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孔子文化城城牆什麼顏色

孔子文化城城牆什麼顏色

發布時間:2022-08-04 15:14:52

⑴ 游遂溪孔子文化城作文450字

你聽說過孔子嗎?你聽說過他的事跡嗎?今天,我和媽媽,奶奶就去了孔子廟.
剛一進門就看到了狀元橋.狀元橋的扶手是漢白玉刻成的,每側都有九個小獅子.兩邊就是池子,水池的水清澈見底.池子里有一個小碗,聽說凡是把錢投進碗里就能發財.於是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了幾毛錢開始投,一次也沒投中,我很失望.狀元橋還有一個傳說,走過橋的人就能考上壯元.於是,我就走了過去.接著往裡走就能看見一座塑像,原來他就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這座塑像把孔子塑造得非常威風,他身披一件紅色披風,手捻胡須,目視前方,面帶微笑,看起來既和善又有風度.
塑像兩邊是東西更衣廳,現在是展覽孔子生平事跡的地方.再往裡走就能看見大成殿,那的孔子像玉皇大帝一樣,兩旁是他最出名的弟子---子路,冉有,載我---接著再往裡走,有能看見一個大成殿,門口擺放了許多古代兵器,裡面展出了用104塊木板雕刻成的孔子從生到死的故事.
這次的孔子廟一游使我增加了許多知識.我知道了孔子是很偉大的思想家,他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中國一些重要的古代書籍,如<<詩經>>,<<尚書>>,<<禮>>,<<樂>>,<<易經>>,以及<<春秋>>都是經孔子的整理才流傳下來的,我還知道孔子有一段時間離開魯過周遊.
這次去孔子廟,我更加了解孔子和他的事跡了.

⑵ 曲阜孔子之鄉詳細介紹

孔於是中國古代一位對後世影響至為深遠的偉大思想家、*家、教育家,傑出的世界文化巨人。他所創立的以仁政德治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在中國以及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被奉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他被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十九世紀,孔子思想傳入歐洲,對歐洲的啟蒙運動也產生很大影響。為了表達對他的推崇和對儒家思想的尊奉,在他的故鄉曲阜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孔廟、孔林、孔府。它位於曲阜城的中央,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組具有東方建築色彩和格調、氣勢雄偉壯麗的龐大古代建築群。孔子去世的次年(公元前478年),故居就被改作廟宇,陳放他生前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人們按時進行祭祀。漢代時,祭祀孔子列入國家祀典,孔廟由國家進行維修。經多次擴建,唐代己初具規模,有廟門、正殿、兩廡、寢殿等建築。宋天禧五年(1021年)擴大為三路布局四進院落,殿庭廊廡316間。金明昌五年(1194年)重修,廳堂簧舍門廡增至400餘間。明代經永樂、成化、弘治三朝擴建,奠定了現有規模。孔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位於曲阜城北一公里處的泅河南岸,有神道與城門相連。孔於墓位於孔林中部,封土呈偃斧形,漢代設祠壇建神門,宋代刻制石儀,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門,明代重建享殿墓門,添建洙水橋坊和萬古長春坊。漢代以來,孔子墓地一直受到國家保護,規模不斷擴大,明代擴至120000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擴至2000000平方米,並建圍牆8公里。孔府是孔子嫡長孫的衙署,位於孔廟的東側。歷代王朝尊崇孔子的同時,澤及後代,對其嫡長孫屢加賜官晉爵。公元前195年,九代孫孔騰被封為奉祀君以奉祀孔子,以後代代沿襲。宋至和二年(1055年)四十六代孫被被改封為衍聖公,一直延續到七十七代,成為中國歷史最久的貴族世家(見附表6)。孔子嫡長孫一直依廟而居,明洪武十年(1377年)創建獨立的衍聖公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擴建。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共有建築560餘間,佔地70000多平方米。孔子逝世雖然已經24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發揮著作用。孔廟、孔林、孔府是2400多年來尊孔崇儒的結果,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內涵,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各國-家、思想家、社會學家以及各界人士前來參觀瞻仰。(二) 概 況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始建於公元前478年,歷經2400多年而從未放棄祭祀,是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廟宇,也是中國現存最為著名的古建築群之一;孔林延續使用2400多年,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延用時間最長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孫保有世襲罔替的爵號,歷時2100多年,是中國最古老的貴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最為典型的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築群。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間金、元、明、清古建築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築規制和特點;1000多件漢畫像石、孔子聖跡圖、石儀、龍柱等反映了石刻藝術的變化和發展;5000我多塊西漢以來的歷代碑刻既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經濟、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10餘萬座歷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實物,17000餘株古樹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象學、生態學的活文物。10餘萬件館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畫像、衍聖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禮器最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國罕有的傳世同類文物,對於研究古代服飾、紡織藝術具有重要價值。30萬件孔府明清文書檔案是中國為豐富的私家檔案,是研究明清歷史尤其是經濟史的重要資料。孔廟、孔林、孔府既是中國古代推崇儒家思想的象徵和標志,也是研究中國 歷史、文化、藝術的重要實物。【孔廟】孔廟的總體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檜柏,創造出庄嚴肅穆 的氣氛,培養謁廟者崇敬的情緒;廟的主體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左有對稱,布局嚴謹。前後九進院落,前三進是引導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較小的門坊,院內 遍植成行的松柏,濃蔭蔽日,創造出使人清心滌念的環境,而高聳挺拔的蒼檜古柏間辟出一條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廟歷史的悠久,又烘託了孔於思想的深 奧。座座門坊高揭的額匾,極力贊頌孔子的功績,給人以強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第四進以後庭院,建築雄偉,黃瓦、紅牆、綠樹,交相輝映, 既喻示出孔於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豐功偉績,而供奉儒家賢達的東 西兩民,分別長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遠流長。孔廟共有建築100餘座460餘間,古建面積約1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 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點,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長度依次遞增,六鋪作里跳減二鋪,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外觀相同等。正殿庭採用廊廡圍繞的組合方式是宋金時期常用的封閉式祠廟形制少見的遺例。大成殿、寢殿、奎文閹、杏壇、大成門等建築採用木石混合結構,也是比較少見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細部做法靈活,根據需要,每間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長不一,甚至為了彌補視覺上的空缺感,將廂栱、萬栱、瓜栱加長,使同一建築物相鄰兩間斗栱的栱長不一,同一柱頭科兩邊栱長懸殊,這是孔廟建築的獨特做法。孔廟保存漢代以來歷代碑刻1044塊,有封建皇帝追謚、加封、祭祀孔子和修 建孔廟的記錄,也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文字有漢文、蒙文、八思巴文、滿文,書體有真草隸篆,是研究封建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碑刻中有漢碑和漢代刻字二十餘塊,是中國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禮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漢隸的代表作,張猛龍碑、賈使君碑是魏體的楷模。此外還有孫師范、米芾、黨懷英、趙孟 、張起岩、李東陽、董其昌、翁方鋼等人的法書,元好問、郭子敬等人的題名,孔繼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書法叢帖玉虹樓法帖等。孔廟碑刻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孔廟著名的石刻藝術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聖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餘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社會生活的記錄,也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樣,有線刻、有浮雕,線刻有減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線地;浮雕有深有淺,有光面,有糙面。風格或嚴謹精細,或豪放粗獷,線條流暢,造型優美。明清雕鎊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減地平鐫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減地平鐫圖案多為小幅雲龍、鳳凰牡丹,清雍正七年刻,崇聖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構圖優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遺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龍柱;大成毆前檐十柱,每柱高達六米,最為高大,崇聖祠二柱龍姿矯健,雲形活潑,水平最高。另外聖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的淺浮雕雲龍石陛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聖跡因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匯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是我國較早的大型連環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在國家的保護下,由孔於的一座私人住宅發展成為規模形制與帝王宮殿相埒的龐大建築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可以說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孤例。【孔林】孔林的總體布局雖然不 是一時形成的,但布局很成功。林門以長達1266米的神道與北城門相連,神道平直如矢,兩側檜柏夾侍,庄嚴肅穆。進入大林門,高大的圍牆將大林門與二林門之間圍成一個封閉的縱深空間,挺拔的檜柏,夾峙的紅牆間辟出一條狹長的甫道,將人的視線引向高聳的二門城樓。過二林門,古木森森—,芳草如茵,流水潺潺,竟是一片天然野趣,使人精神為之一爽。折而向西,過洙水橋;沿軸線前行,登墓門,穿甬道,過享殿,入墓園,一代偉人長眠在抔土之中。使人倍感親切,低回徘徊,不忍離去。孔林面積200萬平方米,林內墓冢累累,碑碣如林,石儀成群,古木參天。有孔子以來歷代子孫墓葬十餘萬座,除漢碑移入孔廟外,地面上還有宋、金、元、明、清、民國等時代墓碑和謁陵題記刻石等4000餘塊,保存著宋、明、清各代石人、石馬、石羊、石獅、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儀近千件。為表彰儒家思想、滿足祭祀需要,還建有門、坊、享殿、碑亭等六十餘座明清建築。孔林埋葬孔子長孫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孫已至七十八代,從周至今,全無間斷。延續時間之久,墓葬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做為一個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沒有先例的,它是儒家思想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所居統治地位的產物。孔林豐富的地上文物,對於研究我國墓葬制度的沿革,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經濟、文化、風俗、書法、藝術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孔府】孔府是孔子嫡孫的官署,孔子嫡孫一向以「禮門義路家規矩」相標榜,格守詩禮傳家的祖訓;建築也受到儒家禮儀的制約,留下儒家宗法制度與倫理觀念的烙印。孔府沿用中國傳統的前堂後寢制度,前堂部分有官衙、東學、西學,供處理公務、會客之用,是對外活動的場所,後寢部分有內宅、花廳、一貫堂、是家族生活的場所。建築功能分區明確、排列井然有序。建築群設計遵循禮教與宗法原則,把一系列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築物有主次、有次序地進行排列。建築群中貫軸線,左右對稱,成三路布局。中路為孔氏宗子衍聖公所後,東路一貫堂為次子所居,居中為尊。體現了宗子的尊貴地位和宗子與非宗子等級與地位的差別。中路官衙、內宅界限分明,體現了男女授受不親,內處有別。軸線上。正房與廂房,中門與邊門,體現了主人與下人的尊卑差別。建築物的名字也打著儒家思想的印記,「一貫堂」、「忠恕堂」、「安懷堂」等既贊揚孔子的忠怨思想和使人安樂的-理想,又顯示孔子嫡孫努力仿效的決心,「東學」、「西學」,既贊揚孔子創學設教的功績,又表明孔子嫡孫繼承詩禮傳家、好學重教傳統的態度。孔府建築原有170多座,560餘間,現存152座,480間,其中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內宅門、前上房、迎恩門、家廟等是明代建築,其他均為清。代建築。古建築面積現存12740平方米。孔府保存許多珍貴的文物,歷代封建皇帝為顯示對孔子的尊崇和對孔子嫡孫的優渥,不斷給以賞賜。帝後墨寶,御制詩文、儒家典籍、禮器樂器、文房四寶,無所不賜,而孔子嫡孫也留意搜集歷代法物,不斷充實文物庫藏。現在孔府仍保持著清末、民國初年的陳設。◆ 規整的建築,藝術的寶庫現存孔廟佔地327.5畝,建築物466間,前後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築,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布置導向性建築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沒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雲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孔廟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範例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於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佔地200餘畝,有房舍480餘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庄園,衙 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布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範例。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孔林又稱至聖林,在曲阜城北門外,佔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牆長達14里,是孔子和他的後代子孫們的家族墓地。孔林內柏檜夾道,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後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孔子的墳墓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 的墳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當時被封爵位的品級設置的,整個孔林延用2500年,內有墳冢 十餘萬座。其延續時間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⑶ 曲阜明故城牆的拆建始末

曲阜對明故城城牆進行原貌恢復建設
2006-07-25 13:54:55
□新華社發
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從2002年開始對明故城城牆進行原貌恢復建設。目前,周長4.8公里的曲阜明故城城牆恢復工程已全部完成,一道巍峨壯觀、氣勢恢宏的古城牆重新將曲阜老城環抱。曲阜明故城建於1512年至1522年,是為護衛孔廟而建。這是曲阜明故城南城門。

中新網曲阜9月27日電(李周芳 毛公強 劉希民)始建於一五一二年(明正德八年)至一五二二年(明嘉靖元年)的孔子故里曲阜古城牆,經過一年多的恢復修建得到部分恢復,並於26日上午在此間舉行了開城儀式。
據了解,曲阜明故城是為護衛孔廟而建。「移城衛廟」,這在世界城市建築史上也極為罕見。故城牆高約九米,底部寬約八米,城周長約四點八公里。故城牆內為曲阜老城區,面積約一點四一平方公里。城外護城河寬、深約三點三米,城與河之間距七至十米不等。故城有五門,且均建有瓮城。七十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歷史原因大部拆除,僅留正南門、北門和西北、東北兩處城角。
為更好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孔廟、孔府,突出「東方聖城」的氛圍,曲阜市自去年三月開始,投資四千多萬元,對明故城牆進行恢復建設。至今已修復了五千三百米的城牆,並在今年國際孔子文化節開幕之際開城迎賓。
山東省旅遊局和濟寧市、曲阜市的有關領導,以及各界代表與海內外遊客兩千多人參加了開城儀式,曲阜市郵政局和曲阜市旅遊局為此聯合發行了一枚紀念封。

⑷ 廣東遂溪旅遊十大景點

摘要 1、遂溪孔子文化城 AAA

⑸ 遂溪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 螺崗嶺第3名

  • 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374省道

  • ⑹ 中華文化標志城是什麼啊

    濟寧曲阜

    ⑺ 簡單介紹曲阜的神道路,開城儀式,明古城牆,孔廟

    孔林中神道長達1000米,蒼檜翠柏,夾道侍立,龍干虯枝,多為宋、元時代所植。林道盡頭為"至聖林"木構牌坊,這是孔林的大門。由此往北是二林門,為一座城堡式的建築,亦稱「觀樓」。四周築牆,牆高4米,周長達7000餘米。牆內有一河,即著名的聖水——洙水河。洙水橋北不遠處為享殿。是祭孔時擺香壇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獸。享殿之後,正中大墓為孔子墳地,墓前有明人黃養正巨碑篆刻「大成至聖文宣王墓」。東邊為其子「泗水侯」孔鯉墓;前為其孫「沂國述聖公」孔子思墓。據傳此種特殊墓穴布局稱之為「攜子抱孫」。 現存孔廟佔地327.5畝,建築物466間,前後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築,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布置導向性建築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每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雲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孔廟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曲阜明故城開城儀式每年4月到10月底,每周六、周日上午將在曲阜萬仞宮牆向遊客定時推出。開城儀式著眼於深挖歷史典籍和文化遺韻,把重點放在充分演繹「夫子之牆」(萬仞宮牆)的象徵意義和明故城牆的原始功能上。明故城牆是明代中期「移縣城衛廟(孔廟)」的產物,明故城牆外以「古裝士兵」布崗來強化表現「衛廟」功能;「夫子之牆」取自《論語》「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宮室之美,百官之富」,在萬仞宮牆南小廣場,通過古老、樸拙樂舞語言,營造天人冥合、古今冥合時空氛圍,展現孔子學問的博大精深並給予感受孔學風貌的視角提示,將觀者引入求索孔子文化精髓的神聖意境之中,從而幫助遊客更好地完成聖城之旅。負責此項工作的曲阜市文化遺產管委會市場部負責人表示,此次「神聖」版的開城儀式是既往泛泛的、熱鬧的開城迎賓儀式的深化與升華,也是區別於西安、平遙等地開城儀式而另開先河的重大舉措。這種回歸聖城本質文明特徵,回歸人文關懷的開城儀式更能打動人心、啟人思考,具有深層互動性,相信這種不媚俗的「藝術品」會具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和更強勁的市場穿透力。

    ⑻ 免費的儒家文化聚集地,處處都是文化的是哪裡呢

    提起儒學我們便想到孔子,它既偉大又神秘。歷史的距離使我們與這位時代偉人有了許多隔閡,但建築所承載的文化,能夠令我們更加了解他,深入體會人生哲學。廣東湛江孔子廟文化城是一座承載著這位千年偉人思想及成就的“城堡”,一起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閱讀全文

    與孔子文化城城牆什麼顏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