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芬蘭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芬蘭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4 02:43:05

① 芬蘭堡在哪個國家

芬蘭。
芬蘭堡 (Suomenlinna)建在赫爾辛基外海上的一串小島上,是奧科斯丁設計的傑作。建於250 多年前,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軍事要塞之一,也是芬蘭最為重要及著名的景點。芬蘭城堡還有教堂、軍營、城門等名勝古跡,有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上軍事遺跡,在1991年,芬蘭城堡就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受到了保護。
簡介
芬蘭堡位於辛基南面大黑島、小黑島和狼島3個島嶼上,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要塞的完整遺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島上保存著10間博物館,包括海岸炮台博物館、威斯科潛艇博物館和玩偶玩具博物館等。芬蘭堡全年開放,前往的輪渡有不同船期。

建設
芬蘭堡建於250多年前,由一位瑞典炮兵軍官奧科斯丁設計。著名的芬蘭堡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海上要塞、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一組建在赫爾辛基外海若干小島上的建築,是瑞典時代的產物。迄今,當年的炮台、城堡、軍營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而在數百年後的今天,芬蘭堡早已演變成了一個時尚的聚會場所。帝皇門是芬蘭堡的象徵,1753年-1754年間為閱兵而建。1752年,創始人瑞典王AdolfFredrik,來視察工程時,乘船停錨的地方,正是帝皇門的位置所在。建於1852的赫爾辛基大教堂,結構精美,乳白色的外觀,氣宇非凡,堪稱芬蘭藝術史上的精華。大教堂的頂端是帶淡綠色圓拱的鍾樓,高出海平面80多米,因此成了赫爾辛基的地標性建築。赫爾辛基大教堂是芬蘭最受歡迎的結婚場所。
250年前瑞典人在島上建設的炮台,城堡,軍營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島上有數十間博物館以及餐館咖啡館。芬蘭城堡博物館提供三種芬蘭城堡當地釀造的啤酒,味道純正獨特。島上的船塢用傳統的技藝建造一艘古老的帆船,遊客們也可以親自參與其間。

格言
在芬蘭堡的帝皇門上,用大理石板鐫刻著奧古斯丁·厄倫施瓦德的一句格言:「後人們,憑你自己的實力站在這里,不要依靠外國人的幫助。」

用途
芬蘭堡是由一位瑞典炮兵軍官奧科斯丁設計的。他在靠近赫爾辛基附近的一系列島嶼上修建完成了一圈鏈式連接的防禦性城堡後於1772年去世,直到18世紀末,芬蘭堡的設計計劃才終於圓滿完成。那時俄羅斯人對瑞典統治下的芬蘭虎視眈眈。當時,俄羅斯人不但依靠在波羅的海東部佔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喀琅施塔得保護其中心城市聖彼得堡,還可以將它作為俄羅斯艦隊與瑞典海上軍事力量作戰的大本營及補給基地,對芬蘭帶來了嚴峻的威脅。當時奧科斯丁修建芬蘭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防禦俄羅斯人對芬蘭的入侵。

② 芬蘭有什麼好玩地方 景點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芬蘭的歷史上產生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托以實用功能性主義的浪漫風格設計建造的建築為芬蘭留下了眾多凝固的藝術珍品。

芬蘭堡

「芬蘭堡」要塞位於赫爾辛基南面的島嶼上,由6個島嶼組成。歷史上是個

芬蘭

古老航海傳統而感到自豪,停泊在首府瑪麗港西碼頭的四桅桿帆(Pommern)是奧蘭島的象徵,也是奧蘭島遠洋船隊漂洋過海的見證,現已入為博物館供遊人參觀。奧蘭島的海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館之一,在瑪麗港東邊的船塢還可以看到傳統船隻建造的過程。

星羅棋布的小島,巨大的礁石,野花燦爛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這個群島別具神采。奧蘭島的風光與芬蘭內地截然不同,島上眾多的古跡有中世紀的城堡,教堂,還有博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於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建造要塞這一龐大計劃擱淺,剛剛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聯軍來自海上和陸地的兩面夾攻,英法聯軍奪取要塞後將它炸毀。

奧蘭島夏季氣候宜人,在島上,遊人可以租到自行車,並同時獲得一份地圖及指南,沿途有許多營地,度假別野和民宿可供歇息,島上還有一個36洞的高爾夫球場,除打高爾夫球外,遊客還可以在海邊垂釣,乘船在海上游覽打獵。

年度活動6月仲夏節活動夏季集市7月爵士音樂節海洋節8月瑪麗港藝術之夜10月文化節奧蘭島馬拉松賽12月聖誕集市。

世界最大基督教木製教堂---建於1847年凱里邁基教堂。

世界遺產

至2008年止,芬蘭共有6處世界遺產,其中1處自然遺產,為克瓦爾肯群島;5處為文化遺產,分別為佩泰耶韋西古教堂、薩馬拉赫登邁基德銅器時代墓地、勞馬古城、韋爾拉磨木和紙板廠、芬蘭堡。

③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看這里
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Wikipedia:%E4%B8%BB%E9%A2%98/%E4%B8%96%E7%95%8C%E9%81%97%E4%BA%A7

世界遺產列表 (亞洲和大洋洲)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亞洲和大洋洲的38個國家以及歸屬未定的耶路撒冷共擁有211項世界遺產(其中1項為跨國遺產),其中文化遺產156項,自然遺產44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1項。在這個列表中,c代表文化遺產,n代表自然遺產,nc代表雙重遺產。國家與地區的排列順序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的世界遺產列表中的排列順序,基本是按照國家或地區英文名稱的打頭字母來排列的(考慮到中文資料的傳統,本列表把中國列在最前面);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遺產項目則是按照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由於官方列表的排列順序時有變化,所以與當前官方列表的排列順序並不一定完全一致)。

說明:

1、關於亞洲國家的界定,採用中國大陸的慣例。其中某些國家,如塞普勒斯和土耳其,有時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這個列表包括亞洲國家擁有的地理上並不位於亞洲的遺產項目(如土耳其的遺產項目伊斯坦布爾歷史區),而不包括通常不認為是亞洲國家的國家擁有的地理上位於亞洲的遺產項目(如俄羅斯的一些遺產項目)。
3、這個列表也不包括亞洲大洋洲以外國家擁有的位於其亞洲或大洋洲屬地的遺產項目(如位於英國屬地皮特凱恩群島的遺產項目亨德森島)。

目錄
[隱藏]

* 1 中國(31項)
* 2 阿富汗(2項)
* 3 亞美尼亞(3項)
* 4 澳大利亞(16項)
* 5 亞塞拜然(1項)
* 6 巴林(1項)
* 7 孟加拉國(3項)
* 8 柬埔寨(1項)
* 9 塞普勒斯(3項)
* 10 朝鮮(1項)
* 11 喬治亞(3項)
* 12 印度(26項)
* 13 印度尼西亞(7項)
* 14 伊朗(7項)
* 15 伊拉克(2項)
* 16 以色列(5項)
* 17 日本(13項)
* 18 耶路撒冷(1項)
* 19 約旦(3項)
* 20 哈薩克(2項)
* 21 寮國(2項)
* 22 黎巴嫩(5項)
* 23 馬來西亞(2項)
* 24 蒙古(2項)
* 25 尼泊爾(4項)
* 26 紐西蘭(3項)
* 27 阿曼(4項)
* 28 巴基斯坦(6項)
* 29 菲律賓(5項)
* 30 韓國(7項)
* 31 索羅門群島(1項)
* 32 斯里蘭卡(7項)
* 33 敘利亞(4項)
* 34 泰國(5項)
* 35 土耳其(9項)
* 36 土庫曼(2項)
* 37 烏茲別克(4項)
* 38 越南(5項)
* 39 葉門(3項)

[編輯]

中國(31項)

23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

* 泰山(nc,1987年)
* 長城(c,1987年)
* 明清皇家宮殿(c,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宮(1987年)-沈陽故宮(2004年)
* 敦煌莫高窟(c,1987年)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c,1987年)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c,1987年)
* 黃山(nc,1990年)
*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黃龍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c,1994年)
*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c,1994年)
* 武當山古建築群(c,1994年)
*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區(c,1994年,2000年,2001年):布達拉宮(1994年)-大昭寺(2000年)-羅布林卡(2001年)
* 廬山國家公園(c,1996年)
*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nc,1996年)
* 麗江古城(c,1997年)
* 平遙古城(c,1997年)
* 蘇州古典園林(c,1997年,2000年):網師園、環秀山莊、留園、拙政園(1997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2000年)
* 頤和園(c,1998年)
* 天壇(c,1998年)
* 武夷山(nc,1999年)
* 大足石刻(c,1999年)
* 青城山與都江堰(c,2000年)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c,2000年)
* 龍門石窟(c,2000年)
* 明清皇家陵寢(c,2000年,2003年,2004年):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
* 雲岡石窟(c,2001年)
*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n,2003年)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c,2004年)
* 澳門歷史城區(c,2005年)

[編輯]

阿富汗(2項)

2項文化遺產。

* 賈姆的尖塔和考古遺址(c,2002年)
* 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c,2003年)

[編輯]

亞美尼亞(3項)

3項文化遺產。

* 哈格帕特修道院與薩那欣修道院(c,1996年,2000年)
* 埃奇米阿津教堂與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c,2000年)
* 格加爾德修道院與上阿扎特山谷(c,2000年)

[編輯]

澳大利亞(16項)

1項文化遺產,11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

* 卡卡杜國家公園(nc,1981年,1987年,1992年)
* 大堡礁(n,1981年)
* 威蘭德拉湖區(nc,1981年)
* 塔斯馬尼亞荒原(nc,1982年,1989年)
* 豪勛爵群島(n,1982年)
* 澳大利亞東部雨林保護區(n,1986年,1994年)
* 烏盧魯—卡塔楚塔國家公園(nc,1987年,1994年)
* 昆士蘭的熱帶雨林(n,1988年)
* 西澳大利亞的沙克灣(n,1991年)
* 弗雷澤島(n,1992年)
* 澳大利亞哺乳動物化石遺址(n,1994年)
*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n,1997年)
* 麥誇里島(n,1997年)
* 大藍山地區(n,2000年)
* 波奴魯魯國家公園(n,2003年)
* 皇家展覽館和卡爾頓園林(c,2004年)

[編輯]

亞塞拜然(1項)

1項文化遺產。

* 巴庫古城及城內的希爾凡王宮和少女塔(c,2000年)

[編輯]

巴林(1項)

1項文化遺產。

* 巴林貿易港考古遺址(c,2005年)

[編輯]

孟加拉國(3項)

2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巴凱爾哈德的古清真寺之城(c,1985年)
* 巴哈爾布爾的佛教寺院遺跡(c,1985年)
* 孫德爾本斯(n,1997年)

[編輯]

柬埔寨(1項)

1項文化遺產。

* 吳哥古跡(c,1992年)

[編輯]

塞普勒斯(3項)

3項文化遺產。

* 帕福斯(c,1980年)
* 特羅多斯地區的彩繪教堂(c,1985年,2001年)
* 喬伊魯科蒂亞(c,1998年)

[編輯]

朝鮮(1項)

1項文化遺產。

* 高句麗墓葬群(c,2004年)

[編輯]

喬治亞(3項)

3項文化遺產。

* 姆茨赫塔古城(c,1994年)
* 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c,1994年)
* 上斯瓦涅季(c,1996年)

[編輯]

印度(26項)

21項文化遺產,5項自然遺產。

* 阿旃陀石窟(c,1983年)
* 埃洛拉石窟(c,1983年)
* 阿格拉古堡(c,1983年)
* 泰姬陵(c,1983年)
* 戈納勒格的太陽神廟(c,1984年)
*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跡群(c,1984年)
*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n,1985年)
* 馬納斯野生生物保護區(n,1985年)
* 凱奧拉德奧國家公園(n,1985年)
*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c,1986年)
* 克久拉霍古跡群(c,1986年)
* 亨比古跡群(c,1986年)
*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c,1986年)
* 帕塔達卡爾古跡群(c,1987年)
* 埃勒凡塔石窟(c,1987年)
* 朱羅王朝現存的神廟(c,1987年,2004年):坦賈武爾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廟(1987年)-康凱康達秋里斯瓦拉姆神廟、達拉蘇拉姆的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廟(2004年)
* 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n,1987年)
* 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和花谷國家公園(n,1988年,2005年):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1988年)-花谷國家公園(2005年)
* 桑吉的佛教古跡(c,1989年)
* 德里的胡馬雍陵(c,1993年)
* 德里的顧特卜塔及其周圍建築(c,1993年)
* 印度的山地鐵路(c,1999年,2005年):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1999年)-尼爾吉里山鐵路(2005年)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c,2002年)
* 比莫貝卡特岩洞(c,2003年)
* 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c,2004年)
*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c,2004年)

[編輯]

印度尼西亞(7項)

3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

* 婆羅浮屠寺廟群(c,1991年)
* 烏戎庫隆國家公園(n,1991年)
* 科莫多國家公園(n,1991年)
* 巴蘭班南寺廟群(c,1991年)
* 桑吉蘭早期人類遺址(c,1996年)
* 洛倫茨國家公園(n,1999年)
*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n,2004年)

[編輯]

伊朗(7項)

7項文化遺產。

* 喬加贊比爾(c,1979年)
* 波斯波利斯(c,1979年)
* 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c,1979年)
* 塔赫特蘇萊曼(c,2003年)
* 帕薩爾加德(c,2004年)
* 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c,2004年)
* 蘇丹尼耶(c,2005年)

[編輯]

伊拉克(2項)

2項文化遺產。

* 哈特拉(c,1985年)
* 亞述古城(c,2003年)

[編輯]

以色列(5項)

5項文化遺產。

* 馬薩達(c,2001年)
* 阿卡古城(c,2001年)
* 特拉維夫白城(c,2003年)
* 米吉多、夏瑣和貝爾謝巴的聖經古跡(c,2005年)
* 香料之路—內蓋夫沙漠中的城市(c,2005年)

[編輯]

日本(13項)

10項文化遺產,3項自然遺產。

*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c,1993年)
* 姬路城(c,1993年)
* 屋久島(n,1993年)
* 白神山地(n,1993年)
* 古京都的歷史遺跡(京都、宇治和大津)(c,1994年)
* 白川鄉和五個山的歷史村落(c,1995年)
* 廣島和平紀念碑(原子彈爆炸圓頂屋)(c,1996年)
* 嚴島神社(c,1996年)
* 古奈良的歷史遺跡(c,1998年)
* 日光的神社與寺廟(c,1999年)
* 琉球王國的王城遺址及相關遺跡(c,2000年)
* 紀伊山地的聖地和朝聖路線(c,2004年)
* 知床半島(n,2005年)

[編輯]

耶路撒冷(1項)

1項文化遺產。

*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c,1981年)

註:(由約旦申報)
[編輯]

約旦(3項)

3項文化遺產。

* 佩特拉(c,1985年)
* 庫塞爾阿姆拉(c,1985年)
* 烏姆賴薩斯(c,2004年)

[編輯]

哈薩克(2項)

2項文化遺產。

*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的陵墓(c,2003年)
* 泰姆格里考古景觀的岩刻(c,2004年)

[編輯]

寮國(2項)

2項文化遺產。

* 琅勃拉邦古城(c,1995年)
* 占巴塞文化景觀區(c,2001年)

[編輯]

黎巴嫩(5項)

5項文化遺產。

* 安傑爾(c,1984年)
* 巴勒貝克(c,1984年)
* 比布魯斯(c,1984年)
* 提爾(c,1984年)
* 聖谷和神杉林(c,1998年)

[編輯]

馬來西亞(2項)

2項自然遺產。

* 基納巴盧公園(n,2000年)
* 穆魯山國家公園(n,2000年)

[編輯]

蒙古(2項)

1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俄羅斯共有)

* 烏布蘇盆地(n,2003年)(與俄羅斯共有)
*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c,2004年)

[編輯]

尼泊爾(4項)

2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n,1979年)
* 加德滿都谷地(c,1979年)
* 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n,1984年)
* 佛祖誕生地藍毗尼(c,1997年)

[編輯]

紐西蘭(3項)

2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

* 湯加里羅國家公園(nc,1990年,1993年)
* 紐西蘭西南部的蒂瓦希普納穆(n,1990年)
* 紐西蘭的次南極群島(n,1998年)

[編輯]

阿曼(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拜赫萊要塞(c,1987年)
* 巴特、胡特姆和艾因的考古遺址(c,1988年)
*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n,1994年)
* 乳香之路(c,2000年)

[編輯]

巴基斯坦(6項)

6項文化遺產。

*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跡(c,1980年)
* 塔克西拉(c,1980年)
* 塔赫特巴希的佛教遺跡和鄰近的薩爾巴赫洛古城遺址(c,1980年)
* 特達的歷史遺跡(c,1981年)
* 拉合爾的古堡和夏利馬爾花園(c,1981年)
* 羅赫達斯古堡(c,1997年)

[編輯]

菲律賓(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n,1993年)
* 菲律賓的巴洛克教堂(c,1993年)
*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c,1995年)
* 維甘古城(c,1999年)
* 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n,1999年)

[編輯]

韓國(7項)

7項文化遺產。

* 石窟庵與佛國寺(c,1995年)
* 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c,1995年)
* 宗廟(c,1995年)
* 昌德宮建築群(c,1997年)
* 水原華城(c,1997年)
* 慶州歷史區(c,2000年)
* 高敞、和順和江華的古墓遺址(c,2000年)

[編輯]

索羅門群島(1項)

1項自然遺產。

* 東倫內爾島(n,1998年)

[編輯]

斯里蘭卡(7項)

6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阿努拉德普勒聖城(c,1982年)
* 波隆納魯沃古城(c,1982年)
* 錫吉里耶古城(c,1982年)
* 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n,1988年)
* 康提聖城(c,1988年)
* 加勒古城及其城堡(c,1988年)
* 丹布勒金寺(c,1991年)

[編輯]

敘利亞(4項)

4項文化遺產。

* 大馬士革古城(c,1979年)
* 布斯拉古城(c,1980年)
* 巴爾米拉遺址(c,1980年)
* 阿勒頗古城(c,1986年)

[編輯]

泰國(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素可泰古城和鄰近古城鎮(c,1991年)
* 大城古城和鄰近古城鎮(c,1991年)
*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n,1991年)
* 班清考古遺址(c,1992年)
* 棟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n,2005年)

[編輯]

土耳其(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雙重遺產。

* 伊斯坦布爾歷史區(c,1985年)
* 格雷梅國家公園和卡帕多西亞石窟遺址(nc,1985年)
* 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醫院(c,1985年)
* 哈圖沙什(c,1986年)
* 內姆魯特達格(c,1987年)
* 桑索斯—萊頓(c,1988年)
* 赫拉波利斯—帕穆克卡萊(nc,1988年)
* 薩夫蘭博盧城(c,1994年)
* 特洛伊考古遺址(c,1998年)

[編輯]

土庫曼(2項)

2項文化遺產。

* 梅爾夫國家歷史文化公園(c,1999年)
* 庫尼亞—烏爾根奇(c,2005年)

[編輯]

烏茲別克(4項)

4項文化遺產。

* 伊錢卡拉(c,1990年)
* 布哈拉歷史中心(c,1993年)
* 沙赫里薩布茲歷史中心(c,2000年)
* 撒馬爾罕—文化交匯之地(c,2001年)

[編輯]

越南(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順化歷史建築群(c,1993年)
* 下龍灣(n,1994年,2000年)
* 會安古城(c,1999年)
* 美山聖地(c,1999年)
* 豐芽—格邦國家公園(n,2003年)

[編輯]

葉門(3項)

3項文化遺產。

* 希巴姆古城(c,1982年)
* 薩那古城(c,1986年)
* 宰比德古城(c,1993年)
*

[編輯]

阿爾巴尼亞(2項)

2項文化遺產。

* 布特林特(c,1992年,1999年)
* 吉諾卡斯特古城(c,2005年)

[編輯]

安道爾(1項)

1項文化遺產。

* 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羅爾谷(c,2004年)

[編輯]

奧地利(8項)

8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匈牙利共有)

* 薩爾茨堡城歷史中心(c,1996年)
* 申布倫宮殿和花園(c,1996年)
* 薩爾茨卡默古特的哈爾施塔特—達赫施泰因文化景觀(c,1997年)
* 塞默靈鐵路(c,1998年)
* 格拉茨城歷史中心(c,1999年)
* 瓦豪文化景觀(c,2000年)
* 維也納歷史中心(c,2001年)
* 費爾特湖/新錫德爾湖文化景觀(c,2001年)(與匈牙利共有)

[編輯]

白俄羅斯(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波蘭共有,1項與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別洛韋日自然保護區/比亞沃韋扎森林(n,1979年,1992年):波蘭的比亞沃韋扎森林(1979年)-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自然保護區(1992年)(與波蘭共有)
* 米爾城堡建築群(c,2000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涅斯維日的拉濟維烏家族城堡建築群(c,2005年)

[編輯]

比利時(9項)

9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法國共有)

* 佛蘭德地區的貝居安女修會建築(c,1998年)
* 拉盧維耶爾和勒勒的中央運河上的四座水力升降機及其周邊設施(埃諾)(c,1998年)
* 布魯塞爾大廣場(c,1998年)
* 比利時和法國的鍾樓(c,1999年,2005年):比利時佛蘭德地區和瓦隆地區的鍾樓(共30處)(1999年)-法國北部的鍾樓(共23處)、比利時讓布盧的鍾樓(2005年)(與法國共有)
* 建築師維克多·奧爾塔設計的主要城市建築(布魯塞爾)(c,2000年)
* 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蒙斯)(c,2000年)
* 圖爾奈的聖母大教堂(c,2000年)
* 布魯日歷史中心(c,2000年)
* 普朗坦—莫雷圖斯印刷博物館(c,2005年)

[編輯]

波黑(1項)

1項文化遺產。

* 莫斯塔爾古城的古橋地區(c,2005年)

[編輯]

保加利亞(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博亞納教堂(c,1979年)
* 馬達拉騎士浮雕(c,1979年)
* 卡贊勒克的色雷斯古墓(c,1979年)
* 伊萬諾沃的岩洞教堂(c,1979年)
* 里拉修道院(c,1983年)
* 內塞伯爾古城(c,1983年)
* 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n,1983年)
* 皮林國家公園(n,1983年)
* 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古墓(c,1985年)

[編輯]

克羅埃西亞(6項)

5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c,1979年,1994年)
* 斯普利特古建築群和戴克里先宮(c,1979年)
* 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n,1979年,2000年)
* 波雷奇歷史中心的尤弗拉西安教堂宗教建築群(c,1997年)
* 特羅吉爾古城(c,1997年)
* 希貝尼克的聖詹姆斯大教堂(c,2000年)

[編輯]

捷克(12項)

12項文化遺產。

* 布拉格歷史中心(c,1992年)
* 捷克克魯姆洛夫歷史中心(c,1992年)
* 泰爾奇歷史中心(c,1992年)
* 澤萊納霍拉的內波穆克聖約翰朝聖教堂(c,1994年)
* 庫特納霍拉:歷史城區及聖巴巴拉教堂和塞德萊茨的聖母大教堂(c,1995年)
* 萊德尼采—瓦爾季采文化景觀(c,1996年)
* 克羅梅日什的花園和城堡(c,1998年)
* 霍拉索維采歷史村落保護區(c,1998年)
* 利托米什爾城堡(c,1999年)
* 奧洛莫烏茨的三位一體聖柱(c,2000年)
* 布爾諾的圖根哈特別墅(c,2001年)
* 特熱比奇的猶太社區和聖普羅科皮烏斯大教堂(c,2003年)

[編輯]

丹麥(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耶靈墓地、古北歐石刻和教堂(c,1994年)
* 羅斯基勒大教堂(c,1995年)
* 克倫堡宮(c,2000年)
* 伊盧利薩特冰灣(n,2004年)(位於屬地格陵蘭)

[編輯]

愛沙尼亞(2項)

2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塔林古城歷史中心(c,1997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編輯]

芬蘭(6項)

6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勞馬古城(c,1991年)
* 芬蘭堡(c,1991年)
* 佩泰耶韋西古教堂(c,1994年)
* 韋爾拉磨木紙板廠(c,1996年)
* 薩馬拉赫登邁基的青銅時代墓地(c,1999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編輯]

法國(30項)

28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其中1項與西班牙共有,1項與比利時共有)

* 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c,1979年)
* 沙特爾大教堂(c,1979年)
* 凡爾賽的宮殿和園林(c,1979年)
* 韋茲萊的教堂和山丘(c,1979年)
* 韋澤爾峽谷的岩洞群(c,1979年)
* 楓丹白露的宮殿和園林(c,1981年)
* 亞眠大教堂(c,1981年)
* 奧朗日的古羅馬劇院和凱旋門(c,1981年)
* 阿爾勒的古羅馬建築和羅馬式建築(c,1981年)
* 豐特奈的西多會修道院(c,1981年)
* 阿爾克—塞南的皇家鹽場(c,1982年)
* 南錫的斯坦尼斯拉斯廣場、卡里耶爾廣場和阿利揚斯廣場(c,1983年)
* 加爾唐普河畔聖薩萬的教堂(c,1983年)
* 科西嘉的吉羅拉塔灣、波爾托灣、斯康多拉自然保護區和皮亞納卡蘭切斯(n,1983年)
* 加爾橋(古羅馬水槽)(c,1985年)
* 斯特拉斯堡—大島(c,1988年)
* 巴黎的塞納河畔(c,1991年)
* 蘭斯的聖母大教堂、聖雷米修道院和塔烏宮(c,1991年)
* 布爾日大教堂(c,1992年)
* 阿維尼翁歷史中心(c,1995年)
* 南運河(c,1996年)
* 卡爾卡松設防城(c,1997年)
* 比利牛斯山脈—珀杜山(nc,1997年,1999年)(與西班牙共有)
* 法國境內的通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c,1998年)
* 里昂的歷史古跡(c,1998年)
* 聖艾米倫區(c,1999年)
* 比利時和法國的鍾樓(c,1999年,2005年):比利時佛蘭德地區和瓦隆地區的鍾樓(共30處)(1999年)-法國北部的鍾樓(共23處)、比利時讓布盧的鍾樓(2005年)(與比利時共有)
* 敘利到沙洛訥間的盧瓦爾河流域(c,2000年)
* 普羅萬中世紀集鎮(c,2001年)
* 奧古斯特·佩雷重建的勒阿弗爾城(c,2005年)

[編輯]

德國(31項)

30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英國共有,1項與波蘭共有)

* 亞琛大教堂(c,1978年)
* 施派爾大教堂(c,1981年)
* 維爾茨堡宮及宮廷花園和廣場(c,1981年)
* 維斯教堂(c,1983年)
* 布呂爾的奧古斯圖斯堡城堡和法爾肯盧斯特(c,1984年)
*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亞大教堂和聖米夏埃爾教堂(c,1985年)
* 特里爾的古羅馬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和聖母教堂(c,1986年)
* 漢薩同盟城市呂貝克(c,1987年)
* 羅馬帝國的邊界(c,1987年,2005年):英國的哈德良長城(1987年)-德國境內的羅馬帝國邊境遺址(2005年)(與英國共有)
* 波茨坦(無憂宮)和柏林的宮殿和公園(c,1990年,1992年,1999年)
* 洛爾施的修道院和教堂(c,1991年)
* 拉默爾斯貝格礦和戈斯拉爾古城(c,1992年)
* 毛爾布龍修道院建築群(c,1993年)
* 班貝格城(c,1993年)
* 奎德林堡的牧師會教堂、城堡和古城(c,1994年)
*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c,1994年)
* 梅塞爾坑化石遺址(n,1995年)
* 科隆大教堂(c,1996年)
* 魏瑪和德紹的包豪斯遺址(c,1996年)
* 艾斯萊本和維滕貝格的馬丁·路德紀念地(c,1996年)
* 古典魏瑪(c,1998年)
* 柏林的博物館島(c,1999年)
* 瓦爾特城堡(c,1999年)
* 德紹—沃利茨園林王國(c,2000年)
* 修道院之島賴謝瑙島(c,2000年)
* 埃森的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c,2001年)
* 萊茵河中上游流域(c,2002年)
* 施特拉爾松歷史中心和維斯馬歷史中心(c,2002年)
* 不來梅的市政廳和羅蘭像(c,2004年)
* 馬斯科夫公園/馬扎科夫斯基公園(c,2004年)(與波蘭共有)
* 德累斯頓易北河谷(c,2004年)
* 上日耳曼-瑞特 古羅馬城牆(c,2005年)
* 福爾梅基爾斯培老城與岩泉(c,2005年)

[編輯]

希臘(16項)

14項文化遺產,2項雙重遺產。

* 巴賽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c,1986年)
* 德爾斐考古遺址(c,1987年)
* 雅典衛城(c,1987年)
* 聖山(nc,1988年)
* 邁泰奧拉(nc,1988年)
* 塞薩洛尼基的古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築(c,1988年)
* 埃皮達魯斯考古遺址(c,1988年)
* 羅得中世紀古城(c,1988年)
* 米斯特拉斯(c,1989年)
*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c,1989年)
* 提洛

④ 外國5個世界遺產資料

1、雅典衛城

所屬大洲:南美洲

所屬國家:巴西

入選時間:2000年(2003年擴大范圍)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ix)(x)

地理位置:S02 19 60 W62 00 30

遺產編號:998bis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亞馬遜河中心保護區佔地超過600萬公頃,是亞馬遜盆地中最大的保護區,同時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保護區內還有平坦耕地生態系統、洪泛森林生態系統,以及湖泊和河流的重要範例,多種水生動物不斷進化,這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電魚類種群的棲息地。保護區為許多珍稀瀕危動物提供保護,例如巨骨舌魚、亞馬遜海牛、黑凱門鱷和兩種淡水豚類。

(4)芬蘭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評定標准

世界遺產的評定標准主要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第二條規定。遺產項目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和審批程序。

每年舉行一次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對申請列入名單的遺產項目進行審批,其主要依據是該委員會此前委託有關專家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而提出的評價報告。

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考察,主要由該委員會會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和世界保護聯盟(IUCN)組織專家進行。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總部設在巴黎,成立於1965年,是國際上唯一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方法、科學技術的運用與推廣的非政府國際機構,有80多個國家會員和4500多名個人會員。

世界保護聯盟(IUCN)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成立於1948年,原名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宗旨是促進和鼓勵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永久利用,成員包括分布在120個國家的官方機構、民間團體、科研和保護機構。

兩者受世界遺產委員會委託,分別對提名列入《名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進行考察並提交評價報告。

⑤ 芬蘭有哪些地方有什麼東西

芬蘭是 137 個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國家之一,截至 2005 年,已擁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包括芬蘭堡(Fortress of Suomenlinna)、勞馬古城(Old Town Rauma)、佩泰耶維齊古教堂(Petajavesi Old Church),韋爾拉木漿木板工廠(Verla Groundwood and Board Mill)、薩瑪拉赫登青銅時代墓地(Bronze Age Burial Site of Sammallahdenmki)和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Struve Geodetic Arc)。 2006 年 7 月,世界遺產大會宣布批准把芬蘭沿海的「瓦爾肯群島」(Kvarken Archipelago)加到瑞典現有的世界遺產「高海岸」(High Coast)項目中,合稱為「高海岸/瓦爾肯群島」,屬於瑞典和芬蘭共有。瓦爾肯群島繼其他6個世界文化遺產之後,成為芬蘭的首個世界自然遺產。 薩翁林納城堡建於 1475 年,是目前北歐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城堡。城堡位於市中心不遠的一個小島上,有堅固的城牆、堡壘和射擊通道,還有三個頂部圓塔(原來有五個)、騎士大廳以及陰暗的地牢。凡是你能想像到的中世紀古堡應該有的東西在這里都能找到。城堡最初修建在當時瑞典與俄羅斯的邊界上作為一個抵禦俄國的一個防禦工事。但是由於邊界線的不斷變更,現在的城堡離俄羅斯已經很遠了。在 1959-1975 年間整個城堡被翻修過一次。現在的薩翁林納城堡還是一年一度著名的「薩翁林納國際歌劇節」的舉辦地。每年夏季,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在這里為觀眾們奉獻最美妙的歌聲與舞蹈,把古堡與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芬蘭的群島區位於西南部的海面上,有冰河時期形成的許多岩層島嶼,如芝麻般散布在前往瑞典的水道上。根據當地人粗略估計,島嶼數目起碼有二萬個以上。這片恍如迷宮般的群島,是芬蘭非常獨特的一道景緻。歷史證據顯示,中古時代就已經有人在群島間聚居。強悍的維京人,無遠弗屆的漢撤商人,都曾探訪過它們。現在群島間仍有不少保存著古風的漁村,陳年教堂和古京都遺跡,都是他們留下的印記。自此之後,很多人也對這「波羅的海上最大的群島」著迷。十九世紀俄國沙皇阿歷山大三世和他的皇後,就經常喜歡在夏季去那裡駕船漫遊。他的繼承人尼古拉斯二坦也承襲了這個情趣,一有機會就乘坐俄羅斯帝國的貴族遊船,前去那裡縱橫闖盪揚帆傲遊。英國作家A.M. 史葛形容一眾小島「如海怪潛伏在海里所露出的背脊」,駕小船於其間探索,不時就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體驗。 群島區另外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小島間保存了千姿百媚的生命群落,使每一處的石壁崖岸都充滿了活潑生機,彷佛如天國遺忘的一角伊甸園。在春天,無數候鳥從南部回歸北歐的老巢,漫天飛舞像要再一次喚醒沉睡的大地。夏、秋之間空氣暖流吹拂得所有草木欣欣向榮,五顏六色的小花從它們腳下紛紛地鑽出頭來,將草原鋪成七彩地氈。水域間的魚呆熬了幾個月的陰寒,這時候也隨著淙淙流水再度地擺尾出來以舒展身心,於是就吸引來不少伺機而動的釣魚愛好者,來掛餌拋絲以試運氣。1980年伊始,這一帶的群島被規劃成了國家公園,負責介紹其間生態資料的訪客中心位於德拉格斯菲耶德(Dragsfjard)的卡斯勒斯(Kasnas),遊人可以在該處取得詳盡的介紹資訊,以便大家起程探訪之前掌握一個方向性的梗概。

⑥ 介紹一下芬蘭,挪威這兩個國家

1、芬蘭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瑞典語:Republiken Finland),簡稱芬蘭(芬蘭語:Suomi, 瑞典語: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

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並入俄羅斯帝國,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2、挪威

挪威王國(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簡稱「挪威」(挪威語:Norge 或Noreg), 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

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島嶼很多,被稱為「萬島之國」,領土與瑞典、芬蘭、俄羅斯接壤,屬地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

9世紀形成統一王國,8~11世紀進入維京時代的北歐海盜全盛時期。14世紀開始衰落,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814年起成為瑞典屬國,1905年宣布獨立。

(6)芬蘭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狀況:

1、芬蘭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

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2、挪威

挪威是全球最發達的福利國家之一。人均GDP達到81085美元(2010數據),2011年全球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卡達和盧森堡。2013年人均GDP過10萬美元。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是歐洲十大經濟國之一。

人均GDP是北歐之首。挪威90年代起油氣產量超過英國,成為一個新興的油氣生產國。北海油田生產的油、氣,除滿足本國自身消費外,還大量出口。在北海主要油田的集中海域,新建了許多新輸油管道、石油終點站和油港。深海採油技術發達。

⑦ 求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全世界的..一定要全!!!)

世界遺產列表 (亞洲和大洋洲)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亞洲和大洋洲的38個國家以及歸屬未定的耶路撒冷共擁有211項世界遺產(其中1項為跨國遺產),其中文化遺產156項,自然遺產44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1項。在這個列表中,c代表文化遺產,n代表自然遺產,nc代表雙重遺產。國家與地區的排列順序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的世界遺產列表中的排列順序,基本是按照國家或地區英文名稱的打頭字母來排列的(考慮到中文資料的傳統,本列表把中國列在最前面);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遺產項目則是按照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由於官方列表的排列順序時有變化,所以與當前官方列表的排列順序並不一定完全一致)。

說明:

1、關於亞洲國家的界定,採用中國大陸的慣例。其中某些國家,如塞普勒斯和土耳其,有時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這個列表包括亞洲國家擁有的地理上並不位於亞洲的遺產項目(如土耳其的遺產項目伊斯坦布爾歷史區),而不包括通常不認為是亞洲國家的國家擁有的地理上位於亞洲的遺產項目(如俄羅斯的一些遺產項目)。
3、這個列表也不包括亞洲大洋洲以外國家擁有的位於其亞洲或大洋洲屬地的遺產項目(如位於英國屬地皮特凱恩群島的遺產項目亨德森島)。

目錄
[隱藏]

* 1 中國(31項)
* 2 阿富汗(2項)
* 3 亞美尼亞(3項)
* 4 澳大利亞(16項)
* 5 亞塞拜然(1項)
* 6 巴林(1項)
* 7 孟加拉國(3項)
* 8 柬埔寨(1項)
* 9 塞普勒斯(3項)
* 10 朝鮮(1項)
* 11 喬治亞(3項)
* 12 印度(26項)
* 13 印度尼西亞(7項)
* 14 伊朗(7項)
* 15 伊拉克(2項)
* 16 以色列(5項)
* 17 日本(13項)
* 18 耶路撒冷(1項)
* 19 約旦(3項)
* 20 哈薩克(2項)
* 21 寮國(2項)
* 22 黎巴嫩(5項)
* 23 馬來西亞(2項)
* 24 蒙古(2項)
* 25 尼泊爾(4項)
* 26 紐西蘭(3項)
* 27 阿曼(4項)
* 28 巴基斯坦(6項)
* 29 菲律賓(5項)
* 30 韓國(7項)
* 31 索羅門群島(1項)
* 32 斯里蘭卡(7項)
* 33 敘利亞(4項)
* 34 泰國(5項)
* 35 土耳其(9項)
* 36 土庫曼(2項)
* 37 烏茲別克(4項)
* 38 越南(5項)
* 39 葉門(3項)

[編輯]

中國(31項)

23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

* 泰山(nc,1987年)
* 長城(c,1987年)
* 明清皇家宮殿(c,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宮(1987年)-沈陽故宮(2004年)
* 敦煌莫高窟(c,1987年)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c,1987年)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c,1987年)
* 黃山(nc,1990年)
*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黃龍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c,1994年)
*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c,1994年)
* 武當山古建築群(c,1994年)
*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區(c,1994年,2000年,2001年):布達拉宮(1994年)-大昭寺(2000年)-羅布林卡(2001年)
* 廬山國家公園(c,1996年)
*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nc,1996年)
* 麗江古城(c,1997年)
* 平遙古城(c,1997年)
* 蘇州古典園林(c,1997年,2000年):網師園、環秀山莊、留園、拙政園(1997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2000年)
* 頤和園(c,1998年)
* 天壇(c,1998年)
* 武夷山(nc,1999年)
* 大足石刻(c,1999年)
* 青城山與都江堰(c,2000年)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c,2000年)
* 龍門石窟(c,2000年)
* 明清皇家陵寢(c,2000年,2003年,2004年):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
* 雲岡石窟(c,2001年)
*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n,2003年)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c,2004年)
* 澳門歷史城區(c,2005年)

[編輯]

阿富汗(2項)

2項文化遺產。

* 賈姆的尖塔和考古遺址(c,2002年)
* 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c,2003年)

[編輯]

亞美尼亞(3項)

3項文化遺產。

* 哈格帕特修道院與薩那欣修道院(c,1996年,2000年)
* 埃奇米阿津教堂與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c,2000年)
* 格加爾德修道院與上阿扎特山谷(c,2000年)

[編輯]

澳大利亞(16項)

1項文化遺產,11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

* 卡卡杜國家公園(nc,1981年,1987年,1992年)
* 大堡礁(n,1981年)
* 威蘭德拉湖區(nc,1981年)
* 塔斯馬尼亞荒原(nc,1982年,1989年)
* 豪勛爵群島(n,1982年)
* 澳大利亞東部雨林保護區(n,1986年,1994年)
* 烏盧魯—卡塔楚塔國家公園(nc,1987年,1994年)
* 昆士蘭的熱帶雨林(n,1988年)
* 西澳大利亞的沙克灣(n,1991年)
* 弗雷澤島(n,1992年)
* 澳大利亞哺乳動物化石遺址(n,1994年)
*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n,1997年)
* 麥誇里島(n,1997年)
* 大藍山地區(n,2000年)
* 波奴魯魯國家公園(n,2003年)
* 皇家展覽館和卡爾頓園林(c,2004年)

[編輯]

亞塞拜然(1項)

1項文化遺產。

* 巴庫古城及城內的希爾凡王宮和少女塔(c,2000年)

[編輯]

巴林(1項)

1項文化遺產。

* 巴林貿易港考古遺址(c,2005年)

[編輯]

孟加拉國(3項)

2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巴凱爾哈德的古清真寺之城(c,1985年)
* 巴哈爾布爾的佛教寺院遺跡(c,1985年)
* 孫德爾本斯(n,1997年)

[編輯]

柬埔寨(1項)

1項文化遺產。

* 吳哥古跡(c,1992年)

[編輯]

塞普勒斯(3項)

3項文化遺產。

* 帕福斯(c,1980年)
* 特羅多斯地區的彩繪教堂(c,1985年,2001年)
* 喬伊魯科蒂亞(c,1998年)

[編輯]

朝鮮(1項)

1項文化遺產。

* 高句麗墓葬群(c,2004年)

[編輯]

喬治亞(3項)

3項文化遺產。

* 姆茨赫塔古城(c,1994年)
* 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c,1994年)
* 上斯瓦涅季(c,1996年)

[編輯]

印度(26項)

21項文化遺產,5項自然遺產。

* 阿旃陀石窟(c,1983年)
* 埃洛拉石窟(c,1983年)
* 阿格拉古堡(c,1983年)
* 泰姬陵(c,1983年)
* 戈納勒格的太陽神廟(c,1984年)
*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跡群(c,1984年)
*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n,1985年)
* 馬納斯野生生物保護區(n,1985年)
* 凱奧拉德奧國家公園(n,1985年)
*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c,1986年)
* 克久拉霍古跡群(c,1986年)
* 亨比古跡群(c,1986年)
*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c,1986年)
* 帕塔達卡爾古跡群(c,1987年)
* 埃勒凡塔石窟(c,1987年)
* 朱羅王朝現存的神廟(c,1987年,2004年):坦賈武爾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廟(1987年)-康凱康達秋里斯瓦拉姆神廟、達拉蘇拉姆的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廟(2004年)
* 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n,1987年)
* 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和花谷國家公園(n,1988年,2005年):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1988年)-花谷國家公園(2005年)
* 桑吉的佛教古跡(c,1989年)
* 德里的胡馬雍陵(c,1993年)
* 德里的顧特卜塔及其周圍建築(c,1993年)
* 印度的山地鐵路(c,1999年,2005年):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1999年)-尼爾吉里山鐵路(2005年)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c,2002年)
* 比莫貝卡特岩洞(c,2003年)
* 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c,2004年)
*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c,2004年)

[編輯]

印度尼西亞(7項)

3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

* 婆羅浮屠寺廟群(c,1991年)
* 烏戎庫隆國家公園(n,1991年)
* 科莫多國家公園(n,1991年)
* 巴蘭班南寺廟群(c,1991年)
* 桑吉蘭早期人類遺址(c,1996年)
* 洛倫茨國家公園(n,1999年)
*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n,2004年)

[編輯]

伊朗(7項)

7項文化遺產。

* 喬加贊比爾(c,1979年)
* 波斯波利斯(c,1979年)
* 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c,1979年)
* 塔赫特蘇萊曼(c,2003年)
* 帕薩爾加德(c,2004年)
* 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c,2004年)
* 蘇丹尼耶(c,2005年)

[編輯]

伊拉克(2項)

2項文化遺產。

* 哈特拉(c,1985年)
* 亞述古城(c,2003年)

[編輯]

以色列(5項)

5項文化遺產。

* 馬薩達(c,2001年)
* 阿卡古城(c,2001年)
* 特拉維夫白城(c,2003年)
* 米吉多、夏瑣和貝爾謝巴的聖經古跡(c,2005年)
* 香料之路—內蓋夫沙漠中的城市(c,2005年)

[編輯]

日本(13項)

10項文化遺產,3項自然遺產。

*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c,1993年)
* 姬路城(c,1993年)
* 屋久島(n,1993年)
* 白神山地(n,1993年)
* 古京都的歷史遺跡(京都、宇治和大津)(c,1994年)
* 白川鄉和五個山的歷史村落(c,1995年)
* 廣島和平紀念碑(原子彈爆炸圓頂屋)(c,1996年)
* 嚴島神社(c,1996年)
* 古奈良的歷史遺跡(c,1998年)
* 日光的神社與寺廟(c,1999年)
* 琉球王國的王城遺址及相關遺跡(c,2000年)
* 紀伊山地的聖地和朝聖路線(c,2004年)
* 知床半島(n,2005年)

[編輯]

耶路撒冷(1項)

1項文化遺產。

*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c,1981年)

註:(由約旦申報)
[編輯]

約旦(3項)

3項文化遺產。

* 佩特拉(c,1985年)
* 庫塞爾阿姆拉(c,1985年)
* 烏姆賴薩斯(c,2004年)

[編輯]

哈薩克(2項)

2項文化遺產。

*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的陵墓(c,2003年)
* 泰姆格里考古景觀的岩刻(c,2004年)

[編輯]

寮國(2項)

2項文化遺產。

* 琅勃拉邦古城(c,1995年)
* 占巴塞文化景觀區(c,2001年)

[編輯]

黎巴嫩(5項)

5項文化遺產。

* 安傑爾(c,1984年)
* 巴勒貝克(c,1984年)
* 比布魯斯(c,1984年)
* 提爾(c,1984年)
* 聖谷和神杉林(c,1998年)

[編輯]

馬來西亞(2項)

2項自然遺產。

* 基納巴盧公園(n,2000年)
* 穆魯山國家公園(n,2000年)

[編輯]

蒙古(2項)

1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俄羅斯共有)

* 烏布蘇盆地(n,2003年)(與俄羅斯共有)
*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c,2004年)

[編輯]

尼泊爾(4項)

2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n,1979年)
* 加德滿都谷地(c,1979年)
* 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n,1984年)
* 佛祖誕生地藍毗尼(c,1997年)

[編輯]

紐西蘭(3項)

2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

* 湯加里羅國家公園(nc,1990年,1993年)
* 紐西蘭西南部的蒂瓦希普納穆(n,1990年)
* 紐西蘭的次南極群島(n,1998年)

[編輯]

阿曼(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拜赫萊要塞(c,1987年)
* 巴特、胡特姆和艾因的考古遺址(c,1988年)
*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n,1994年)
* 乳香之路(c,2000年)

[編輯]

巴基斯坦(6項)

6項文化遺產。

*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跡(c,1980年)
* 塔克西拉(c,1980年)
* 塔赫特巴希的佛教遺跡和鄰近的薩爾巴赫洛古城遺址(c,1980年)
* 特達的歷史遺跡(c,1981年)
* 拉合爾的古堡和夏利馬爾花園(c,1981年)
* 羅赫達斯古堡(c,1997年)

[編輯]

菲律賓(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n,1993年)
* 菲律賓的巴洛克教堂(c,1993年)
*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c,1995年)
* 維甘古城(c,1999年)
* 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n,1999年)

[編輯]

韓國(7項)

7項文化遺產。

* 石窟庵與佛國寺(c,1995年)
* 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c,1995年)
* 宗廟(c,1995年)
* 昌德宮建築群(c,1997年)
* 水原華城(c,1997年)
* 慶州歷史區(c,2000年)
* 高敞、和順和江華的古墓遺址(c,2000年)

[編輯]

索羅門群島(1項)

1項自然遺產。

* 東倫內爾島(n,1998年)

[編輯]

斯里蘭卡(7項)

6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阿努拉德普勒聖城(c,1982年)
* 波隆納魯沃古城(c,1982年)
* 錫吉里耶古城(c,1982年)
* 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n,1988年)
* 康提聖城(c,1988年)
* 加勒古城及其城堡(c,1988年)
* 丹布勒金寺(c,1991年)

[編輯]

敘利亞(4項)

4項文化遺產。

* 大馬士革古城(c,1979年)
* 布斯拉古城(c,1980年)
* 巴爾米拉遺址(c,1980年)
* 阿勒頗古城(c,1986年)

[編輯]

泰國(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素可泰古城和鄰近古城鎮(c,1991年)
* 大城古城和鄰近古城鎮(c,1991年)
*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n,1991年)
* 班清考古遺址(c,1992年)
* 棟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n,2005年)

[編輯]

土耳其(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雙重遺產。

* 伊斯坦布爾歷史區(c,1985年)
* 格雷梅國家公園和卡帕多西亞石窟遺址(nc,1985年)
* 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醫院(c,1985年)
* 哈圖沙什(c,1986年)
* 內姆魯特達格(c,1987年)
* 桑索斯—萊頓(c,1988年)
* 赫拉波利斯—帕穆克卡萊(nc,1988年)
* 薩夫蘭博盧城(c,1994年)
* 特洛伊考古遺址(c,1998年)

[編輯]

土庫曼(2項)

2項文化遺產。

* 梅爾夫國家歷史文化公園(c,1999年)
* 庫尼亞—烏爾根奇(c,2005年)

[編輯]

烏茲別克(4項)

4項文化遺產。

* 伊錢卡拉(c,1990年)
* 布哈拉歷史中心(c,1993年)
* 沙赫里薩布茲歷史中心(c,2000年)
* 撒馬爾罕—文化交匯之地(c,2001年)

[編輯]

越南(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順化歷史建築群(c,1993年)
* 下龍灣(n,1994年,2000年)
* 會安古城(c,1999年)
* 美山聖地(c,1999年)
* 豐芽—格邦國家公園(n,2003年)

[編輯]

葉門(3項)

3項文化遺產。

* 希巴姆古城(c,1982年)
* 薩那古城(c,1986年)
* 宰比德古城(c,1993年)
*

[編輯]

阿爾巴尼亞(2項)

2項文化遺產。

* 布特林特(c,1992年,1999年)
* 吉諾卡斯特古城(c,2005年)

[編輯]

安道爾(1項)

1項文化遺產。

* 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羅爾谷(c,2004年)

[編輯]

奧地利(8項)

8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匈牙利共有)

* 薩爾茨堡城歷史中心(c,1996年)
* 申布倫宮殿和花園(c,1996年)
* 薩爾茨卡默古特的哈爾施塔特—達赫施泰因文化景觀(c,1997年)
* 塞默靈鐵路(c,1998年)
* 格拉茨城歷史中心(c,1999年)
* 瓦豪文化景觀(c,2000年)
* 維也納歷史中心(c,2001年)
* 費爾特湖/新錫德爾湖文化景觀(c,2001年)(與匈牙利共有)

[編輯]

白俄羅斯(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波蘭共有,1項與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別洛韋日自然保護區/比亞沃韋扎森林(n,1979年,1992年):波蘭的比亞沃韋扎森林(1979年)-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自然保護區(1992年)(與波蘭共有)
* 米爾城堡建築群(c,2000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涅斯維日的拉濟維烏家族城堡建築群(c,2005年)

[編輯]

比利時(9項)

9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法國共有)

* 佛蘭德地區的貝居安女修會建築(c,1998年)
* 拉盧維耶爾和勒勒的中央運河上的四座水力升降機及其周邊設施(埃諾)(c,1998年)
* 布魯塞爾大廣場(c,1998年)
* 比利時和法國的鍾樓(c,1999年,2005年):比利時佛蘭德地區和瓦隆地區的鍾樓(共30處)(1999年)-法國北部的鍾樓(共23處)、比利時讓布盧的鍾樓(2005年)(與法國共有)
* 建築師維克多·奧爾塔設計的主要城市建築(布魯塞爾)(c,2000年)
* 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蒙斯)(c,2000年)
* 圖爾奈的聖母大教堂(c,2000年)
* 布魯日歷史中心(c,2000年)
* 普朗坦—莫雷圖斯印刷博物館(c,2005年)

[編輯]

波黑(1項)

1項文化遺產。

* 莫斯塔爾古城的古橋地區(c,2005年)

[編輯]

保加利亞(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博亞納教堂(c,1979年)
* 馬達拉騎士浮雕(c,1979年)
* 卡贊勒克的色雷斯古墓(c,1979年)
* 伊萬諾沃的岩洞教堂(c,1979年)
* 里拉修道院(c,1983年)
* 內塞伯爾古城(c,1983年)
* 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n,1983年)
* 皮林國家公園(n,1983年)
* 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古墓(c,1985年)

[編輯]

克羅埃西亞(6項)

5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c,1979年,1994年)
* 斯普利特古建築群和戴克里先宮(c,1979年)
* 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n,1979年,2000年)
* 波雷奇歷史中心的尤弗拉西安教堂宗教建築群(c,1997年)
* 特羅吉爾古城(c,1997年)
* 希貝尼克的聖詹姆斯大教堂(c,2000年)

[編輯]

捷克(12項)

12項文化遺產。

* 布拉格歷史中心(c,1992年)
* 捷克克魯姆洛夫歷史中心(c,1992年)
* 泰爾奇歷史中心(c,1992年)
* 澤萊納霍拉的內波穆克聖約翰朝聖教堂(c,1994年)
* 庫特納霍拉:歷史城區及聖巴巴拉教堂和塞德萊茨的聖母大教堂(c,1995年)
* 萊德尼采—瓦爾季采文化景觀(c,1996年)
* 克羅梅日什的花園和城堡(c,1998年)
* 霍拉索維采歷史村落保護區(c,1998年)
* 利托米什爾城堡(c,1999年)
* 奧洛莫烏茨的三位一體聖柱(c,2000年)
* 布爾諾的圖根哈特別墅(c,2001年)
* 特熱比奇的猶太社區和聖普羅科皮烏斯大教堂(c,2003年)

[編輯]

丹麥(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耶靈墓地、古北歐石刻和教堂(c,1994年)
* 羅斯基勒大教堂(c,1995年)
* 克倫堡宮(c,2000年)
* 伊盧利薩特冰灣(n,2004年)(位於屬地格陵蘭)

[編輯]

愛沙尼亞(2項)

2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塔林古城歷史中心(c,1997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編輯]

芬蘭(6項)

6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勞馬古城(c,1991年)
* 芬蘭堡(c,1991年)
* 佩泰耶韋西古教堂(c,1994年)
* 韋爾拉磨木紙板廠(c,1996年)
* 薩馬拉赫登邁基的青銅時代墓地(c,1999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編輯]

法國(30項)

28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其中1項與西班牙共有,1項與比利時共有)

* 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c,1979年)
* 沙特爾大教堂(c,1979年)
* 凡爾賽的宮殿和園林(c,1979年)
* 韋茲萊的教堂和山丘(c,1979年)
* 韋澤爾峽谷的岩洞群(c,1979年)
* 楓丹白露的宮殿和園林(c,1981年)
* 亞眠大教堂(c,1981年)
* 奧朗日的古羅馬劇院和凱旋門

⑧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赫爾辛基南邊的6個小島上,有座芬蘭城堡,是世界文化遺產,已經有兩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
可以從赫爾辛基市區乘渡輪前往,15分鍾便可抵達,島上的很多遺跡曾經演繹了芬蘭的歷史

參考:
芬蘭全國共有5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位於赫爾辛基海上前沿的芬蘭堡最負盛名。芬蘭堡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海上要塞,已有250年的歷史,現在每年前來觀光的遊客達到65萬人次。芬蘭本國和外國遊客可以從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南碼頭乘輪渡登上芬蘭堡所在的島嶼免費參觀游覽。此外,芬蘭堡還建有包括芬蘭堡博物館、海岸炮博物館、潛艇博物館在內的7座博物館,遊客只有進入這些博物館參觀時方需購買門票。

⑨ 芬蘭首都在哪裡有什麼地方特色

赫爾辛基建於1550年,1812年成為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人口約為120萬(2006年),占芬蘭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強。與其他歐洲都市相比,赫爾辛基是一座僅有450多年歷史的年輕城市,但她的建築卻融貫了傳統的民族浪漫主義風格與現代流行趨勢。
赫爾辛基不僅是芬蘭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舉行國際性會議的主要場所之一。矗立在市中心的芬蘭大廈是芬蘭著名建築...1812年,芬蘭首都從圖爾庫遷到赫爾辛基。遷都的主要原因,是赫爾辛基距離俄國首都聖彼得堡較近(290千米),
新華網赫爾辛基11月2日電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圖片展2日晚在芬蘭 首都赫爾辛基國際文化中心開幕,引起前來參加開幕式的100餘名芬蘭各界人士的極大興趣。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圖片展由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和赫爾辛基國際文化中心聯合舉辦,

⑩ 芬蘭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

赫爾辛基大教堂

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築群,要屬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淡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乳白色的大教堂建於1852年,其結構之精美,氣宇之非凡,甚稱芬蘭建築藝術上的精華。大教堂機端正帶淡綠色圓拱的鍾樓,高出海平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看見,使之成為赫爾辛基的象徵。大教堂前是參議院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在鋪滿古老石塊的參議院廣場中心,豎立著建於1894年的沙皇五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廣泛的自治。

西貝柳斯紀念碑
數不清的城市雕塑作品,在赫爾辛基的每條街上隨處可見。然而,最使芬蘭人引以為自豪的則屬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紀念碑。這座紀念碑位於海邊西貝柳斯公園青松翠柏環抱之中,由600餘根銀白色不銹鋼管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風琴,成為偉大的民族音樂家不朽作品的象徵。每當海風吹過,氣流穿過鋼管發出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風鳴聲,彷彿是大自然在無休止地為紀念這位音樂家而演奏著永恆的樂章。一個巨大的西貝柳斯金屬頭像嵌在一旁的赤色岩石上,生動地再現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象。他那顰眉凝神,栩栩如生的表情,逼真地反映出音樂家當年進行創作時的神態。這座充滿浪漫色彩的紀念碑是芬蘭著名女雕塑家希爾圖寧花費了6年的心血,於1967年西貝柳斯逝世十周年之際完成的傑作。它的小型復制呂被作為國禮送到聯合國大廈永久展出。
芬蘭著名作曲家西柳斯(1865-1957)一生都在為芬蘭民族音樂的崛起而奮斗。他的創作體裁多樣,題材廣泛,凝聚著識熱的愛國主義感情和濃厚的民族精神。富有北歐情調的獨特風格,蘊含著從大自然中散發出的特有的質朴和芬芳。他以橫溢的才華和傑出的成就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交響樂和交響詩作曲家之一。
西貝柳斯的作品相當豐碩,給後人留下寶貴的音樂遺產和民族財富。他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7部交響曲、多部交響詩、2部歌劇,以及小提琴曲,鋼琴曲、管風琴曲、銅管樂曲、室內樂、獨唱曲和合唱曲等。他於1899年創作了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管弦樂音詩《芬蘭頌》。這部不朽之作以磅薄的氣勢和撼人心弦的旋律描繪出芬蘭人民反抗侵略壓迫,憚憬自由生平,嚮往美好生活的民族感情,至今在芬蘭人民的心目中仍佔有不同導常的重要位置。不論在何時何地,每當芬蘭人聽到《芬蘭頌》那雄壯激昂的樂曲聲,眼眶裡總是充滿晶瑩的淚花。在沙俄統治年代,《芬蘭頌》曾鼓舞著全國人民前赴後繼,為爭取獨立而斗爭。獨立後,這首樂曲又激勵芬蘭人民為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奮斗不息。《芬蘭頌》的問世曾在歐美國家引起轟動,成為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瑰寶,對芬蘭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貝柳斯一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成為芬蘭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享有「芬蘭音樂之父」的盛譽。西貝柳斯和他的不朽作品將永遠是芬蘭的驕傲和象徵。

芬蘭堡
芬蘭堡」要塞位於赫爾辛基南面的島嶼上,由6個島嶼組成。歷史上是個軍事要塞,內有明堡、暗堡、軍營、大炮等古跡。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島上至今保存有過去的城堡、古炮台、兵營和倉庫,並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使用過的潛水艇和大炮博物館。這里的博物館、畫廊、咖啡館和海灘會使你在島上度過難忘的時光。
風景優美的「芬蘭堡」要塞是芬蘭重要的名勝古跡之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現已成為赫爾辛基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夏季,輪渡頻繁地來往於該島和南碼頭之間,從市中心南碼頭坐擺渡僅需用5分鍾,人們常到這里游泳、釣魚、野餐和進行日光浴。夏季時分,這里不僅有戲劇演出,還舉辦展覽和音樂會等各種文化活動。

塞烏拉島上的露天博物館有18世紀的庄園,農舍、作坊、小店、教堂、浴室、磨坊等都是從各地趕來的。

圖爾庫古城堡
圖爾庫最有名的古亦要屬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古城堡(Turku Castle)和大教堂(Turku Cathedral)。古城堡和大教堂都坐落在奧拉河畔,古城堡位於奧拉河下游入海口處,大教堂則在靠上游的市中心區,與古城堡遙遙相望。
古樸而雄偉的城堡是用岩石壘石的,有十幾層樓高。高大的外牆沒有任何裝飾,露出常年風雨侵蝕的痕跡。古城堡建於1280年,是北歐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城堡之一。其建築工程持續了近300年時間,古堡不斷被加厚加高,15世紀中葉又擴建了新堡,形成現在的規模。中世紀的圖爾庫城堡一直是瑞典王國統治芬蘭的最重要的軍事要塞。瑞典的14個國王都曾把這里作為王宮。但在歷史上這座古城堡也曾歷盡滄桑。17世紀初,城堡被大火燒毀,此後很久未得到徹底修復。19世紀。這里被辟為監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城堡又遭到轟炸而被嚴重破壞。戰後,當地政府對古城堡進行了多次翻修,最近一次的大規模修繕工作是在1992年完工的。
古城堡目前是圖爾庫市博物館所在地,已成為圖爾庫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每年約有20萬遊客前來觀光游覽。人們來到這里彷彿回到了幾百年前,既能看到王公貴族留下的各種珍寶,也能看到關押囚犯的地牢。工作人員按照當時的風俗,穿著中世紀的服裝接待各國的遊客。城堡的頂層有兩上經常舉行宴會的大廳,分別為國王廳和王後廳。這里有手持長矛、頭戴盔甲的衛士站崗,也有身著古典民族服裝的侍者為賓客服務,另有一番中世紀的情趣。

奧蘭島古堡
奧蘭群島是芬蘭惟一的一個自治省,位於芬蘭的西南沿海,由6500個小島組成,島上居民2.5萬人,大多以瑞典語為母語。奧蘭島的首府是瑪麗港(Mairenhamn),是群島上惟一的一座城市。
海運,漁業和旅遊是島上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奧蘭島人常以自己的古老航海傳統而感到自豪。停泊在首府瑪麗港西碼頭的四桅桿帆(Pommern)是奧蘭島的象徵,也是奧蘭島遠洋船隊漂洋過海的見證。現已入為博物館供遊人參觀。奧蘭島的海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館之一,在瑪麗港東邊的船塢還可以看到傳統船隻建造的過程。
星羅棋布的小島,巨大的礁石,野花燦爛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這個群島別具神采。奧蘭島的風光與芬蘭內地截然不同,島上眾多的古跡有中世紀的城堡,教堂,還有博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於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建造要塞這一龐大計劃擱淺,剛剛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聯軍來自海上和陸地的兩面夾攻,英法聯軍奪取要塞後將它炸毀。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僅僅是要塞的零零星星的殘垣斷壁。
奧蘭島夏季氣候宜人,處處是迷人的自然景色,是芬蘭著名的旅遊勝地。騎自行車在奧蘭島上旅遊別有一番風趣。在島上,遊人可以租到自行車,並同時獲得一份地圖及指南,沿途有許多營地,度假別野和民宿可供歇息。島上還有一個36洞的高爾夫球場。除打高爾夫球外,如有興趣,遊客還可以在海邊垂釣,乘船在海上游覽打獵。

閱讀全文

與芬蘭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