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杜甫草堂有什麼文化傳說

杜甫草堂有什麼文化傳說

發布時間:2022-08-07 10:41:28

❶ 杜甫草堂簡介

杜甫草堂一般指的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它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庄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草堂佔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跡地,年遊客量達百萬餘人次。


(1)杜甫草堂有什麼文化傳說擴展閱讀:

杜甫草堂文物價值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內珍藏有各類資料3萬余冊,文物2000餘件。包括宋、元、明、清歷代杜詩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種鉛印本,還有15種文字的外譯本和朝鮮、日本出版的漢刻本120多種,是有關杜甫平生創作館藏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詩意畫」在中國畫壇成為一個專題畫類,全國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現代大家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劉海粟、吳作人、李苦禪、王雪濤等也多以杜詩畫意為題材創作出風格各異的精品。

2001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鋪設地下管道施工中,分別在草堂正門西側和工部祠東北面發現唐代灰炕和唐代民居遺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皿,建築構件以及牆基、水井、水溝、灶台等民居遺存。它們的年代與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時期很接近。

杜甫草堂唐代遺址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唐代文化遺存之一,它展現了唐代成都地區的社會生活風貌,印證了杜甫對其居住環境及其生活情景的描寫,為杜甫草堂的歷史沿革提供了實物佐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❷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他在這里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240多首詩篇。膾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就是在這里寫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北宋以來,就有人在詩人故居處建園立祠,供人瞻仰。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而現在的草堂,實際上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的包括「大廨」、「詩史堂」和「工部祠」等建築在內的一所優美的園林。
「大廨」里陳放著國畫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紹。「詩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間懸掛著歷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紀念詩人的對聯;兩側陳列室展出近代書畫家的「杜甫詩意畫」和書法。「工部祠」內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兩通「少陵草堂圖」碑刻;後人把在四川當過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和陸游,也塑像配祀祠內。「工部祠」左邊的「草堂書屋」和右邊的「恰受航軒」,陳列著宋代以來各個時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種外文譯本。
杜甫草堂內溪流環繞,竹木蔥蘢,亭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頗有特色的祠宇園林。

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到了成都,靠友人的幫助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他在這里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就是在這里寫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北宋以來,在詩人故居處建園立祠,供人瞻仰。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存在了。現在的草堂,實際上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的一所優美園林,總面積約20公頃。
「大廨」里陳放著國畫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紹。「詩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塑像,壁柱間懸掛著歷代石刻杜甫的拓片、木刻板和紀念詩人的對聯;兩側陳列室展出近代書畫家的「杜甫詩意畫」和書法。「工部祠」內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兩通「少陵草堂圖」碑刻;後人把在四川當過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和陸游,也塑像配祀祠內。「工部祠」左邊的「草堂書屋」和右邊的「恰愛航軒」,陳列著宋代以來各個時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種外文譯本。
杜甫草堂內溪流環繞,竹木蔥蘢,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頗有特色的祠宇園林。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❸ 杜甫草堂的來歷是什麼

一、來歷:
1、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他的詩「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這里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帶口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
2、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庄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
3、今日草堂,古樸典雅,規模宏偉,佔地300多畝。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廨堂之間,迴廊環繞,別有情趣。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後點綴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風光。園內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雲的翠竹蒼松。整座祠宇即有詩情,又富畫意,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著名園林。
二、杜甫介紹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❹ 杜甫江閣背後的故事

據史記載,唐大歷三年秋,杜甫友韋之晉調潭州剌史,投之待至而韋卒,甫以貧病之身客居長沙。初,甫寄舟中,泊南湖港。近港之驛樓,迎別友人之所也。甫兩別劉判官,詩雲「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識長沙驛」、「他日臨江待,長沙舊驛樓」。後移居湘邊佃樓,或在長沙小西門一帶,自稱「江閣」。有《江閣對雨有懷》詩雲「層閣憑雷殷,長空面水文」、《江閣卧病走筆》詩雲「客人庖廚薄,江樓枕席清」。杜於江閣中,曾晤蘇渙,有《呈蘇渙待御》詩雲「茅齋定王城郭門,葯物楚老漁商市」;又晤李龜年,有詩雲:「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閣遺跡早不存矣,而今得於原址重建之。

詩聖杜甫,晚年兩度駐足長沙,曾寄居江閣,在長沙留下詩作五十餘首。為紀念這位被歷代人民愛戴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和世界文化名人,長沙市人民政府,在湘江風光帶興建杜甫江閣。鑒於杜甫江閣是杜甫在湖南的很長一段時間的住所,作為湖湘文化和杜甫相全方位接觸的一個契合點,和杜甫的不解之緣,我們決定選取杜甫江閣作為載體,追本溯源,發散輻射,進行相應的調查,從而在憑懷偉大詩聖的同時,追尋杜甫與湖湘文化的相互影響(或者稱之為作用力)。「詩聖」杜甫晚年在湖南漂泊了兩年多,曾在長沙湘江邊「江閣」寄居,並是詩人度過的人生最後一段歲月。兩年裡,杜甫留下百餘首詩篇,其中在長沙所作的就有50多首,包括著名的《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還有點出「長沙」之名的《發潭州》:「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這些史詩為湖湘文化添光增彩。
http://www.blogcn.com/u/77/36/dg19861117/index.html
圖:http://life.bbs.bokee.com/Thread.1.652948.93.16.1.html
相關資料:http://www.0731df.com/dongtai02/index01.asp?ID=450

❺ 關於杜甫草堂的傳說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靠親友的幫助,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在這里,詩人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所作詩歌流傳到現在的有240多首。由於成都遠離戰亂的中原,而草堂又地處郊野,因此詩人的生活比較安定,心緒也較為寧靜,這就便他在草堂的詩歌創作大都具有田園風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畢竟是一位有遠大政治抱負的詩人,對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心與憂慮,使他始終不能忘懷現實。因此憂國憂民的詩歌作品,仍然是他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寫成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恨別》、《病桔》、《枯棕》等著名詩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現實主義不朽之作。正因為杜甫在成都的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閱讀全文

與杜甫草堂有什麼文化傳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