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為什麼要把感恩文化放在第一位

為什麼要把感恩文化放在第一位

發布時間:2022-08-04 02:32:32

❶ 感恩文化的理解

「感恩」二字,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簡而言之,就是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首先,感恩是一種美德。當一個人的行為不屬於應付的義務,而屬於奉獻時,其行為就不僅僅具有道德的價值,而是具有美德的價值,感恩是發自內心,對於萬事、萬物、眾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舉,它超過應盡的義務范圍和程度,所以感恩並不是一般的道德規范,而是一種美德。 其次,感恩是一種智慧。感恩之心產生於理解,一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狂妄自大的人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一個不能正確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一句話「理解萬歲」,不能夠正確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生活中,如果給「智障」者好處,他(她)連「謝謝」都不會說一聲。所以,如果說知恩不報是缺德的話,那麼,有恩不知,則是缺智,而知恩不言則是失禮。有些人不說「謝謝」兩個字,他也不是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這是他的失禮。正是從這個角度講,感恩是一種智慧。可見懂得感恩的人,不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盧梭說過:一個不懂得感動、感恩的人就是一個最無知、最失敗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別人尊重的人。第三,感恩是一種「投資」,必有回報。感恩是播種善因,感恩者主觀不圖回報,但客觀會有回報,因為事物都是辯證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贈人玫瑰,滿手余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❷ 對感恩文化的理解

「感恩」二字,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簡而言之,就是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首先,感恩是一種美德。當一個人的行為不屬於應付的義務,而屬於奉獻時,其行為就不僅僅具有道德的價值,而是具有美德的價值,感恩是發自內心,對於萬事、萬物、眾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舉,它超過應盡的義務范圍和程度,所以感恩並不是一般的道德規范,而是一種美德。 其次,感恩是一種智慧。感恩之心產生於理解,一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狂妄自大的人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一個不能正確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一句話「理解萬歲」,不能夠正確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生活中,如果給「智障」者好處,他(她)連「謝謝」都不會說一聲。所以,如果說知恩不報是缺德的話,那麼,有恩不知,則是缺智,而知恩不言則是失禮。有些人不說「謝謝」兩個字,他也不是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這是他的失禮。正是從這個角度講,感恩是一種智慧。可見懂得感恩的人,不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盧梭說過:一個不懂得感動、感恩的人就是一個最無知、最失敗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別人尊重的人。第三,感恩是一種「投資」,必有回報。感恩是播種善因,感恩者主觀不圖回報,但客觀會有回報,因為事物都是辯證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贈人玫瑰,滿手余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感恩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人的心態就會謙遜和謙卑,就會對外界產生友善的敬畏感。感恩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個體和諧,個體和諧的根本是心理和諧,具有感恩的心情,最有利於人的心理和諧。

(二)感恩有利於緩和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當前工作生活中存在不少矛盾,比如說省局規范津補貼發放,幹部收入少了,而物價漲了,手足有點緊了,購買力下降等等。假如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看待這些矛盾的存在,就會理解上級決策的良苦用心,就會有知足常樂的感覺,就會不因收入相對減少影響工作積極性。

(三)感恩有利於增強幹部的社會責任感。如果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他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他就會就要感恩父母,就會鍛煉好自己的身體不使父母擔心,就會鍛煉自己的能力,獲得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使父母親過去幾十年時間含辛茹苦在他的成長中付出的心血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會增加他們前進的動力。如果作為一個領導幹部,他得到群眾的信任,群眾推薦了他,他得到了組織的信任,組織委派了他,他如果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工作,那麼他就能把這個工作做好。作為一個地稅幹部來說,如果他能夠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他就會有「聚財為國」的責任感。通過感恩,可以增強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長力量,從而使人們更具有社會責任感,可以說會感恩的人才能成大器。

❸ 為什麼國學教育要把感恩文化放在第一位

受西方文化和成功學的影響,現在國學都變了味道,並不懂真正的感恩!一些貪官也很孝順,也有感謝的人,可是這種感恩、這種愛還是自私的!真正的感恩是必須感謝上天,只有感謝讓自己成為人的上帝,人才能活出自己是人的目的!那樣不但能對自己的父母好,也能愛天下所有的父母!因為人都是神的百姓,就不能假公肥私!所以如果人和神的關系沒有恢復,人和人的關系都是白扯!

❹ 你如何看待所謂的「感恩文化」

這些文化其實就是在積極的喚醒人們的感恩的,這種情節,人一旦有了感恩,那麼她的內心將會有良知,這種東西他以後的做人和做事都會非常符合道德的標准,而且對於我們來說,這種人就是一種好人。

❺ 關於「感恩心」、「責任心」主題教育

一、 樹立遠大理想,不斷追求進步。
當代中學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信念,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我想,人不一定追求完美,但一定要做一名品德高尚、志存高遠,一名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有用的人。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尤其需要一種「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抱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二、 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努力學習。
21世紀綜合國力的競爭首先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從哪裡來,人才從學校培養而來;人才在哪裡,就在我們中間!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要想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就必須學好基礎知識,自覺養成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品質,努力用科學精神培育自己。
三、 積極進取、樂觀自信、培養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
積極的生活態度、堅定的自信心、堅強的心理承受力、健全的人格,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訣。我們應當發揚不怕磨難,不怕吃苦,不怕吃虧,自覺鍛煉堅韌不拔的意志,包容大度的胸懷和愈挫彌堅的銳氣,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想觀念的影響,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
四、知恩圖報,不忘學校、祖國的培養之恩。
今天,我們能夠走到這里,除了有我們個人努力外,更多的是離不開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離不開祖國和人民的培養。當前,我們學校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全校師生都正全力以赴為順利通過中考、高考而努力,為學校美好明天在努力拚搏。我們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繁榮興旺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必須戒驕戒躁、刻苦拼搏,在各方面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培養成高層次、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用自己的知識和青春為學校貢獻自己力量。
\
二、 詩意的生活需要感恩

一直在思考,在功名之外,在興衰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比較更長遠和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我們可以相信並且希望它永遠不會消失的。

偶然聽到一首美國的民歌《老黑奴》,那種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對人生的豁達,由此聯想到了西方文化的感恩節,想到了我們從古以來,歷史文化長河中永不消失的感情——感恩。

回過頭想想,過去我一直口口聲聲說要追求幸福。因為體會不到幸福的真正含義,卻開始不停地抱怨,埋怨父母長輩,感嘆世事情感。其實幸福就在我身邊停留了二十幾年,我卻渾然不去發覺,不去體會,當我忙著學習、工作,談戀愛……卻忽略了去找回自己感恩的心。由此我也看到了現在的孩子,養尊處優,缺乏責任感,只會索取,卻不懂得回報和付出。這是誰的責任呢?是孩子們?不,他們是花圃中的花朵,需要園丁精心澆灌才會健康成長。是我們這些父母太忙了,沒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最珍貴的——感恩。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們現在連玩的時間都沒有了」。是的,他們太忙了,忙著上學,忙著參加各種競賽,忙著各種培訓班……卻擠不出時間來感恩。有一次我問我班的孩子們:「你們為家長做過一天家務嗎?你們為長輩洗過一次腳嗎?家長生病時,你們照顧過他們嗎?」回答卻是鴉雀無聲。

親愛的孩子們和你們的爸爸媽媽,泡一杯茶,讓我們一起來吟誦孟郊的詩《遊子吟》,一個遊子在他鄉對母親的關愛思念之情會讓人湧起無限的柔情。即使他是漂泊的,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抽一個傍晚,讀一讀陳密的《陳情表》,那種在功名之外,對親情的至愛讓我們潸然淚下。也朗誦一下現代詩人西西的《綠洲》吧,那種對惡劣自然環境的超然態度以及感恩,讓人感動。

如果一個人懷著感恩的心來生活,那簡直是一種詩意的棲居。孩子們,讓我們學會「感恩」吧。感恩父母長輩,感恩良師益友,感恩年年歲歲,感恩春華秋實……你會發覺,我們的生活是如此富有,如此的幸福!

感恩的珍貴
「是什麼讓我們開懷,幸福地過好每一天?是什麼讓我們充實,感動地過好每一天?答案就是這兩個字——感恩。」當我們在學生日記中看到這一段話時,不能不為他們的懂事明理而感到欣慰。

然而,在當今社會,知恩圖報已離我們已經太遙遠。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 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很多人都已覺自然,都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從來都沒曾想過去回報,從來都沒曾想過要回報。曾聽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個單親母親,為了讓兒子過上好日子,能念上好學校,她起早摸黑擺地攤。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看起來比同齡人老了十幾歲。她的兒子不但不心疼、不感激他的媽媽,還處處嫌棄她,抱怨她。開家長會嫌她老,不讓去。和同學碰到擺地攤的媽媽,他假裝不認識。有一次,媽媽病了沒做飯,他一聲不吭就走了。這樣的兒子,怎麼不讓人痛心呢?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經常可以聽到。也許家長們已習慣了付出,也許社會已足夠寬容,但當「感恩」走近身邊時,我們仍然禁不住感慨萬千。

感恩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會感恩是何等的珍貴,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些了。只有學會了感恩,我們的孩子才能以友善之心對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只有學會了感恩,我們的孩子才會更珍惜擁有的一切。只有學會了感恩,我們的孩子才會有更遠大的目標,才會更出人頭地。

感恩父母
從我記事時起,我就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從小在奶奶家長大,父母每周都騎車走很遠的路來看我,給我帶好多好吃的東西,帶我出去玩,分別的時候,我哭了,父母也眼含著淚。這時我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
走入學校的大門,開始了新的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我們學校英語考試,我本以為能夠考好的,可是卻因為我的粗心大意,只得了51分,當我垂頭喪氣地回家的時候,父母沒有批評我,也沒有安慰我,只是對我說:「沒關系,下次好好考就行了。」但是說這句話時的語氣是沉重的。於是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取得好成績,為父母爭口氣,果然,第二次考試我就得了高分。我好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學習的幫助!
當我放學回來,打開電視,吃著零食,享受著青春的美好。仔細一想,這一切不都是父母賜給我的嗎?這是,媽媽在做飯,爸爸在洗菜。父母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嗎?我真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記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是啊,父母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恩人,要是沒有他們,怎麼能有我這樣性格開朗的陽光男孩呢?所以我要說:感謝父母!

感恩節是美國人民感謝上帝的日子,因為宗教上說幸福生活是上帝的恩賜,所以要感謝上帝,其意義就是感謝上帝和所有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節快要到了,我們也要感激所有曾幫助過我們的家長、老師、同學們。

但是我從網上了解到,我們小學生懂得感恩的並不多。因為現代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知愛自己,不知道關愛別人。不少學生不但不體諒父母的辛勞,反而無休止索取,買吃的,買穿的,進網吧……在他們眼中,向父母要錢天經地義。大學生中,也有許多學生從父母那裡要錢,但給家裡寫信問候的學生不到十分之一。看到這,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應該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父母給你東西時應該說聲「謝謝」,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家務,更應該好好學習,以報答老師的養育之恩。

在家裡要做到感恩,在社會上也要做到感恩。

11年前有個人資助了178名貧困孩子,如今他已家財散盡,身患癌症。當他躺在床上,依然受到了「你不是說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你這不是坑人嗎?」這樣毫無一絲感恩之心的催款電話,真令人心寒。看到這,我感受到當今社會懂得感恩的人太少了。這個人資助了178個貧困孩子讀完了小學,肯定花了很多很多錢。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些家長應該到醫院照顧他才對呀!而這些家長不但不感謝,還讓這個面臨死亡人繼續資助他們的孩子。感恩是每個公民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他們怎麼能這么做呢?他們的良心都到哪裡去了呢?我們小學生可千萬不能向他們那樣,別人幫助了你,你就得報答別人

擁有感恩之心,就會擁有一切
花兒之所以那樣嬌艷,是因為它在感激泥土的栽培;小草之所以如此堅強,是因為它在報答大自然給予它的生命;鳥兒的歌聲之所以這么動聽,是因為它在感謝賦予它歌喉的森林……一切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們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生命,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用帶著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帶著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生活,帶著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工作。

工作著是美麗的,面對學生的笑臉,你是否充滿感恩之心?是否也讓學生充滿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是一種美好的心理能力,它不僅讓學生懂得回報,也讓學生在感激他人的時候獲得了自我幸福的提升,並成為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世界!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學會感恩,會使生活更加充實,會使世界更加美好,你會覺得生活更燦爛。

❻ 怎麼營造感恩文化,怎麼引導,才能讓員工對公司有感恩之心

文化,不管是企業文化、國家文化、民族文化,都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正如同人們每天看好萊塢大片,就被美國文化同化了,對美國心生仰慕;每天都談論韓國明星,就被韓流同化了,一定要去韓國旅遊一次。

對企業來說,你讓員工沉浸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員工就能感受到什麼樣的文化,而不是靠你的宣講和灌輸。如果硬性宣講和灌輸,員工反倒會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對題主的問題,我不好給出合適的答案。首先需要知道公司核心領導的風格,然後再來定製應該導入的文化特徵,最後在進行制度和物質方面的固化和強化。這一切都做好了,才談得上營造和引導的問題。

❼ 人為什麼要感恩

(一)首先,感恩是至高的人生智慧——會感恩就會正確認識自我,進行清晰的人生定位。 1、個體的人是非常渺小的,吃、穿、住、行,無一不是他人的支持,一個人不可能獨立生存於世間。我們漢字的「人」字非常有意思,一撇一捺互相支撐,象徵人是要相互溫暖,相互照亮才能走完各自的人生歷程! 2、介紹一下佛家的理念——「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指的是國土恩、眾生恩、父母恩、佛恩。 (1)國土恩:國家安定,我們才有安定的生活環境,古人說「寧為太平雞犬,不做亂世之人」,意思是說寧肯作太平盛世中一隻雞,一隻狗,也不願意作亂世中的一個人,戰爭災亂年代的人比不上太平年代的一隻動物。不要說大的戰爭,就是自然界的地震、雪災等災害來臨時,我們就知道個人需要國家的恩護。 (2)眾生恩:眾生,就以人而言,如前所述,我們是相互依存的。 (3)父母恩:生養之恩比天高! (4)佛恩:這是佛家觀念,對我們不信仰佛教的人而言,佛恩可以理解為師長教化教育的恩情。因為「佛」是印度音譯,意思是覺悟者的意思,佛的一切功德可高度概括為「覺、正、凈」,覺悟宇宙真理不迷惑、意識言行正確、心念純凈無私,以此德行來化度眾生。所以,佛恩我們理解為師長教育之恩,師長讓我們由蒙昧走向文明,由無知孩童成長為一位有知識的少年,再走向自己美好的人生! 3、再談佛家大慈大悲的觀念,八個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緣由,比如今天我對你微笑,明天你對我點頭,微笑是緣,點頭是果,但佛家崇尚沒有緣由的慈愛,因為眾生,宇宙間一切生命本來一體,自然人苦為我苦,人飢為我飢,生起同體的大悲(憐憫)之心! (二)第二點,感恩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恩的人不會怨天尤人,會自省、自立、自強。 1、感恩立足於正確認識個體與他人、與世間萬物正確認識的至高智慧,形成於真誠內省之中。 2、感恩的人會正視自己的優缺點,所以一定會是謙虛的,不狂妄自大的。 3、感恩的人是進取的,因為珍愛人生,包括珍愛順境,也珍愛逆境和苦難,在感恩的人看來,苦難是老師,教會自己智慧,值得從中反思,所以不但不埋怨,反而視為學習和鍛煉自己的機會。 (三)第三點,感恩是巨大的人生力量——感恩的人會堅強、自信、健康、仁慈! 1、感恩帶來堅強,因為感恩的人珍愛人生的順逆境界,所以淡看一切不幸甚至災禍劫難,自然堅強無畏! 2、感恩帶來信心,感恩的人以苦難為師,心中會永遠看到希望! 3、感恩帶來健康,感恩的人心底坦盪知足,少私慾雜念,睡能安睡,醒時心靜,身心和諧,自然健康! 4、感恩創造和諧,感恩的人對他人,包括父母、親人朋友,乃至天地萬物常懷敬意,與天人合一,所謂仁者無敵,我即宇宙,宇宙即我,一切行為無損世界而順世間生化之道理,自能於和諧中擁有無盡的創造力量。 三、我們如何感恩? 1、繼承好中華民族的感恩傳統,就是對創造優秀傳統文化的祖先的感恩。中華民族是有感恩傳統的民族。古人說:「人有德於我,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不可不忘也」,又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2、感恩從孝順父母做起。有兩句非常嚴重的話大家一定要記住——「不孝父母乃畜類,不愛國家是賊徒」。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覺得他的母親年紀大了,是家庭的拖累,打算把母親背到深山裡去扔了。他的母親知道後也同意兒子這樣做,覺得自己確實拖累了兒子,她給兒子只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給自己准備一些乾燥的柴禾。兒子也沒有在意母親為啥提這個要求就答應了,然後在一個大雪天里,這個人就背著母親進深山去,一路上,遇到難走、溜滑的地段,母親就扔下幾根柴禾,兒子不解地問母親為啥這樣做,母親說,兒子,你把我扔進深山後,你還得回家,我怕你回來時摔倒啊。兒子一瞬間,良心發現,淚流滿面,把母親背回了家中。這個故事的道理引人深思:我們回報父母的很少,有時覺得父母親嘛,太親近了,不必客氣,大吼大叫,從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可是,父母也是人,也需要我們的關愛。同是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日韓現代文明,在這方面就比中國人做得好得多!正如前邊所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感恩,應從孝順父母做起。 3、感恩從細節做起,感恩生活,感恩一切人,感恩整個世界。 4、感恩是一種心態。感恩不一定非要驚天動地的行為,有的時候是一個微笑,一聲問候,關鍵是不要如小說中的曹操所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而應該是天下沒有人對不起我,我是這個世界給予我的已經太多太多,我要盡己所能,回報他人,回報社會,回報天地!願同學們都能學會感恩,收獲美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❽ 為什麼中國人,要把「孝」字放在第一位

在中國孝文化的傳承源遠流長,孝是一種社會意識的形態,有利於社會發展建設的動力,有利於規勸人們後代以德存心,以百善孝為先,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去感恩父母的養育之心。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以孝為先造就良好深厚道德的典範。

《弟子規》一文詳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應。”父母命,行勿懶”,當父母有事要求要我們去做,要起快行動,不要籍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孝字的寫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說文》講“孝”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這是長幼尊卑的次序,禮節。也可以視為子承老,兒子背老父母,這是象形,更是直觀的孝行。這是講得很好,不錯。

所以,要得到孩子生活的正常化,必須以《弟子規》為教材,學好,用好。努力克服沒有日夜顛倒的壞習慣,做事要有一定的規矩,要求孩子從小養成孝順父母,疼愛家人,以正能量保持恆心,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事業有成,這就是父母最大的希望。

❾ 為什麼人要有感恩的心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後,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後,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里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沒有社會成員的感恩和報恩,很難想像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麼,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的關鍵在於回報意識。回報,就是對哺育、培養、教導、指引、幫助、支持乃至救護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並通過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
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它是自發性的行為。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做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個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感恩是一種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同這樣一個規律:心的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的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的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的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願感恩的心改變我們的態度,願誠懇的態度帶動我們的習慣,願良好的習慣升華我們的性格,願健康的性格收獲我們美麗的人生!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濃意深,我感恩上蒼,給了我這么多的好朋友,我享受著朋友的溫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走出家門,我走向自然。放眼花紅草綠,鶯飛燕舞,我感恩大自然的無盡美好,感恩上天的無私給予,感恩大地的寬容浩博。 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滿著感恩情懷,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承接,學會了付出,懂得了回報。所以,每天,我都有一個好心情,我幸福的生活著每一天。我懂得,學會了感恩,才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好,用微笑去對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朋友,對待困難。寬容和感動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冰峰為春暖,化干戈為玉帛。
對於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蠻橫,還可以幫助我們度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些曾和你有過結怨甚至觸及你心靈痛處的那些人,會使我們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闊。
因此,感恩,是一條人生基本的准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們的積極、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懷有感恩之情,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賞和感激。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病入道義上的凈化劑、事業上的原動力和內驅力,是人的高貴之所在。感恩將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聯系得更緊,感恩將使你對生活、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從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圍。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這個世界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❿ 感恩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它凝聚著愛、責任、奉獻等使命,不僅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力和行為塑造力,更是推動一切事物和諧化的力量。一個能永葆青春的企業必然有顆感恩的心,有一群懂得感恩的員工,懂得感恩,敢於承擔責任,是每一位企業員工都要明白和厲行的准則,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每一位企業家的血管里都應該流淌著感恩的血液。

在企業職業生涯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將個人的心態歸零:放空自己,抱著學習及感恩的態度,把每一次都看成一個新的起點,一次新的機會,不計較一時的境遇得失。只要做好心理構建,擁有感恩的心態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可以甘願付出、盡最大的努力,當機會到來時才可以抓住,你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實際上,感恩不一定非要用驚天動地的行為來表達,它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可以發現生命中的感動並為此感激的情懷!

愛抱怨的人為何總說生活太累,因為他只看見了自己的付出,卻未看見自己的收獲,他們不懂得知足與感恩。不要抱怨你的工作環境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工資不高,不要抱怨你的上級太嚴厲,不要抱怨你住的宿舍太破,不要抱怨你的電腦速度太慢,不要抱怨你空懷一身絕技卻無人欣賞,現實中有太多的不稱心,即使生活給你的是垃圾,你一樣可以將垃圾踩在腳下,登上世界頂峰。

企業更需要這種情懷,在企業追求利潤和發展過程中,有沒有停下來想一想,把這種情懷組織起來,用一種更深層次的角度審視企業的價值平台,從而具有一種更積極的社會心態、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寬廣的胸襟,為社會,為自然、為生命、為靈魂,搭建一個能夠凈化心靈的港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把感恩文化放在第一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