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邯鄲文化魅力怎麼樣

邯鄲文化魅力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05 09:34:20

⑴ 邯鄲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介紹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8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磁山文化博物館。

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重要景點:學步橋,回車巷,叢台,趙苑等。

女媧文化:
媧皇宮,女媧煉石補天處,始建於北齊、全國規模最宏大的祭祀女媧古跡,被譽為「華夏祖廟」。現正在申遺,今年「首屆中國女媧文化節」將於9月16日至18日舉辦。值得期待!

北齊石窟文化:
響堂山石窟是北齊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國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四大名窟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石窟群。

建安文化:
位於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有銅雀三台。

廣府太極文化:
清朝道光年間,在中國邯鄲的永年縣廣府城,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使永年縣成為中國太極拳兩大流派—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永年被命名為「中國太極拳之鄉」。在廣府古城,太極盛行,可以拜訪有太極先人故居。

夢文化:
以「一枕黃粱」名夢和黃粱夢呂仙祠古建築群為代表的夢文化,蘊含著極為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執著追求。產生於唐代的黃粱美夢傳奇故事,就發生在邯鄲的黃粱夢鎮。景點「黃梁夢」。

磁州窯文化:
古來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進斗金」之說。

成語典故文化:
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系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如「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2005年10月26日,經中國文聯批准,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

邊區革命文化:
邯鄲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劉伯承、鄧小平及其領導的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展現出邊區人民的浩然正氣和民族之魂。現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涉縣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及「陳列館」名列了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一句話,邯鄲是值得一看的,另外如果看自然景觀的話,京娘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至此),北武當等太行景觀,很美,邯鄲還是馬姓的發源地,在紫山每年都有世界馬姓認祖活動,歷史文化很濃厚!

⑵ 河北邯鄲有什麼特色

邯鄲還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太極之鄉、指南針的故鄉 、鋼鐵之都、五大祭祖聖地之一(媧皇宮)、第一批國家試點智慧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河北邯鄲的特色有:

  1. 楊式太極拳(永年縣)

  2. 磁州窯燒制技藝(峰峰礦區)

  3. 女媧祭典(涉縣)

  4. 河北鼓吹樂(永年縣)

  5. 武安平調落子(武安市)

  6. 皮影戲(邯鄲市)

  7. 儺戲(武安市)

⑶ 歷史名城邯鄲的十大文化分別是什麼,有何意義呢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7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

十:邊區革命文化

邯鄲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劉伯承、鄧小平及其領導的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展現出邊區人民的浩然正氣和民族之魂。劉、鄧首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在這里指揮大小戰役3100多次,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的功勛,形成了光彪史冊的革命軍事文化。從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的300餘位將帥,成為新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中堅力量。

《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在邯鄲創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台在邯鄲開播。在抗戰中創建於邯鄲的《人山報》影響深遠,邊區革命文藝活動和創作演藝隊伍在這里培養、成長、壯大,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邊區大眾文化。現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涉縣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及“陳列館”名列了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⑷ 「典故之鄉」邯鄲有什麼特點

邯鄲市是一座兼具占老文明和現代風採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河北省最南端,地處被譽為「華夏龍骨、天下之脊」的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西南部。西依巍巍太行,東臨華北大平原,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全市總面積1.266萬平方千米,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現代風採的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19個較大的市之一。總人口約849.9萬人。

邯鄲是7000年前磁山文化的發源地。磁山文化是一種早於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就在這里哺育了炎黃子孫的先民,並且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磁山文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智慧的巧妙結合,賦予了這座城市以豐厚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旅遊資源,也留下了眾多的古跡遺址、陵墓祠堂和碑刻石窟,儼然一座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的露天博物館。邯鄲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

邯鄲興起於殷商後期戰國時成為「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這一時期留下的古跡遺址比比皆是。如趙王城遺址、武靈叢台、學步橋、回車巷等。而且與之相聯系的還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成語和典故,如圍魏救趙、完璧歸趙、邯鄲學步、負荊請罪、胡服騎射、漳河投巫、破釜沉舟等。據考證邯鄲縣全國成語典故最多的城市,達200條之多,被譽為「成語典故之鄉」。獨具特色的燕趙文化培育出大批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著名的有藺相如、廉頗、苟子、趙奢、李牧等。

邯鄲的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被人稱作「關天下之形勝,絕天下之轉輸」的名城。趙敬侯以邯鄲為都城得以迅速把趙國發展成為「前有漳滏,右倚常山,左鄰河間,北通燕涿」的萬乘強國。曹操以鄴城(邯鄲市南40千米)為基地,挾天子以令諸侯,獨霸中原,稱雄一方鄴城繁盛一時,建安文學發祥於此。北齊王朝時,佛教盛行,鑿窟建寺,留下了許多石窟藝術。唐宋時期,邯鄲境內的大名府為「河北重鎮」。宋元時期,磁州窯是中國北方民窯的傑出代表,以其繪畫裝飾豐富多彩,自然豪放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清末,這里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他們所創的楊式、武式太極拳以柔寓剛、剛柔相濟的特點享譽海內外。

1940年,劉伯承、鄧小平率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太行山區,以涉縣赤岸村為司令部,開辟、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成為中原地區抗擊日軍的一支勁旅。

邯鄲不僅文物古跡眾多,而且自然風光秀麗。西部的太行山,峰巒疊翠,回環錯列,於險峻之中蘊含著無限的秀美。因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而得名的京娘湖秀美清澈。泛舟湖上,空氣清新,清風徐來,尤如仙境。因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而得名的媧皇宮,登高遠眺,如入雲中,深山古剎的風的一覽無余。在太行山深處,還有一個「長壽村」,該村人常年飲用山泉水,身強體健,長壽無疾。

邯鄲是太極拳的故鄉,已連續五屆成功地舉辦了國際太極拳聯誼會。聚集太極界六大門派,切磋技藝,弘揚太極文化。使太極拳真正成為一種高層次的文化運動,成為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

諸多的名勝古跡為邯鄲保存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除了以磁山文化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還有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革命戰爭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保存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等革命歷史遺址。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

⑸ 邯鄲好嗎

邯鄲市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北緯36°10'至37°2',東經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東臨華北平原,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離首都北京450公里。邯鄲市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7平方公里。

邯鄲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和各等級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發達的交通網路,是連接晉冀魯豫四省的交通樞紐。邯鄲市地勢西高東低,是太行山隆起與華北平原沉降區之間的過渡帶。大致以京廣鐵路為界,東部地區為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西部為侵蝕剝蝕地形,山脈、丘陵、盆地相間,河谷輾轉穿越,地表形態差異很大。境內最高點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米;最低點是曲周縣五間房村,海拔僅32.7米。

歷史文化:

邯鄲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見於史籍,戰國時期是趙國的都城。秦統一後,邯鄲是全國三十六郡之一的邯鄲郡首府。漢代,與洛陽、臨淄、成都、宛城、齊名同為五大都會。漢代末期,曹操攻下鄴城後,修城擴地,使其成為北方軍事和政治中心。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個朝代相繼在此建都。唐朝時期,邯鄲境內的大名府逐漸崛起,成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代又晉升為京都開封的陪都,由此成為黃河以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伴隨著京漢鐵路的通車,邯鄲再度復興,使冀南的區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鄲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邯鄲真正走向復興,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

邯鄲歷史悠久,留下豐富的文化底蘊,主要有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們就在這一帶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磁山文化」。邯鄲興於殷商後期,繁榮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先屬衛後歸趙,戰國時為趙國都城,雄踞中原,為戰國七雄之一。它將中原農業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融為一體,構築了趙文化豪放粗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調。武靈叢台、趙王城、趙王陵、回車巷、學步橋等遺址可以見證邯鄲文化源遠流長,趙文化至今為許多文人、學者研究。

邯鄲是全國著名的成語之鄉。「貧賤之交.知人未易」、「因人成事.三寸之舌」、「驚弓之鳥」、「胡服騎射」、「黃粱美夢」、「圍魏救趙」、「邯鄲學步」等500多條成語出自於邯鄲。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解放後,黨政府在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為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邯鄲市委、市政府把加強文化建設列為整個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分,做出了《關於振興邯鄲市文化事業的決定》。並採取有效措施,使邯鄲文化事業出現了百花爭艷、生機勃勃的可喜局面。

邯鄲產業:

邯鄲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了雄厚的產業發展基礎。煤炭、冶金、電力、紡織、建材、陶瓷工業是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機械、化工、醫葯、食品及其它輕工業具有一定規模。其中:

冶金工業:冶金工業是我市支柱產業之首,同時也是我省乃至全國冶金大市,除地方冶金企業外,在我市境內有四家大型或特大型企業,它們分別是邯鋼、新興鑄管、天津鐵廠及邯邢礦山局。2002年完成產值(90年不變值)2546247萬元,其中:邯鋼1154640萬元、新興鑄管341560萬元、天鐵405000萬元、邯邢局41372萬元、地方604095萬元。電力工業:邯鄲市是全國火力發電基地,擁有電力工業企業33家,2001年發電量為166億千瓦小時,總裝機容量327萬千瓦,其中以邯鄲、一五O發電廠、馬頭、峰峰為主的4個發電廠裝機容量297萬千瓦,居全省南網第一位。

建材工業:邯鄲市建材工業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截止2002年底總計1200餘家。2001年全市建材工業鄉及鄉以上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27億元,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0%,年新增利稅3.6億元,工業增加值12億元。年末固定資產總計約40億元。

機械工業:我市機械工業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有了較大發展,形成了一定能力和特色的產品。近幾年完成新產品開發50多項,數十家企業採用數控車床,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廣泛應用。2002年工業總產值(90年不變價)2.1億元。

紡織工業:居河北省第二位的邯鄲市紡織工業,是全國17個紡織基地之一,擁有紡織企業62家,其中大中型企業10家,年產紗10.22萬噸,布21624萬米,印染布6300萬米,共有紗錠60多萬枚。邯鄲發達紡織集團公司位列2002年全國棉紡色織行業按銷售收入排名第7位,邯鄲雪馳集團為全國羽絨服裝行業十大名牌企業。

煤炭工業:以峰峰礦務局、邯鄲礦務局和地方煤礦組成的煤炭工業,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煤炭采選業是煤炭工業的主體產業,2002年原煤產量1516萬噸。煤炭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共伴生物利用等其它非煤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

陶瓷工業:以「磁州窯」聞名於世的邯鄲市陶瓷工業,是全國八大瓷區之一。全市現有陶瓷工業企業22家,年產日用陶瓷1.45億件,主要產品有日用瓷、工業瓷、建築瓷、美術瓷等。

邯鄲交通:

邯鄲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地帶,是河北省的南大門和山西通往華北平原的主要通道。邯鄲市北距首都北京450公里,與濟南、太原、鄭州、石家莊等幾個省會城市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其間有城市10餘座,邯鄲市位置居中,交通十分便利,京廣鐵路穿市而過,公路四通八達。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6、107國道橫貫南北,邯長、邯濟鐵路,309國道溝通東西,加上即將建設的邯鄲機場,邯鄲將成為一個西連三晉、東接齊魯、南北貫通、陸空並行的立體化交通樞紐,大大加強了邯鄲的戰略地位。

全市公路通車里程5940公里,全市基本上實現了鄉鄉通油路;公路密度0.49公里/平方公里,過境鐵路總長375公里,其中京廣線62公里,邯長線140公里,邯濟鐵路85公里,地方環行鐵路88公里。

投資環境:

我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晉冀魯豫接壤地帶,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物產資源豐富。建國初期是國家投資建設的資源型老工業基地。經幾十年奮斗,已形成了以冶金、鋼鐵、電力、煤炭、陶冶、建材、紡織等產業為支柱的較完備工業體系。現時,正致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同時招商引資,擴大外商和民營經濟進入范圍和領域。隨著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逐步形成,市委、市政府把創造良好的城市投資環境作為打造城市品牌、經營現代城市、發展現代城市的最佳途徑,擺上突出位置,採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市場秩序井然,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工業園區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不斷增強。減少和簡化了行政審批,增加了政策透明度,創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德國西門子、漢堡電力、美國孟山都、金佰利等許多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已經在邯鄲市投資興業。

今天,我市把「誠信」作為自己加快發展的無形資產,寬松優越的環境已成為邯鄲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全面推行限時服務承諾制、規范公務員言行、培養誠信作風,以帶動社會和企業全方位誠信建設。積極為招商引資開「綠燈」,營造「你賺錢,我保護;你發展,我鋪路;你納稅,我服務;你有難,我幫助」的良好投資環境。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會見邯鄲市招商團時,曾題贈「邯鄲好地方」。如今,良好的經濟發展和投資環境,更把「邯鄲好地方」美名張揚。

⑹ 邯鄲的人文精神是什麼

邯鄲是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有許多青史留名的文化人物生於斯長於斯,如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就生於邯鄲,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將相和」中的廉頗、藺相如為邯鄲的歷史增添了多少傳奇。邯鄲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七千年的文明歷史,擁有自己燦爛的趙文化、夢文化、鄴都文化、石窟文化、磁山文化、磁州窯文化、陪都文化、太極文化、成語典故、近現代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及濃厚的人文精神

⑺ 邯鄲成語典故文化的介紹

邯鄲成語典故文化是河北省邯鄲市的漢族民間文學。2005年10月26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河北省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漫步在邯鄲的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成語典故,邯鄲學步雕塑(學步橋)、胡服騎射鵰塑、荀子雕塑、羅敷雕塑、武靈叢台、七賢祠、回車巷、插箭嶺等等,無不讓你感到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2013年,河北省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產業類項目——中華成語文化園正式落戶邯鄲市。邯鄲道是古都邯鄲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鄲歷史的重要載體。武靈閣、玉皇閣、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誕生地紀念館)、藺相如回車巷、藺相如府、廉頗將軍府、古戰役紀念柱、學步橋、慈禧行宮、邯山書院、武靈叢台、張國彥宗廟、王琴堂故居、漢闕、司馬相如題詩枕、河北銀行舊址、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⑻ 參觀邯鄲博物館讀後感50字

寫作思路:首先說明一下,在什麼時間,和誰一起去參觀邯鄲市博物館的。把邯鄲市博物館的內部構造詳細的描述一下,比如主體建築分上、中、下三層,高達26米。內設大小展廳15個。館址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展廳使用面積5500平方米。

正文: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邯鄲市博物館。邯鄲市博物館成立於1984 年,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和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體建築的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邯鄲展覽館",現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主體建築分上、中、下三層,高達26米。內設大小展廳15個。館址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展廳使用面積5500平方米。館前廣場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

邯鄲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是「趙文化」,因此,整個序廳設計一面大型屏風,中心為「戰國趙王城龍台遺址」巨型照片彩噴圖;兩側分別為展題和前言,文字全部中英文對照。

北、東、南三面牆壁裝飾有三幅大型鍛銅工藝壁畫:正面(東壁)一幅為《胡服騎射》;兩側壁畫分別為反映磁山文化生活場景(北壁)和「六朝故都」鄴城的魏晉文化風貌(南壁)的《磁山之光》、《建安風骨》。

大廳中央有一組以趙王陵2號墓出土的戰國青銅馬為原型創作的三匹3米高的青銅奔馬群雕。

展廳東壁為一排鋁合金通聯櫥,陳列石磨盤、石磨棒、支架陶盂、家雞骨、炭化粟、炭化胡桃等文物標本110件,展線長32米。展廳中央放置「磁山文化」遺址沙盤。西北角有反映磁山人生活場面的半景畫式的景觀。

再現了磁山人磨粟、制陶、養雞、打獵、播種等活動場面,並將磁山遺址出土的典型器物也融合進去。通過文物標本、文字、照片、圖畫及大型景觀突出展示以小米文化、家雞蓄養、原始制陶、原始藝術、胡桃種植為代表的磁山文化。

博物館建館以來,館領導將包括商代羊首尊、東漢鎏金大爵尊在內的八件銹蝕嚴重的珍貴青銅器送往故宮博物院進行除銹、焊接等技術性修復,使國家珍貴文物得到妥善保護。

⑼ 河北邯鄲有什麼特色

邯鄲的十大特色小吃:

  1. 大名二毛燒雞。創業於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第一代開業人王德興諢號「二毛」,故俗稱「二毛燒雞」。現已傳於第七代傳人王書林。大街上有很多二毛燒雞店,而且在一簍油的各個飯店都可以吃到 。


  2. 津津樂老槐樹燒餅。是邯鄲市飲食總公司經營了半個世紀的風味食品,因經營場地旁有一棵老槐樹而得其名。

  3. 大名郭八火燒。創業人郭致忠,大名縣西大韓道村人。曾在北京(原叫順天府)學藝,清光緒二十一年,回到大名,在縣城經營火燒。因他從順天府學藝而來,堂號首取「天」字,並希望買賣興隆,故立店鋪「天興火燒鋪」。因郭致忠小名叫「郭八」,當地人便稱他經營的火燒鋪叫做「郭八火燒鋪」了。後來郭致忠將手藝傳給兒子郭瑞。目前,「郭八火燒」的經營者是其第四代傳人郭衛東 。

  4. 津津樂菊花包。由天津正宗狗不理傳人第三代高煥章、第五代高淵親傳技藝。在邯鄲市津津樂酒家落戶已50年,2001年獲河北省烹飪大賽風味品種比賽銀獎。

  5. 一簍油水餃。是邯鄲趙國風味小吃。相傳創制人王一香早年與父親在趙國南門外開一肉包子店鋪。有一天,趙國大將廉頗「武靈叢台點兵」路過南門外時,很遠就聞到了肉包子香味。當廉頗購買包子時,包子已賣完了。廉頗說:「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一香說:「那是生的,還得蒸。」廉頗說:「那得幾個時辰?」王一香說:「不到1個時辰。」廉頗一聽心急了,就將案板上的包子統統扔到了開水鍋里,不一會兒,包子全漂了起來。吃了煮熟的水包後,廉頗連聲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從此,王一香將包子鋪改為「一口油」水包館,生意更加紅火。後在北宋年間改為「一簍油」,流傳至今。

  6. 武安拉麵。特點柔潤、滑爽,是近年來新興的小吃品種。

⑽ 邯鄲成語典故:歷史文化的精髓

邯鄲歷史悠久,邯鄲作為成語典故之鄉,其數量之多,傳承之久,應用之廣,影響之大,是中國城市少有的,也是世界城市絕無僅有的。 縱覽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我們可以看到,它不僅負載著大量的歷史信息,滿載著中華文化的魅力,還表現出大情感、大智慧、大和諧,像一顆顆明珠,閃耀在歷史文化的舞台之上,成為今天我們歷史文化的精髓。

閱讀全文

與邯鄲文化魅力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