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內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1,廣州白雲山風景區
白雲山風景區,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為南粵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
2,韶關仁化丹霞山景區
韶關仁化丹霞山景區,位於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丹霞山由紅色砂爍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家以丹霞山為名,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
3,佛山西樵山景區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景區有72山峰,形成眾多水景,232處泉眼,28處瀑布;山間古有34景,以「雲崖飛瀑」、「無葉清泉」等泉瀑命名的就有10處;此外還有42洞和無數的奇崖怪壁,例如九龍岩、冬菇石、燕岩等。
4,惠州市羅浮山景區
羅浮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 。它位於廣東東江之濱,離惠州市博羅縣城35公里,與增城、龍門兩縣接壤。方圓26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980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岩72個,山勢雄偉壯麗,自然風光旖旎。
5,清遠連州地下河旅遊景區
連州地下河位於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
2. 韶關歷史
韶關歷史上稱為韶州。相傳舜帝巡奏「韶樂」於城北30公里處的石峰群中,該處的36石後來統稱為韶石山。
根據考古發現,粵北的人類歷史可以遠溯到距今十萬年前。1958年在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岩洞穴里發現的「馬壩人」頭骨化石,是目前廣東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馬壩人化石」的發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人類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址遍布全境,數以百計,其中以曲江石峽,鯰魚轉和韶關走馬崗遺址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鑿、石刀、石鏃等製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魚網墜、陶紡輪、各種石制和骨制的裝飾品,人工栽培稻的穀粒等遺物、遺跡,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粵北先民勞動生息的風情畫;展示了「馬壩人」開戶的粵北地區的遠古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
青銅文化的遺址,在本市各地亦有發現。它表明粵北地區從周代起已經步入青銅時代,只是發展較中原地區緩慢,尚未形成奴隸制社會。春秋時期,韶關地地理方位上分屬荊州和揚州地域;戰國時期,當強大的楚國勢力擴展到嶺南時,粵北遂為楚國之南疆。
秦始皇吞並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平定兩廣,在今廣東境內設置南海郡。今市屬各縣皆屬南海郡管轄,當時雖然沒有縣的建制,但南海尉任囂已在今韶關市南郊蓮花山下修築了一座城堡,後人稱之為「任囂城」。
西漢初年,趙佗割據兩廣,建立了南越國。趙佗將前南海郡管轄的粵北地區並入了南越國版圖。當時仍未不置縣。粵北設縣,始於南越國滅亡之後。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南越國,漢王朝鑒於南越國割據的教訓,設置了地跨騎田嶺南北的桂陽郡(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桂陽郡共轄十一個縣,其中桂陽、陽山(後漢省陽山入陰山)、陰山、含誆、湞陽、曲江等六縣,在今韶關市境。東漢時期仍相沿襲,未作變更。今南雄,始興地帶,兩漢時則屬豫章郡南林(後漢稱南野,縣治在今江西南康境內)縣地。
三國末年,吳主孫皓於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陽郡南部地區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今韶關市區),是為韶關立郡之始,將今市屬各縣第一次統一在一個行政區(郡)內。二晉因之。其時,始興郡之轄區相當於1983年地、市合並前的原韶關地區和原韶關市所轄區域的總和,為古代史上以韶關為政治中心所轄區域最大的時期,轄桂陽、陽山(吳甘露元年置陽山、廢陰山,以其地並入陽山)、含誆、曲江、始興(吳永安六年,分南野縣地置)、斜階(吳甘露元年再析始興縣地置斜價縣)等七縣。始興、斜價兩縣,即今南雄、始興縣地。
南朝170年間(公元420-589年),朝代更替頻繁,導致粵北境內的郡縣時廢時興,沿革復雜。南雄劉宋時,始興郡曾一度改稱廣興郡,到南齊時又復稱始興郡,轄境與晉略同。梁、陳兩代,曾在今市境內設置衡州和東衡州兩個一級行政區和陽山、始興、安遠三個個二級行政區。除原有縣外,又增置了廣穗(今連山、析梁陽縣位置)、梁化(今樂昌中南部地區,梁置,隋開皇十八年更名樂昌)、平石(今樂昌北境,梁置,隋開皇十二年省,以其地入梁化)。翁源縣於梁承後末年新置,其時屬清遠郡。
隋代粵北分屬南海郡(治所在今廣州)和熙平郡(治所在今連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東衡州為韶州,取州北韶石山的「韶」字為名,始以「韶」字為州,但不久即廢,並歸南海郡。
唐代粵北全境基本上屬嶺南道管轄(今連陽地區曾一度屬湖南道)。唐王朝在粵北境內分置韶州(唐貞觀年置,治曲江)和連州。韶州轄曲江、仁化、樂昌、始興、湞昌(今南雄)六縣。
五代,嶺南為南漢五劉氏占據。南漢在北江領域增設英州(治所在今英德縣城)和雄州(州治在今南雄城)。這樣,加上原有的韶州和連州,粵北共置四州。
宋代時粵北屬廣南東路。境內仍置四州(雄州改為南雄州)。元代改州為路,元初在粵北地區置南、韶、連、英四路,俱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領樂昌、曲江、仁化、乳源四縣,這是歷史上韶關作為行政中心而轄區最小的時期。明代粵北屬廣東布政使司,境內分置二府(南雄府、韶州府)一州(連州)。
清代粵北屬廣東省,清初時,境內州府的設置與明同。南雄府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改為直隸州,裁去保昌縣(公領始興一縣)。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縣武水邊開設稅關(名遇仙橋關),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將原設於南雄的太平關移到曲江縣湞水邊,以後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旱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
辛亥革命後,廢府留縣。1914年至1920年間,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連州府合並,稱為南韶連道,後改稱嶺南道(道治在韶關)。實際轄區與今韶關市境完全相同。1936年,廣東省曾一度設行政督察區,粵北為第一督察區,專署設在韶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省先後設北行署(後改粵北行署)、韶關專署、韶關行署於韶關市。北江行署轄於21個縣一市(現市區,市轄縣和清遠、佛崗、新豐、花縣、從化、河源、龍川、和平)。韶關專署轄19縣一市;韶關行署轄15縣一市(現市區和市轄縣及清遠、佛崗、新豐),後新豐劃歸廣州。1977年1月,韶關市升格為省轄市,轄曲江為市郊縣,韶關地區則轄十三縣。1983年6月,實行地、市合並,原地區所屬的清遠、佛崗劃歸廣州,合並後的韶關市現轄12個縣和三個市轄區。
韶關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18.8-21.6度;雨量充沛,年降雨為1300-2400毫米;全年無霜凍期為310天左右,溫暖的亞熱帶氣候,充沛的雨量使韶關大地四季常青,萬木蔥蘢,生機盎然,是旅遊的好去處。韶關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大部分是漢族,此外還有瑤、壯、回、滿、蒙、京、苗、白、侗、土家等三十多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及周圍。1993年末,全市總人口289.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6.4萬人,漢族人口285.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98.6%,少數民族人4.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6人。
韶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韶關的人類歷史可上溯到距今十萬年前,這已被曲江「馬壩人」頭骨化石的發現所證。三國末年(公元265年),吳主孫誥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關市區)實,是韶關市郡之始。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設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縣武水邊開設稅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原設於南雄的太平關移至曲江湞水邊,後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稅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韶關人傑地靈,孕育了唐代名相張九齡、劉瞻,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傑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選擇韶關為其禪宗南派的發祥地。韶關作為「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搖籃之一。粵北廣大地區主要使用三種漢語方言:粵方言(又稱廣州方言)、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地方民間藝術主要有:粵北採茶戲、花鼓戲、花燈戲、山歌劇、山歌、說書、快板、粵曲、獅舞等。
韶關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姿,異彩紛呈,有名山、名剎、溶洞、激流、溫泉、原始森林、歷史遺跡、摩崖石刻、珍貴文物和民族風情,已經開放的有:國家風景名勝區-仁化丹霞山,風景迷人的小坑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第一條江河漂流勝地九瀧十八灘,全國重點寺廟南華禪寺和雲門山大覺禪寺,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出土地獅子岩,廣東八大風景名勝之一的金雞嶺,富有民族風情的乳源必背瑤寨,令人流連忘返的野生動物狩獵場等,已開辟有十多條旅遊線路,成為廣東的四大旅遊線之一。有前專評價:粵北集華南旅遊景觀之大成,可以建華南最大的旅遊基地。目前正在開發的旅遊景點有:丹霞山陽元石景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車八嶺國家自然資源保護區、韶石山、地下森林、南粵第一高峰、華夏名人故居和南華溫泉度假村等。
3. 廣東中秋國慶黃金周有哪些節慶活動
廣東省在今年中秋國慶黃金周期間推出了多項節慶活動,其中民俗文化類9項,親子游類5項,濱海游類4項,溫泉游類3項,自然風光類7項,美食類6項,遊客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參與。
活動具體如下:
一、民俗文化類
1.海泉灣度假區,將於10月1日-8日舉辦2017海泉灣「地中海風情節",活動亮點:包括聚海泉灣DIY大賽·享地中海國家風情游,感受沐浴文化·徜徉海の溫泉,神秘奇幻之旅·開心樂園相伴,中秋猜燈謎·灣灣來送禮,視覺盛宴·全新晚會——《浪漫珠海》,繽紛地中海·熱辣演藝秀,音樂煙花SHOW。
2.珠海御溫泉景區,將於10月1日—7日舉辦泡溫泉·逛廟會·吃大餐活動,活動亮點:集合風土玩意、民俗雜趣和特色小吃等傳統風俗,融合廟會氛圍雅緻。
3.森波拉度假森林,將於2017年10月1日-8日舉辦「綠竹禪韻?低碳生活」森波拉竹泉溫泉年活動,活動亮點:傳承部落竹藝,弘揚竹文化,竹泉硒谷,綠竹禪韻。
五、自然風光類
1.肇慶七星岩景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最美秋色」活動,活動亮點:賞七星岩湖邊的落羽杉秋色美、星湖國家濕地公園看「卧佛觀天」等。
2.韶關丹霞山景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上帝視角看丹霞--大疆無人機航拍丹霞山視頻欣賞及航拍體驗,活動亮點:給遊客不一樣的丹霞山視角,可提供空中拍照服務。
3.廣州白雲山風景區,將於9月27日至11月5日舉辦「奇幻森林」燈飾花卉嘉年華,活動亮點:通過「遠古森林」、「神奇動物」、「人與自然」3 個主題展覽區域,展現綠色、生態、環保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核心理念。
4.梅州雁南飛茶田景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國慶中秋八天樂,雁南飛與你high翻天,活動亮點:圍龍食府客家特色美食自助餐、圍龍食府美食盛宴、雁南飛官方微信預訂門票享優惠、雁南飛山歌藝術團景區大巡演。
5.河源萬綠谷休閑度假旅遊區,將於2017年10月28日-30日舉辦河源萬綠湖首屆打漁文化節,活動亮點:巨網捕魚、頭魚拍賣、水上載舞焰火等。
6.清遠市飛霞風景名勝區,將於10月1日-8日推出2017年清遠市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活動亮點:慶國慶、送國旗、與模範人物合影簽名留念藏霞洞前鑒純正道家太極表演,北江邊上玩傳統扳罾捕魚,讓您盡享古老漁趣。
7.廣州市南沙區,將於9月21日舉辦「金秋南沙行 看灣區明珠」系列活動,活動亮點:媒體記者和「廣州南沙發布」粉絲代表組成的參觀團,走訪了珠江餅業、沙仔島汽車碼頭、明珠灣展覽館等南沙特色的地標景點,開啟了系列活動的序幕。
六、美食類
1.珠海斗門體育館,將於10月1日-5日舉辦2017斗門美食節,活動亮點:以「多彩斗門,美食天堂」為主題,首次推出了「互聯網+傳統美食節」的模式,新添入了中秋遊園區、白蕉海鱸展區、扶貧義賣區等。
2.珠海外伶仃島,將於10月10日-30日舉辦外伶仃第四屆海馨美食節,活動亮點:豪華海鮮自助晚餐紅酒任喝、泡池免費使用、薩克斯演奏。
3.韶關翁源縣文體廣場,將於10月1日舉辦「央視曾尋味,最憶是翁源」翁源縣2017互聯網+名特優產品展銷會暨翁源特色美食品鑒會,活動亮點:以「央視曾尋味,最憶是翁源」為契機,通過這次活動打造翁源名特優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4.中山市,將於國慶期間舉辦「品美食,游中山」2017中山旅遊文化嘉年華活動,活動亮點:涵蓋了「廚神駕到」特色廚藝表演,「味道中山」美食節/攝影展,「霸王旅行團」中山旅遊禮券抽獎,「三姑版」鹹水歌、舞龍等中山傳統非物質文化藝術巡演,傳統燈籠、傳統剪紙DIY手工體驗專區等。
5.肇慶市端州一路中國硯村,將於9月30日-10月8日舉辦第一屆嶺南旅遊(美食)文化節,活動亮點:1、5.5米超大中國大月餅現場製作,中秋夜免費嘗;2、麥王爭霸賽,免費看;3、中國民族油紙傘、宮燈2000個,免費拍;4、吉尼斯超大硯王,60噸價值五億,免費賞;5、變形劍剛、黃包車,免費玩;6、免費美食劵,免費吃,每天前800名可領取,領完即止。
6.汕頭綠夢濕地生態園,將於10月1日—6日舉辦美食節+蓮藕宴、民俗燒活動,活動亮點:結合美食進行趣味游園、文藝匯演、猜燈謎等,提升遊客的參與度。
黃金周出遊不用糾結去哪了,趕緊出發吧。
4. 仁化縣文化局長是誰
劉建存吧~~~~~~~~~~~~
5. 丹霞山名字的由來
丹霞山是因為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此得名丹霞山。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岩( 主要是礫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貌特徵。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其中中國分布最廣。1928年,馮景蘭等在粵北仁化縣發現丹霞地貌,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此後又有多人對其概念進行闡述。
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東經113°36′25″至113°47′53″,北緯24°51′48″至25°04′12″之間。面積29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自然遺產地。1988年以來,丹霞山先後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等五項國家級牌子,2004年2月1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