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建設文化強國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
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
、
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
和
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
創造活力。要深化
,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台,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
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
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一)加強
建設。
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
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推進
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不懈用
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推動
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大力
和
,深入開展愛國主義、
、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
。牢牢掌握
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是
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
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
、職業道德、
、個人品德教育,弘揚
,弘揚時代新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
、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加強和改進
,注重
和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
,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常態化。
(三)豐富人民
生活。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
生活,是全面建成
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
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
的幫扶力度,繼續推動
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
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繁榮發展少數民族
。開展群眾
活動,引導群眾在
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強和改進網路內容建設,唱響網上
。加強網路
,推進網路規范有序運行。開展「
」,抵制低俗現象。普及
,弘揚
,提高全民
。廣泛開展全民
,促進群眾體育和
全面發展。
(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要堅持把
放在首位、
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
全面繁榮、
快速發展。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
體系,提高服務效能。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
,提高
規模化、
、專業化水平。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增強國有公益
單位活力,完善經營
單位
,繁榮文化市場。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營造有利於高素質文化人才大量涌現、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師和
代表人物,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
『貳』 文化強國戰略是什麼,如何實現
根本就沒戰略,文化強國就是要上不起學的人都上的起學,讓全體國人文化素質都提高,其實根本實現不了,因為農村家庭有多少人上不起學,有多少人是因為沒有戶口而上不起學?他們連受教育的權利都享受不了
『叄』 作為教師怎麼實現文化強國
教師是傳授知識,只要你能讓你的學生們學好知識,那就是對強國做貢獻了。
『肆』 如何發展文化強國,實現中國夢
依稀記得,小學時代的那個童稚天真的自己,那個從幼兒園就迷上貓和老鼠、藍精靈、櫻桃小丸子等國外動畫的自己,熱愛上了中國古裝劇,當時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沒有太多國界的觀念,迷上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高深的中國功夫、淡雅的中國書畫、空靈的絲竹琴瑟、悠久的禮儀文化……這些傳統的中國元素深深吸引了我,當時沒有什麼愛國、愛我中華的深刻思考,就只是兩個字:喜歡。
三年級時,我開始學習傳統樂器:古箏。選擇樂器時,父母給我提了很多建議,「學小提琴吧。學鋼琴怎麼樣?」我卻堅持要學古箏,父母見我對古箏有如此大的興趣便支持我學彈古箏。年復一年,就這樣,箏韻琴聲陪伴我走完小學、初中、高中,古箏老師一次又一次地教導我去感受中國古典音樂所要表達的感情,用古人傳達的音符中的感情演奏音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將軍令》《漁舟唱晚》《陳杏元落院》……自己已經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感覺摸著琴就如同撫摸著華夏的燦爛文明一樣,已經打從心底里熱愛中國文化了。所以我有一個中國夢:讓中國的音樂響徹世界的耳廓!
中國的孩子有很多就從小學習鋼琴、小提琴、手風琴等西洋樂器,這些樂器發出的美妙音響令我們陶醉,但中國傳統二胡、琵琶、竹笛、古箏、古琴也美妙絕倫,蘊藏於其中的華夏文化底蘊博大精神,每一首古典樂曲都可以訴說出一段歷史、一種思想,傳統的儒家文化不止在古籍中體現,宮商角徵羽的樂譜中也不乏其味,國際交流總是有著語言不通的阻礙,而音樂是不分國籍的,彷彿可以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中華文化不但需要自我復興,中國之聲也需要響徹世界!打從心底里希望國畫、古樂、書法等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可以被全世界欣賞並接受!
在大學里,我們學校的笛簫社、翰墨書畫社等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校園里的中國文化氣息依然不斷地熏陶著我們,當然校園里也有西洋樂團,於是我們會幻想:什麼時候美國的高校也都有中國民樂團?英語是大學的必修課程,什麼時候漢語也能成別國高校的必修課程?校園里看到太多的西方文化,這令我們更為期待東方文化的蓬勃發展。
我們幻想著,世界的人民在學習漢語中收獲快樂;在聆聽民樂中收獲愉悅;在練習毛筆字時修身養性;在觀看中國武俠劇中目不轉睛……在不同的角落傾聽中國的聲音!
近年來,通過媒體報刊網路,我們也了解到,中國的文化正大步走向世界,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國的興辦,我們在全球舉辦的重大文化交流活動覆蓋世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引了數千萬外國民眾和華人華僑關注、參與。在文化改革方面,隨著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化,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的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文藝院團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公共文化方面,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不斷推進,隨著公共文化設施的免費開放,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通過不遺餘力地搶救和生產,加快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等,使我國自然、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更好地保護,民間文化藝術得到了繁榮發展。
「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興國之魂」的科學理論和先進文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要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使中華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煥發出獨有的魅力和光彩。
『伍』 文化強國的途徑是什麼
一、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中國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現在,我們文化的狀況(我這里說的是文化深層的狀況),實在讓人擔憂。進入近代以後,我們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由於對自己幾千年文化傳統研究得不深,更由於禁錮過久,面對西方強大的工業、武力,曾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文化一無是處,應該徹底拋棄,於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但是,西方文化食品中,既有豐富的營養,也有過量的激素,食之過久,浸透了我們文化肌體的每個器官,造成了文化肌體的「亞健康」。其主要表現是:在社會層面上表現為對科學技術的迷信,對物質享受的崇拜,對倒退文化的贊賞;在思想領域充斥著二元對立、工具理性、機械論。現在,我們所遇到的種種社會、環境、心理問題,彌漫在各個領域的「三浮」現象(浮躁、浮誇、浮淺),無不與這種激素在文化肌體里發生作用有著密切關系。這種「亞健康」的文化肌體,需要扶正祛邪,為此,必須下很大的力氣,費很長的時間。
那麼,當今世界上的情況又如何呢?現在,我們可以說:曾經給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西方文化已基本走到了盡頭,它對解放人類思想、對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對社會進步的貢獻和推動力、它的再生機能,都已經枯竭,再也無法給人類做出新的貢獻。人類未來的出路,在於各個民族和國家恢復被西方文化沖毀的自身傳統,以多元文化交融代替一元獨大。這一點已經成為西方思想界許多學者的共識。還有許多西方學者雖然在努力批判他們自己三百年來的文化傳統,而且得出的結論逐漸接近中國文化的理念,但是由於不了解中華文化,所以還是在「隔山唱歌」,雖與中國有所呼應,但並不真切,更沒有聯起手來。因此可以說,中國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我們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確有促進世界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自身和諧的豐富內容,其體系之完整、論述之細密、人性之飽滿,為世所罕見。但由於以前我們曾妄自菲薄,毀壞過重,因而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優秀內容不為國人和世界所知。今天,我們思考文化戰略,必須要有歷史的眼光、世界的視野、自信的胸懷、創新的膽略。
二、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
我們應該和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文化長期戰略?這似乎既不是我一時能夠回答的,就學界來說,也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我只想說,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必須對症下葯,針對當前文化的狀況和走勢以及未來的可能性。我認為,認識當前文化的狀況和走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有關文化發展規律的問題入手。
1、文化的長期性和堅韌性
文化的發生與人類的出現同時,因為有了文化,人類才成為人類。文化,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志。孟子說:「人之與禽獸也,幾希。飽食暖衣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他所說的「教」,就是教化、文化、人化——獲得人之成為人的品質。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中華民族的文化比中華民族的歷史記載更悠久。從文化發展史來看,文字發生得較晚,即使最早的文獻中有「口傳歷史」的內容,但實際的文化歷史要比這些記載還要早得多,因為更早的傳說已經不可得知了。所以,後人所有對文化最終之源的追尋,都是猜測多於證據,永遠成不了「信史」。
文化的堅韌性決定了文化的長期性,而堅韌性則來源於文化,也就是人類生活的方式、內容、習慣以及風俗,它一旦形成,就成為人們(部落、部族、民族)生產、生活、相處的基礎和條件,因而必然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對之無可奈何。雖然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必然有所豐富、變異、發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們生產、生活、相處的需要,特別是如果形成了人們的信仰和哲學,而這種信仰和哲學又已經浸透在其它種種文化形式之中,就不會被顛覆。在人類古代四大文明中(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歷盡滄桑而從未中斷,原因就在於此。任何時代的文化都只能在前代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絕不可能突然種植出或移栽來一種全新的文化,原因也在於此。文化的培育是個長久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原因還是在此。
2、教育系統是維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幹
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傳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樣的,但其主幹則只有一個:教育。
從世界歷史來看,人類在蒙昧時期,教育只限於部落、部族中的生活訓練或長輩的教導;出現家庭後,則主要是父祖輩親人的言傳身教;一旦形成國家,一般都會出現學校性質的機構體系,對年輕人進行正規的系統教育。在工業革命之前,世界各國的學校幾乎都是以傳授道德、信仰以及書寫、計算知識為主(韓愈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對這一階段教育內容和性質所做的概括),生產技能則主要是由長輩進行「現場教學」,手把手,口傳心授;工業革命之後,傳授知識和技能變為學校的主要職能,特別是在政教分離之後,西方學校不再主要承擔培養倫理、信仰的職責,「純知識」、「純技能」成為其主要特徵。
我國從1906年正式開始廢除舊學,興辦「洋學堂」,但是中國人從來重視發揮學校在文化傳承、道德培養中的作用,所以在洋學堂里也講究「德、智、體」的培養,於是學校就成為傳承文化的主要場所(在西方社會,雖然學校不承擔對學生進行德化教育,但是宗教和社區發揮著極其巨大的教化功能,再加上媒體、影視等工具,補充了學校的不足)。
學校對人進行教育具有系統、綜合與形成獨特環境的優勢,所以雖然家庭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還是要「易子而教」,把孩子送到私學(如村塾、家塾或學校)和公學去學習。
所謂「系統」,即根據學生的年齡施以相應的教育,先重感性教育,漸重理性教育,由淺入深,自成體系。這一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正常的公民,即社會所需要、所歡迎的人,也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所謂「綜合」,即文理工法、音體美等課程和課余活動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全面、整體的教育。所謂獨特的環境,即讓受教育者進入一個小社會,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這是一個「自然人」、「家庭人」轉變為一個「社會人」的准備;過群體生活就要接受群體生活規則的約束,這對於將來進入社會是必不可少的訓練;學校進行教學或其它活動,都會有相應的教具和設施,這是家庭難以具備的;另外,學校里獨有的學習、思考、辯論、合作、歡樂的氛圍,也在悄然地對受教育者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
教育的本質功能是留存、傳承、創造文化的基地。毋庸諱言,我國教育的這一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遭到過扭曲乃至摧殘,這在教學領域的突出表現就是沒有把學生和教師當作一個「人」來培養和提高,而是當作了機器——將來生產物質產品或從事某項業務的機器。機器只能生產,只有「人」——具備了優秀文化的「人」才能創造。如果學生在16年(從小學到大學本科)或24年(從幼兒園到博士)中成長為一個「全人」、一個可以進行創造的人、一個符合他所處的時代所需要的人,那時學校的本質功能就實現了。
3、社區文化+家庭文化的巨大滲透作用
在現代社會,我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建設中不能忽視了家庭和社區對人的影響。廣義的社區包括行業,例如學校、軍營、企業等。這里所說的社區是狹義的,指農村的鄉鎮、城市的街道或居民小區。舊式的街道弄巷,左鄰右舍相處多年甚至成為幾代世交,彼此熟識;融洽的關系、共同的愛好、互助的風氣,已經構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小區」,這對人的成長有著無形而巨大的影響。我國城市和農村的現代化和城鎮化,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居住條件的質量,但也把固有的社區打散了;新的社區成了缺乏文化的聚居地。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能夠從中獲得文化營養的,「八小時之外」就只有家庭了。試想,現在當一家人要從這個小區的大樓中遷往另外一個小區的時候,還會像從小巷子里遷出時那樣對鄰居戀戀不舍嗎?社區文化和人的關系,亦即社區文化與家庭日常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一個社區文化的形成,在自覺營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區在文化建設與傳播中的作用以及對人的道德養成、培育良好習慣的功能,是很大的損失。
4、考察文化的狀況
我認為,考察一種文化的狀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情況;二是學術研究的情況;三是百姓在認識上、實踐上認同的程度。
文物,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文物遺存,當然傳世文獻也在其中。這些是傳統文化的物化形式。雖然我們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但是現在地上的原有文物,基本恢復了過去的規模;新發掘的文物日益增多,保護得也很好,在文物的適當利用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學術研究,因為曾經停頓多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不僅落後於鄰國如日、韓,即使和台灣地區比,也有相當差距。近二十年,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研究的范圍、研究隊伍的規模、經費支持的力度和成果的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雖然在有些領域和國外還有差距,但就總體而言正在接近國際水平。我設想,再給我們十年二十年,一定會整體達到國際水平。
百姓認同情況,實際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程度的體現,也可以說是優秀傳統文化生活化的反映,是自身文化強不強的最重要的反映。但這卻是當前最讓人憂心的一點。我想這似乎無需我來論證,人們可以舉出生活中的無數實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探究和論證起來可以寫若干本書。我只從一個學人的職責角度說,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擺設,不是只供學者研究的對象,而是養成民族靈魂的最好營養。如果一種文化產品,只存在於博物館中,一種文藝形式,只存在於舞台上,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它們已經死亡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傳統文化只存在於學者的書齋里或研討會上,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它已經死亡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純學術化」是件極為可怕的事情。避免之道,就學者而言,能夠並應該做的,就是應該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中小學校,走進城市社區,走進村村寨寨,做些傳統文化「掃盲」的工作,喚醒實際還存在於人們心中的文化基因;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為工人、農民、學生寫些通俗的讀物,並和文化創意工作者合作,把看似深奧的道理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用人人能懂的話語展現出來。話又說回來,普及、通俗化的工作並不好做——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唯有淺出,才能繼續深入。
5、宗教的補充作用
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那麼,如何看待宗教在當今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呢?
從宗教發展史來看,宗教幾乎和人類同齡。宗教起源於人類對未知領域(人的自身和宇宙的奧妙、事物的不可預測)的恐懼和敬畏。當人自知是人而不是其他什麼的時候,即自覺到自身存在的時候,生與死就成了他最關心的問題。於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了宗教,給上述問題以種種解答,目的是給自己以安慰、寄託和期望。
例如猶太教和由它直接地和間接地派生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信奉一個超靈驗的、絕對的、創造了除其自己之外的一切的神,神要求人信仰它,按它的啟示行善,懺悔自己的罪惡,死後就可以進入天國,回到神的身邊,否則就要淪入地獄經受種種苦難。這樣,宗教對其信眾而言就具有了無比的神聖性和吸引力。
又如佛教,不重在說明宇宙的起源,所以佛經上常說「無始無終」,一再講述「無始以來」的事。釋迦牟尼不是神,而是古印度迦毗羅國凈飯王的太子,名悉達多,生於迦毗羅城的嵐毗尼園,母親名摩耶,產後七天去世,太子由其姨媽波闍波提撫養。釋迦牟尼出生在人間,成長在人間,求法於人間,悟道於人間,涅槃在人間,遺骨(舍利)留傳在人間。所謂「佛」,即覺悟之義。悟什麼?即參悟人生和宇宙的規律,把握正確對待生與死、己與他的態度和方法。在佛教看來,萬事萬物俱有因果,即「緣起論」,無無因之果,也無無果之因。由此要人們看透人生之苦的原因,把握消除苦的方法。可見,佛教是重視現世的,不同於完全寄託於彼岸的猶太教等。
不管是「神啟」式的宗教,還是「覺者」教導的宗教,歸根結蒂都是對人的關懷,只不過它們都「聚焦」於「終極關懷」,即對人生最大的事——生與死的思考和從苦中解脫,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對宇宙終極的關注,並給出本教本宗的答案。各個宗教的所有教義,幾乎都是從這一點引申出來的。為了到達天國或解脫生老病死之苦,就需明了天人之理,需要行善,需要和平。
歷史上,各種宗教在長期佈道、發展、變革過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論體系,積累了大量經典和歷代智者對經典的解釋,同時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以致深深地根植於人們的生活和心裡。因而可以說,宗教是一種文化,是直接作用於人心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就起源而論,沒有宗教也就沒有文化。中國也不例外。因而在弘揚、發展中華文化的時候,不能忽視宗教。
我國固有的宗教只有道教;佛教經過自漢至唐與中土文化的磨合,已經中國化了,也應該視為中國原有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進入中國短則數百年,長則上千年,也已經適應了中國的國情。因而中華文化中的包容、和合、尊祖敬宗、利己利他,以及仁、義、禮、智等觀念已經不同程度地被外來宗教所吸收。而宗教的哲學思辨、對自然的敬畏、對死亡的相對淡定(包括薄葬),也在融入中華文化。
但是,宗教從來具有兩面性,即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面和不利於和諧的一面。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盛世王朝,都是既充分發揮了宗教積極的一面,又制約和限制其消極的一面。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對宗教的種種誤解和懷疑(其中有些則是宗教自身建設不足造成的),影響了對宗教特質的深入研究,在制約它和使它發揮作用兩方面都有加強的空間。如果我們能以史為鑒,總結、借鑒歷史上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把宗教作為補充,對管理的方法做必要的調整,那麼也必將有利於新文化的建設。總之,在考慮文化戰略的時候,不能忘記了宗教這一領域。
6、文學藝術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當人們談到文化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文學藝術。因為文學藝術能夠形象地、生動地顯現時代精神以及人們的願望和對過往的記憶,「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因此,人們普遍喜愛文學藝術,需要文學藝術,因而文學藝術對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能起到很大作用。這就是它的優越之處。
但是,文學藝術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創作周期比較長,往往是回憶式的敘事。二是反映時代精神的方式是曲折的,它拒絕直白式的說教,所以對創作者和欣賞者的知識、文化水平有較高的要求。雖然娛樂性的藝術常常能為一般大眾所歡迎,但是如果創作者沒有對生活和時代的深刻理解,沒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就容易走到媚俗的路上去,不僅不能提高受眾,反而會適得其反。三是成本相對於其它文化傳播方式普遍較高,有時難免受到一些客觀條件限制。
文學和藝術本屬於人民大眾,人民的生活和創造是文學藝術的源泉,也應為大眾所享用,但是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容易成為「小眾文學和藝術」。如何盡量迴避文學藝術的局限,在大眾文化的發展中逐步創造、豐富新文化,這是個極其重要的課題。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進行的文化體制改革和各級政府強調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在這一領域所採取的戰略措施,就是為讓所有人民能夠享有文化,為未來開辟道路。
三、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
任何文化的弘揚、發展,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兩件事:一件事情是牢固地樹立文化的主體性,這種主體性應該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另一件事情是自覺地與異質文化進行接觸,通過接觸,了解、理解、欣賞、學習對方。
文化的開放性和主體性,是辯證統一的。沒有主體性,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就沒有根基,沒有主見,在與異質文化接觸時,就可能或發生不應有的沖撞、抵制,或者走向另一端,良莠不分,囫圇吞棗,盲目信從,最後失去自我,不知「『我』是誰」。反過來說,如果文化不開放,不自覺地與異質文化接觸,就會故步自封,久而久之,文化就要凋敝;而文化不強,國家也將衰落,近三百年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說明。
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覺的集中體現。從19世紀後半期起,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都是因為接觸了西方文化而催生的,但都是外國人或國人介紹進來的,包括馬克思主義,也是俄國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的,我們是被動中的主動或主動中的被動。現在,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可能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第一次把「文化走出去」提到全體國人的面前,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其根本的原因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強了,我們的文化開始自覺了。
當前,中華文化「走出去」,還面臨著諸多困難。一是現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已經統治了全世界,中華文化別具一格,是個「例外」,常常被視為「異類」加以拒絕。二是西方對中華文化的偏見根深蒂固,動輒說我們在搞「價值觀輸出」(這本來是個偽命題,在此不詳述),刁難、抵制層出不窮。這種情況一時難以改變。三是我們還不善於用外國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話語,客觀地介紹中華文化以及當今中國。最近幾年,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情況有所好轉,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孔子學院已經遍布五大洲的105個國家。西方評論說:這是西方主流社會能夠接受的中國唯一的文化產品。這一經驗值得認真總結,以便讓它在中華文化和各國進行綜合交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中華文化「走出去」,自古就有,但那不是自覺的,是隨著商品、移民或戰爭自然流出的。當中國積貧積弱,或在世界經濟中沒有地位的時候,即使自覺地向外介紹,也不會引人注意。現在開始自覺地向外走了,但還不是「大踏步」,只是「小碎步」。要想「大踏步」,還要走相當長的路:一是要等中國真正強大起來,中華文化強大起來;二是要學會「大踏步」。
文化交流大體有三個層次和渠道。第一個是政府間的交流,主要是因時、因地、因人(對象),圍繞著國家間的利益進行。這種交流決定著國家間的政治關系。第二個是學者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學術性強,參與者寡,但卻直插文化根底,接觸彼此的價值觀、世界觀、倫理觀,其影響久遠。這種接觸的成果可以觀照文化的所有領域,真正了解對方的「心」和「根」。第三個是大眾間的交流,也就是現在開始常提到的「公共外交」。商貿、旅遊、留學、演出、體育競賽等都屬此類。
我認為,在這三個層次或渠道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個。因為學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識形態;上可以影響各自的決策者,下可以影響大眾,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產生影響。現在,我們的情況恰恰是這方面薄弱。因為我們對自己文化的研究還不夠深廣,同時,研究文化的學者90%以上不能用他國語言進行交流,即使交流,也缺乏與異質文化交流的話語技巧和應對方法。這都是長期封閉的後果。最難的是第三個層次或渠道。在大眾交流(公共外交)方面,現在參與的人不少,但是懂得或精熟某種形態文化的較多,了解文化與交流規律的較少。這是由於一般遊客、文化工作者曾經受到教育體制的局限。
總之,在我看來,中華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勢,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目前一個重要的任務就要把這件事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上,加大力量。但是,以前我們並沒有做好相應的准備,因此,近年我提出了「固本強身,走向世界」和「小步快走」的想法。其意思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速度可能決定於國家經濟實力和在文化「走出去」投入的多或少;而效果的大小、影響的深淺,則基本上決定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建設和研究的水平。有前一點,所以可以快,有後一點,所以只能是小碎步,不是我們不想大踏步,而是大不起來。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而「走出去」也會影響和促進「固本強身」。
(作者為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陸』 如何實現文化強國轉變
發展文化產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始終堅持正確的導向,注重文化資源的挖掘、文化創意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並加強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引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科學合理地設置票房、收視率、發行量等量化指標。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合格文化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提高文化生產要素在市場中高效流通和配置,關鍵在於必須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做大做優做強文化企業。在傾力打造一批有實力、有活力、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方面,未來的主要任務仍然在於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並著力培育骨幹企業形成富有活力的優勢企業群體,形成合理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資本對接文化產業,擴大文化產品與服務出口:在完善文化產業市場體系層面,有序發展文化人才、信息技術、版權等各類交易市場,推進金融資本與文化資源有效對接,並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制度,支持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鼓勵扶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有望未來一段時間繼續取得進展。
『柒』 如何建設文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
一、怎樣從總體上把握精神實質?
二、怎樣理解」文化強國」這一概念?
三、為什麼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1.古代中國:獨特的歷史文明,獨特的歷史記憶
2.近代中國:獨特的歷史遭遇,獨特的發展道路
3.未來中國:為萬世開太平,獨特的歷史貢獻
四、為什麼說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五、為什麼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放在文化強國建設的首位?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
2.我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宏大構想,張揚的正是中國古聖賢的文化理想
3.多重視野下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六、核心價值觀應該具有的特點是什麼,它與核心價值體系是什麼關系?
七、怎樣理解「三個倡導」?
八、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1.第一問:價值體系是一種合乎理性的道理嗎?
2.第二問:某種政治意識形態、理論、主義能直接作為一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嗎?
3.第三問:是黨的價值還是全體人民的價值?
4.第四問:價值觀的表述非得要追求完滿嗎?
5.第五問: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普世價值?
6.第六問:構建價值體系的目的僅僅是強國嗎?
7.第七問:價值體系主要說出來的還是活出來的?
8.第八問:構建價值體系的關鍵是什麼?
9.第九問:為什麼董仲舒把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
『捌』 如何實現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
在文化從未引起我們重視的今天,提出這一主題是有深遠意義的。但如何才能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還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 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目前政府對於文化建設的認識大部分還停留在唯GDP論上,認為能推動GDP的文化建設就是好的,不能推動或不能明顯看到成效的就是沒用的。這種認識難免偏頗。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文化對於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於GDP的推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試想一下,有兩個城市,A城和B城。A城不斷地建設劇院,刷新文化的GDP貢獻。可能在短期數據上會表現得很漂亮,但劇院的建設不僅是建成就算,還有後期的維護、相關的表演內容、居民的文化需求等一系列的因素。如果這些因素都是利好的,那麼劇院的建設才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敗。B城的文化建設就是不斷給人們發放圖書卡,鼓勵人們去書店買書。這種投入相對前者要小,在前期GDP的體現上不算明顯,建設旨在推動人們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居民在不斷的閱讀中開拓視野,吸收養分,等於重新上了一次大學。但也可能B城的居民不喜歡閱讀,需要長時間的孵化過程。政府就可能在短期投入不見成效的情況下停止投入。然而如果投入能夠持續、提供的書籍足夠豐富、內容不拘一格,那勢必將激發出強大的創造力和新思維。其中的一小部分人會脫穎而出,帶來技術革新,進而推動經濟發展。現實的情況擺在面前:以色列的年人均閱讀量在60本左右,而中國只有4.3本。所以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和最有創造力的民族。這樣的創造力顯然不是靠建設劇院這樣的單純提升GDP數據的方式獲得的,而是在更注重長期效應的文化建設中獲得的。 文化建設如何才能夠著眼長遠呢?我們應該注重哪些方面才是? 文化二字本身是一個中性詞,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好與壞在文化二字中是辯證統一的,只有一面的文化只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我們需要正視這個現實的問題,才能找到應對之策。文化既是大眾的,也是個人的。我們需要將兩個領域的邊線界定好。十八大要建設的文化是文明的文化,能夠展現在大眾領域的文化。而有些文化是囿於個人領域的文化,眾所周知,卻不應公諸於眾。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就是關於性的電影。接吻的畫面可以在影院出現,但性行為的畫面只能在自家播放,不然就是違法。這就是公共與個人文化領域的最好詮釋。人性是有其先天的特性的,滿足人慾而不害及大眾是解決之道,一味打壓則會造成堰塞湖,後患無窮。 文化建設應該與教育建設相結合。既然文化建設是長期的,那就應該以學校為根據地,逐步擴展到學生以外的人群。此類做法基於兩點考慮:一來學生從小受到了文化熏陶,二來通過孩子帶動家長的文化素質培養。通過廣泛建立移動圖書館的方式,大量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通過廣泛開展文藝活動,大量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在學校設置移動圖書館還可以帶動成年人閱讀量的提升,比如給學校的家長發放借書卡,規定家長可以到學校借書,尤其是現在的小學都是就近上學,更加方便家長借閱。學校不單單是學生的學校,而應該是所有人的學校。只要有人願意學習,學校的大門就應該為其敞開。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很大差距。我們發現學校總是鐵門緊鎖,拒絕一切外來人員進入。而本來學校應該是當地的文化中心,這里應該有豐富的藏書供市民選擇,應該有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共同體驗。將學校的功能簡單化,這是中國乃至世界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 文化不是死的,不是躺在博物館的死物,它是環繞在我們生活中的到處可見的活物,所以文化建設其實是環境的建設。一是城市環境。經常出差的人會發現一個問題:中國所有的城市都是一個樣的:單調、土氣、沒有美感。若非出現幾個文化古跡和城市名的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一個有文化氣息的城市,首先是在於其有特色的建築。不用思考和閱讀,只要一瞥一站就能感知。這才是真正有文化氣息的過渡。到過歐洲的人會發現,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建築承載著當地的文化和歷史,讓你一到達就能感受得真真切切。曾經的中國城市建築也承載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但現在則變得千篇一律,這絕對不應該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二是自然環境。一個有文化和歷史氣息的建築環境能提供我們如沐春風的文化感受,良好的自然環境同樣如此。藏族文化不單單是它的喇嘛寺、轉經筒、服飾、壁畫,還有青稞、藍天、氂牛、雪山和鹽湖。缺了這些自然的東西,就稱不上西藏二字。江南和漠北的文化也是有很大不同。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道西風瘦馬是漠北。不同的自然環境構成不同的文化環境,進而帶來不同的文學和藝術。長居江南的南宋流行花鳥畫,氣格相比北宋更加精緻但狹小。有人就評論,北宋畫風雄渾,南宋畫風悠遠。可見自然環境帶來的藝術差異是有很大不同的。就連飲食也是跟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東晉之前,人們是大塊煮肉,而皇室南遷之後流行起小炒,食物烹飪逐漸變得精緻。可見自然環境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現如今,唯GDP論的觀點籠罩在中國的上空,中國在失去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失掉了自己的文化,收獲的只是污濁的空氣、水、食物。這似乎不應該成為一個雄心之國的組成部分。最近昆明的PX項目受到民眾的大力抵制,就是人民對已經失去的自然環境的渴求。 GDP永遠無法成為衡量幸福的標准。尼泊爾的經濟不發達,卻無法阻擋其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日本的經濟發達,卻無法阻止其居高不下的自殺率及彌漫著物哀氣氛的文學。十八大的目標是明確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幸福的國度,讓所有的人都嚮往這個國度。單純的物質建設無法達到此點,只有同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才能實現這一遠大宏偉的目標。
『玖』 結合材料,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實現文化強國之夢
①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 文化自信。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③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 活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機制體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發展文化生產力。
④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著眼於人民群眾不 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吸收國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⑤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 核心的時代精神。
⑥發展文化產業和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生產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
『拾』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 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3 培養創新精神。
4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及科研隊伍
5 強化文化認同
6 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