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知識有哪些好處

文化知識有哪些好處

發布時間:2022-08-05 04:50:58

A. 文化知識的學習,帶來了一些什麼啟示1000字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這些東西有助於我們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在學習傳統文化《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

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

做人要懂得感恩。佛法里說人有四種恩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眾生。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父母對很多人來說,感觸最深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需越早越好。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供我們讀書,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長大後,離開了他們,他們在家鄉仍然是無盡的惦念。

父母已逐漸老去,有一天一定會離我們而去,盡孝的時日無多,作為子女,應該做得越多越好,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我自己深有體會,父母親養育了十個子女,母親因操勞過度,得了肝癌,在患病期間,還早早起來為我燒粥做飯,怕我上班遲到,怕我勞累,為我做好准備。

在彌留之際,還竭盡全力為子女操勞,多給子女一份愛。因為母親的病確診的晚,當我做子女的得知噩耗時,都來不及怎樣去回報母親的愛,報答母親的恩,只有搶著時間多陪一下母親,短短的十五天母親離我而去,留給子女的是自責、後悔、遺憾,而這份遺憾永遠無法彌補。

之後,我的兄弟姐妹吸取了這慘痛的教訓,把對母親的思念化作怎樣照顧好父親的行動,日後的生活中,捨不得得罪父親,父親的冷暖、愛好、健康都在子女的言語、行動中得到體現。現在,父親已進高齡,由於子女的尊重、珍惜,身體、精神都很好。

這個暑假,我問父親想到北京玩嗎?父親說:「想到廣西桂林看看你舅舅、舅媽。」就這樣,雖然自己家經濟不是那麼寬裕,還是帶老爸去桂林玩了一星期,帶老爸到桂林的景點看看,這可樂壞了老爸。看到桂林的奇石山峰、岩洞,老人家贊不絕口,看到「劉三姐印象」。

老爸懷疑是神仙下凡,我告訴老爸是人工合成的,老爸說,現在人真聰明,科技發展真快。一趟訪親旅遊,給老爸長了見識,了卻一樁心願。我一家人也感到很高興,能陪陪老爸走走。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應感恩我們的祖先,因為他們打開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我們享受的到傳統文化帶給我們好處。在這個世上,父母是最無私愛我們的,他們的愛讓我們的人生陽光普照。孝敬父母要趁早。

寫好作文的技巧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 文化知識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教養

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質。斯文,文質彬彬,溫文爾雅,這些詞,在古代都是用來形容讀書人的,有文化的人。

因為古代人,基礎教育,就是四書五經那些經典,這些書讀完,對人格的塑造,和現在教育裡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純粹知識性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完全不一樣。

雖然現代教育,重實效和功用方面的培養。但是,如果一個人,讀了很多書,上了很多年的學,卻連怎麼做人的起碼禮貌教養都沒有,那麼只能說,人格不健全。長歪了,人格成型後就是歪的,那麼後面,也會越長越歪。對他人和社會的破壞性也會越來越大。

教養良好的本質,是一個人氣是平和的。氣和而有悅色,有悅色則有婉容。這就是教養背後的東西。氣和,則神氣舍心,篤定內斂。根本就不會想到去侵凌別人。

一個沒教養的人,則相反,他的心不平,氣也不和。氣不和的人,不弄點事出來,不折騰折騰別人,就是渾身的不舒坦。

缺乏教養的人,整個人的氣機,不僅是混亂的,而且是向外擴張型的,偏盛之氣,撲到別人身上,就會給人一種侵凌之感,不舒服,這就是盛氣凌人,粗野的令人生厭。

氣度

這就是比教養提升了一個境界的特質。腹有詩書氣自華,浩然正氣,器宇軒昂,玉樹臨風,風度翩翩,卓爾不群,等等。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一個有文化的人,渾身散發出來的氣質的。有了篤定而內斂的和氣。繼續升華,繼續積淀。

這團氣,甚至可以透過身體,散發出神采和光芒。讓人看上去,就覺得這個人,氣度非凡。這個特質,不是裝能裝出來的,也不是能演出來的。只能是日日的積淀,修養出來的。

現代的人,不怎麼注重修養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專注於社會屬性,而遺忘了自己的精神屬性。太過於專注社會屬性,就會認為氣度就是你開的車比別人好,吃的穿的比別人好,什麼條件都比別人好,這就是氣度非凡。

其實弄反了。超跑男,和燒烤攤上的金鏈漢子,本質上,也沒什麼區別。

內在的貧瘠,需要外在的裝飾。外在的裝飾越繁復,則內在的氣度越廉價:沒有任何文化上的積淀,社會屬性上的顯貴,和一個人的精神屬性,有時候是負相關關系。

莊子說過,其奢欲深者,其天機淺。

關懷

古道熱腸,待人誠摯,頗有古君子之風。就是形容的這種人。

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來的,也不是社會道德熏陶出來的,而是,當一個人,氣和神定,靜篤內斂,正氣充體,他必然的會表現出這樣的對人對物對社會的關懷。

C. 我們為啥要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有哪些好處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的話,如果不是出於真正熱愛中國古典文學,那麼一個人為什麼要去學古詩詞和文言文呢?是用來炫耀自己的才能嗎?如果是真正的熱愛古典文學,那麼他自然心裡會有答案。

好比我,一開始接觸古典詩詞,只是出於熱愛文學,我並沒有把研習古典文學當作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是在慢慢深入的學習過程中,我真的陷進去了,被震撼到了。當我看到這些輝煌燦爛的詩詞和古代文化,真正體會到古人說的「士以天下為己任」、「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氣度,你就忍不住想把這些美好的事物,分享和傳播給更多的人。

D. 多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 「天圓地方,天人合一」這八個字,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應當包括:儒、道、法、墨等百家思想,以及易經、中醫、風水、武術、氣功、律呂、書畫、圍棋、茶道、建築、服侍、飲食、禮儀……等等所有中國的東西,都無不出於這八個字。 (「天圓地方」非指物理結構,而是表象、功能、意境。理解了「天圓地方」,也就理解了中國文化。天圓地方的概念,請參見: http://ke..com/view/348640.htm) 「天圓地方」是認識事物的方式,看待事物的依據,「天人合一」是堅定的信念、方向,和一切行為的准則。 以現在最流行的西方文化做對照,來理解這八個字更容易: 西方文化是「天人分離」,以「人」為宇宙的中心,其發展方向是改造自然,統治自然,就像上帝一樣。 中國文化是「天人合一」,追求人要與自然和諧共生,最終達到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也就是所謂的「得道」、「成佛」。 (請不要拿西方的科學來衡量得道、成佛是否「科學」。中國的科學已經發展了5000年,西方科學才數百年,漫漫時空,西方科學的「科學性」還需進一步考驗。而事實上,它目前已經面臨了問題,比如:相對論認為宇宙中的「蟲洞」可讓人回到過去,但事實上,可能嗎?你回去萬一不小心阻止了自己的出生,怎麼辦?西方科學現在還無法解釋和迴避這個邏輯上的悖論。) 西方文化講究個體、結構,凡事都要找到物理的最基本單位,例如解剖學、化學等等。 中國文化只注重功能、表象。例如中醫、經脈。中醫里的腎,指得是腎臟等一系列代謝功能,而非解剖學的腎臟,「腎虛」是說這一系統的功能虛,卻非指腎臟的細胞組織出了問題。再如金木水火土,是代表五種自然元素的功能,而非指金子,木頭……。 (注重結構和注重功能,哪一個更「科學」?就拿西方科學體系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究竟是結構決定功能,還是功能決定結構還不成定論。比如一部發電機,是它機器內部的結構決定了它要發電,還是人們因為要製造一個能發電的東西才有了發電機,讓其發電?是內部的結構決定了它發電量的多少,還是因為人們要讓它有多大發電量,它才發多大電量?目前西方的實證科學研究結果是:結構決定功能,功能又反作用於結構。所以,中國文化注重功能,至少不能說成是不「科學」的,也不能說它是落後的。否則,只注重人體功能的中醫何以能治好病?) 中國傳統文化所謂「博大精深」,但究竟如何博大精深?很多人都不知其理。你聽誰說過西方文化博大精深嗎?盡管西方文化創造了那麼多物質奇跡。 在思想上,西方文化和中國的「天人合一」背道而馳,但我相信,最終它還會向「天人合一」靠攏,事實也證明它正在由「改造自然」向「回歸自然」轉變。 但是,中國文化雖然博大精深,可中國人提及它時,總是沒有自信,在西方文化前,就像農村人見城裡人一樣,甚至跟著城裡人罵自己。為什麼?因為近200年來西方科技的發展使其物質財富超越了中國。 但中國文化並非以創造最大的物質財富為終極目標。仔細想想,西方文化創造物質財富,對於整個宇宙、整個自然界,有什麼好處?它自己也證明「物質不滅」,既然物質不滅,被人類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就不能稱其為「創造」了,而應當說為「被人類改造出來的物質財富」,而「財富」僅僅只能供人類使用。 所以中國人應當為「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而驕傲,遲早有一天,西方人會說:「哇!中國的古人實在太神奇、太偉大了,他們早在5000年前,就知道世界的本來面目了。」 但,很可惜,很多中國文化被中國人自己套上了「偽科學」的名頭。其實,這里的「偽科學」之衡量標准,還是用的西方實證科學的一套,用它來衡量中國文化,就像一個女孩子對男孩子說:「你沒有胸部,所以你發育的不健全。」 拿問卜舉例,中國人問卜求掛,是用易經的理論來預測未知之事,就像數學中的「已知勾為3,股為4,根據勾股定理就能求得玄為5」,起碼,問卜和做數學題在道理和形式上是一致的。 而易經,則是中國古人通過對天文地理的各種現象、功能的觀測,而推衍而出的一個「數學模型」,就像牛頓觀察蘋果落地而創立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都是一個模型,切莫管這個模型是否像數學公式一樣被人以嚴格的邏輯求證而出(實際上萬有引力等物理定律也只是一個事先未經求證的推測,推測出後能應用到大部分的事物中去而被檢驗為正確,和易經沒有區別),單看其幾千年來的實際應用——陰陽學說套用到萬事萬物都成立,中醫里的經絡一樣未被證實,但不一樣有用而很「科學」嗎? 事實上,萬有引力、相對論等現代物理學一步步的研究路徑,不正是一直為了尋找一個能應用到宏大宇宙中的「大定律」嗎?不也是希望通過套用這個「大定律」從已知事物中求得未知事物嗎?這和問卜有何區別? 但,現代物理學已經陷入了自身的邏輯悖論之中(上文提到的「蟲洞假說」),它如果不把「天人分離」轉向「天人合一」,這個大定律是根本無法求得的。 而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早在幾千年前就基本掌握了這個「大定律」,這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子。所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只是,中國人歷來「留一手」的授業傳統,以及無數次「戰爭」、「焚書坑儒」等文化浩劫,將很多更為切實、更為「科學」、更為可信的「真東西」丟的太多,以致於我們現在只能「支離破碎」地去看這個「大定律」,「五四」以後,又用西方的觀點和立論來審視、衡量甚至批判自己,實在是一種可悲的現象。 其實,對這個大定律我們只需尊崇,如果非要求證,也許會在未來得出結論:現代的西方實證科學只是走了一個彎路而已。 所以,一定要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一定要有民族自信心,我們所要做的,或許應當是多從古人留下的書經中,最大限度的去學習、思考、應用。當然,這里所指的古人,應為秦漢以前。 另外,外國人吃驚或感嘆時常說「上帝啊!」,中國人則說「天啊!」,這個天,實際上指得就是自然,是自然的法則,也就是那個所謂的「大定律」。 要不,牛頓、達爾文等人為何要去研究上帝? 由於中國人「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根深蒂固,所以,中國人只相信自然法則,不相信神力,所有的神話,以及外來的宗教,都無不被這一信仰所同化,佛教中的因果說、輪回說實際上也被中國人當作了自然法則。所以中國的宗教沒有一個像上帝那樣統治一切的神,中國的本土的神也和人一樣,必須遵守自然法則。中國土生的道教,其實是最「唯物」的,所謂「道」,也就是指得自然之物,而絕非什麼神力。參考資料:《天圓地方——中國文化的百年之癢》周春才著

E. 運用所學文化知識,說明優秀文化對人有哪些作用

優秀文化能夠幫助人們陶冶情操,提高修養,提升氣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贏得別人的尊重,過上更幸福和諧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文化知識有哪些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