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嶺南文化是什麼廣西的沿海地區是廣信還是廣府文化
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嶺南先民遺址的出土材料證明,嶺南文化為原生性文化。基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嶺南學術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繼傳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並進行創新,孕育出不同風格的思想流派,如江門學派等。在近代,嶺南得風氣之先,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多種文化思潮交錯而織成絢麗多彩的畫面,孕育和產生出以康有為、孫中山、何子淵等為代表的近代中國的一代先進人物。
嶺南的文學藝術雅俗並茂,嶺南畫派、粵劇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詩人張九齡、陳獻章享譽全國,電影最先從嶺南傳入。嶺南教育起步較晚,但宋明辦書院風盛,近代更領教育革命之先。葛洪在嶺南煉丹,創金丹道教理論,並有貢獻於化學、醫學。伊斯蘭教、佛教較早從海路傳入嶺南,惠能創中國化佛教——禪宗南派,影響及於全國以至世界。嶺南的農技、手工技、醫學等在中國科技史上有一定地位,明清之際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為中國最早的生態農業,西醫東漸,中國的西醫院、西醫學校以及西醫生,均在嶺南最早出現。嶺南民俗與嶺南飲食,異於北方,最富於地方特色。
廣府文化指以廣州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為通行范圍的粵語文化。廣信(今廣西梧州市和廣東封開縣之間)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前後歷經300多年,被譽為「嶺南古都」,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祥地。
『貳』 嶺南是指什麼地方
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以五嶺為界與內陸相隔。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四省邊界處。歷史上大致包括廣東(含海南、香港、澳門)、廣西和雲南省東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
嶺南文化是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遷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
近代相繼出土大量的文物,實證了嶺南在秦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嶺南民族:
嶺南自古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先秦時期,古籍中對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部落,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南越、西甌、駱越等,嶺南地區分屬南越、西甌、駱越三大部族。
南越演化為今天廣東地區的漢族、壯族、瑤族、畲族等,而西甌、駱越演化為今天廣西、海南、西南地區的壯族、瑤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中,也有南遷的移民融合入。
廣東省是56個民族成份齊全的省份。漢族民系主要有廣府民系、客家民系和閩南民系。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
『叄』 嶺南大概指什麼地方
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
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而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五嶺之南的地區主要是漢族地區 ,自古以來,嶺南地區屬漢地九州中的揚州。
(3)嶺南文化是在哪個市擴展閱讀
嶺南的獨特文化:
嶺南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為主,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肆』 嶺南具體指哪裡
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五嶺由湘桂間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湘南的騎田嶺,贛粵間的大庾嶺構成。大體位於桂東部至粵東部和贛、湘五省的交界。由於各個朝代行政區劃的變更,如今說到嶺南一詞,特指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這幾個省區。
(4)嶺南文化是在哪個市擴展閱讀:
嶺南地貌因在歷次地殼運動中,受褶皺、斷裂和岩漿活動的影響,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錯,且山地較多、岩石性質差別較大、地貌類型復雜多樣的特點。
嶺南河流眾多,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長,徑流量豐富等特點,這些河流絕大多數源自西北部、北部和東部的崇山峻嶺中。嶺南最大的河流珠江,是中國漢地境內第三長河,流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
嶺南自漢朝開始逐漸形成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並形成獨特的嶺南文化 。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匯升華,自成宗系,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伍』 嶺南市是哪個省的在哪
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
在行政上,嶺南曾是唐代行政區嶺南道之名,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海南全境及曾經屬於中國皇朝統治的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後來分為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是廣東、廣西分治的開始。五代時期,越南獨立而分離出去。宋代淳化四年(993年)嶺南道之名改為廣南路。
由於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現在提及到嶺南一詞,特指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三省二區,亦即是當今華南區域范圍。
嶺南文化
嶺南文明史始於秦統一嶺南,中原移民大規模遷入推動了嶺南的開發。從秦代到唐代,廣州已成為我國南方的重要城市和外貿口岸,出現了楊孚、虞翻、葛洪、鮑姑、王范等知名人物,漢代廣州已出現了官學和「書館」、「精舍」等私學。
但當時經濟和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粵北和西江流域,而珠三角地區和潮汕平原一直到唐代都是人煙稀少、還沒有被開發的地區。唐宋時期,粵北地區誕生了張九齡、劉軻、邵謁、余靖等知名人物。
史料記載,唐代賢相張九齡的書堂岩、始興的書堂石、晚唐詩人邵謁的書堂石室、北宋王安石在韶州九成台下讀書的清淑堂、翁源青源山余靖童年時讀書的耽石院,這些都是嶺南地區早期的私塾學堂。孔子第41代後裔孔潤於公元962年在韶關南雄創辦的孔林書院是嶺南最早的書院。
近代,嶺南文化成為中國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發展的先導。1839年,中國近代第一所西式學堂--馬禮遜學堂在澳門成立。鄭觀應的《盛世危言》、康有為與梁啟超推動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到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嶺南文化始終是中國近代政治革命的重要代表和領導力量。
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以及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國內各地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條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東進入新文化時期,起飛的經濟與嶺南風格的粵語文化、粵式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嶺南文化的現代階段。
『陸』 古代嶺南是哪裡
嶺南曾是唐代行政區嶺南道之名,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海南全境及曾經屬於中國皇朝統治的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後來分為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是廣東、廣西分治的開始。
五代時期,越南獨立而分離出去。宋代淳化四年(993年)嶺南道之名改為廣南路。由於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現在提及到嶺南一詞,特指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三省二區,亦即是當今華南區域范圍。
(6)嶺南文化是在哪個市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廣東文化又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涼文化,尤其以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
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柒』 嶺南文化發源地 嶺南文化發源地是哪裡
1、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廣西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廣東文化又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涼文化。
2、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捌』 嶺南是指什麼地方
嶺南指的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的地區,是一種概稱,五嶺作為界限與內陸相隔。五嶺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和廣東東部以及湖南江西等邊界處。嶺南是一個歷史概念,因為朝代不同,行政建制也在發生變化,現在嶺南一般指華南。『玖』 嶺南市是哪個省的
不是市,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
近代相繼出土大量的青銅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實證了嶺南在秦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嶺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嶺南文化是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遷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
(9)嶺南文化是在哪個市擴展閱讀:
原始的嶺南文化有其獨立的發展序列,呈現出一個比較單純、自然的歷史發展過程。古代的嶺南文化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其文化主體是嶺南的土著越族文化,是一種原生型的本根文化。
嶺南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較早開放的港口,海上對外貿易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商品經濟和商品意識。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嶺南先民已經利用獨木舟在近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