馬》「好 漢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鄉」,再如《清風亭》「年紀邁,血氣衰,年老無兒絕後代」,「聽媽媽高聲喚悲哀,想必是為姣兒失卻了夫妻恩愛」。
③京白(普通話)吟詩:為現代戲表演念詞而練習,如用吟詩的旋律,念《毛主席詩詞》「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等。再如念現代戲一些經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點點記在心」,「千枝萬葉一條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練聲的好素材。傳統大段念白及一些貫口練習也可在這一階段鍛煉氣息和發聲。
第四階段:弧形氣聲練習
這是京劇里非常獨特的一種發聲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彈跳,跳起來蹲下去又彈起來,也像體育里的擲鉛球,轉起來,縮回來,再擲出去,氣息和聲音推出形成一條/型,拋物線,拉回來,再拋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馬/來/
花臉:酒/喔啊\來/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稟/
這類雙弧形氣、聲,如不好好練,極容易出「岔音」,「轉」或「呲花」。一般要領是:運好氣——托好字(像「漢語拼音」一樣分解字音)——拋出去——收——再拋出去,控制好氣息、音量,選出最佳音色,一環扣一環,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誦的「容——稟」似斷不斷、細若游絲、欲斷又起至飽滿地送到家。歸音歸韻更是需要努力練習和掌握的。
第五階段:爬音階及高難音練習
「嘎調」、「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們稱其為高難音。在喊嗓練聲中練習這路音,注意不可多練,關鍵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拚命去喊去叫,前面練習的會全部做廢,還會傷及嗓子。練習這路音最忌擠、卡、捏、壓、強努、硬拼橫氣。老先生說「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勁去喊),惟將此字做狹做細,做銳,做深,則音自高矣……,凡遇高揚之字照上法將氣提起送出……則聽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費勁。」這里有竅門,有方法,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去摸索,去探求。[/size][/color]
普通話發音方法
普通話聲調
一、普通話聲調介紹
聲調是音節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決定的。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因此,聲調可以用音階來模擬,學習聲調也可以藉助於自己的音樂感。但要注意,聲調的音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聲調的升降變化是滑動的,不象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
描寫聲調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標記法:立一豎標,中分5度,最低為1,最高為5。
普通話有四個聲調:
1、陰平 念高平,用五度標記法來表示,就是從5到5,寫作55。聲帶綳到最緊,始終無明顯變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輝 春天花開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陽平 念高升(或說中升),起音比陰平稍低,然後升到高。用五度標記法表示,就是從3升到5,寫作35。聲帶從不松不緊開始,逐步綳緊,直到最緊,聲音從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銀行 連年和平 農民犁田 圓形循環
3、上(shang3)聲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後升,用五度標記法表示,是從2降到1再升到4,寫作214。聲帶從略微有些緊張開始,立刻鬆弛下來,稍稍延長,然後迅速綳緊,但沒有綳到最緊。例如: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滿 永遠友好 管理很好
4、去聲 念高降(或稱全降),起音高,接著往下滑,用五度標記法表示,是從5降到1,寫作51。聲帶從緊開始到完全鬆弛為止,聲音從高到低,音長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報告勝利 創造利潤
二、上聲的變調
上聲在跟上聲相連或跟別的聲調相連的時候,都要念變調。
1、念半上——上聲在陰平、陽平、去聲前面念半上,調值由214變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於上聲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調。例如:
每天měitiān 每年měinián 每月měiyuè
2、念直上,像陽平一樣——上聲跟上聲相連,前面的上聲變成升調,跟陽平一樣(或近似陽平)。調值由214變成24或35。例如:
美好měihao 廠長changzhang 領導ling
聲調訓練
一、按普通話四聲的調值念下面的音節。
一 姨 乙 藝 yī yí yǐ yì
輝 回 毀 惠 huī huí huǐ huì
風 馮 諷 奉 fēng féng fěng fèng
飛 肥 匪 費 fēi féi fěi fèi
通 同 桶 痛 tōng tóng tǒng tòng
迂 於 雨 遇 yū yú yǔ yù
二、按陰陽上去的順序念語句。
中華有志 zhōng huá yǒu zhì
堅持改進 jiān chí gǎi jìn
中華偉大 zhōng huá wěi dà
千錘百煉 qiān chuí bǎi liàn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花紅柳綠 huā hóng liǔ lǜ
三、按去上陽陰的順序念語句(上聲按變調念半上)
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調虎離山 diào hǔ lí shān
弄巧成拙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信以為真 xìn yǐ wéi zhēn
妙手回春 miào shǒu huí chūn
異口同聲 yì kǒu tóng shēng
四、上聲的變調練習
1、念半上:
北方běifāng 紡織fǎngzhī 廣播guǎngbō 簡單jiǎndān 馬車mǎchē
小刀xiǎodāo 喜歡xǐhuān 美麗měilì 寶貴bǎoguì 暖流nuǎnliú
2、念陽平:
美好měihǎo 小姐xiǎojiě 只有zhǐyǒu 獎品jiǎngpǐn 考古kǎogǔ
手錶shǒubiǎo 勇敢yǒnggǎn 演講yǎnjiǎng 肥水féishuǐ 扭轉niǔzhuǎn
普通話語音基礎知識
一、音節和音素:
音節是自然的語音單位,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兒化韻例外)。
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可分為母音和輔音。
二、聲調
普通話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陽平:注意不要拐彎。
上聲:在讀單字時,不能讀成半上,不能拐兩次彎。在讀雙音節詞語時,若上聲在陰平、陽平、去聲前念半上,如"喜歡";若上聲跟上聲相連,前面的上聲變成升調,跟陽平一樣,如"美好";若上聲在後,可讀半上,如"工廠"。
三、聲母和韻母:
聲母是音節開頭的輔音,韻母是音節中聲母後面的部分。
1、聲母:(21個)
雙唇音:b、p、m 唇齒音:f 舌面音:j、q、x
舌根音:g、k、h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
舌尖根音:zh、ch、sh、r
n 又叫鼻音,l 又叫邊音;z、c、s 又叫平舌音,zh、ch、sh、r 又叫翹舌音。
(1)鼻音與邊音
n 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齒齦,軟齶下降,打開鼻腔通路,氣流振動聲帶,從鼻腔通過。如"能耐"、"泥濘"的聲母。
l 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齒齦,軟齶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氣流振動聲帶,從舌頭兩邊通過。如"玲瓏"、"嘹亮"的聲母。
無賴-無奈 水牛-水流 男褲-藍褲 旅客-女客 腦子-老子
連夜-年夜 留念-留戀 濃重-隆重 大娘-大梁 南部-藍布
(2)平舌音與翹舌音
摘花-栽花 商業-桑葉 阻力-主力 木柴-木材 自力-智力
三角-山腳 春裝-村莊 小炒-小草 蔬菜-素菜 支援-資源
2、韻母:(39個)
(1)單韻母:(10個)
a、o、e、i、u、ü、ê、-i(前)、-i(後)、er(兒化韻)
分清i-ü
下雨-所以 區域-會議 預見-意見 通訊-通信
(2)復韻母:(13個)
前響復韻母:ai、ei、ao、ou
ai 白菜、海帶、買賣 ei 配備、北美、黑霉
ao 高潮、報道、吵鬧 ou 後樓、收購、漏斗
後響復韻母:ia、ie、ua、uo、üe
ia 加價、假牙、壓下 ie 結業、貼切、趔趄
ua 花褂、桂花 uo 過錯、活捉、闊綽
üe 雀躍、決絕
中響復韻母:uai、uei、iao、iou
uai 摔壞、外塊 uei退回、歸隊
iao 巧妙、小鳥、教條 iou優秀、求救、牛油
(3)鼻韻母:(16個)
an、 en、 uan、 ian、 en、 in、 un、 üan
ang、 eng、 uang、 iang、 ueng、 ing、 ong、 iong
分辨 en-eng
陳舊-成就 深沉-生成 深耕-生根 分針-風箏
分辨 in-ing
親近-清靜 紅心-紅星 人名-人民 信服-幸福
分辨an-ang
女藍-女郎 爛漫-浪漫 反問-訪問 擔心-當心
分清an-ang
搬家-幫助 盤繞-旁邊 隱瞞-很忙 船帆-正方
擔心-當然 海灘-雞湯 江南-氣囊 蘭花-郎中
乾粉-剛強 看見-健康 寒冷-杭州 佔有-張羅
產婦-廠房 山水-商人 然而-叫嚷 參與-倉位
上船-上床 三人-桑葉 安靜-昂揚 簪子-臟水
四、音變
1、變調
(1)上聲的變調
(2) "一、不"的變調
2、兒化韻
兒化韻在表達詞語的語法意義和修辭色彩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3、輕聲
4、語氣詞"啊"的音變
單字詞語綜合訓練(一)
一、讀單字(共10分)(限時3分鍾)
鎳 澀 習 寬 狗 邁 吻 驢 惲 區(姓氏)
壞 嘣 墨 慌 由 入 子 播 潤 藏(躲藏)
瞥 救 閂 逛 學 付 均 抵 蔭 倆(咱倆)
蟬 寸 嘭 領 心 涌 虧 罰 司 券(債券)
嬸 初 砣 篇 卻 捐 磷 鄭 爺 哄(起鬨)
抓 病 秦 面 煮 患 饒 歐 紉 揣(懷惴)
餓 翁 賊 箭 奪 醬 誇 舜 鰓 相(相機)
則 兄 二 梗 跪 池 掉 枕 榻 石(石板)
躡 標 痛 港 丟 框 掐 宋 啪 那(口語音)
名 棗 痣 防 次 窩 慘 溺 挨(挨打) 褪(褪去冬衣)
二、讀詞語(共20分)(限時3分鍾)
送信兒 咖啡 扭搭 沙漠 哈尼族 按期
實用 貧困 噴嚏 昂揚 交流 平反
榫頭 獨特 蠢笨 肆虐 沉冤 月份
酌量 號召 萌芽 鮮花 奶嘴 判定
上座兒 搜尋 蛐蛐兒 接洽 仍然 拐彎
白菜 冠軍 總得 熊貓 蘿卜 策略
走味兒 培植 快樂 軟骨 鄙薄 物價
因此 調和 而且 往常 機床 生日
懸掛 聽講
單字詞語綜合訓練(二)
一、讀單字(共10分)(限時3分鍾)
貼 吻 抓 略 女 懷 涮 司 還 (還原) 相(相機)
砣 君 岸 存 坡 炕 枕 虐 倆 (咱倆) 石(石板)
避 誇 停 貴 模 餅 痣 秦 采 (采訪) 葉(葉片)
凡 掐 孔 丟 惹 卧 嬸 妾 廣 (廣播) 沓(一沓)
戀 笙 礦 除 張 籽 嘣 習 漂 (漂泊) 那(口語音)
鋅 潤 牆 次 涌 餐 繞 將 (將來) 惡(惡毒) 嘿(嘿嘿一笑)
面 播 訂 牌 兄 物 索 六 (六月) 否(否定) 沖(酒味很沖)
群 窗 掉 跟 熔 拒 孫 盡 (盡力) 眯(眯縫) 褪(褪去冬衣)
美 院 吃 貳 險 赴 隋 漚 (漚肥) 揣(懷揣) 拗(拗不過)
翁 選 造 海 灌 啪 蔭 曾 (曾孫) 軸(軸承) 扎(扎褲腳)
二、讀詞語(共20分)(限時3分鍾)
發揚 模型 花蕊 撥拉 配合 旦角兒
森林 拼音 嫂子 車站 一順兒 平方
謝謝 稱贊 兩邊 峽谷 志氣 喬裝
蠢蠢 入口 短促 刻苦 刺蝟 耐用
瓜分 沸騰 謊言 從而 試卷 拐彎
親愛 手軟 熊貓 總得 具體 脆弱
葬送 落後 需求 拈鬮兒 書架 標尺
快樂 窮忙 調整 恩情 均勻 喧鬧
包干兒 忘卻
單字詞語綜合訓練(三)
一、讀單字(共10分)(限時3分鍾)
額 貴 裝 自 惹 掐 枕 秦 供 (供給) 石(石板)
挎 街 嘗 啊 密 操 痣 習 並 (合並) 委(委派)
潤 翻 二 災 涌 餐 楊 六 (六月) 朝(朝代) 葉(葉片)
猜 熔 斬 日 翁 乳 申 否 (否定) 刺(諷刺) 撒(撒播)
膩 犬 瓶 丟 框 鋁 嘭 色 (色彩) 倆(咱倆) 那(口語音)
胸 池 關 近 乘 莫 嘣 圈 (豬圈) 挑(挑戰) 嘿(嘿嘿一笑)
舔 躍 零 蔭 槳 涮 旬 晃 (晃動) 屯(屯兵) 得(得一小時)
聊 虧 段 渠 刁 踹 砣 曾 (曾孫) 悶(苦悶) 咳(咳!真怪!)
握 撥 面 幅 俊 歐 索 畫 (油畫) 撇(撇開) 拗(拗不過)
口 舜 防 不 品 虐 司 勝 (勝利) 降(降伏) 扎(扎褲腳)
二、讀詞語(共20分)(限時3分鍾)
小曲兒 罰款 脾氣 血漬 知遇 動員
漂亮 安全 群體 沒錯 強度 死亡
下午 攪擾 亞軍 婆婆 勞駕 穩定
刮臉 匪首 課本 舅舅 障礙 奶水
搜查 中間兒 仍然 拐彎 陶瓷 侵略
分櫱 兇狠 回頭 修女 贊成 特別
尺寸 恆星 廣博 沖刷 隨時 快樂
窮人 幫忙 竹筍 民用 打嗝兒 因而
做活兒 命運
公園有四排石獅子,每排是十四隻大石獅子,每隻大石獅子背上是一隻小石獅子,每隻大石獅子腳邊是四隻小石獅子,史老師領四十四個學生去數石獅子,你說共數出多少只大石獅子和多少只小石獅子?
老龍惱怒鬧老農,老農惱怒鬧老龍。農怒龍惱農更怒,龍惱農怒龍怕農
歌唱發聲練習及練習曲
聲樂藝術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僅憑理論知識和文學資料去進行學習是非常困難的,它主要是通過正確的發聲訓練和不斷的歌曲演唱來逐步完成的。每位歌唱者必須通過發聲練習的途徑,掌握科學的歌唱發聲的基本方法,使歌聲美妙動人。
一、 歌唱發聲練習的目的和要求
歌唱發聲練習的目的,簡要地說,就是將歌曲演唱中對聲音所需求的各種技術環節,通過有規律、有步驟的發聲練習,逐步提高歌唱發聲的生理機能,調節各歌唱器官的協作運動,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歌唱發聲的技術成為歌唱表現的有力手段,為達到聲情並茂的演唱服務。
我們練聲的目的是要調整鞏固科學的發聲狀態,把良好的歌唱狀態保持到歌唱中去,改變平時生活中自然的發聲習慣,使之成為符合歌唱發聲的習慣和狀態,所以必須明確我們練聲的目的,而不是簡單的「開開聲」而已。
歌唱發聲練習要求每個歌唱者首先要了解和熟記歌唱發聲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歌唱發聲的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精神實質,通過反復的練聲及歌唱實踐來消化和驗證其歌唱規律。因此在發聲訓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之一,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於歌唱時喉頭不找開、不穩定造成的,而正確的喉頭位置是協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聲音效果的關鍵。
3)要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要使聲音傳得遠,充滿劇場,且圓潤,優美動聽,這是要經過專門訓練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課題。由於共鳴訓練常常與其它發聲基礎要求分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打開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來增大音量,擴展音域,美化音色,統一聲區,使高、中、低三個聲區的聲音協調一致,天衣無縫,走動自如靈活。
4)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運動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5)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豐富歌曲的表現手段,增強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練習時,都要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
7)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穩定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要有良好的歌唱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否則是唱不好歌的。
8)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練聲一開始,要求每個歌唱者把音程、音階、練聲樂句也唱得悅耳、動聽。以上我們可以領悟到,在歌唱發聲的過程中,呼吸、共鳴、吐字、表現缺一不行,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這就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歌唱」的涵義。
二、 歌唱發聲練習的步驟
歌唱發聲基本功的練習,一般按音域進展的規律,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發聲方法,調節和鍛煉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練中聲區的音相對鞏固後再逐步擴大音域,要知道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扎實,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第二階段是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展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第二階段的練習是關鍵的一環,需要花費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但千萬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於唱高音,要沉得住氣,等這段音域鞏固後,再進入高聲區的練習。
第三階段即高聲區的練習可以在比較鞏固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音量音高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做較復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范圍。這了階級的練習要特別注意高、中、低三個聲區的統一,音的過渡不要發生裂痕和疙瘩,重點是加強頭聲區的訓練,獲取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從而達到統一聲區的目標。這樣我們歌唱發聲的樂器基本製造完畢,可以唱一般難度較大的歌曲了。
Ⅱ 怎樣快速學會寫有文化氣息的作文
其實你少的可能就是這方面的例子,所以想給你兩個建議
1 多看看高考滿分作文,把一些你覺得有文化氣息的例子都記下來(滿分作文里引用的例子一般都是很好很典型的),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2把語文課本從頭到尾看一遍,把每篇課文中的可以用到作文中的例子都記下來,這樣會給老師一種你能學以致用的感覺,只要你文筆不是很差,分數絕對不會低。
我以前上學就是這樣做的,希望這些能幫到你·~
Ⅲ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
首先,文化底蘊的基礎是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所以先要獲得大量的知識做鋪墊。
在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或文學家。不難發現,他們大多從幼年起就開始誦讀論語春秋等名著。因此,這些人在成年後可以考取功名,在人與人的交談中可以體現出自己的文化底蘊。所以我們應該從幼年起就積極地學習到。所以在我們的談話和生活中,不應刻意表現自己的學識和文化,這樣會顯得自己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也會讓別人對自己留下壞印象。所以,在生活中,我們盡可能地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才能表現出真實的文化內涵。
Ⅳ 怎樣找到素材給高考作文增加文化色彩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Ⅳ 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是體現在氣質上的,在互聯網時代,娛樂至上,信息滿天飛的時代,我們的注意力被嚴重瓜分,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認識格局,我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
不要浪費刷短視頻的時間,愛閱讀、愛紀錄片、愛文化類節目,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一起成為深厚文化底蘊和優雅得體的人~
Ⅵ 如何讓自己變得更有藝術氣息呢
看一些走文藝范的綜藝,要培養文藝氣息,就應當接受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多背幾句詩詞,這樣才能在看到海棠花的時候不是只會說好美,也可以蹦出一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還有就是看書,靜下來的時候多看看書吧,它能洗滌我們浮躁的心靈,愛讀書的人身上還有一種濃濃的書卷味,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想這句話時不假的。看的書多了,肚子里積累的多了,文藝范自然就來了。
Ⅶ 如何提升作文的文化內涵
一篇文章,不管是否從文化的角度來立意,我們都可以把具有文化內涵的素材拿過來使用,因此,在選材的過程中,我們要利用好平時的積累,打開記憶中的文化的寶庫,擇取合適的素材,用到文章中,才能使文章增添色彩。
1、典故運用
典故在《現代漢語》里的解釋是: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詞句或故事。我們又可以這樣解釋:典故,就是把一段古代傳說或歷史故事壓縮成為一個句子或片語。
一般地說,每個典故都有一個故事。如清王朝紫禁城內一座宮門上有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四個大字:「紫氣東來」,其中就包含著一個典故。據載:春秋時期,函谷關令尹喜看到一團紫氣在天空飄過,於是斷言說:必有聖人過關。不久,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守關人請老子做篇文章方允許通過,於是老子遂做《道德經》五千言,這是後世流傳下來的老子的唯一墨跡。以後,人們就用「紫氣東來」表示渴求和希望有人才降臨的心願。
有的典故不是出自一個故事,而是由文章中的某一句話演變而來的。如杜牧詩:「文園終病謁,休詠白頭吟」,其中「文園」一詞說的就是漢朝詩人司馬相如的故事,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相如拜為孝文園令」一句。
作文中,我們如果適當地運用典故,自然會增強文章的文化內涵。
例如2007年高考優秀作文《學會感恩》中: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人呢?面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恩人,我們需要盡最大努力去回報。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講的就是感恩。授人以飯,也許他會渡過難關,也許他會成就輝煌,但授人者施人不求回報,作為一個受者要做一個有謙虛之德的人,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這樣才能回報我們命運的恩人。
銜環結草,以報恩德。古人做得很好,這就是華夏古老民族的精神,一個知恩圖報的信念。因為他們給了我們最大的幫助,至少對我們接受恩德 的人來說是這樣。倘若每個人都冰著一張臉龐,那麼人世間就和地獄差不多,雖然太陽還是一天一天地升起。正因為有人施恩,有人報恩,我們的生存空間才鳥語花香,饒有情趣。
文章用「羊知跪乳」、「鴉能反哺」、「銜環結草」等典故,在文章內容得到豐富的同時,文化內涵也增強了。
2、經典點綴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音樂、美術作品,本身都有極強的文化內涵,如果在文章中適當使用,或一枝獨秀,或串串生春,對增強文章的底蘊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優秀作文《無聲的經典》中:
它們靜靜地懸掛在美術館牆壁上的玻璃罩內,等待著與你的目光相遇。拉斐爾的《吻》是愛情的獻禮,《西斯廷聖母》是親情的溫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心靈的洗禮……經典,不需要潮流作襯,它們無聲地感染著人們的思想,盪滌著人們的心靈,擁有永恆的力量。
上段所列《吻》、《西斯廷聖母》、《向日葵》、《最後的晚餐》都是世界著名美術大師的經典作品,用在這里如一串珍珠,其所放射出的文化異彩足以照徹全篇。
3、歷史再現
歷史是厚重的,不僅僅因為它代表了過去,還因為它包孕著文化因素。在作文中適當使用歷史素材也能增強文章的文化內涵。
例如2007年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民族之魂——漢語》,文章的第一個主體集中論述漢語的獨特魅力,在與樓蘭古國、瑪雅文化、古巴比倫文明的鮮明對比中,襯托出漢語所承載的歷史使命,點明其歷久不衰的原因。請看:
樓蘭古國消亡了,瑪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倫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為語言的覆滅,語言喪失了載體便漸漸葬於荒漠中乾涸的河床與幽幽的嘆息。
4、意象施加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詩詞文學中的許多意象,如柳、菊花、夕陽、蓮花、燕子、月亮等,其傳達出來的意義具有象徵性,這是在文化發展過程中生成的,具有約定俗成的特點。學會把它們在作文中加以運用,是增強作文文化內涵的重要途徑之一。
例如2007年全國Ⅱ卷高考優秀作文《落紅》,文章就擷取了古典詩詞的意象。;落紅即落花,取其花落歸根,化為春泥去孕育未來的花之意,並隱含不忘舊恩、知恩圖報之意,意蘊綿長悠遠,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請看其中的段落:
我終是離開,毅然地離開,雖然還有同伴痴望枝條,慢慢飄搖,是想延遲落地的那一秒?我毅然離去來覓得一隱蔽之處。漸漸地,我美麗的皺紋暗淡了;漸漸地,我鮮艷的顏色消退了;漸漸地,我的生命已部分歸為泥土;漸漸地……
我開始思考,難道我的生命隨著秋風一呼就已經定格為逝去嗎?難道我曾經的美麗都只歸功於自己嗎?我慢慢想起,那些鮮艷的花不都為我「施」過肥嗎?那些蜂蝶也為我供過粉呢,我想我該奉獻自己了。
我挪了挪身子,肩上的泥土開始一點點肥沃;我挪了挪靈魂,肩上的泥土開始一點點的芬芳。
呵!又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我看見頭頂上的牡丹雍容華貴,荷花含英咀華,玫瑰羞答答地微笑。萬物竟相生長,但見蜂蝶嬉戲,鳥語互答,每一朵花都是一朵生命,都是一朵落紅的歸宿,一「朵」春泥的重生。我奉獻了我自己,我應該含著微笑安靜地休息了,不管花知不知我,我知道我知花。讓人們微笑就是他的功勞,為自然增添生趣就是它的奉獻。
5、名人助陣
歷史文化名人就是文化的符號,在作文中讓他們為我們服務自然效果更佳。
例如2007年全國Ⅱ卷高考優秀作文《用愛換真情》,對命題人所給材料進行了頗具新意的闡發,得出「要學會自尊,學會關愛,學會用愛用真心去關心每一個人」的結論,為了闡述觀點,作者用了司馬遷的例子:
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漢代著名的史學家,遭受宮刑卻依舊頑強地著作,完成「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的《史記》,他就不顧面子嗎?一個男子漢,卻遭受宮刑,他怎麼去面對妻子,面對兒女、親人,可是他沒有選擇逃避,他選擇了用愛換後人的諒解,用真情換子孫們的諒解。
這段文字由於歷史底蘊、文化底蘊都非常深厚,與前面批駁現實中顧所謂面子的文字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我們還可以把文化名人的故事演繹成精美的文章,例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滿分作文《淺笑無痕》,就是通過歷史名人蘇軾與歌伎琴操的離遇逸事來寫人生的寂寞與無奈,由點到面,由特殊到一般,鋪陳敘事,描寫點染,緊扣作文的題意和主旨,發出了對「這般」女子「美麗初相見」、「黯然的寂寞」的真摯同情和心靈的吶喊,讀來饒有情致。
6、民俗直播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態,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從生活習慣到節日婚嫁,從口頭交流到行站坐卧,在文章中表現出民俗文化特徵,將生活中的文化傳統精練地表現出來,會使文章富有較強的民俗文化的氣息。例如2003年高考費瀅瀅的那篇《人情與季節》:
前幾天是端午,當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從門上拿下來換上新的時,我聽到乾枯草木細微的碎裂聲,聞到灰塵中混有的一種特別的香氣,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兩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艾因為有濃烈的香氣,被認為是辟邪之物,而葉子細長的菖蒲被當作神仙受里的寶劍,有青綠色的劍鋒,可以用來斬妖除魔。記得小時侯,每到端午,就看見每個回家的人自行車簍里都會放著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現在,我下樓時看見每個門口都空盪盪的,難道人們都忘了它們的含義?或者,只是覺得在每扇緊閉的門邊擺放它們是件可笑的事情?
那年的作文話題是「關系的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本段通過人們對端午的淡忘,表達認知與情感的關系,小作者滿含憂思的告訴我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的疏遠是一個民族對節日文化的短視的認知造成的。韓國搶注中秋節,不就是對中國人淡漠傳統資源的警示嗎?多麼深刻的思想,多麼富有文化內涵的闡發!因而,這篇文章得低分自然會招來眾多批評的聲音。
Ⅷ 唱歌氣息不足怎麼練
1、做氣息吐納的訓練,訓練的方法類似深呼吸。
2、標準的深呼吸為呼吸時將所有的氣息沉在丹田,腹部有脹滿的感覺。
3、盡量地以最慢的速度呼出來,盡可能地讓呼氣時間更長。
4、用手按在腰的兩側,腰部變粗,反復練習,每天約15分鍾,堅持一段時間後,氣息變得又穩又長。
(8)文化素材怎麼提高氣息擴展閱讀:
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