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儒學的精神
對於儒家思想我們應該批判的繼承,我們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批判中正確理解、繼承儒家思想。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弘揚儒家思想文化,推動社會的構建。
2. 儒學在當代應該如何發展
首先迎面而來的是生存的問題,畢竟古代封建思想給現在的束縛太多。儒家雖然有所經典表現,但是還是存在不少的封建思想。現如今西方文化強勢入侵,導致許多的文化被洗禮。由於我們近代史的落後,儒學並沒有在其中發揮優勢。反而由於近代的墨守成規,讓我們脫離了時代的步伐。在大部分人心中儒學只不過是一個存在的經典,被貼上封建、落後的標簽,也背上了落後的代價。
而且現在儒學並沒有走近大部分人,很多人都是對儒學知道有它的存在,但是不了解它的地位。畢竟這門大學問有太多的書籍需要閱讀,現在快節奏的社會,除了一些專業人士能夠靜心觀看之外,更多人還是不夠了解儒學。
3. 如何將儒學發揚光大
這是一個大問題,不是一般淺識儒學者所能回復。末學學力不殆,但嘗試論之。
首先,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思考。儒學發揚光大,一方面實在學術領域,在思想理論上,能夠形成新的研究範式,形成具有現實指導價值,對社會、時代有啟發意義的思想。這就必不可少的涉及到西方文化語境的問題。我們雖然不能逃避西方語境,但是必要通過對傳統文化之闡釋,發揚我們獨特的思想,將來扭轉此西方的話語霸權。這樣的工作如現代新儒家已經在做。他們有很好的成績,但是依然需要我們後學的努力。
另一方面,傳統的儒學本不僅僅是知識理論,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學術。傳統儒學更是一整天套人文規范,通過社會制度、或者其他的文化形式,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起到安排整個社會生活作用,其功能近似於現代的宗教,但是其性質又與宗教不同。現代依然,儒學成立遊魂,不能發揮其社會教化、組織社會生活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從新恢復儒學在社會上的教化機制!比如,復興傳統的禮儀,復興民間的書院,復興民間自由講學的傳統。(當然,現代人多認禮教為吃人,其實非也。可以看賀麟先生在40年寫的《五倫觀念的新檢討》)這樣儒學在民間的教化作用就能慢慢恢復。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五千年來,我們的文化沒有中斷過,可惜到現在我們竟然成了世界上弱勢力最為人輕視的國家,不復興傳統文化,不弘揚儒學,無路可行。
以上只是簡要恢復。請參考
http://blog.sina.com.cn/furenshuhui一個儒學文化平台
4. 結合現實道德現象談談如何繼續弘揚儒家傳統美德
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發揚儒家文化,讓儒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
失眠的樹
2017年03月25日
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發揚儒家文化,讓儒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
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發揚儒家文化,讓儒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
建立完善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傳播體系,支持孔子研究院、曲阜師范大學、孟子研究院等儒學研究機構建設,整合優勢力量,深化課題研究和學術交流。通過推動儒家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力爭打造儒學研究傳播高地和儒家文化傳承創新高地。
推進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建設,盡快完成體驗基地和世界儒學收藏中心項目。推進鄒魯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建設,該實驗區將系統地保護祭孔大典、孔府宴、鄒魯禮樂、平派鼓吹樂傳承基地等一批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與旅遊、製造業、農業、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將創新產業業態、增強科技含量,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最終建立起全產業鏈的大文化發展格局。」孫愛民說,「文化+」融合發展戰略將促進多種產業共生共融共進。
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發揚儒家文化,讓儒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
在「文化+」融合發展工程中,濟寧將按照市場主導、資源整合、文化傳承、科技支撐為原則,構建文化與相關產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格局。
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發揚儒家文化,讓儒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
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例,將實施文化興旅戰略,構建「東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運河」的文化旅遊發展格局,打造孔孟文化聖地之旅、始祖文化尋根之旅、運河之都體驗之旅、水滸文學故地之旅、微山湖水鄉休閑運動之旅、佛都文化禪修之旅。
此外,「文化+製造業」融合發展,會加強本土工業設計技術研發,整合在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力量,培育專業設計研發機構,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設計、包裝與模型設計、紡織服裝設計等工業設計業,從而推動「濟寧製造」到「濟寧創造」轉變。
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發揚儒家文化,讓儒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
5. 如何繼承發揚儒家文化
1.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例
其起源就不詳述了,目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百姓們紀念他,主要是因為他忠君愛國,這就是傳統的,優秀的,值得發揚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其作用顯而易見是教育,感化,能夠凝聚民族團結力。
2.傳統文學:儒學為例
儒家傳統思想作為中國長期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它的作用並不只是教育民眾。拿論語來說,論語體現的是孔子的思想,他的初衷應該是建立一個和諧有序的禮儀之邦。所以,論語展現的也是道德理念與規范,是孔子理想中的萬民之所向。當然,儒學思想並不只是這樣狹隘的一部分。它包含的還有人生觀與價值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它的社會作用應當是規范人們的行為准則。
3.傳統藝術:國畫,國樂,書法等
這一部分當屬傳統文化中的佼佼者,不論是國畫,還是國樂,書法的創作者及其作品,都深含著一種靈魂與神韻。它們展現的是中華民族優秀而高超的創作才藝,同時,也蘊含創作者的思想境界與價值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藝術性極強的代表。它們的作用除供人鑒賞,瞻仰,最主要的是能夠讓人修身養性,提升境界。
6. 儒家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儒家文化有哪些精華值得我們去繼承與發揚
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7.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儒家傳統文化寫出你的建議。
實際上儒家傳統文化和佛學離不開必然關系。
你要寫這種文章,除了參考《弟子規》這種傳統文化經典,還要借鑒一些佛法,因為都是相融的
但是佛法書籍博大精深,文言文可能你理解的不完全對,建議參考白話形式的。
個人有度過一本書,以白話的形式宣講高深的佛法。還蠻不錯。你自己可以去借鑒。多看看。
8. 如何弘揚儒家思想
是不是要寫作業啊?
作業的話應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研究和教育。因為作為需要弘揚的東西必須有其適用性和正確性。儒家思想是從封建社會流傳下來的思想體系,必有不適用於我國現代文化建設的方面。因此,對儒家思想進行全方位的研究是弘揚儒家文化的基礎和前提。弘揚,就是大力宣揚。一種文化要得到弘揚,群眾,或者說弘揚對象的認同感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要讓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才能讓他們接受或者進一步運用儒家思想。一種文化的存在與流傳離不開人民的理解和認同。
二是宣傳。宣傳當然包括國內和國外,包括國際交流、教育、成果展覽、文物展覽等等方式。
三是保護。保護就是使宣傳和研究儒家思想機構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使儒家思想的研究者能夠有足夠的資金和平台將這類研究進行到底。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點拙見,算不上專業,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