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年冬天疫情還會反復嗎
我國疫情不太可能有較大的反復,即使有小的火苗也會很快被撲滅。這歸功於我們對疫情的重視,以及強大的應急組織管理能力。
首先,傳播源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國內疫情自一月的爆發、二月的奮爭、三月的曙光、四月的告捷,到現在只有零星的病例,已經沒有大范圍不可控的疫情感染地區了。對於已經確診的病例,我們有從負壓救護車到負壓病房的全流程隔離環境,有豐富的新冠肺炎處理救治經驗,因此疫情的傳播源能夠被有效控制。當今的主要矛盾是積極防範境外輸入病例,同時注意無症狀感染者的跟蹤。
可以預見,隨著我們對新冠病毒認識的不斷加深,當前疫苗研製工作的持續穩步推進,到今年的冬天,我們不再會像開始那樣措手不及,而是能夠用科學的方法、有力的措施,齊心協力徹底控制疫情,開開心心過大年。
『貳』 10大超級病毒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十大病毒/疫情(排名不分先後):
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pestis):
病毒名稱:鼠疫耶爾森菌(黑死病)。
宿主:嚙齒類動,鼠、旱獺等。
傳播方式:鼠蚤叮咬、飛沫、皮膚傷口、消化道感染。
發現時間:公元6世紀。
傳播區域:起源於中東,後波及全世界60多個國家。
患者症狀: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出血,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症狀。
病死率:如不治療,病死率高達30%~60%。
甲型流感病毒:
電鏡下的h1n1病毒。
病毒名稱:甲型流感病毒(H1N1。)
宿主:犬科動物、鳥類和一些哺乳動物。
傳播方式:可直接傳染給人,人群之間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
發現時間:1918年。
傳播區域:首發於美國東部,後迅速波及全球。
患者症狀:突然發熱、頭暈頭痛等。
重大事件:1918-1920大流行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死亡總數約2000萬。
埃博拉病毒:現存毒性最大的病毒:
病毒名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
宿主:尚未最後確定,但已有多方證明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類靈長動物有感染現象。
傳播方式:體液,血液。
發現時間:1976年。
傳播區域: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扎伊爾)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
患者症狀: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
病死率:50%~90%。
天花病毒:唯一被人類消滅的傳染病毒:
病毒名稱:天花病毒(Smallpox)。
宿主:人類。
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播。
傳播時間:約為3000~4000年前。
傳播區域:天花在亞、歐、非、美洲都曾大規模流行。
患者症狀:初期高燒、疲累、頭疼及背痛;2-3天後典型的天花紅疹會分布在臉部、手部和腿部。2星期後開始結痂,後發展成疥癬,痊癒後臉上會有麻子,因此稱為「天花」。
重大事件: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消滅天花。
病死率:約為30%。
艾滋病毒:
病毒名稱:艾滋病毒(HIV)。
宿主:靈長動物。
傳播方式: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
發現時間:20世紀80年代初期。
首發區域:首發於美國。
患者症狀:發熱盜汗、疲乏、食慾下降、慢性腹瀉、氣促乾咳、皮膚口腔出現斑點等。
感染人群:在世界范圍內導致了1200萬人的死亡,超過3000萬人感染。
病毒名稱:狂犬病毒:
宿主:犬、狼、貓等肉食動物。
傳播方式:主要是由動物傳播給人,人被咬傷為主要傳播方式,少數患者為眼結膜被病獸唾液污染。
患者症狀:食慾不振;聲、光、風、痛敏感;呼吸困難、嚴重恐水等。
病死率:接近100%。
SARS病毒:
病毒名稱:SARS冠狀病毒(SARS-CoV)。
宿主:蝙蝠。
傳播方式:近距離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發現時間:2002年。
首發區域:中國廣東。
患者症狀:發熱、頭痛、肌肉酸痛、呼吸衰竭。
病死率:全球范圍內大約為9%。MERS病毒:
病毒名稱:MERS病毒(ME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
宿主:尚未確認。
傳播方式:主要為呼吸道傳播。
發現時間:2012年9月。
首發區域:沙特。
患者症狀:有發熱、發冷/寒顫、咳嗽、呼吸急促、肌肉疼痛等。
病死率:約37。8%。
登革病毒:
病毒名稱:登革病毒(denguevirus)。
宿主:人、低等靈長類和蚊子。
傳播方式:主要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
發現時間:從16世紀有了明確病例。
患者症狀:發熱,肌肉痛和骨、關節酸痛,伴有皮疹或輕微的皮膚出血點,血小板輕度減少。
歷史事件:二戰發生,登革熱造成日本和盟軍士兵的大量傷亡之後,才由日本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從患者身上分離鑒定得到導致登革熱的真凶——一種被命名為登革病毒的病原體。
感染人數:全球每年發生5000萬~1億個登革熱病例。
馬爾堡病毒:
病毒名稱:馬爾堡病毒,因西德城市馬爾堡而命名,又稱綠猴病病毒。
宿主:病毒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但病毒終極來源不明。
傳播方式:透過體液,包括血液、排泄物、唾液及嘔吐物傳播。
發現時間:2004年10月起爆發。
首發區域:非洲烏干達及肯亞一帶。
患者症狀:紅疹,發高燒,腹瀉、嘔吐。
病死率:25%至100%。
『叄』 能不能和隔離的打電話
當然能和隔離的打電話。打電話是不會被傳染的,因為網路是通過衛星來傳導的信號即使網線是連著的也不會被傳染,畢竟網線不是生命體不具備傳導能力。傳染一般都是通過說話的飛沫來傳染的所以不用擔心。
傳染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方式主要包括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以及飛沫氣溶膠傳播。飛沫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病人在咳嗽打噴嚏等情況下就可能向體外排出含有病毒的飛沫顆粒,從而導致周圍的人感染。
通過佩戴口罩有助於阻斷這種傳播的方式,預防病毒感染的發生。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對於預防這種傳播方式進行傳播,也是有幫助的。
新型冠狀病毒還可以通過接觸傳播的方式進行傳播,所以注意手衛生加強洗手對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也有著重要的價值。
此外新型冠狀病毒還可能會通過飛沫氣溶膠傳播的方式傳播,這種傳播方式主要發生於一些密閉的空間內,因此疫情期間盡量不要去一些人多的地方以及密閉的場所。
『肆』 有哪些辦法能阻斷艾滋病的傳播
阻斷艾滋病的傳播的途徑有很多,比如遵守道德保持良好私生活方式;去正規醫院獻血、診療;葯物阻斷等等。但是在說阻斷艾滋病的時候我們應該對艾滋病進行正確的科普。
很多人不僅潔身自愛,也非常有愛心,希望通過獻血救助他人。但是一定要去正規機構參與獻血活動,以免不正規的機構使用不潔凈的針頭。同樣的,我們在日常診療的過程中也要到正規機構。
最後,如果一時糊塗做了讓自己後悔且後怕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去相關防疫機構向那裡的工作人員如實告知自己的情況並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葯物阻斷或者進行檢測。切記,越早去越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如果僅僅是暴露後預防,阻斷葯的服用期限不能超過暴露後的72小時,這種葯物越早吃越有效。如果不慎感染,也請不要放棄,按時規律服葯可以讓病人回歸正常生活。
如果是艾滋病人懷孕,一定要提前告知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阻斷葯物,這樣病人就可以獲得一個健康的寶寶。
只要積極預防、治療,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充滿希望的。
圖片和答案侵刪。
『伍』 肺癆病的傳播途徑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子宮,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大的抵抗力,結核菌一進入胃內,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殺死,除非吃了大量結核菌,否則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則不一樣,只要有1~2個結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機體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發病。消化道結核多數由於飲用未經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國內蒙古有項調查,發現農牧民肺結核病人中10.6%為牛型結核,他們有喝生牛奶的習慣。結核病是一個人畜共患的疾病,許多動物如豬、貓、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結核病。人類和這些動物經常接觸,既可被患有結核病的動物所傳染,也可將自身結核病傳給所飼養的動物。北京動物園曾有觀賞的動物犀牛被確診為肺結核,它的痰菌經鑒定為人型結核桿菌,說明是觀眾傳染給它們的。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與傳染的,傳統的觀點偏重於塵埃帶菌傳染,現稱菌塵氣溶膠傳染,即指因肺結核排菌病人隨地吐痰,乾燥後細菌隨塵土飛揚,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發病。因此過去在結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別強調肺結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張肺結核病人的痰不論在醫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個痰瓶內經煮沸以後再倒掉,在農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眾中廣泛持久地開展宣傳,禁止隨地吐痰。此外,也強調病人要和健康人隔離,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頭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傳染。以上的傳染方式固然應該注意,但對排菌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排至空氣中的微滴核的傳染性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現代研究關於呼吸道傳播的機理認為,排菌病人平時大聲談笑、唱歌、咳嗽、打噴嚏把帶傳染性的唾沫飛沫(微滴核);散播於空氣中,它的顆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於5~10微米;吸入支氣管後進不了肺泡,最終可經支氣管管壁纖毛運動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體外、不致引起傳染。結核菌的傳播主要在夜間,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個房間內的兒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肺結核病人在呼吸時所散布的具有潛在傳染性的微滴核數量與呼出氣體的速度有關系。正常呼吸時,病人向周圍呼出的微滴核數目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傳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個,這相當於大聲說話5分鍾內排放出的微滿核顆粒數,而一次噴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數目可高達100萬個。咳嗽次數多少與傳染性大小有密切關系,有人曾觀察過病人夜間咳嗽情況及同屋唾覺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結果咳嗽次數多者小兒結核菌素的陽轉率就高。除咳嗽次數外,有痰咳嗽和無痰咳嗽的傳染情況也不一樣,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觸的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較之乾咳無痰者密切接觸的小兒明顯增高。當肺結核病人經過化學葯物治療後咳嗽症狀會隨之好轉,有調查發現;治療1個月時半數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狀消失,治療3個月則全部消失,同時化療後痰中結核菌數量也隨之減少,說明合理治療後的病人可減少傳染性,也即減少了傳播機會。[編輯本段]預防指南: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鍾即能殺滅結核桿菌。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鍾。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葯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葯,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葯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兆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葯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葯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七:預防常識:進入90年代後,本來已經得到控制的肺結核病,又在世界范圍內出現廣泛流行趨勢。人們對結核病的斗爭進入了新時期。有一定抗葯性的結核菌,治療更為困難,故而對肺結核的預防十分重要。當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燒、消瘦、乏力、咳嗽、盜汗,又沒有查到其他病因,應迅速到醫院查檢、確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葯,療程不得短於半年,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休息、充分營養、適當戶外活動、增強全身抵抗力,仍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條件。病人在排菌期間應適當隔離,保護家庭成員和集體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保護兒童。[編輯本段]肺結核的鑒別診斷一、肺癌:中心型在肺門處有結節影或有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需與淋巴結核鑒別;周圍型在肺周圍有小片浸潤、結節,需與結核球或結核浸潤性病灶鑒別。肺癌多為40歲以上,中心型以鱗癌為主,常有長期吸煙史,一般不發燒,呼吸困難或胸悶、胸痛逐漸加重,常刺激性咳嗽、有痰血,進行性消瘦,有鎖骨上轉移者可觸及質硬淋巴結,某些患者可有骨關節肥大征。X線結節可有分葉毛刺,無衛星灶,一般無鈣化,可有空泡征;外周型可見胸膜內陷征。痰70%可檢得癌細胞而TB可50%查到結核菌。纖支鏡檢中心型可見新生物,活檢常可獲病理診斷,刷片、BAL可查到癌細胞,結核者可查到TB。結素試驗肺癌往往陰性而結核常強陽性。ELISA法查血清PPD-IgG或LAM-LgG結核常陽性。而血清唾液酸與CEA測定(+),常提示癌症。上述各項不能確診時應剖胸探查。如有更多結核活動性指征,如:痰PCR法TB-DNA陽性,結素1u強陽性或0.1u一般陽性或ELISA法PPD-IgG或LAM-IgG(+)可試抗結核治療觀察以作鑒別。二、肺炎:肺部非細菌性(支原體、病毒、過敏)常顯示斑片影與早期浸潤性肺結核的表現相似,而細菌性肺炎出現大葉性病變時可與結核性乾酪肺炎相混,都需鑒別。支原體肺炎常症狀輕而X線重,2-3周自行消失;過敏性者血中嗜酸細胞增多,肺內陰影遊走性,各有特點易於鑒別。細菌性肺炎可起病急、寒戰、高熱、咳鐵銹色痰,有口唇皰疹而痰TB(-),肺炎鏈球菌陽性,抗生素治療可恢復快,〈1個月全消散。故與炎症鑒別一般不先用抗結核治療而先抗炎治療,可較快弄清診斷,避免抗癆葯不規則使用造成耐葯。三、肺膿腫:浸潤型肺結核如有空洞常需與肺膿腫鑒別,尤以下葉尖段結核空洞需與急性肺膿腫鑒別,慢纖洞型需與慢性肺膿腫鑒別。主要鑒別點在於,結核者痰TB(+),而肺膿腫(-),肺膿腫起病較急,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增多,抗生素效果明顯,但有時結核空洞可繼發細菌感染,此時痰中TB不易檢出。四、氣管炎target=_blank>慢性支氣管炎:常與慢纖洞患者症狀相似,但X線與痰菌檢查易於鑒別。慢支患者X線僅見紋理改變未見實質TB灶,而慢纖洞者有明確嚴重病變,且TB(+)。五、支氣管擴張:症狀為咳嗽、咳膿痰、反復咯血,易與慢纖洞相混,但X線一般僅見紋理粗亂或卷發影。六、其他伴有發熱的疾病:急性粟粒結核以高熱、肝脾大、白細胞減少或類白血病樣反應而與傷寒、敗血症、白血病表現有相混處,需要根據各自特點仔細鑒別。成人支氣管淋巴結核有發熱和肺門淋巴結腫大易與縱隔淋巴瘤、結節病相混,可用結素試驗、血清PPD-IgG檢查、ACE測定、Kveim試驗、活檢等方法鑒別,必要時可抗結核葯治療觀察。結核與腫瘤鑒別時宜先用抗結核葯,如有激素應在應用抗結核葯之後,以免干擾診斷和造成播散。[編輯本段]肺結核的早期肺結核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曾經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死敵,從60年代以才得以控制,但仍沒有絕跡,近年來,又有逐漸猖狂起來的趨勢,不僅在老年人中而且在青年人中發病率仍然很高。肺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是由開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散播的帶結核桿菌的氣溶膠進行傳播。有肺結核疑點的人,有以下徵候可自我判斷是否患上了肺結核:①周身無力,疲倦,發懶,不願活動。②手足發熱,不思飲食,白天有低燒,下午面頰潮紅,夜間有盜汗。③發燒,體力下降,雙肩酸痛,女性月經不調或閉經。④經常咳嗽,但痰卻不多,有時痰中帶有血絲。⑤大量咯血,胸背疼痛。⑥高熱。凡有①-④項能對得上號者,應及時檢查,可能是初期患病,只要抓緊治療可很快好轉;凡有⑤-⑥項對得上號者,病情已較重,應去醫院拍片確診,抓緊診治;有發燒咳嗽者,應與慢性支氣管炎加以區別;有咳嗽、咳痰、咯血者,應與支氣管擴張加以區別;有發燒、咳嗽者,應與肺炎加以區別。治療肺結核的葯物主要有雷米封(又稱異煙肼)、鏈黴素、雲南白葯、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應根據病情,由醫生指導用葯。已被確診為肺結核的患者,除了堅持治療外,還要注意休息,增加營養,保持樂觀情緒,適當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抵抗能力。[編輯本段]肺結核病人隔離措施隔離是指控制病原體防止疾病傳染給其他人的技術措施。肺結核病人是散布結核病的根源。所以要把病人安置在一定環境中,病人的分泌物,用具等均須與健康人分開。由於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排出的途徑和傳染的方式不同,其隔離的方法也不同,肺結核是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病原體,又經過呼吸道侵入健康人體而傳染的疾病。因此要採取呼吸道隔離。具體措施為:一、最好給病人一間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房間。如無條件者,病人可單獨睡一床,經常注意開窗通風。二、病人被服要經常用日光暴曬消毒,病人痊癒後,房間要進行徹底消毒。可將艾卷點燃或將、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間用1至2調羹放在爐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來蘇水向空間、地面噴霧、關閉門窗1-2小時。三、病人應減少與他人接觸,不要到公共場所去。四、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嘔吐物都要消毒、特別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紙上或痰盂里,進行焚燒或消毒後倒去。五、結核病人隔離最好方法是去肺結核專科醫院住院隔離,減少對家中人員及其他人的傳染機會,有益於家庭,也有益於社會。
『陸』 猴痘與天花有哪些共同特性哪些人容易感染此類病毒
全球12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國家已報告了92例確診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現有信息表明,與有症狀的病例發生密切身體接觸的人群中正在發生人際傳播。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播給人的病毒),跟天花是比較接近,可以說它們兩個是近親,病人症狀與過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觀察到的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從症狀上猴痘和天花之間有很多共性的地方,比如說,感染者會發熱、打冷顫,還有頭疼、肌肉疼、渾身疼等症狀,也會出現感到疲憊的現象,有個別的感染者可能會出現咳嗽的症狀。
在中國,還沒有猴痘來源,不存在感染的可能。從傳染病發生的規律看,它有三個重要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控制了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猴痘的傳染源主要是小動物,現在中國已有政策明令禁止動物進口,也就是把猴痘擠在了國門外。至於傳播途徑,目前的結論是猴痘主要通過體液、血液傳播,也不排除呼吸道傳播,是否存在其他傳播途徑還有待流行病學家調查。就易感人群而言,在中國,由於天花疫苗的普遍接種,易感人群小於15%(天花疫苗接種後人體可以產生對猴痘的交叉免疫力),可以說,是相對不易感的。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保持基本的防範意識。
『柒』 星沫如何刪除軌跡
多軌視圖,在軌道右鍵---消除塊
軌跡是地圖一個很好的功能。如果不想用,可以點擊桌面上的GPS圖標,系統會自動打開GPS設置頁面。
可以使用鋼筆工具,按住滑鼠左鍵框選住想要刪除掉的關鍵幀,然後直接delete就可以了,如果感覺沒有刪除掉,移動一下時間軸上的播放滑塊就可以看見已經刪掉關鍵幀了。
『捌』 禽流感是怎麼來的或者怎麼傳播的
禽流感,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
冒,是由 病毒 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
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
禽流感病毒 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
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
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
禽流感之後,此病症引起全 世界衛生
組織 的高度關注。其後,該病一直在
亞洲 區零星爆發,2003年12月開
始,禽流感在東亞多國,主要在 越
南 、韓國、 泰國 嚴重爆發,並造成越
南多名病人喪生。現時遠至 東歐 多個
國家亦有案例。2012年3月, 台灣 首
度發生H5N2 高致病性禽流感 ,引發
重視。2012年9月18日 廣東 省農業廳
通報, 湛江 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玖』 新冠還未消失,再次出現猴痘病例,人類面對的困難還有哪些
新冠肺炎這個病毒已經和我們人類共存幾年了,至今還沒有消失,但是新冠未平猴痘病毒又發生了,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種病毒以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但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很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報告有很多例確診的患者了,對於各國的衛生防疫部門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新冠病毒還沒有徹底的從人類的生活中消失。
『拾』 我叫李佳敏,幫我起個網路童星藝名,和粉絲名,藝名最好兩個字
藝名:萌雪、心欣、風鈴
粉絲名:武林萌主、心欣相應、鈴聲之樂。
喵~如果你想當童星帶上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