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
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
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
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
「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
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
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
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
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
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
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
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這里,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
Ⅱ 民族象徵集錦
龍的意義:因為龍是集幾種動物的特點而衍化形成的。所以龍代表了中華民族人民的多樣性,多元化。龍象徵中華民族,國際上龍就是中國。代表精神是團結。
長城的意義:長城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偉大工程。而且不是有一個朝代建造完成,耗時,耗材,耗力都是相當之巨大的。所以代表了堅韌的精神。
長江的意義:現在的長江是由自然形成的原始雛形,經過人類的修建,才成為現在的長江。所以長江代表了中華名族的智慧。也同意樓上的,象徵生生不息。
中國結的意義:其實中國結的興起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這點完全同意樓上的。傳達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和諧、幸福、吉祥的嚮往追求。在加一個和平。代表的精神就是希望。
Ⅲ 民族文化是什麼意思
民族文化是某一 民族 在長期共同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創造出來的能夠體現本民族特點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總和。 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 民族特點 的文化。 包括 物質文化 和精神文化。 飲食、衣著、住宅、生產工具屬於物質文化的內容; 語言 、 文字 、 文學 、 科學 、 藝術 、 哲學 、 宗教 、 風俗 、節日和傳統等屬於精神文化的內容。 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 如歷史、文學(包括 口頭文學 )、歷法、醫葯、科學技術等,都是用一定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宗教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對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著不同的作用。
Ⅳ 什麼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龍
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Ⅳ 龍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象徵著什麼
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百鱗之長 。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是多種動物集合而成的一種神物。
龍作為中國古人對多種動物和天象融合創造的一種神物,實質是祖先對自然力的神化和升華。人們普遍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具有強大能力的精神象徵,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標志,是信仰載體和民族團結的情感紐帶。
Ⅵ 什麼是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紐帶,是民族的靈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導向,是推動民族進步發展的智慧動力。
而作為推動國家發展的科技和經濟力量更是在民族文化熏陶孕育之下成長壯大起來的。中華民族盡管有過無數次改朝換代,內憂外患,但其歷史幾千年延綿不絕,最終浴火重生,如日中天。其根源之一在於悠久、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中華文化磨礪了民族風骨,洗滌了民族靈魂,反映了時代脈搏,順應了發展規律、延續了民族生命、壯大了民族力量。因此,中華文化綿延千年,經久不衰,理所當然成為世界文化歷史的一朵奇葩。
一個國家,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就必須有自己的文化設計,有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的文化發展觀。只有實現文化自強,才能實現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強民、文化強國。
當前,文化和經濟融合產生的競爭力,正成為一個國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難以替代的競爭優勢。一個國家,只有當文化體現出比物質和資本更強大的力量時,當經濟發展體現出文化的品格時,這個國家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
因此,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文化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增進民生幸福、促進社會和諧,文化都是重要內容和衡量指標。
從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來看,一個多元文化發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而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大復興,必將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助力和鮮明標志。
(6)民族文化象徵什麼擴展閱讀:
民族文化形成的節日: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
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拜年、給壓歲錢、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鍾馗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溫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誠祈禱,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裡,與家人一起獲得幸福。其中,多為佛教。
參考資料來源:南方網—談談什麼是民族文化?
Ⅶ 中國最具有民族文化標志是什麼
一、中國最具有民族文化標志的是:龍文化。
二、民族標志,即中國式標志,就是以中國各民族文化為核心,以民族文化元素作為構圖元素,精心構思設計用來表達民族文化信息的符號。「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標志性文化。
三、文化是一種歷史形成,特別是作為民族象徵的文化符號,它本身積聚的,就是民族文化極強的內部凝聚力。文化是歷史的一部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中國龍文化也同樣是如此。從代表中華民族,代表中國方面來說,沒有任何標志可以超越「龍」這個標志,「龍文化」最能表徵中華民族價值理念。
龍的精神可以用團結凝聚的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奮發開拓的精神和與天和諧的精神來概括。它是吉祥的象徵,是風調雨順的保證,是民族和諧的標志。數千年來,約定俗成,深入人心。
Ⅷ 什麼象徵中華文明
象徵中華文明的是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歷史和精神載體,體現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內涵,是中華文化精髓的核心釋放,不僅代表著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更代表著先進文化高度的自信與繁榮。
世界上尚沒有一種人類建築,跨越2000年時光而持續修建,同時也是迄今為止發揮功用時間最長、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之一。
(8)民族文化象徵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文明是一脈相承、連續發展的,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某一階段的能量耗盡了就會起變化,變化了血脈就暢通,再接著生長、發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華文明生命力不絕、延續至今,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中華文明的發展雖有階段性,但沒有間斷和轉移。我們今天還能讀懂數千年前的文獻資料,古代經書上的格言警句還活躍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