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六尺港歷史文化名片怎麼畫

六尺港歷史文化名片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2-08-04 14:06:01

Ⅰ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何典故哪首詩可以表達

一、典故

清代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時間又久遠,對於宅界誰也不肯相讓。

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又因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也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後批詩一首雲:「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

二、詩

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意思是你們千里傳書說的就是牆的事啊,讓給他們三尺又能怎麼樣。

萬里長城現在還在,但當年修萬里長城的秦始皇已不在了。

(1)六尺港歷史文化名片怎麼畫擴展閱讀:

相關人物:

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又字夢敦,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先後充任纂修《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謚號文端。

著作有《篤素堂詩集》、《篤素堂文集》、《篤素堂雜著》、《存誠堂詩集》、《南巡扈從紀略》、《易經衷論》、《書經衷論》、《四庫著錄》、《聰訓齋語》、《恆產瑣言》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尺巷

Ⅱ 六尺巷的來歷和故事

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巷道兩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著禮讓二字。六尺巷東起西後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為張英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全長100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六尺巷主體建築包括巷道、東邊的禮讓石牌坊和西邊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閑廣場、詩畫照壁、假山石等。

六尺巷作為一個文化的新載體,其典故所包含的謙和禮讓精神實際上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六尺巷文化意蘊生發的根源,雖然局限在張英與吳家的個人道德層面上,但它凸顯的是官方怎麼對民眾的態度,和利益之爭的立場,以及解決矛盾的方式,是一個時代處理官民關系的範本。

Ⅲ 人物名片怎麼做

需要工具:硬紙片、剪刀、膠水

一、首先准備好需要的材料,剪下一個長方形,如下圖所示:

Ⅳ 桐城六尺巷的來歷

清代康熙年間,安徽桐城張英進士及第後,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京為官,他的家人在桐城辦起事情來就神氣了很多。有一年打算擴修府第,不巧的事張府的鄰居是葉府,葉府的主人也在京城做官,而且官至侍郎。

張府擴建府院時,提出讓葉府讓出三尺地面好修建院牆,然而葉府的家人卻死活不答應。張府人覺得張英比葉侍郎的官大,就像讓張英以官勢壓服葉侍郎,長一長的張府的威風,滅一滅葉府的氣勢。於是他們就修書一封,派人去了京城。

張英接到家書以後,知道家人倚官仗勢,欺凌同鄉,心中老大不高興。他手捧家書一肚子不快,最後他斷然揮筆給家人寫了一封回信說:

千里投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信得意思是要家人不要再也與葉家爭那三尺寬的地面,讓自己家人往裡縮三尺來構築自家的院牆,家人看到張英的來信,就不與葉府去爭了。

葉府的人聽說張家去京城搬張英時,心想張英必定要強佔三尺地面,正發愁的無計可施時,卻見張家動工修牆主動往裡退了三尺,一打聽才知道是張英有書信指示張府人這么做的,葉府人就把這個情況上京告訴了葉侍郎。

葉侍郎得知詳情後,也指示家人把院牆往裡縮三尺。這樣桐城縣變出現了一條六尺寬,百米長的小巷——六尺巷,張葉倆家也成為了世交。如今小小六尺巷穿越百年,已經變成了桐城有名的景點,向世人訴說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讓。

(4)六尺港歷史文化名片怎麼畫擴展閱讀

從政者,當以公為首。「六尺巷」的糾紛,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鄰里之間的土地糾紛,而唯一不同的是,這樣的糾紛牽涉的人有從政為官背景——當事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

然而,這樣的糾紛,我們看到被一首家詩輕易化解: 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寫下了那首為我們熟知的詩,然後,雙方都主動禮讓,成就了「六尺巷」的美談。

這樣的美談其實也在傳遞一個信號:從政者,當以公為首,以理斷事,莫為自身的家長里短所束縛,莫為私利而濫用權力。做到這些,常見的「親情牌」、「同窗牌」、「老鄉牌」等可乘機而入的「說情」歪風,就可有力剎住。

為人者,當以大度為先。誠然,從政者當先學會做人。「六尺巷」的美談更是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度量道理。張英的度量,帶動了鄰居的度量,這說明,做人的度量問題也是一種正能量,是一種可以相互影響的作用力。

做人,眼光放長遠些,胸襟放開闊些,做大事者不為蠅頭小利所困,就不會迷失良知與人性。算計著鑽營謀利,圖謀著個人是否所得多少,計劃著索取利益幾許等,必然會走向唯利是圖之路,必然會利慾熏心,抱著如此狹隘的人生觀做人,豈會有坦盪的胸襟,豈會有事業上的作為?

從政為人,當以聲譽留傳。張英禮讓在先,後在鄰居受感動相讓,成就鄰里之間的佳話,也成就一段官員及名望家族美談。

這樣的美談其教育意義深刻:積極的行為能夠為後人留下良好的聲譽,也會影響後人。「六尺巷」的聲譽對於兩個家庭是一筆財富,是最好的家風寫照,對於我們整個社會而言,也是一筆財富。金銀珠寶有價,精神影響無價。

Ⅳ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為一段歷史佳話,源於張家與鄰里之間的土地糾紛。

清代康熙年間,桐城境內的一樁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

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5)六尺港歷史文化名片怎麼畫擴展閱讀:

典故深意

在故事中,人們都在稱頌張英大學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給他的最高褒獎。後人們不管是出於紀念還是旅遊的目的,將這個古老的故事鐫刻在屏風上。包容忍讓,平等待人,作為一種美德,從古流傳。心胸開闊,恭謙禮讓的人為世人敬仰。

在建立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這種謙和禮讓的傳統就更需要發揚光大。「六尺巷」典故,已遠遠超出其本意,成為彰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

「六尺巷」位於桐城市區西後街與五畝園之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六尺巷」舊址受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5年,桐城市政府將「六尺巷」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關部門撥專款進行部分修復。

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撥專款在其遺址上進行復建與擴建。現今的「六尺巷」主體建築包括巷道、東邊的「禮讓」石牌坊和西邊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閑廣場、詩畫照壁、假山石等。雖然這里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旅遊景點,但不收門票。

從「六尺巷」過往的遊人和行人絡繹不絕,小巷深處仍然顯現出少有的繁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也許是被「和」字哲學充盈得最寬闊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

保護意義

毛主席在建國後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曾經講到這個故事,說起這「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四句詩,用來表達兩國之間的事宜應該謙讓、平等。

2008年2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來桐城視察,在與講解員談到即將視察的六尺巷時,副總理風趣地說:「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時的吳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圍人笑聲一片。

2006年11月21日,國務委員唐家璇在參觀六尺巷後,欣然題辭:「桐城六尺巷,和諧名城揚」。他說,六尺巷裡曾誕生過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它昭示中國人民追求和諧的傳統美德,閃耀著超越時空的思想光輝。

2014年11月15日,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造訪安徽桐城「六尺巷」。

Ⅵ 三年級下冊中國歷史文化遺址名片怎麼做

先准備許多小卡片,然後把很多關於長城的故事、歷史和俗語認真地記錄在上面。
第一步,我們准備一張灰色卡紙,剪成名片大小的尺寸。
在名片的左側,畫上歷史文化古跡長城。
第三步,在名片的右側,畫上一個方框。
第四步,我們把剛剛畫好的方框內部,填充成白色。
第五步,在邊框內部寫上姓名,職業,電話,微信號,郵箱。
第六步,最後,在邊框右下角,可以加入一些點綴的小元素,讓卡片更加美觀。一張歷史文化名片就製作好了。

Ⅶ 六尺巷的來歷和故事是什麼

六尺巷的來歷和故事是: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讓牆詩」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歷史典故。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六尺巷的建築布局:

六尺巷東起西後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為張英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全長100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六尺巷」主體建築包括巷道、東邊的「禮讓」石牌坊和西邊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閑廣場、詩畫照壁、假山石等。

Ⅷ 名片怎麼畫

利用PS軟體的文字和圖層工具就能做名片,具體操作請參照以下步驟。
1、在電腦上打開安裝好的ps軟體,然後新建一個圖層,圖層的大小可以根據個人的名片大小來選擇。
2、然後在選項欄上選擇矩形工具,在圖層上拉兩條線出來。最好是畫圖層的下面一點,上面的等一下要填寫文字。可以使用輔助線來拉直。
3、現在就可以在圖層上面編輯輸入文字了,根據個人的職業信息來填寫就可以了,也可以選擇在圖層上添加logo圖標。
4、下面就來填寫個人的名字和介紹,選擇橫向的字體,把手機號碼信息輸入進去。
5、最後背景更換為合適的背景圖片,調節圖片的不透明度讓名片顯得更自然。完成以上設置後,就能使用PS做出名片。
---------------
1、PS並不適合做你要的這種方法,最好是用corelDraw等矢量制圖軟體
2、如果非要做,先開一個文件9*5.5的尺寸,排好你想要的版式,然後合層。
3、建立一個21*29.7的文件,把製作好的拖進新文件中,再復制9個,圖盡量靠中間,因為怕輸出的時候列印出界
4、在列印時一定要原比例輸出,還有一點,你兩個文件的解析度一定要一樣,不然拖進去的時候是會變大小的。

Ⅸ 六尺巷的故事簡介

六尺巷傳說是安徽桐城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
這是一則發生在清代康熙年間,桐城境內的一樁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
大學士張英的府邸與吳姓相鄰。
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
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六尺巷」位於桐城市區西後街與五畝園之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六尺巷」舊址受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1985年,桐城市政府將「六尺巷」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關部門撥專款進行部分修復;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撥專款在其遺址上進行復建與擴建。現今的「六尺巷」主體建築包括巷道、東邊的「禮讓」石牌坊和西邊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閑廣場、詩畫照壁、假山石等。
雖然這里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旅遊景點,但不收門票。從「六尺巷」過往的遊人和行人絡繹不絕,小巷深處仍然顯現出少有的繁華。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也許是被「和」字哲學充盈得最寬闊的街巷之一了。
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

Ⅹ 六尺巷歷史文化名片怎麼製作

這個的根據實際的布局

閱讀全文

與六尺港歷史文化名片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