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學習和體驗一種以社會導向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對社會價值、家庭觀念的遵從和尊重,以及在這種前提下對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開發與實踐,所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誦讀經典,聆聽經典,傳統文化經典是文字和音韻的結合,長期進行誦讀有助於讓自己的精氣神得到振奮和提升,如《詩經》、《樂府》;
2、養氣正心,矯健身心,傳統文化包括以養氣為主導的帶有身心協調的體育術,比如導引術、入眠術、吐納術;
3、親善友朋,敬愛師長
2. 如何讓動漫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
「動漫」顧名思義就是動畫和漫畫的結合。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和日本漫
畫的合稱。文化包含了眾多領域,狹義的指的是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政
治、經濟、倫理、道德等
;
廣義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所創造的一切東
西。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
,
日本動漫在世界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
中國的孩
子也深受影響
.
日本動漫能夠在世界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
與其不斷的吸收和利用
國外的多元文化是分不開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日本動漫雖然沒有美國動
畫特效那麼炫目,但是憑著對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有很重要的地位,
日
本廣泛吸納國外優秀元素,加上自身的思維創造,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動漫
之路。
在商業化的今天,動漫創作者們為了吸引觀眾,很重視故事本身的新奇
性,他們需要不停地尋找能吸引大眾的新鮮題材。日本動漫在國內的題材已經
被十分廣泛地使用後,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外來文化,從異於本國文化的元素中
提取他們所需要的素材。
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其發展又獨具特色,並不是完全地照搬
照抄,而是在經過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了今天獨
具特色的文化特徵。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日本國由數千個島嶼組成,是一個
名副其實的島國。它自身條件有限,但是日本吸收和學習其他先進國家的優秀
文化。日本動漫對別國文化更是兼收並用,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都被日本動漫
吸收和利用。
在日本動漫中,日本動漫人有意淡化本國文化的特點
.
從人物繪畫手法上
來說
,
就融合了不少東方美學的表現手法
.
事實上
,
不少的日本動漫都吸收了來自
東方的文化元素
,
利用東方的文化元素的日本動漫作品甚多
.
有的直接取材自中國
神化故事
,
在其基礎上進行改編和擴展
,
有的改編自中國文學名著
,
用日本動漫的
形式呈現原著的風貌
,
中國味道十足
,
有的講故事背景放置在中國
,
講的卻是日本
故事。
日本動漫在吸收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大大提升了日本動漫作品向中國的輸
出能力。具備中國文化元素的動漫不僅在中國,在日本國內也很受觀眾喜愛。
日本每年都有大量動漫作品被引進到中國,《七龍珠》《棋魂》等經典的日本
動漫角色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近年來,隨著《七龍珠》《棋魂》等動漫的廣
泛傳播,圍繞這些熱門動漫及其角色的衍生品在中國十分走俏,尤其是改編的
游戲。日本動漫憑借深刻的內涵和精巧的構思征服了中國觀眾。通過動漫作品
及其衍生品,日本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傳遞到中國,影響了中國青少年
的成長,充分體現了日本文化軟實力的強大。
1
日本動漫作品對於中國經典文學名著的利用
《三國演義》
日本改編中國知名的歷史事跡或英雄名將故事是他們創作漫畫的重要方式
之一。其中影響比較深遠的不得不提橫山光輝的《三國志》。這部漫畫中以中
國的三國時代為背景,基本遵循了《三國演義》原著。該漫畫在很多方面都具
有不可忽視的低位,它曾獲得過「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獎「,有很多日本
讀者都是通過這部漫畫了解古代中國那段風雨變幻的歷史的。這部經典不朽動
漫作品至今仍有大量的忠實讀者。
日本人的三國情結是難以想像的重;各類三國相關的動畫、漫畫、游戲、
小說等層出不窮不勝枚舉。在日本跟三國相關的各類產品高達三位數
,
題材的切
入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有正史路線的
,
有演義路線的
,
有平行架空路線的
,
還有穿
越的等等,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日本讀者對《三國志》的反應是相當強烈的,特別是對諸葛亮的認同,日
本人似乎從來沒有超出中國古來的認識。也正是在《三國志》的強大影響力下
產生了衍生產品——人物模型,這里的人物模型分魏蜀吳三國成套推出,它幾
乎涵蓋了三國中的所有知名武將,謀士。人們紛紛爭相收藏,因此在商業上也
取得了巨大地成功。
3. 如何用動漫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其實我覺得,我們正是因為拋棄了傳統,一味學習日美,,才會變得不倫不類。。《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葫蘆娃》,《阿凡提的故事》,,中國傳統題材,,運用水墨,剪紙,泥偶。。。正是這些東西,帶給了中國動畫曾經的輝煌,不能拋卻的,,而是應該發揚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我們自己的優秀的動畫片。
4. 動漫設計要學哪些課程
動漫設計與製作
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圖形 / 圖像、動漫設計與製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相關應用領域知識,熟悉圖形 / 圖像製作環境、具有動漫設計、動漫製作、繪畫、廣告設計、網頁設計等技能、並具有熟練計算機技術操作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有:素描、透視、線描、速寫、色彩構成、手繪漫畫、動畫概論、卡通形象設計、插畫設計、Flash動畫製作、Phototshop圖像處理、3DsMAX、MAYA、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軟體應用、AXA、PAINTER、繪畫後期編輯、影視後期合成,影視特效合成等。畢業生可在電視台、游戲公司、影視廣告公司、影視特技公司、數字媒體及多媒體設計公司、動漫設計製作公司等從事動畫片製作、影視廣告製作、後期合成等工作。
===================================
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形勢與政策
大學英語
體育
計算機文化基礎
繪畫基礎訓練
構成藝術
動漫基礎
動畫前期設計(包括動畫前期的策劃,劇本,背景/人物……設計,課多)
原畫設計
音效處理
Photoshop
加動畫
Flash
3Dmax
攝影技藝教程
電視編導
矢量圖形設計
影視後期合成
Maya
游戲設計
動畫製作實踐(其實就是製作自己的動畫,跟本科的畢業設計差不多,課多,自由分組製作,老師輔導,除音樂外一切要求原創)
軍事理論與軍政訓練
生產勞動
社會實踐
頂崗實訓
就業指導
靜態網頁設計
動態網頁設計
===============================
以上是某學院08級動漫班的課程。
該專業的課程每年都會跟著市場需要而改動。
《動漫設計》專業課程說明
1.開放教育入學指南
本課程1學分, 公共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18,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開放教育各類專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程。本課程開設目的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廣播電視大學的性質和現代遠程教育、開放教育的特點。通過開放教育入學指南部分的學習,使學生認識開放教育的作用、意義和掌握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習方法。
2.遠程學習入門
本課程1學分,公共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18,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開放教育各類專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遠程學習手段的運用,學會如何訪問網上課件,掌握遠程學習手段及方法。基本內容:
1. 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PC機)的操作。
2. 初步掌握文字處理軟體Word97的使用。
3. 初步了解中文Windows95的操作界面。
4. 基本掌握上網瀏覽和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
3.英語I(1)(2)
本課程6學分,公共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為公共英語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詞彙(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600詞)和若干相關的常用片語及基礎語法知識;能夠聽懂發音清楚、語速較慢的教學用語和日常生活用語,並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談;能夠讀懂所學詞彙和語法范圍內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條等;能夠寫出簡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條轉達具體信息。
4.鄧小平理論概論
本課程3學分,公共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開設,使學生深刻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掌握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理論問題;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增強執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確立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想,立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時代的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鄧小平哲學思想與黨的思想路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與黨在現階段的大政方針、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貢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道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國際環境與對外開放戰略、社會主義必須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體制改革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一國兩制」構想與國家統一戰略、科教興國戰略與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關鍵在於黨。
5.數字化媒體藝術基礎
本課程3學分, 專業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54,其中實驗學時45,開設一學期。
通過計算機數字化媒體藝術基礎的學習,使學生知曉計算機的初級能力,對各種數字媒體有所了解,尤其是WORD的操作能力,能熟練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網際網路的操作,並熟練掌握專業軟體,對文字輸入達到一定要求,學完後參加上海市緊缺人才培訓項目考證。
6.素描
本課程3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通過素描練習達到臨摹對象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造型能力,為今後的設計打下扎實的基礎。
7.色彩
本課程3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學習,培養學生的色彩造型能力,掌握色彩的正確觀察方法,認識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識和色彩變化的基本規律,能熟練的運用色彩表現和塑造抽象形象。
8.形態構成
本課程3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注重形象思維認識和感性思維認識,通過形式法則—點線面體組成幾何形或自由形。讓學生了解如何把三次元的空間表現於二次元的紙上,表現動態感、立體感、透明感、錯視、幻象、無理圖形、以及如何利用不同材料,紙筆進行偶然形態的創造。尤其是能將所學運用到平面設計中,提高學生掌握美的形式規律,審美能力及創造抽象形態的構成能力。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論,包括色彩物理學、色彩生理學及裝飾色彩設計的對比調和理論。並通過課堂練習,按照嚴格科學的色彩構成訓練原則,系統掌握這門知識,為今後的設計打好色彩基礎。
課程揭示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構成語素,研究人與形的直接或間接關系,研究形態與技能、形態與材料、形態與變化的規律,建立多項度的形態認識,多項度空間認識,多項度造型、思維,達到對立體形態美感創造的基本知識和一定的立體設計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造型審美、動手、空間想像能力。
9.計算機圖形設計(1)(2)
本課程6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主要是對CorelDraw軟體的學習。掌握CorelDRAW的基本功能,熟練掌握矢量圖形繪制、各種填充、變形、縮放和剪裁功能、蒙板功能。了解COREL PHOTO PAINT、COREL R.A.V.E的使用。能將軟體功能融入到製作實例中。掌握如何應用多種操作技巧來設計作品。熟練運用貝塞爾曲線的操作進行動漫創作活動。
10.計算機圖像設計(1)(2)
本課程6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主要是對Photoshop軟體的學習。Photoshop 是當今十分流行的圖象製作和處理工具軟體,是當今圖象處理領域里著名的Adobe公司的產品,一直占據著圖象處理軟體的領袖地位,是平面設計、建築裝潢設計、網頁設計及動漫製作的必用軟體。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同學能熟練掌握Photoshop基本工具和菜單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圖層的基本操作;掌握濾鏡的一般使用方法;掌握圖片色彩的一般調整方法;對Photoshop的高級工具—蒙板、通道和路徑,理解其含義,並能夠進行一般的使用;掌握切片的製作方法;掌握Gif動畫的製作方法;學會Photoshop圖象編輯、圖象合成、校色調色及特效製作等基本的圖象處理技術,能使用電腦軟體Photoshop完成動漫創作。
11.動漫技法
本課程3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動漫工作是一項非常繁重又富有創造力的勞動,許多的環節都蘊含高超的繪畫技巧。最後的動漫創作需要用長時間的嚴格的技法訓練奠定基礎。所以動漫技法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訓練過程。本課程是動漫設計的基礎課程。本課程以講授動漫基本技法為主要內容,包括線條訓練、加動畫訓練、速度的設計、動畫的時間把握、物體的運動規律、寫實造型設計、擬人造型設計、寫意造型設計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漫繪制方法,正確使用動漫材料及工具,學習攝影表的寫法、腳本的編寫和對動漫節奏的准確把握。
Painter是一款全球頂尖的電腦美術設計製作工具,其功能相當強大,是目前模擬自然繪畫最成功的軟體。本課程的實驗環節是對Painter軟體的學習。熟練掌握Painter中真實的模擬油畫,水彩,鋼筆,鉛筆,油性筆等等自然繪圖工具;理解全新的畫筆顏色處理方案;了解Painter對圖層的支持方法;熟練掌握各種材質、燈光、各種濾鏡的運用、文字賦予陰影效果。並能利用Painter軟體繪制不同風格的動漫作品。
12.動漫模型製作
本課程3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主要是針對Poser 軟體(Poser是Metacreations公司推出的一款三維動物、人體造型和三維人體動畫製作的極品軟體)的學習。
本課程從學習Poser 的入門操作開始,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如何製作逼真的人物動畫;讓學生能熟練利用Poser 提供的豐富多彩的人體三維模型和軟體提供的物體模型,根據需要定製成多種多樣的類型和體態,直接應用於所需的動漫設計;利用軟體提供的發型、衣服、飾品等裝飾物,使學生的設計與創意輕松展現;使用軟體提供的人物模型,快捷地設計人體造型和動作,為人物動漫設計提供准確的造型依據。
13.原畫設計
本課程4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原畫設計是一部完整的動漫影片質量好壞的關鍵。原畫是指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關鍵動作,在電腦設計中也稱關鍵幀,整個動漫影片就等於用畫筆畫出來的小說、詩歌、散文等等,這正是原畫的意義所在。
卡通原畫設計為兼具繪畫與設計因素的實用性新學科目。授課內容包括卡通原畫設計、電腦製作兩部分。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動畫製作的全過程。了解原畫的概念,掌握原畫的畫法、移動鏡頭的畫法、口型的設計、表情的設計、鏡頭的銜接等等,學會使用提高原畫設計水平的輔助手段,並具備卡通原畫設計實際創作能力。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14.二維動漫(1)(2)
二維動漫(1)4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二維動漫(2)3學分,專業限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主要是通過對Flash(Flash是目前網上最流行的動畫製作軟體,是著名的矢量圖形編輯和動畫創作專業軟體,主要應用於網頁設計和多媒體創作等領域)的學習,讓學生對Flash的特色以及軟體提供的強大的藝術圖形創作能力,流線型的工作流程,以及創作交互性有一個深刻的了解;能利用功能強大延伸性很強的ActionScript,來製作出高度復雜的動作及腳本;能熟練利用Flash的核心功能製作動漫,能熟練利用非常卓越的編輯矢量動畫作品的功能來自主設計動畫,並學會網路動漫的發布。
15.動漫創作(1)(2)
本課程10學分,專業必修課,課內學時180,開設一學年。
電腦動漫就是CG(Computer Graphics)。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電腦動漫創作應運而生。本課程主要目的讓學生能夠使用電腦參與動漫作品的創作。卡通(Cartoon)即「動畫」。在學習有關動畫的基礎造型手段(包括電腦動畫等)和製作方法的前提下,表達一定的戲劇情節和影視廣告內容等。這門課程是一次完整的畢業創作過程,整個畢業創作過程包括立題、腳本編寫、原畫設計、整合完稿等步驟。學生通過整個畢業創作能基本掌握利用完成動漫創作的流程,並應用於美術影視片或少兒讀物等領域。
16.背景設計
本課程3學分,專業限選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背景設計是動漫創作不可忽視的一環,通過學習,讓學生能掌握寫實性場景設計、寫意性場景設計、主觀場景設計等設計的基本技能,學會利用背景烘托主體,渲染氣氛。掌握好背景的設計和繪制對動漫創作的強大影響作用。
本課程主要學習並利用電腦軟體中的背景設計的軟體--Bryce(Bryce是由Metacreations公司推出的一款超強3D自然場景創建軟體)來設計背景。使同學了解軟體的快速渲染模式和即時預覽場景小窗口等功能;能熟練利用Bryce包含的大量自然紋理和物質材質,來設計與製作能產生極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利用軟體完成多種對氣候、地面和地形的預設,組合創作出自己喜歡的自然景觀。
17.計算機插圖設計
本課程3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插圖是運用圖案表現的形象,本著審美與實用相統一的原則,使線條,形態清晰明快,製作方便。
該課程是動漫創作的一門重要課程,旨在了解不同藝術流派的風格和表現形式,識別不同表現技法,基本掌握現代設計的特殊技巧。通過實踐,訓練學生掌握對具象形態仔細、還真描繪的技法。用畫來輔助文字主題,准確地闡明主題意義,培養學生的繪畫表現力和浪漫豐富的想像力,這一技能與設計訓練,將為以後專業設計課奠定扎實的基礎。
18.中外美術簡史與鑒賞
本課程2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36,開設一學期。
是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了解中外美術發生、發展的歷史及其規律和光輝成就,較系統的掌握中外美術發展史的基本知識及規律,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和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擴大視野,豐富專業知識,提高藝術設計能力和藝術修養。
19.設計概論
本課程2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36,開設一學期。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從手工藝到現代工業設計的基本歷程,以及設計思想的演變;工業設計與文化、藝術、技術的關系;工業設計在商品經濟中的地位;工業設計的一般方法;裝潢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的一般規律,從而對「設計」從史到論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20.三維動畫(3DS)
本課程4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主要通過對3D Studio MAX(3D Studio MAX是目前國內用戶群最大的三維製作軟體,是最好的專業建模及三維動畫製作軟體;在影視廣告和建築效果圖製作領域,廣泛地應用)的學習,使學生了解3D Studio MAX提出的全新三維動畫解決方案,掌握界面圖解視圖、建模、擴展的著色方式、實時交互渲染等有特色的功能;讓學生不僅能夠使用3D Studio MAX,而且在整體協作工作流程上,能適應多媒體及設計可視化產品製作設計項目的不斷復雜與規模日益龐大的趨勢,不僅僅停留在個人創意和製作的水平上,培養學生集體協作精神。
21.透視學
本課程2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36,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從造型藝術的需要出發,研究在平面上立體造型的透視規律的一門科學,內容包括透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直線形體的平行、成角、傾斜、俯仰透視,曲線、人物、陰影、反影等特殊形體的透視,中國畫的透視等。在了解透視學基本概念,掌握(一點)平行透視、(二點)成角透視、斜面透視、圓的近視、陰影與反影透視的規律的基礎下,能將這些知識准確運用到動漫創作中。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透視理論知識、科學的畫法,並能應用於寫生和動漫設計創作之中。
22.裝飾繪畫
本課程2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36,開設一學期。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圖案」,「裝飾」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概念,掌握裝飾藝術構圖、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及運用花卉、動物、人物的寫生變形方法,要求學生通過「裝飾基礎」的學習,由寫生變形著手完成,對具體物像進行簡化、抽象化的創作能力。
23.裝飾圖案
本課程2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36,開設一學期。
通過圖案的基本概念以及裝飾圖案的形式法則、造型、構圖、色彩等基礎理論知識與技法的學習,培養和訓練學生觀察力與形象美的感知,由具象——意象——抽象的設計思維方法,了解並掌握裝飾圖案的民族傳統習俗和現代構成在平面設計中熟練自由地區分不同要求的實際應用。
24.數碼影像
本課程3學分,專業限選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主要內容為:數碼影像的採集、編輯。通過學習同學應了解數碼影像及相關的概念,掌握常用視頻軟體的操作、後期多種的編輯技巧、濾鏡的使用等等。
軟體推薦Ulead MediaStudio。
25.動漫設計創意與表現
本課程3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現代動漫的設計需要設計者擁有新穎的創意與獨特的表現力。本課程在學習有關動畫的基礎造型手段(包括電腦動畫等)和製作方法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掌握如何用畫面表達一定的戲劇情節。通過欣賞國內外著名動漫作品,熟悉各種動漫流派及其發展歷史,掌握各流派創作過程以及在各個不同作品中的表現特點。通過各類動漫設計實踐培養學生在動漫設計方面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
26.交互動漫
本課程3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通過對Macromedia多媒體軟體系列的學習,了解交互動漫製作方法,了解交互語言概念、超媒體概念和媒體導航概念。能集成簡單多媒體,學會流程式交互動漫製作方法。
推薦軟體:flash、Authorware、Director等。
27.日語(1)(2)
本課程6學分,專業選修課,課內學時108,開設二學期。
本課程以初學日語者為對象, 以基礎日語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 通過學習, 掌握大約1500個日語詞彙, 約150個日語常用短語及150個日語句型, 並掌握一定的日語基礎知識, 對發音, 文字, 書寫, 語法等內容有所了解和掌握, 為學生今後更進一步的日語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28.動漫(出版物)策劃
本課程2學分,專業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以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目的,要求學生掌握動畫創作的全過程;學會選擇適合動畫特性的創作題材,了解改編常識,學會畫分鏡頭劇本;能夠獨立完成動漫設計的各環節;了解出版物後期製作過程;了解如何通過視覺領域的原創作品和增值服務為出版物進行品牌和產品的市場運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使學生對動漫創作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有一個感性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資源整合能力,積累動漫造型設計及動漫商業化整體策劃的經驗。
29.中國文化導論
本課程3學分,公共選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為「現代文員」專業必修課,該課程為學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而開設,課程內容為三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簡史;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製;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該課程除主教材《中國傳統文化》外,配以網路教學,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信息庫》、《中國傳統文化論壇》在網路發布。以求學員在掌握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外,還能熟練運用資料。
30.藝術欣賞
本課程3學分,公共選修課,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通過對各類藝術作品的賞析,給學生講授初步的藝術知識,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並提高其審美素質和趣味,培養良好的情操。
本課涉及的藝術門類有:建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戲曲、攝影、電影等十一類。要求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初通各類藝術的基本藝術語言特徵,初步了解作品的欣賞方法,學會欣賞作品,並能寫賞析短文
5. 寒假培訓傳統文化的漫畫內涵是什麼
避免人們遺忘我國的傳統文化,譬如二十四節氣,現在還有媒體報道嗎,以前央視還提一下,現在都O__O"…不過我還是在很多地方看到許多年輕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中國風的漫畫,正在發芽,譬如光谷早期的插畫人每到寒暑假都進行傳統文化的交流活動,不僅僅是這一家,很多武漢高校也會舉行這些活動,其寒假培訓傳統文化的漫畫內涵是弘揚中華美德,繼承民族文化,師夷長技以制。漫畫一直以為是國外舶來品,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國的年畫、窗畫、民間傳播XX文化小人書(明清時期盛行的,博物館有保存)都算是漫畫
6. 談談應該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個人實踐
第一 由簡入繁。無論你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先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學起。比如你可以閱讀一些基本的傳統文化的普及書籍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第二 了解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是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寫成的,所以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通過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來學習和認識。
第三 需要去評判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可以學到不少有用的智慧和經驗,但畢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需要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每個時代對傳統的認識和思想觀念是不一致的,但是怎樣去很好的繼承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論題。
第四 可以學習優秀的作品。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學習一些比較優秀的代表性作品如《岳陽樓記》、《勸學》、《赤壁之戰》等作品。當然這些代表作是選擇出來的。如《古文觀止》就是一部很不錯的文選。
第五 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可能涉及到各個方面如文學、哲學、歷史、美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我們還要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歐洲、亞洲文化的聯系和影響。
第六 認識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的關聯。傳統文化需要與現代的思想和價值觀念相結合。
7. 中國傳統漫畫的形式
最早的漫畫和卡通的出現與早期各國發展
http://www.86look.com/lsmh/newsShow.asp?id=19
本傑明簡介
本傑明(BENJAMIN),原名張彬。著名漫畫家、插畫家,在華人世界乃至國際漫畫家裡都是第一線水平。畢業於服裝設計專業,從事過服裝設計、自由廣告插畫、動畫製作等多種行業。
這位經歷頗富傳奇色彩的年輕藝術家,以其獨特前衛的畫風和貫穿在作品中的「真實」精神贏得了無數喝彩。從《地下室》到創下10萬冊銷售量的《記得》獲得「東方國際原創動畫漫畫藝術大賽金龍獎」金獎,再到剛剛問世的《我們去哪兒》,本傑明一直固守著水彩畫與寫實的繪畫風格,用漫畫小說的形式讓從小受日本漫畫熏陶的中國孩子眼前一亮。
1本傑明的新書《我們去哪兒》封面漫畫人物。
2本傑明簽名售書。
3觀眾在本傑明作品前留影。
4動畫迷在留影板上「塗鴉」。
2006金鷹卡通動漫嘉年華又迎來了一位帥氣十足的漫畫家。沒錯,他就是本傑明。
這位國內新銳實力派漫畫家,電影《七劍》海報的作者,第一次來到長沙便對國內漫畫家提出了批評。
昨日,本傑明接受采訪時說,中國漫畫之所以發展緩慢,是因為「漫畫作者們粗糙的創作水準」。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才是國內漫畫家創作的優勢。
漫畫家應該自我反省
「為什麼大家喜歡看日本漫畫,因為人家的東西比我們的好,你要是能夠拿出好的作品,還擔心賣不出去嗎?」昨日上午,一身時尚休閑裝的本傑明坐在房間里,有些激動地說起了他對中國漫畫的看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量的日本動漫產品湧入中國市場,讓本就脆弱的中國動漫岌岌可危。這種情況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很多漫畫家還是認為自己的作品才是最棒的。本傑明說,現在漫畫家們終於認識到自己的作品沒人看了,抱怨之聲隨之而起。他們抱怨政府,認為政府沒有對動漫給予足夠的重視,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品中的問題。「讀者的心裡已經形成了很高的閱讀期待,而事實上,國內的漫畫作品又很難達到他們要求的高度,這種反差已經讓很多讀者對中國漫畫失去了信心。」
本傑明認為,要改變中國漫畫落後局面,最根本的還要靠漫畫創作者的努力,特別是漫畫家們,不僅要為中國動漫的現實承擔責任,還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創作中的問題,而不是把責任統統推到自身之外。
中國漫畫要符合中國國情
看過《記得》的人都知道,本傑明的漫畫具有濃重的寫實風格。濃墨重彩的畫面風格、沉重深刻的人物形象、貼近時代的故事內容,讓本傑明漫畫成為反映社會現實的利器。用本傑明自己的話說,他的漫畫「反映的就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之下的社會生態」。
本傑明說,現在的中國就像一個大工地,每個人都在工地上為了生存而忙碌,卻很少考慮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向。而慾望和現實之間出現矛盾沖突時,他們會經常處在自我迷茫之中。這時,人們之間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僅僅存在於慾望的滿足和釋放。「我的漫畫有一種原始的凝重和粗獷的美,雖然有時壓抑,但能讓人有所反省。」本傑明說,他的作品風格正是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形成的。
另外,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是國內漫畫家創作的優勢,「特別是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和民間故事、成語故事,都可以拿來作為漫畫的題材。」本傑明認為,對這些題材的充分利用,應該能夠成為中國漫畫發展的一個助推器。
《魔比斯環》很不容易
雖然對中國漫畫的現狀不滿,但本傑明仍然肯定國內漫畫人的努力。「《魔比斯環》就很不容易,我相信它背後有一個優秀的團隊。」提起這部投資1.3億的動漫電影,本傑明連連稱贊。
「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很感動,它在某些技術環節已經達到世界水平,盡管在劇情和經營等方面還有先天不足,但這並不能讓我們否認中國動漫的努力。」本傑明說,雖然《魔比斯環》的票房成績不夠理想,但本傑明相信,只要電影背後的這支團隊還在,「他們的下一部作品一定是中國最棒的!」
經歷中國三、四十年代的傳統漫畫
約在1930年左右,我是浙江省第一中學的一個中學生,我的第一幅漫畫,畫著幾個學生在打防疫針時做鬼臉,被校刊發表了,此後又摹仿當時流行的詩詞配漫畫,畫了幾個采蓮的女郎,配的詩是「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是從《樂府》上抄的,這畫發表於杭州《浙江日報》,以後又投稿200多幅,一幅也沒有採用。
1932年我因反對會考搜身被學校開除,1933年我到上海大同大學附屬高中上學,上海當時是漫畫最繁榮的城市,可稱漫畫家雲集,漫畫報刊極多,我在1933年即開始一面上學,一面投稿而走進了漫畫世界,作品多發表於林語堂主編的幽默刊物《論語》、《宇宙風》和以魯少飛、張光宇、葉淺予為中心的《時代漫畫》、《上海漫畫》、《獨立漫畫》等,也有一些作品在《大美晚報》、《辛報》等報刊上發表。中國多數漫畫家都是自學出身,當時的前輩如豐子愷、張光宇、魯少飛、葉淺予,都對我們這些初學者關心愛護,也有許多漫畫老大哥如張樂平、胡考、陸志庠的引導,在這種條件下,我只是一個剛入門的青年,要趕上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時我模仿上海英文《字林西報》一個白俄漫畫家薩帕喬(SAPAJOU),他的漫畫線條流利,刻畫人物形象生動而又准確入微。但是這種摹仿並不能使我出人頭地,因此我就從畫人多的大場面來作為我的漫畫標志,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得到同道的公認。我並不知道創造性之可貴,但我得到了它,真是「瞎貓撞著了死耗子」。當時我的世界觀和藝術觀都不成熟,在政治上因為痛恨日本帝國主義長期對我國家的野蠻侵略,中國當政的蔣介石的對日不抵抗政府和獨裁,我在政治思想上有了轉變,尤其是1936年讀了斯諾的《西行漫記》(原名《紅星照耀中國》),對中國共產黨有了一點認識,相信共產黨救國抗日,軍民平等,官兵平等。因此1938年上海被日本佔領,淪為孤島,我不願當亡國奴,辭退了銀行小職員職業,瞞著母親奔赴延安。
我在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1940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約在秋季我擔任了黨支部書記,總支書記一直到1952人民日報編輯部為止。這對我也是一種思想鍛煉,但我在本文中只是談我在漫畫上藝術和思想的變化。
我到魯藝,開始在學校牆報上發表依然是上海時期的漫畫的風格,牆報是在學校門口橋兒溝的街上,也有老百姓來看牆報,看到漫畫時就掉頭而去。這時我們都在旁邊合作社裡偷偷觀察的,可見我的漫畫不為群眾所欣賞,畫了兩三次,也就沒有興趣再畫了。1942年春天我和蔡若虹、張諤,他們兩位都是上海左翼的漫畫家,我們三個人在軍人俱樂部舉辦一個延安《諷刺畫展》,內容都是諷刺幹部思想作風的,例如開會遲到,坐在窯洞門口養雞吃雞蛋的「新寓公」;兩個女幹部互相對話:「一個科長你就嫁了」,題目是「首長路線」;替首長洗腳的小鬼,口袋上插了幾支自來水鋼筆的紅軍幹部,題目是「文化水平提高了」。延安很少舉辦這樣的展覽會,很多幹部來參觀,不久大概毛主席也知道了,就帶了幾個隨從也來看漫畫展覽,那天正是我值班,我就陪著主席看,偶有不明白的,我在旁作些解釋,因時代久遠已記不起來問了哪些作品。看完之後,我送到門口請毛主席批評。毛主席回答說:「漫畫要發展的」。當時我水平也低,也不敢問什麼意思,毛主席也未再說。展覽結束後,康生要這個展覽再送到當時在安塞縣的社會部去展出,時間大概是在1942年3、4月間。《諷刺畫展》當時並未引起波瀾,周揚也是一般性地問了一下。但當時蔡若虹似乎對《諷刺畫展》有些看法,展覽結束後,他將三個人的畫稿都集中在一起由他保管下來,這些畫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時由造反派收走,以後也未歸還,不知下落。
1942年5月中央召開了文藝座談會,對整個文藝起了極大的作用,明確了文藝為廣大人民服務的方向,使很多文學藝術家從亭子間走向工農兵。但我對這樣的變化不是一下就明白而是逐漸認識的,現實是我的漫畫農民就是不愛看。毛主席在延安文藝文座談會前寫的《新民主主義論》里也談到新文化的大眾化、民族化、民主化和科學化,也在《反對黨八股》的文章里談到那種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見樂聞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這些都在我心裡去琢磨。1943年我隨魯藝文工團下鄉,看到都是戲劇、秧歌一類的,但那種鄉土藝術被群眾所熱愛的程度,對我也有所悟。當時還有一位文學系的孔厥同志,他在下鄉時收集了一些群眾的語言、成語、歇後語等,因此孔厥的小說,甚得當時群眾的歡迎。但他收集的群眾語言秘不示眾,我和他是同鄉,因此我借來看了,果然生動又有形象,因此我也效法帶了小本子下鄉,收集了十多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被造反派拿走,大約有十幾本,以後也未發還。只舉一例,我畫了漫畫《死豬不怕開水燙》,諷刺公審「四人幫」張春橋負隅頑抗的丑態,就出於收集到的群眾的成語中。我有很多漫畫都用了這種生動的語言,群眾也喜歡看我的畫。
1942年8月,毛主席接見我們三個漫畫家的事,這在中國現代漫畫史上也是一件大事,過去已經寫過文章。毛主席就我發表在延安《解放日報》一幅諷刺延河植樹保管不好的漫畫時說,應指出是哪一段管理不好,否則就變成整條延河植樹都不好了,因此要區別個別和一般、局部和全局的關系,這對克服當時漫畫的誇張不當,諷刺的片面性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的諷刺畫展作品就存在這種問題。
我自己感到在延安受到這種教育十分重要,它促使自己改造自己的政治立場、改變自己的藝術觀點。但當時延安受到國民黨的包圍和封鎖,經濟困難,出版物少,藝術實踐不多,只能說處於思想醞釀階段。可以說,在延安想到自己的漫畫創作的改造要到東北經過實踐才得到實現。
《東北日報》四年我畫了大量的以反對美帝援助蔣介石打內戰為題材的政治諷刺畫,社長、總編輯和編輯對我的指點和幫助,還有群眾的鼓勵使我漫畫長進。我的漫畫被放大貼上大街,又被東北解放軍有些縱隊當了時事教材。我又創造了一個身穿美軍大兵服,太陽穴上貼著兩塊黑色方形的頭痛膏葯,這在舊上海的青紅幫流氓經常使用的,這個形象既表明了蔣介石的出身,也表現了在戰場上屢吃敗仗而頭痛的「蔣腫痛」,當時在東北解放區的軍民都知道這個貼著頭痛膏葯的蔣總統,因此潛伏在哈爾濱國民黨特務機關暗殺的黑名單有了我的名字,因為我「侮辱領袖」,這是東北局彭真同志當時親自來報館告訴我們的。
1949年底我被調北京《人民日報》。那時我見到蘇聯三人漫畫家庫克列尼克塞的作品,他們是經過美術學校基本訓練,當我對自己在漫畫上相比有點自慚,就在暗中學,也附合當時向蘇聯「一面倒」的「熱潮」。這種學習是無效的。1953年波蘭一位畫家柯布茲德依訪問中國,看到我的作品,直言不諱說我漫畫不如以前好了,使我猛醒。
新中國成立,我到了北京,後來又分配我到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不能只顧漫畫一個方面,視野擴大了,過去不熟悉的東西方藝術接觸就多了,古典的民間的美術也不少,這些都是在延安得不到的。
中國傳統繪畫,我在中學時代曾有機會接觸,因為我的姨夫是中國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之後。他家藏書畫甚多,但當時我年少,很多國畫看不懂,大概當時國畫大都仿古,單調乏味。進城以後,當時國畫尚未改造,仿古、摹古之風甚烈。但齊白石老人的畫就不同了,他的詩書畫讓人感覺一新,從他的畫中我才了解了中國繪畫中詩書畫是中國獨創的,國畫可以採用,漫畫為什麼不可採用呢?這樣的移植,對漫畫的民族化必定有極大的幫助。當然會有困難,我不會作詩,而且舊的五言七律放在漫畫上是不調和的,我就用打油詩或順口溜來替代古詩,也很匹配。我也很重視白石老人用題目之妙:他畫了一盤紅色櫻桃卻題了「女兒口色」,畫了兩只小雞相撲題了「他日相呼」,這和某些西方的繪畫畫了櫻桃題櫻桃,畫了小雞又題小雞就不可同日而語了。我們現代漫畫也有一些洋教條,例如認為無字的漫畫就是上品,近年來西方漫畫,多用「無題」為題,我們也跟著用無題。無題用得好,漫畫也可增加趣味,用得不好,別人也看不明白。現在許多無題的漫畫,其實是想不出題目。再說書法,我的字並無根底,但它和我的畫可以統一,互不排斥,我在小學暑期作業練過「靈飛經」字帖,簡直是受罪,一筆一劃都要摹仿,束縛人的手腳。我喜歡看字的結構,看它的氣勢,我不知道廣東人稱畫畫為「寫畫」出自何典,但我理解是兩者筆法之統一,因而我也不想去學什麼「中鋒」、「偏鋒」等用筆之法,真學會了,我的漫畫又變成國畫味道了。總之我在漫畫上尋求「民族化」,並不想有國畫的形式,並不想漫畫被國畫化了過去,那就成了老話說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漫畫需要許多營養以滋補先天之不足。中國的文學、藝術、文化、歷史、民俗,甚至醫葯知識都可選讀,我就買過一本中醫驗方,才知道黃金也可入葯,所以我想漫畫家最好是個雜家,知識豐富,用之不竭。過去我國有兩位青年漫畫作者,他們的漫畫思路都不同凡俗,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可惜後來兩人都不畫漫畫了。如果我能學好哲學,我的漫畫思想深度就會有所不同。
我畫了70年的漫畫,因為我愛漫畫,我不見異思遷,也不怕自己挫敗,因此我堅持下來了。我愛國家,也愛我參加的中國共產黨,雖然也犯有錯誤,沒有這些,也就沒有我的漫畫的成長和發展。
8. 動漫如何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可能性
以傳統的民間傳說為背景,放入現在的故事內容。
例一:迪斯尼的《花木蘭》,雖然是取材於中國的故事,但裡面發生的事件都不盡實,都是屬於編者的後期創作。
例二:日本漫畫家峰倉和也的《最游記》,取材《西遊記》的框架,但人物和故事完全不同,屬於完全的顛覆原著。
例三:將神話傳說融入新的故事。比如日本的《百鬼夜行抄》、《夏木友人帳》,以現在的人物和北京串起了日本傳統的鬼怪傳說。大家只會說這是《夏木友人帳》里的「天狗鴉」,而不會說這是《天狗鴉》,就表示觀眾成功的接受了新的作品,而忽略了也傳說本身。
例四:目前很受歡迎的網游動漫形式。很多網游都是以中國的傳統故事和傳說為背景,在形成網游模式並積累了一定的「觀眾」之後,推出以網游為基礎的小說和動漫。
但是中國的動漫還是應該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模式,總是停在「挖屍」和「抄襲」的階段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9. 傳統文化怎麼學習
學習傳統文化,不僅要從書上入手,還得要實踐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徹。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首先必須得有一顆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喜歡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古人曾說過,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傳統文化沒有興趣,那麼學習它就如同嚼蠟,食不知味,更別提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獨特的美,願意把它記在腦海里,並且加以研究了。
當然,傳統文化中自然也有許多令人唏噓的一面。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繼承與發展,主要是與現在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鮮少有人會耐著性子將傳統文化一一呈現給世人,如果喜歡這傳統文化,大可發揮你的耐心,多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的魅力。當然,也有許多匠人不願將傳統文化貢獻出去,認為是祖上秘寶,對此我們也要多加尊重,不應該道德綁架,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